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吃透教材把握目標《分數基本性質》教研日志

吃透教材把握目標《分數基本性質》教研日志

2024-07-31 閱讀 6395

吃透教材,把握目標《分數的基本性質》教研日志

教材是教師實施教學的重要內容和媒介,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可以使用不同的教學手段開展教學活動。但是,教材所蘊含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思想方法和學生要積累的活動經驗是千變萬變不能離其中,所有的教學行為,都要為之服務。因此,吃透教材,既要研究教材提供的顯性材料,更要深度挖掘期中的隱性素材,才能把握好教學的要求,達到教學的預期目標。

《分數的基本性質》這一內容,初乍一看,就一內容:分數的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學生對這個基本性質的理解和應用并不難,關鍵是這個性質是怎么得到的?這需要我們通過動手操作,動態地展示知識的生成過程,通過歸納、數形結合、類比等思想方法讓學生感悟知識的來龍去脈,溝通知識之間的聯系。

教材中,是通過三個環節去實現這一目標的:

環節一:通過分餅,出示“分子、分母不同,但分數大小相等”的顯性材料,從具體的“形”去展示教學內容。

環節二:通過舉例、驗證,發現分子、分母的變化規律,歸納出分數的基本性質,從“數”去探究教材的隱性素材。

環節三: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利用整數的商不變規律去說明和印證分數的基本性質。

教學中,我們往往知識關注到了教材中的顯性素材,忽略了重要的隱性素材,進而影響到我們的教學環節的設置、素材的準備、內容的安排、目標的制定,使得我們的教學看似行云流水,實是淺顯單薄的結局。

因此,只有吃透教材,才能真正實現“向40分鐘要效率”的目的,真正落實教學的目標

篇2:聯系現實生活促成百分數概念形成

聯系現實生活促成百分數概念形成

《認識百分數》是在學生認識整數,小數,特別是認識分數的基礎上進行的。教材十分重視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關注百分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努力揭示從現實生活中抽象出百分數的過程。本節課的重點是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讀寫百分數。

丁常娣老師的這節課從學生感興趣的事情入手,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上課開始,丁老師創設了小猴準備糖水招待客人的情境,提出哪杯糖水比較甜的問題,使得這節課一開始就顯的生動有趣。學生根據問題回答出怎樣用以前學過的知識來表示的甜度,丁老師相機引出還可以用什么表示糖占糖水的幾分之幾,從而引出百分數的概念。此時,學生已經隱約之中感悟到百分數是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數,是為了比較大小而通分成分母是100的分數,學生已初步感悟出百分數的含義,也初步感受了比較數據時使用百分數的好處。

百分數是在日常生產和生活中使用頻率很高的知識,學生雖未正式認識百分數,但對百分數卻并非一無所知。在上課之前讓學生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數,可以讓學生從中體會到百分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對激發內在的學習動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生活中的百分數”這一環節,丁老師讓學生介紹自己生活中見過的百分數,再出示一張調查記錄單,讓學生在小組中互相說一說收集的百分數的意義,并讓學生選取典型的例子匯報,讓學生說說這個百分數所表示的意思。

篇3:小學生分數乘法計算中常見錯誤原因及對策

小學生分數乘法計算中常見錯誤的原因及對策

定安縣第一小學馮忠貞

一、小學生分數乘法計算中失誤的主要原因。

1、分數概念不清、意義不明

在《分數乘法》的測試中學生在看圖列算式和根據算式畫圖這題做的錯誤率較高,歸根結底是不明確分數的意義和分數乘法計算的意義造成的。例如:分數乘分數

2、計算法則不熟,方法混淆

在計算教學中,總結出計算的方法是計算課中的重中之重。只有熟練的掌握了計算法則,才能又對又快的計算出結果。如:分數乘法計算中分數乘法的法則是:分數乘整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分數乘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學生在整數乘分數時,沒搞懂這里的整數為什么做分子,而總有部分學生用整數和分子約分導致錯誤。例如:×3=(錯)

3、基礎不牢,計算不實

在教學分數乘法這部分知識時,總有部分學生,因約分錯誤而導致計算錯誤,歸根結底是因為不會求最大公因數所制,所以基礎知識的回憶對新課的學習尤為重要。例如:×=(錯)

4、缺乏熟練的口算技能

分數乘法學生只懂算理,可總是算不對。原因是乘法口訣不熟練,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約數掌握不熟練,口算能力就更無從談起了。

5、缺乏估算的意識

在分數乘法這部分知識的練習中有因數與積大小的比較知識:一個因數小于1,積小于另一個因數,一個因數大于1,積大于另一個因數。看上去這個知識沒什么重要的,幾乎沒有人會注意它的重要性,其實它恰恰是分數乘法估算的基礎。很多學生在計算時出現6×==,這樣顯然是錯誤,主要原因還是缺乏估算的意識。

6、不良的學習習慣

部分學生由于對計算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養成了一些不良的計算習慣。如計算時書寫馬虎,字跡潦草;無論數字大小,熟練與否,一律口算,不愿筆算;有的演算不用草稿紙,而是隨意地在桌面上、作業本或試卷背面及邊緣上,甚至在手掌背上演算;計算時也不注意審題估算、檢驗等。

二、提高“分數乘法”計算教學的有效策略

1、做好復習求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在分數乘法的計算中分子和分母的約分是計算中的重難點,而約分就要用到求最大公因數。所以求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成為復習的重點。在新課學習之前,教師可以在課外作業中有針對性的設置求最大公因數和求最小公倍數的有關練習。練習要有層次從一般到個別。重點練習倍數關系和互質數關系的數求最大公因數的方法,為正確快速的約分奠定基礎。

2、回顧分數的意義,理解分數的意義

分數的意義對學生在討論探索的基礎上得到分數乘法的意義和算理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復習分數的意義勢在必行。

3、加強“分數乘法”的算理與算法的理解。

運用課堂板書的示范作用,明確計算的方法及注意的事項。結合圖形在學生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的基礎上得到計算法則。

4、樹立數形結合的意識。

化抽象的數字計算為直觀的圖形展示,以形導思,培養學生做數學的思想。

5、設計針對性練習,排除干擾因素。

(1)以口算能力訓練為基礎,加強學生的口算訓練。課堂教學中,讓口算成為小學生每節數學課課前復習的必修課;課外作業的練習中,使口算滲透在練習題的每一個環節中。

(2)重點引導學生搞清整數作為分子要和分母才能約分的理由。并在書寫格式的指引下和鞏固練習中加深整數作為分子要和分母約分的強化練習。

(3)加強典型題和易錯題計算技能技巧的方法訓練。強化解題意識,提高解題的正確率

6、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1)做好教師書寫示范。加強書寫格式指導,使學生養成認真、細心、書寫工整等的良好習慣。

(2)培養學生估算的習慣。一是計算前的估算,可以估計出得數的范圍;二是計算后,可以判斷出得數是否正確合理。

(3)用好多媒體教學。運用豐富多彩的動畫設計引起學生的興趣,喚起學生的無意注意,啟發學生獨特的思維能力;運用實物投影展示學生的作品,提醒學生認真書寫,細心計算,為自己添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