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暢游在快樂寫作天地中
讓學生暢游在快樂的寫作天地中
澄邁縣金江中心學校大塘小學王蕾
要想讓學生快樂的習作,就必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寫作興趣是學生積極寫作的先決條件,它能使學生變“苦記”為“樂記”,變“要我寫”為“我要寫”,從而使學生寫得輕松、快樂。主動而富有創(chuàng)意,久而久之,也會使學生養(yǎng)成一種良好的習作習慣。所以要培養(yǎng)學生習作興趣,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豐富寫作素材,激發(fā)寫作興趣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就會做成什么文字?!背鋵嵉纳罘e累是學生寫作的起點和源泉。學生的生活豐富了,作文才會“有米下鍋”。因此,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的引導學生觀察生活,認識事物,注重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如在上《記一次游覽活動》前,為了學生有材料可寫,正是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春游活動,為了激發(fā)學生的習作欲望,在出發(fā)之前先給學生布置在游覽時觀察什么,收集什么,如何聯(lián)想等。游覽時認真觀察景色的特點,發(fā)現(xiàn)春天與別的季節(jié)不同,通過春游活動,使學生開闊了視野,拓寬了思路,陶冶了情操,增強了寫作興趣,當學生寫作的時候,不再是無話可說,無事可寫,而是得心應手。再如語文練習上要求觀察一個建筑物,我就帶領學生去參觀學校的教學樓,觀察前先有目的地指導學生觀察什么,進一步想這些東西像什么,觀察后,學生就有內(nèi)容可寫,基本上都做到內(nèi)容具體。
二、發(fā)揮評語藝術,激發(fā)寫作興趣。
語言藝術性不僅指教師課堂語言的藝術性,還包括教師批語的藝術性,藝術性的作文批語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的情感,而藝術性的作文批語有以下幾種可以激趣:
1.肯定型批語
作為一位語文教師,肯定也是一位文學愛好者,給學生的作文積極肯定地評價的語言,激發(fā)他們的寫作興趣,在多年的語文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哪怕是教師對于他們作文的一句評價,他們看了也是如獲至寶,寫下一句“你的構(gòu)思真巧,很奧妙!”那么下次教師就會看到一篇更努力的作文。因此,教師一定不要吝惜自己的評語,要盡量多寫,多給學生鼓勵,你的評語對學生的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何樂而不為呢?
2.指導型批語
教師批改作文,不應該是大量的修改,而是起一個指導作用,明確指出不妥當?shù)牡胤郊霸?。指導該如何改,學生習作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各種語病,教師不能簡單的寫“語句不通”,學生讀完這樣的批語仍不知如何改。指導型的批語應該給學生一點思考的空間,指出修改的方向。如學生寫“我十分很開心”,批語應寫“十分”和“很”只能選擇其中一個。
3.欣賞型批語
學生習作中書寫認真,字體漂亮,結(jié)構(gòu)完整。教師可以這樣的批語“你的字寫得真漂亮,讓人看了是一種享受”。一些學生閱讀面廣,寫作中能恰到好處地運用成語,優(yōu)美句子,從而對文章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老師可以送上一句“你的知識面真廣,老師佩服你,欣賞你的文章是一種榮幸,長大后或許你會成為一個大作家”。學生讀到這樣的批語就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自然就增強了寫作的信心和興趣。
4.交流型批語
閱讀孩子的作文就是走進孩子的心田,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減少了與教師的語言交流,但他們會用習作的方式傾訴心聲。一位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選擇了對我說心里話,文中寫了他因為學習不夠好,爸媽老是責備他,同學取笑他。他感到非??鄲溃M夷軒椭?。我寫了這樣的批語:“你是個聰明的孩子,只要你充滿自信,課堂上積極動腦,大膽發(fā)言,多煅煉自己,會取得好成績”。后來,這位學生努力學習,特別是愛寫作文,把自己的喜、怒、哀、樂都告訴我,寫作水平明顯提高了。
三、利用多種手段,激發(fā)寫作興趣
1.開辟作文展示臺
開辟作文展示臺,在教室里選擇一個合適的地方,開辟“作文展示臺”經(jīng)常選登本班學生中寫得具體,生動的文章,精彩的片斷,新穎的開頭,耐人尋味的結(jié)尾。承上啟下的過渡句,優(yōu)詞佳句點滴供大家閱讀,欣賞,學習?!白魑恼故九_”里的作文,可以是作文本上的,也可以是日記,讀書筆記,書信等。體裁,內(nèi)容,篇幅均不受限制。被選中的作文請學生自己謄寫出來發(fā)表,可以想象。此時,學生的發(fā)表欲得到了滿足,已經(jīng)進入作文“樂”境界。那種謄寫時一絲不茍的認真態(tài)度平時所少見的。
2.游戲激趣
游戲是學生成長的搖籃,他們百玩不厭,樂此不疲,文體活動,情景短劇,網(wǎng)絡游戲,自創(chuàng)游戲…..都是創(chuàng)新習作的好方法。學生對玩的過程最有興趣,思維最容易插上想像的翅膀,表達起來也最流暢?!秳窦堋贰缎∮浾哒写龝返染褪窃谟螒蛑姓Q生的。
3.教師“下水”作文激趣
另外,教師的“下水”作文也能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學生不會寫作文,最簡單的原因就是教師不會寫作文?!痹趧?chuàng)新習作教學中,我每次都事先“下水”作文。這樣就能有效地指導和幫助學生。如在指導《童年趣事》習作時,發(fā)現(xiàn)學生有許多特別有趣的題材:拿雞蛋來孵小雞的,用爸爸的剃須刀剃眉毛的,誤把顆粒飼料當糖吃的…..聽到這些鮮活的內(nèi)容,我與學生共同回憶童年的“傻事”,當堂生成貼近學生生活的“下水”作文。在我的“下水”作文的激發(fā)下,產(chǎn)生了一篇篇有個性的《孵雞蛋》、《眉毛掉了》、《顆粒飼料害苦了我》等佳作。
興趣,能讓學生遨游于快樂的寫作天地,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條件,每一位語文教師只要在教學中因勢利導,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作文教學就能夠得心應手,學生也會感到作文其實是一種樂趣。
篇2:既提高學生寫作技能又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寫作快樂
怎樣既提高學生的寫作技能又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寫作的快樂
四川省西充中學多扶校區(qū)語文組張金玉
【摘要】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頭戲,盡管老師在寫作訓練這方面費盡心思、花大力氣反復指導,強調(diào)審題、立意、選材、技巧、布局謀篇,甚至手攙手,扶著走,其結(jié)果卻收效甚微。新課程標準提出:“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基于這樣的認識,如何交還學生作文的自主權,讓他們真正喜歡作文,自由地“以我手寫我心”,教會學生捕捉不期而遇的真實感受,憑借自己的天性挖掘生活,感受周圍的事物,才能讓學生快樂地作文。
【關鍵詞】快樂積累寫作評改思考和發(fā)現(xiàn)
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學生更多的是遵命寫作,是一項任務,是訓練系列中的一個必須的環(huán)節(jié)。所以經(jīng)??吹竭@樣的場面:學生搜腸刮肚卻未湊得只言片語,教師費盡唇舌始終打不開學生的靈感之門。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學生的社會實踐少,信息渠道不暢,校園生活枯燥乏味,造成了思維的限制性;作文題目的陳舊俗套,內(nèi)容單調(diào)重復,造成了思維的呆滯性;老師過多的公式化、概念化的作文指導,造成思維的單一性。這三性互為因果、互相影響、惡性循環(huán),形成一個“思維怪圈”,造成學生腦細胞“萎縮”的現(xiàn)象,因此作文教學的改革,是迫在眉睫的問題。而改革,首先要改掉學生的“苦”和“煩”,讓學生以寫作文為快樂,從而達到孔子所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境界。
怎樣既提高學生的寫作技能,又不抹殺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寫作的快樂,下面從三個方面淺談我對快樂作文教學的一些作法。
一、快樂積累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想讓學生快樂作文,首先就得引導學生從生活出發(fā),從閱讀經(jīng)驗出發(fā),去積累、挖掘?qū)懽魉夭?,走出筆重千斤,無事可寫,無言可表,無情可抒的窘境。下面我就帶學生去快樂地找米下鍋,快樂地積累。
第一把米:多看書,看好書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前人對彼時彼地生活的客觀反映。我們閱讀書籍可以開闊眼界,提高觀察、分析和理解生活的能力。比如我國的四大名著,它們經(jīng)過了時代的考驗,無論是思想上還是藝術上都有很高的價值的。怎樣引導他們正確地、有目的地去讀書是我的責任,激發(fā)他們的興趣是我的第一把鑰匙。每周一節(jié)的閱讀課上,就先約定看的名著讓學生大膽自由地講情節(jié),談感受,比如對比《紅樓夢》和《簡愛》里的愛情故事,并憧憬一下自己的愛情,再趁機印發(fā)一些青春期的資料,交流與身邊20歲以上年輕人對愛情的看法,周記中整理自己的看法,應該就頗有深度了。再給學生舉一些名人成長與名著的例子,如冰心在七歲就開始苦讀《三國演義》《聊齋志異》《西游記》;于丹六歲開始就在父親的引導下讀《論語》等等。然后再把一些名著推薦給學生,或讓學生之間互相推薦好書或好文章。這樣水到渠成,許多學生就會自覺地去閱讀,體驗到了讀書的樂趣,豐富了寫作的語言和素材,也從中嘗到了積累帶來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