巧用電教增強形體課美感效果
巧用電教,增強形體課的美感效果
福州教育學院二附小雷沁沁
什么是形體訓練的美感?這里指的是教師借助人體動作姿態為媒介,在有節律的活動中用規范化了的、美麗的、有組織的、有節奏的肢體語言表達思想感情,用人體造型來抒發情感的視覺藝術。它能引導學生在高尚的審美藝術世界中學習形體,達到提升學生的身心品質和審美眼光的目的。
筆者認為,對學生進行形體美感教育作用不可低估:它不但能塑造學生的外形美感,還能培養學生的內心美感。同時,學生也因為擁有了這些外在良好的氣質,在客觀上也促進學生建立起陽光心態。此外,它還是一種極為有效的健身強體活動,具有其他藝術所不可替代的獨特而多重的美育功能。這對于處在成長時期的學生來說,這種內外兼修、眾美相輔的多重美育教育活動,顯然十分重要且必要。這就是我們音樂教師對學生開設形體訓練課的教學目的。
那么,形體訓練課的美感教育應如何開展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用電教導入音樂絢麗的境界,激發學習樂趣,培養學生陽光心態。
陽光心態指的是學生通過形體學習,獲得積極的健康情緒,獲得健康的生活態度,并釋放出強勁的生命力和高昂的學習精神。我們知道:人內心如果是一團火,才能釋放出光和熱,你內心如果是一塊冰,就是化了也還是零度。可見,良好的心態影響個人、生活、班隊,直至社會。所以心態好,身心健康,能力增強。因此,培養學生陽光心態不能不引起我們音樂教師的重視。
筆者在教學《金孔雀輕輕跳》傣族舞基本動作時,教師利用舊課《夢幻芭蕾舞》形體錄像導入課堂,耳邊回蕩著教師熱情溫馨話語“:大家好!歡迎你們再次來到形體課堂。生活是一首歌,它是那么美好;生活還是一支舞蹈,它讓我們快樂起來。來吧,讓我們拋掉學習的壓力,一起跳起來!”于是乎,學生在教師愉悅、歡快的話語中獲得高昂的情緒悠然地進入了課堂。
應用電教手段導入課堂,好處不言而喻:1、直觀視頻為學生創設了愉悅的形體情境,美妙的樂曲又激發了學生積極地情感,處在此情此景中,有誰不限高歌一曲,又有誰不想熱舞一番呢?!瞧,興奮的神情,流露在可愛的眉宇間,眼神中、嘴角間無不享受著快樂。2、學生由此獲得積極的健康情緒,這種情緒也會感染到學生今后對生活的態度:陽光、堅強、自信。抱著“我強故我在,我行故我來”的意念,去學習去生活。試問,離開了電化教學的平臺,還有什么方法能營造如此便捷、強烈的快樂情景呢?
二、利用電教豐富的資源,認識傣族形體的內涵美。
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審美教育是形體教學的首要任務。因此,教師在向學生傳授形體知識,培養形體表現能力、創造能力時,必須有機地融進思想品德教育和審美教育。再從美學角度思考,學生只有建立起正確的審美觀,才能有較好的審美感受、正確的審美觀點、主動的審美意識,進而形成創造美的欲望,才能給形體課帶來嶄新的生命力。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士;一方人士,敬一方水土。傣族形體植根于傣族民間生活,它是該民族在特定生活環境中的藝術濃縮。這里民族的生活習慣與方式,無不在傣族舞的節奏、步伐、動律中打上烙印。然而傣族人民這些生活方式、思想理念,對學生來說如同世外桃源,既向往又一無所知。因此教師在形體教學中,很有必要用電教手段,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傣族民族形體知識和形體素材,為學生揭示傣族舞深刻的藝術背景與內涵。
帶著這種理念,筆者在《金孔雀輕輕跳》傣族舞基本動作教學時,應用如下:
①播放視屏,讓學生觀看了解傣族生活:傣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他們喜歡一種平穩、安詳的節奏。無論是挑擔、走路,都在輕盈起舞,悠悠自得。
②再挑選4種傣族人民生活的典型畫面播放:
傣族兒童過“六一”節的生活畫面。(旁白解說畫面內容)
傣族人民慶祝豐收時的歡欣鼓舞的畫面。(旁白解說畫面內容)
傣族男女對歌畫面或者跳竹竿舞的畫面。(旁白解說畫面內容)
傣族形體與孔雀開屏對比畫面。(旁白解說畫面內容)
篇2:巧用電教增強形體課美感效果
巧用電教,增強形體課的美感效果
福州教育學院二附小雷沁沁
什么是形體訓練的美感?這里指的是教師借助人體動作姿態為媒介,在有節律的活動中用規范化了的、美麗的、有組織的、有節奏的肢體語言表達思想感情,用人體造型來抒發情感的視覺藝術。它能引導學生在高尚的審美藝術世界中學習形體,達到提升學生的身心品質和審美眼光的目的。
筆者認為,對學生進行形體美感教育作用不可低估:它不但能塑造學生的外形美感,還能培養學生的內心美感。同時,學生也因為擁有了這些外在良好的氣質,在客觀上也促進學生建立起陽光心態。此外,它還是一種極為有效的健身強體活動,具有其他藝術所不可替代的獨特而多重的美育功能。這對于處在成長時期的學生來說,這種內外兼修、眾美相輔的多重美育教育活動,顯然十分重要且必要。這就是我們音樂教師對學生開設形體訓練課的教學目的。
那么,形體訓練課的美感教育應如何開展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用電教導入音樂絢麗的境界,激發學習樂趣,培養學生陽光心態。
陽光心態指的是學生通過形體學習,獲得積極的健康情緒,獲得健康的生活態度,并釋放出強勁的生命力和高昂的學習精神。我們知道:人內心如果是一團火,才能釋放出光和熱,你內心如果是一塊冰,就是化了也還是零度。可見,良好的心態影響個人、生活、班隊,直至社會。所以心態好,身心健康,能力增強。因此,培養學生陽光心態不能不引起我們音樂教師的重視。
筆者在教學《金孔雀輕輕跳》傣族舞基本動作時,教師利用舊課《夢幻芭蕾舞》形體錄像導入課堂,耳邊回蕩著教師熱情溫馨話語“:大家好!歡迎你們再次來到形體課堂。生活是一首歌,它是那么美好;生活還是一支舞蹈,它讓我們快樂起來。來吧,讓我們拋掉學習的壓力,一起跳起來!”于是乎,學生在教師愉悅、歡快的話語中獲得高昂的情緒悠然地進入了課堂。
應用電教手段導入課堂,好處不言而喻:1、直觀視頻為學生創設了愉悅的形體情境,美妙的樂曲又激發了學生積極地情感,處在此情此景中,有誰不限高歌一曲,又有誰不想熱舞一番呢?!瞧,興奮的神情,流露在可愛的眉宇間,眼神中、嘴角間無不享受著快樂。2、學生由此獲得積極的健康情緒,這種情緒也會感染到學生今后對生活的態度:陽光、堅強、自信。抱著“我強故我在,我行故我來”的意念,去學習去生活。試問,離開了電化教學的平臺,還有什么方法能營造如此便捷、強烈的快樂情景呢?
二、利用電教豐富的資源,認識傣族形體的內涵美。
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審美教育是形體教學的首要任務。因此,教師在向學生傳授形體知識,培養形體表現能力、創造能力時,必須有機地融進思想品德教育和審美教育。再從美學角度思考,學生只有建立起正確的審美觀,才能有較好的審美感受、正確的審美觀點、主動的審美意識,進而形成創造美的欲望,才能給形體課帶來嶄新的生命力。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士;一方人士,敬一方水土。傣族形體植根于傣族民間生活,它是該民族在特定生活環境中的藝術濃縮。這里民族的生活習慣與方式,無不在傣族舞的節奏、步伐、動律中打上烙印。然而傣族人民這些生活方式、思想理念,對學生來說如同世外桃源,既向往又一無所知。因此教師在形體教學中,很有必要用電教手段,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傣族民族形體知識和形體素材,為學生揭示傣族舞深刻的藝術背景與內涵。
帶著這種理念,筆者在《金孔雀輕輕跳》傣族舞基本動作教學時,應用如下:
①播放視屏,讓學生觀看了解傣族生活:傣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他們喜歡一種平穩、安詳的節奏。無論是挑擔、走路,都在輕盈起舞,悠悠自得。
②再挑選4種傣族人民生活的典型畫面播放:
傣族兒童過“六一”節的生活畫面。(旁白解說畫面內容)
傣族人民慶祝豐收時的歡欣鼓舞的畫面。(旁白解說畫面內容)
傣族男女對歌畫面或者跳竹竿舞的畫面。(旁白解說畫面內容)
傣族形體與孔雀開屏對比畫面。(旁白解說畫面內容)
篇3:小學電教工作方案
在平時的工作中,每位教師都能堅持多媒體教學,熟練運用計算機,合理運用現代教學技術手段,配合多種教學方法,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感受、理解,表現的能力,從中受到美的熏陶、美的教育。
現將我校本學期電教工作方案列出如下:
1、在計算機應用方面,我校全體教師都能熟練操作,這已成為我校的一大特色。但由于種種原因,遠程教育資源接收不及時,接收記錄也不健全,在今后的工作中,建立建全各項規章制度,并進一步完善相應的遠程教育及電教設備的使用管理制度。
2、每周開展一次多媒體示范課,以提高教師電教應用能力。
3、每學期必須組織兩次以上觀看下載或錄制的優秀課講解或課堂實錄,使教師達到觀看與教學實際相結合,找出一些有效的教學方法,使教師的教學思想、方法有較大提高。
4、為了更好的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鼓勵教師們積極申報研究性科研課題,認真開展課題研究,以教研推進現代教育技術廣泛應用。先進的現代教育技術設備、設施能為學生開展合作學習、互動探究構建良好環境,為檢測教學效果、教學水平提供技術保證。
總之,我校充分認識到:遠程教育資源在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在充分利用現有遠程教育資源的同時,更注重遠程教育教學設備的更新和補充。我校將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使遠程教育在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支持下、學校內部的努力下不斷發展,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