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校訊通讓留守兒童與愛留守

校訊通讓留守兒童與愛留守

2024-07-31 閱讀 4752

“校訊通”讓留守兒童與愛留守

【內容摘要】:

目前,留守兒童在親情關懷、生活照顧、家庭教育和安全保護等方面還面臨一些突出問題,“留守兒童”問題已成為社會問題,引起了國家和社會的廣泛關注。行為養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靶S嵧ā弊鳛閷W校和家庭的橋梁和紐帶,在培養留守兒童良好的行為習慣上,起到了積極的輔助作用。在破解留守兒童問題的過程中,以教育信息化為契機,將“校訊通”等校園信息化產品和學校教育信息網絡資源進一步整合,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獨特優勢,進一步增強信息化應用與服務的能力,為教師、家長、學生之間的互動提供更加有效的溝通平臺,實現教師和留守兒童與在外打工家長的“零距離”交流、“家長遠程授課”和留守兒童與父母在“網上團聚”等,彌補關愛缺失對留守兒童人格發展的消極影響,解決外出務工家長的后顧之憂。信息化的注入,會使留守兒童監護教育的各個環節都將凸顯信息化的力量和人文關懷,讓留守兒童與愛留守。

【關鍵詞】:

留守兒童;教育信息化;校訊通;“零距離”交流;視頻通話及“網上團聚”

一、提出問題

社會在跨越發展,經濟在高速騰飛。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農民致富觀念的更新,加上機械化的普及,導致農村剩余勞動力不斷增加,現在許多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紛紛遠離家園,涌向經濟發達的城市打工創業,以致農村“留守兒童”越來越多。古人云,“兒行千里母擔憂”,而現在是父母在外打工卻時刻擔憂著“留守”在家的孩子。孩子上寄宿小學,爺爺奶奶對孩子的照看也只能在雙休日,不知孩子在學校怎樣?是胖了還是瘦了?受不受其他孩子的欺負?學習進步了還是退步了?

篇2:校訊通是農村留守兒童一片艷陽天

校訊通是農村留守兒童的一片艷陽天

范登清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青年巷小學

[摘要:]據全國婦聯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農村留守兒童接近5800萬人,并呈繼續增長的趨勢。如今“留守兒童”問題已成為全民關注的社會問題,他們正處于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卻無法充分享受到父母的關愛和引導,他們過早地體會到生活的辛酸和壓力,面臨著人身安全、身心健康、受教育等多方面的隱憂。校訊通平臺打破了距離的限制,做到了學校與家庭、教師與家長、父母與孩子的無縫隙溝通,為留守兒童教育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途徑。本文從方便溝通,拉近教師與家長之間的距離;單獨溝通,不傷害學生自尊心;激勵短信,給留守兒童更多前進的動力;專家指導,不斷學習新的家教理念和方法;母子溝通,融洽家長與孩子的關系等五個方面闡述了其作用。

[關鍵詞:]校訊通;留守兒童;家校溝通

留守兒童作為一個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值得我們給予更多的關注。他們雖然有父母,但是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離”的現實。與普通孩子相比,這些缺少了父母關愛和管束的孩子會變得自卑、沉默、悲觀、孤僻,或表現為任性、暴躁、極端的性格。隨之而來,留守兒童產生了一些列的心理、道德、學習等問題。作為教師有責任教育好這些學生,為他們創造良好教育和健康成長的環境。為此,教師要定期與留守孩子的父母溝通,定期與留守孩子的代管人溝通,定期與校外義務輔導員溝通,而校訊通就為這樣的溝通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校訊通架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形成學校與家庭之間的教育合力,互相配合,在留守兒童教育方面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為留守兒童撐起了一片艷陽天。

一、方便溝通,拉近教師與家長之間的距離

留守兒童的父母或其中一個不在孩子身邊,對留守兒童的照顧常常不夠,這時就可以發揮校訊通的作用。天氣變化了,氣溫升降了,發一條短信提醒家長或代管人及時給孩子添、減衣物;疾病流行時,提醒家長少帶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場所;不定時的向家長報告一下孩子的學習生活情況。這樣一條簡單的短信所流露出的師愛,常常令家長感動。留守兒童王某的家長,對新任老師不太信任,總用挑剔的眼光看待老師的工作,給老師平添了許多無謂的麻煩。有一次孩子病了好幾天,老師每天通過校訊通發短信向家長報告孩子的病情和治療用藥情況、學習狀況、生活情況,直至孩子痊愈。家長收到后十分感動,回復說“謝謝老師”。短短四個字,讓新任老師百感交集。理解需要溝通,校訊通打破了距離的界限,為教師和家長的溝通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平臺,每天一條短信,拉近了家長與老師的距離,為孩子營造了一個和諧溫馨的學習生活環境。

二、單獨溝通,不傷害學生自尊心

留守兒童非常在乎父母是否關注他們成長,有的父母以忙或距離遠為理由,忽視親子教育;有的父母雖然與孩子常年不在一起,但有效的溝通也同樣具有無窮的教育力量。所以,身在遠方的父母的親子教育更應該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發展的前面,這就要求他們要經常從老師那里了解孩子的學習生活情況、生理心理發展情況,并不斷學習,提升教子能力,贏得孩子的尊重和愛戴。校訊通就為我們提供了這樣的一個平臺。五(1)班一個學生就生在這樣的家庭,父母都在遠方打工,基本上不過問孩子學習和生活,所以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就出了點小問題。一次放學后,隔壁班級門沒有鎖好,他就進去拿了其他同學的鉛筆盒,被老師撞個正著。由于這些事情不能在班級點名批評教育,教師就利用“校訊通”單獨發信息給家長,和家長單獨進行溝通,教家長應該多去陪陪孩子,應該多去和孩子溝通,應該多去了解孩子,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靶S嵧ā逼脚_做到了教師與家長的單獨互動,共同教育孩子,共同保護孩子的自尊。

篇3:信息技術和校訊通在農村留守兒童教育中應用

信息技術和“校訊通”在農村留守兒童教育中的應用

【摘要】“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已成為當今我國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而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家庭、學校、政府和社會等多方面協調合作,共同構筑起面向“留守兒童”的一整套完備的社會化信息體系。通過構建學校信息網絡和“校訊通”工程,建立起學校與家長的橋梁,使學校與家長對子女進行協同教育,是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一個重要渠道。

【關鍵字】留守兒童;信息技術;協同教育;“校訊通”

當前我國社會正經歷著深刻的制度性和結構性變革,在社會轉型和制度轉軌的過程中,城鎮化的進程異常迅猛,受農村貧困及城市利益的驅動,涌現了民工潮及農民外出經商、學習等普遍的社會現象。離鄉人口中有相當一部分沒有能力和條件將自己的子女安置在其所在的城市,只能將其留在家中,夫妻雙雙進城的家庭則將子女托付給老人或者親人朋友照顧。由此,社會上便出現了一個特殊的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