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信息技術應用推動教育全面發展構建了一個全新教學視角
促進信息技術的應用,推動教育的全面發展構建了一個全新的教、學視角
【摘要】云教育平臺以全面的運作方式勾勒出全天候、全方位、貼身的學習平臺,文章出“云教育”的內涵出發,構建了一個全新的教、學視角。
【關鍵詞】云教育,云計算、云技術
在人類文明的進程中,任何一次信息媒體技術應用于教育,都對教育產生了重大影響。
語言的產生使人類得已進入文明時代,才產生了真正意義上的教育。教育的形式主要是以口授為主。但是當人們需要把教育內容中的知識、經驗、思想信息長期保存、隨時再現或大范圍同步傳播時,語言的局限性顯現出來。文字技術的出現突破了這種局限性,并逐步上升為教育活動中的主導技術。它的出現使書面語言加入到以往只能借助口頭語言和動作語言進行的教育活動中,不僅擴展了教育的內容和形式,而且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抽象思維和自學能力。這兩大信息傳播技術的產生和應用堪稱人類文化發展中的兩大里程碑。
然而,在教育技術經歷了傳統技術(語言、文字、圖片、模型和實物等)、視聽媒體技術(攝影、幻燈、投影、廣播、電影、電視等)以后,進入21世紀以計算機技術和通訊技術為基礎的信息技術階段,高科技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奏響了跨世紀宏偉樂章的主旋律。“多媒體”和“信息高速公路”在人類文明從工業化時代向信息時代轉變的過程中,更是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工作、學習、思維、交往乃至生活方式。毫無疑問,當代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將成為人類文化發展的第三個里程碑。云教育正是基于此得已產生,并最終會成為人類教育史上最華麗的樂章。
云教育是采用云技術平臺的理念,通過網絡將龐大的計算處理程序自動分拆成無數個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務器所組成的龐大系統經計算、分析、整合之后將處理結果回傳給用戶。透過這項技術,網絡服務提供者可以在數秒之內,處理數以千萬計甚至億計的信息,達到和“超級計算機”同樣強大效能的網絡服務。開發其在教育培訓領域的應用,簡稱“云教育”。云教育打破了傳統的教育信息化邊界,推出了全新的教育信息化概念,集教學、管理、學習、娛樂、分享、互動交流于一體。讓教育部門、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及其他教育工作者,這些不同身份的人群,可以在同一個平臺上,根據權限去完成不同的工作,在這個覆蓋世界的教育平臺上,共享教育資源,分享教育成果。
目前教育云在教育領域的實際應用已從理論走到了嘗試階段,根據國家十二五規劃《素質教育云平臺》要求,由亞洲教育網進行研發使用的“三網合一智慧教育云”平臺。早在**年亞洲教育網素質教育云平臺獲得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應用領域唯一的創新獎、視頻教育教學平臺在同類遠程教育平臺中處于先進地位、教學資源平臺和教育社交平臺的整合應用為國內最豐富的平臺;于20**年2月亞洲教育網素質教育云平臺正式成為國家規劃辦十二五規劃課題。
隨時隨地打開平板電腦,登錄“云”中的學習平臺,在數字圖書館里查資料、看視頻,用在線字典輔助完成作業,一對一數字化教學模擬課堂,用即時通訊工具與老師同學交流……這種學習方式在幾年前似乎還個遙不可及,現如今夢想正一步一步成為現實,充分調動教育中的受教育者的主觀能動性。
在這場學習方式的變革中,“我們運用云計算技術打破地區和學校的界限,整合各類教育資源,建立和完善了優質資源共享體系,減少重復投資,提高資源利用率。”促進我國教育信息化標準化建設、教育資源大范圍互通共享及教育信息系統高效利用。資源元數據描述集中存放、統一檢索,實現資源的開放式共享,在云計算環境下的教育公共服務系統、教育信息數據庫、社區教育支持服務平臺上,實現“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享”、“網絡學習空間人人暢”的格局。
如何才能使教育資源得以充分利用,減少城鄉之間、地區之間、學校之間的教育資源不均衡,使所有學生都能享有公平教育的權利?云計算技術為構建區域教育公共服務平臺提供了充分而有效的技術支撐和服務保障,徹底打破了地域上的局限。
篇2: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課堂教學存在問題與對策
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摘要】教育信息化的迅猛發展促進了現代教育技術的飛速進步,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不斷融入到課堂內外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它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有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掌握及運用,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然而,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先進的教育技術不是萬能的,它只是一種教學的輔助手段,是為教學服務的。我們不能過分依賴先進的教育技術而忽視了個人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專業素養的提高,更不能忘記教育技術的運用和實踐也必須以先進的教育理念為指導。我們只有結合學科特點、教學內容、教學對象和教學時機,合理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課堂教學;問題分析;對策
隨著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的快速發展,現代教育技術走進課堂輔助教學,對克服教學難點、提高教學質量確實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現代教育技術走進課堂輔助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了部分教師在認識上和實踐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分析了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給出了基本的解決辦法。
課堂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運用問題的分析
1、夸大了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我們發現有些教師缺乏對現代教育技術內涵的全面理解,僅把現代教育技術視為傳統教學的電子化工具。多媒體成了黑板搬家,教師將授課的有關資料盡可能多的羅列到課件中,在課堂上忙于點鼠標看課件,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少了,教師充當了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員和講解員。這樣的課堂教學,過分依賴感官材料,會弱化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學生的自主性和主體性難以發揮。另外,有的教師把課件制作的過于華麗,分散了學生對課程知識點的注意力,由于長時間的聲、光、電的綜合刺激,學生的大腦皮層長時間處于高度興奮狀態,也容易使身心疲倦。
2、拋棄了傳統教學的手段。現代教育技術作為現代教學輔助工具,為教學注入了活力,使長期困擾教師的某些教學難點迎刃而解,在教學中確實可以提高一定的教學效果。但是,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我們發現有些教師,為了求新、求異,把信息技術的應用放在首位,凌駕于教學內容之上完全拋棄了傳統教學手段,對于課程的分析、推理、實驗等關注很少,傳統教學媒體基本不用,板書基本沒有,可以說離開了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課程根本無法開展。
3、淡化了教學主體的參與性。從目前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情況看,有些教師過于注重多媒體課件的作用,從頭到尾都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演示講解,像是講座或者學術報告,大屏幕成了信息的海洋,學生根本來不及閱讀和消化。從過去的教師以語言、粉筆和黑板為形式的“滿堂灌”變為現在以語言加多媒體課件為形式的“滿堂灌”[3]。同時多媒體課件傳輸信息量更大,學生是很難接受的。用這樣的教學形式進行課堂教學,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減少,大部分時間處于被動接受狀態,因而學生的主體性、自主性就難以發揮。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演示代替了學生的主動思考,一堂課下來看似什么都有,學生的實際收獲卻不多。
4、忽視了教學設計的環節。有的教師認為只要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就可以達到優化教學的目的,對現代教育技術和課堂教學過程整合不夠,對教學主體認識不足,對教學策略、方法運用不好,缺乏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傳播學、教學設計等教育技術的基礎理論知識,不會進行系統化教學設計,課堂教學中教學設計沒有體現,對教學過程缺乏駕馭能力。
篇3: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農村教學幾點影響
淺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農村教學的幾點影響
摘要:科技的進步和發展,帶動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信息技術與其它學科的整合已成為我國面向21世紀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視點。筆者身處西部農村教學環境,結合自己在農村的教學實踐,淺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農村的幾點影響。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農村課堂;作用
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現代信息技術在各個學科教學中的應用將越來越普遍,信息技術成為當代教師教育教學和學習提高的一種基本手端。當代教師要具有一定的信息技術知識,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以適應現代化教育的需要。信息技術在農村課堂上的運用,使山里的孩子眼睛走出了大山。在這里我就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談一談我的認識。
一、豐富了教學內容的表現形式
在課堂教學中,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是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二者各以對方的存在為條件,相互依賴,相互制約。而我們傳統的課堂教學活動中,由于教學載體比較單一、呆板,在一定程度已經影響了課堂教學的預期效果,特別是在一些直觀性比較強,要求學生增強感性認識的教學活動中,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中所運用的載體,有的時候就顯得力不從心。教師利用互聯網,可以帶領山里的孩子看到西部農村不能見到的繁華都市、廣闊大海,甚至是神秘的太空環境。通過多媒體教學環境,讓學生用圖片、聲音、影像來學習感知教學內容,信息技術的發展應用使農村課堂教學的表現形式更加豐富多樣。
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盧梭說“問題不在于教他各種學問,而在于培養他有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適時地將聲音、圖像、視頻、動畫及文字等信息進行處理,進行巧妙恰當地呈現,制成課件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補充學習的知識背景,使課文內容形象化,使學生對所要學習的課題產生深厚的興趣,必能大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保持高昂的學習情緒,很快地、效果顯著地進入教師創設的學習情境之中。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知識的構建者。信息技術在課堂中的靈活運用,培養了學生較強的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在信息教學環境下,讓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使學生對學習活動更加積極、主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突破了教學重點難點
在傳統的教學中我們往往會為突出教學重點、教學難點,解決一些很抽象的問題,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學生啟而不發,易產生疲勞感甚至厭煩情緒。而使用多媒體創設逼真情景,變抽象為具體,化難為易,激活學生思維,幫助其充分感知體驗。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使教學的指導有了針對性,也可以實現課堂中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等互動,同時讓呆板的課堂活潑化,讓學生處在良好的學習狀態中。
四、拓展了課堂教學的時空領域
信息技術引入課堂后,給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了活力,為課堂教學拓展了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課后,學生可以繼續遨游的因特網,瀏覽信息,搜集資料,并能進入學校、教育網站等開辦的網校進行遠程教育,參與網絡的交流與傳播,繼續自己的學習之旅。這樣就大大拓展了課堂教學的時間和空間,課堂教學也由課堂向課外延伸,為課堂教學開辟了美好的前景。
信息技術有效運用于課堂教學、優化教學過程是現代教育教學的一個重要方向。它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自由廣闊的舞臺,也為課堂的多元互動提供了真實多彩的環境,也對教師的現代教育水平、專業化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教師,為了大山深處的孩子也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了解山外面的世界,汲取更豐富的知識,我們要通過自身努力,熟練掌握現代化教學技術,并合理的與傳統教學模式有機結合起來,積極探索,大膽實踐,開創出一條符合我們實際的信息化教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