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活用多媒體技術提高科學實驗質量關

活用多媒體技術提高科學實驗質量關

2024-07-31 閱讀 5684

活用多媒體技術提高科學實驗質量關

鄭永強河北省遷安市教育局

電教手段以形、聲、光、色相結合,把事物化靜為動,化虛為實,化繁為簡,圖文并茂,使難以觀察到的事物清晰地呈現在學生面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觀察能力的培養,從而大大提高科學實驗的質量。

一、運用電教手段,突破教學難點。

小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正處于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電教媒體有廣泛地表現力,能化抽象為具體,所以在教學中恰當地運用電教手段,能收到意想不的效果。例如:在教學《溶解》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全面的了解“溶解”,我將裝有少量溫水的燒杯放在投影儀上,然后放入一些能溶于水的白糖或高錳酸鉀,邊攪拌邊指導學生觀察其溶解過程,全體學生都親眼目睹,順利地突破了這堂課的教學難點,這是其它教具無法比擬的。教師變口授為演示,既優化了課堂教學結構,又提高了教學效果。

二、運用電教媒體,讓學生更主動積極地參與。

在教學中充分地利用好幻燈、投影、錄像、多媒體等各種電化教學手段,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啟發學生討論、交流,讓學生把看到的、想到的東西說出來,讓學生更主動積極地參與,讓學生在探索中學習,使學生輕松愉快地獲取新的知識。如教《物體的熱脹冷縮》時,我設計了一個小課件,開始是小朋友燒開水的生活情景動畫錄像,當放到“盛滿水”和“水燒開時茶壺溢水“等幾個情節時,“茶壺溢水”畫面的出現使小朋友頭腦中出現了一個個的“?”,這樣引導學生發現、提出問題,通過研討、實驗,使學生先得出“物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結論后,再出示一段課件,“鐵路工人筑路時,每隔一段要開一道裂縫;夏天架線路為什么不要扯的太緊;凹癟的乒乓球用熱水一燙就鼓了出來”……出示問題:“為什么?”讓同學們交流討論,在得出結論后,再出示課件通過不開裂縫路面與開裂路面的熱脹冷縮情況和線路緊縮與距離對比動畫演示,進一步明確問題原因所在。這樣不僅啟發了學生思維,解決了生活中實際問題,還使學生輕松愉快地獲取了新的知識,使他們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運用多媒體技術,演示科學探究的方法,培養科學探究的習慣。

在實驗教學中,我們不僅利用多媒體技術演示科學探究的方法,還要利用多媒體技術使學生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動手實驗操作技能,如:正確使用器材、探究進行記錄、思考等,培養學生好的探究習慣。如:學習使用酒精燈給試管里的水加熱。我做了一個小課件:第一步,用多媒體幫助學生裝配實驗,掌握實驗的注意事項。第二步,出示酒精燈,讓學生認識酒精燈。第三步,做一個點然酒精燈過程的動畫:先出示移去燈帽的過程,再出示怎么點火,最后出示燈芯被點燃。點燃后,出示一個問題:為什么要由下往上點火?第四步,出示一個燃燒著的燈芯的特顯,讓學生觀察比較火焰的三層顏色的區別:外層是淡黃色的(外焰,溫度最高。),第二層是桔紅色的(內焰),最里邊一層是淺藍色的(焰心)。第五步,多媒體演示如何熄滅酒精燈,“桌面”上的酒精燈帽“飛”到了燈芯上,燈熄滅,同時強調一定要用燈帽蓋滅火焰。演示完一遍之后,再讓同桌同學相互思考、討論,并且讓各小組實際操作一遍。最后,演示加熱試管。出示一個試管,裝入少量水,試管夾從上半部分將試管夾住,酒精燈的外焰正好給試管的底部加熱,并且把實驗中的要點、重點通過多媒體展示在屏幕上,配合教師的演示講解,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方法。然后,再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用酒精燈給裝水的試管加熱,并仔細觀察水沸騰時的現象。實驗結束后,讓學生整理實驗器材,填寫實驗報告單。經常利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學生的實驗報告單,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撰寫實驗報告的習慣。不僅這樣,我們還利用電腦的掌聲來鼓勵實驗習慣好的實驗組,利用磁帶播放科學小故事,為學生樹立一個真正的探究習慣的榜樣,從而培養學生好的探究習慣。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已收到了初步成效,結果是十分令人滿意的。

篇2:小學科學實驗室管理制度

一、實驗室是教師及學生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場所,所有教師及學生應自覺維護和遵守實驗室規則。

二、任課教師和實驗員要密切配合實驗室管理人員開展工作。

三、實驗室內所有儀器、設備、實驗用品,未經負責實驗的教師同意,一律不得隨意挪動,儀器、設備外借必須經總務處同意。

四、學生在進行實驗前應按照“實驗指導”教材充分預習和準備,實驗結束后,應按照實驗室教師的要求,規整各類實驗器物和用品。

五、實驗室內所有儀器、設備、實驗用品,不能隨意損壞或丟失,應加以愛護,以保證下次實驗的延續進行,如有損壞,丟失應酌情按價賠償。

六、實驗室是課堂教學場所,不得喧嘩、互相干擾和影響,保證實驗過程的順利進行。

七、實驗室應保證整潔、衛生,每次實驗結束后,應有值日學生負責清理和打掃。

八、實驗室應嚴格遵守安全、管理規則,實驗結束后要及時關閉水、電、門窗,并做好實驗記錄。

篇3:小學科學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

一.科學實驗室的安全工作、環境保護工作、消防工作是關系到人身和財產安全的頭等大事,要經常對教職工和學生進行安全知識的教育,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學校應定期對實驗室安全技術管理工作執行情況進行檢查。

二.科學實驗室設一名兼職安全員,具體負責安全工作。對不符合規定的操作或不利于安全的因素進行監督,有權停止有礙安全的操作。

三.科學實驗室使用制度,要張掛在明顯地方,嚴格貫徹執行。每逢重大節假日要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四.對設備,要制定嚴格的操作規程和相應的安全保護措施。

五.科學實驗室要做好通風排氣工作。有毒藥品的使用要嚴格按規定操作,如有撒落,應立刻采用科學方法處理。接觸過有毒藥品的手,應及時清洗干凈。

六.對易燃、易爆和劇毒等危險品,要按規定存放,并妥善保管。領用時必須經保管老師批準,同時要有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剩余部分要立即放回,并做好詳細記錄。

七.電器設備和電源線路必須按規定裝設,禁止超負荷用電。不準亂拉亂結電線。

八.實驗室內不得明火取暖,嚴禁抽煙。

九.配齊消防器材并能保證應急使用。實驗教師要學習和掌握實驗室傷害救護常識,能在突發事故中做好急救工作。

十.對違反操作,玩忽職守,忽視安全而造成火災、被盜、污染、中毒、人身重大損傷,精密、貴重儀器和大型設備損壞等重大事故,實驗室要保護好現場,立即向學校報告。學校有關部門要及時對事故作嚴肅處理,追究有關人員相關責任。對隱瞞不報或縮小、擴大事故真相者,應予以從嚴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