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老師教學隨筆我為什么極少布置預習作業
某次到一個學校聽課,五年級的《折紙》,講的是異分母分數的加減。第一節課上,教師開門見山:“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折紙》。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自學,把你認為重要或不明白的地方畫出來。”聽見老師這么說,我很詫異,想起一年前我在新課開始前安排的一次預習。學生的預習工作很毛糙,只把課本通讀了一遍。第二天上課時,明顯感到學生的思維已經被限制了,自此,再不敢布置預習任務。眼前的這位老師顯得很放心,完全沒有擔心學生會看到書本上固有的解題思路,也不擔心學生的思考會就此止步。
正在聽課的我想起來自己看書看動畫的經歷。我酷愛迪士尼動畫片《貓和老鼠》。后經同學介紹,看了方言配音版本的,我以為這配音是畫蛇添足。觀看無聲版的《貓和老鼠》時,大腦的語言中樞會配合視覺中樞產生自己獨特的配音,而各方言配音的版本除了剝奪我自己配音的樂趣外,更剝奪了我大腦思考的權利。方言配音不過徒增笑料罷了。
看電影《亂世佳人》前,我堅持讀完了原著《GoneWithTheWind》。不少朋友說讀書太慢了,還是看電影的好。先看電影在看書,道理和看配音的動畫片一樣,它們剝奪了我根據文字進行創造想象得到符合自己認知特點的人物形象機會。
同樣的,眼前的這種預習也讓我思考,學生的思路是否會被課本的舉例限制,不利于學生產生更精彩思考。
篇2:小學老師教學隨筆又到一年期末復習時
每逢期末考試復習階段,學生和家長都會倍加緊張和忙碌,但是很多孩子的飲食不規律,甚至生物鐘都被打亂,這是導致上課復習時間沒有精神,大大降低了復習的效率。
第一,注意飲食。復習期間,吃飯應定時定量,不要吃過多的刺激性較強的食物。要堅持吃早餐,不要空著肚子到校。
第二,保障睡眠。學生要有足夠的睡眠,才能保證考試的正常發揮。有許多考生在復習期間,總是睡不著覺,認為期末考試就是世界末日來臨。而真正面對考試時,有的學生腦子變得昏昏沉沉,更甚者還看錯題。因此,考生在臨睡前不要打破原有的作息習慣,要保證睡眠質量。
第三,保持愉快心情。考生在期末復習時,要學會自我調節和放松,保持身心愉快。不要把期末考試看得太嚴重,它只是大大小小考試中的一次,沒必要過于擔心。在考試時不要受前一科考試成績的影響,考完一科后,應把注意力集中在下一科的考試上。
需要注意的是:今年的復習時間特別長,如果學生有感冒癥狀,應按說明及時服用常用感冒藥,以防發展成流感,影響復習效果。家長要選擇不會在白天引起瞌睡的感冒藥。此外,家長要督促學生多吃橙子、蘋果等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要多喝水。
篇3:小學語文教學隨筆動手操作調動課堂氣氛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兒童多動手操作會促進智力的發展。從腦的結構看,人的大腦皮層的各種感覺和運動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積很大,所以手的運動能使大腦的很大區域得到訓練。
動手操作的過程,調動了學生的感官參與,手腦結合。學生的思維離不開動作,動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發展的起點,激發了學生對操作活動的興趣。動手操作建立學生的表象思維,是學生的直觀學習,把書本內容生動化,讓語文學習更加形象,課堂學習氣氛不再是講和聽的形式。比如,學生在課外進行剪報活動,把用到的知識、語句剪下來,增加了記憶,將學習變成了一種布滿情趣的活動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