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書寫我之淺見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準和教材要求及學情,對教學內容、教學過程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教案的內容有學習目標、教學重難點、課型、課時、教學過程、課堂小結、作業布置、板書設計等方面。
學習目標一定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去設計。作為新教師,這點我做的不夠好。我更多的是依據課程標準和教材的要求而忽略了學情。一個同事的一句話讓我感到醍醐灌頂,“你備課時都不考慮學生的學習情況,真不明白你是怎么教學生的”,聽完后很是自責慚愧。幸虧提醒的早,才沒有一錯再錯。
教學重點即本課的重要內容,一般要圍繞文章的中心來設計。教學難點是本課難以理解的地方,它可能是某個文學現象、某一背景知識等等。
課型課時比較容易把握。課型即一節課的類型,在語文課中,課型最常見的有課文新授課、閱讀課、作文課這三類。課時決定著教學的進度,需要我們根據教學內容適當設定。
教學過程是進行教學的流程,教案中的教學過程把課堂的教學過程用文字敘述出來了。它是教案的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需要教師精心準備。教學過程需要不斷地進行修改,以使其更加完美。我帶了兩個班的語文課,每次拿著教案上完一個班的課后,都會去思考在這個班出現了哪些問題,哪個環節還需要改進。然后,便在教案本上及時更改。
課堂小結放在一節課將要結束時,它的形式是多樣的,最常用的是帶領學生回顧本節課的內容。教案中的作業布置一定要寫清楚作業內容。個人認為作業布置最好放在課堂上。課堂上學生注意力集中,會準確記憶老師布置的內容。在課堂上說一遍要勝過在課下說十遍。板書設計要清晰易懂。
教案的書寫體現著備課的認真程度,與教學質量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我們應慎重對待教案。
篇2:某某小學教案書寫基本模式
某小學教案書寫基本模式
1、每冊教材教案前面有大綱和《課程標準》對本冊教材的總要求,總課時計劃、教學設想等。
2、每組教材有教學內容、教學總要求、總課時等。
3、每課教案有教學目的、教學重點、難點、教學時間、教學準備、教學方法、學習方法等。
4、每一課時有明確的教學內容、教學程序、板書設計,及教學小結和作業練習,小結和作業也可在一課結束后進行。
5、每課教學任務結束后盡可能寫出教后自評,隨時總結教學得失。
6、所寫教案須具有實用性、指導性、資料性,有保存、交流和研究價值,教案格式要規范,書寫要工整,不寫錯別字,正確使用標點。
7、期中和期末要備復習計劃。
篇3:市教育局培訓教案
gigek52hcbkk1hcb>
本次講授按聽眾分為教務主任和專任教師兩類:分別講授兩類知識,包括課程開設管理(教務主任職權內)和課程講授內容(專任教師職責),由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屬校本課程,因此專任教師講授內容除必須知識外,要結合本校實際,全力協助學校開發校本教材;建議專任教師全程參與學習及實踐操作和實施,學校可按管理干部給予專任教師相應待遇,鼓勵專任教師自我學習,開發出適合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完成該課程的教學目標。
本次培訓內容:
一、課程簡介:該課程的基本情況;
二、課程開設條件:開設該課程學校要準備的基本硬軟條件;
三、課程實施:課程開設安排及管理;
四、課程評價:學生課程學習后評價管理;
五、附件:各種管理與評價表格。
一、課程簡介
高中綜合實踐課程是國家規定必修課、屬地方課程、使用校本教材(待開發),以高中課改網絡平臺作支撐,省教育廳直管并委托省教育廳基礎教育科審核成績,全程網絡監控與評價(過程成績全部來源平時數據)。著力打造一門現代化教育和教學的新型課程,該課程的實施與評價符合時代的發展要求。已納入*省*年政府工程,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該課程包括三個方面: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社區服務和研究性學習;課程以培養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為主;課程的意義請參閱指導書籍;
當前困難:沒有師資和現成教材;沒有規范的操作程序;高考壓力制約學校投入;
可喜之處:行政要求;學生接受;對學生影響深遠;教育改革的方向;
參考文獻:*省高中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實施指導意見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有困難!)
走進去就預示了成功!!!(《誰動了我的奶酪》啟發:就怕什么都不做)
二、課程開設條件
1.準備一張辦公桌:專任教師用;
2.安排3節課(1節單排,另2節連排)到課表中,作為綜合實踐課時間,授權專任教師不得用作它用(教務主任經常看看就行,給他評價:每節課都上得很好(不要聽課,教師不需要懷疑,學生更不必),只看是否在做就行);
3.專任教師待遇:1.5系數/節,別當課外活動待,否則被批評的是校長,然后是教務主任。
4.有個圖書館:電子圖書館(微機室)也可(研究性學習用),每人一個中國期刊網的帳號((引用文章必須有正版期刊號),雖下載要錢,但我們有baidu和google,先在期刊網上找到論文標題,然后baidu找文章下載,
例如(),不用出錢(網絡中總有好心人共享));
5.一幅熱心腸(主管副校長):幾個熱心人(支持課程開設并參與其中的教師和干部)!!!
[1][2][3]下一頁
j2522837g7872ib1>邁開第一步其實不難,從做幾件簡單的事開始并堅持下去!!!
三、課程實施過程
1.成立相關機構,明確工作職責:(沒有一件大事是一個人做出來的)
按課程要求,成立課程指導委員會(教務副校長主管、教務主任具體實施、專任老師及指導老師),學生選題指導委員會(教科室主任、教研組長、專任教師、指導教師),社會實踐活動工作組(德育副校長、德育主任、教務主任、總務主任、專任教師、指導老師)和綜合實踐活動評價考核組(教務副校長、各處室主任、班主任、專任教師、指導教師)
?職責:
課程指導委員會:全面負責課程的開設與管理,負責實施過程的協調與指導;
學生選題指導委員會:負責研究性學習中課題的選題指導、指導教師的協調和過程指導,課題實施過程監控;
社會實踐活動工作組:負責社會實踐活動、社區服務活動的安排,協調,保證學生活動過程安全,活動實施的過程監控。
綜合實踐活動評價考核組:負責學生綜合實踐活動成績的考核與評價。
(更詳細的分工和職責請參考課程指導書籍)
2.學習、培訓及動員:
組織相關管理與指導教師學習課程中需要的知識和規則,以教師身份登錄平臺的學習和以學生身份登錄平臺的學習作為第一步;組織機構學習相應的知識和規則,包括課程制定必須的基礎知識,選題指導所需要的基本常識,社會活動要注意的事項;
建議:
?課程指導委員會開會學習課程的基礎知識和規劃設計案例,撰寫適合本校的課程開設方案;
?選題指導委員會集中學習選題和指導學生選題的方法,學習研究性學習的基本常識;
?社會實踐活動工作組集中學習社會實踐和社區服務的相關知識并結合本校、本地區具體情況擬定學校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子方案;
?綜合實踐活動評價考核組集中或分發資料學習該課程評價的原則和方法;
?學生大會動員,介紹課程基本情況;專任教師按課時講授和實施課程目標;
3.上課:上課內容主要是綜合實踐活動的學習方法和手段,作為授課內容要與實踐相結合;其次是社會實踐活動和社區服務中有關安全和禮儀方面的基本知識和能力;
建議:課程開設以下多節(時間由專任教師把握)
第一節*省高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基本情況
第二節《文獻綜述》,目的是搞清想研究的課題的當前狀態;
第三節討論感興趣的話題,學生相互了解,組合成小組,確定組長,聘請指導教師;
第四節上機做《文獻綜述》練習,就自己感興趣的課題作出綜述;
第五節科學研究的方法:觀察法
第六節科學研究的方法:實驗法
第七節科學研究的方法:文獻研究法
第八節科學研究的方法:調查研究法
第九節選題指導:課題的選擇原則和注意事項;
第十節……………(其它基本知識介紹)
第17節課題結題(書寫結題報告,制作匯報報告)
第18節匯報總結課題內容
第19節上機完成課題的網絡上傳
第20節期末學生研究性學習成果展示
(其它各學期綜合實踐活動安排見附錄4)
上一頁[1][2][3]下一頁
9010ag3faie08h3k>4.指導學生:教師在學生研究性學習中的角色和作用;包括專任教師和指導教師;
方法介紹、提供條件、督促監控、合理安排;
5.社會實踐和社區服務:每學期內容建議
?高一第一學期:(社會實踐)軍訓,(社區服務)春節活動。
?高一第二學期:…………
6.過程記錄:完成各種活動過程的記錄和統計。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除了自主學習和研究外,作為提高能力的一種表現形式,要求學生對活動的過程進行全面的記錄,通過過程記錄了解研究和開展活動的整個進度,也是對學習和實踐的一種證明形式。同時按教育部要求,*省教育廳建立了網上支撐平臺,要求將過程完整記錄下來,不得弄虛作假,培養學生的誠信品質,也方便上級管理部門監督該課程的開設情況,同時學生個性發展的成績也來源于該平臺。
四、課程評價
7.平價與反饋:綜合實踐活動評價方法。評價考核組培訓指導教師學習評價原則和評價手段;
?評價的原則:
1、參與性原則
2、主體性原則
3、過程性原則
4、差異性原則
5、多元性原則
6、整體性原則
7、激勵性原則
8、發展性原則
9、應用性原則
?評價方法
1、學生自評
2、同學互評
3、被訪者評價
4、家長評價
5、教師評價
上一頁[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