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南方教師讀書協會:教師讀書總動員

南方教師讀書協會:教師讀書總動員

2024-07-31 閱讀 1266

劉良華,男,1968年1月出生,湖北洪湖人。華南師范大學教科院博士、教授。

主要研究領域為“教育哲學”、“課程與教學改革”、“教育研究方法”。近年來致力于基礎教育改革研究,倡議“教育敘事研究”和“身體教育學”。

出版的學術專著有:《校本行動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年版)、《校本教學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年版)、《有效教學論》(與高慎英合著,廣東教育出版社**年版)、《教師生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年版)、《教育研究方法:專題與案例》(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年版)。

翻譯《教師成為課程研究者》(與鄺紅軍等合譯,浙江教育出版社**年版)。在《教育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課程·教材·教法》、《比較教育研究》、《教育研究與實驗》、《教育理論與實踐》、《全球教育展望》、《教育發展研究》等雜志上發表文章五十余篇。

“中國教師生長網”以和“教育敘事研究”博客(的主持人。

近年來,我們以多種方式倡議和推動中小學教師(以和大同學)閱讀,祈望以教師閱讀的途徑促教師專業生長。為此,我們先后組建了“教師敘事研究”和“中國教師生長網絡”,形成“教師學習一起體”。我們的活動包括:為教師推薦值得閱讀的圖書和文章,定期舉辦教師在線研討會,成立“南方青年讀書協會”。

“南方青年讀書協會”的嘗試

**年6月12日,廣州幾位熱心“教師讀書”問題的青年在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聚會,討論并成立了“南方青年讀書協會”。協會以“培育讀書風尚,用百部名著澆灌青年”為宗旨,制訂了“百部名著計劃”。百部名著的范圍主要限于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如文學、歷史學、哲學、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法學等等。會員的權利和義務包括:

所有會員每年可獲得必要的圖書經費資助。

每個會員至少每個月讀一本書,并建立自身的讀書博客。

每個會員必需選擇自身最喜歡的一本書,成為一本書主義者,至少每兩天提交一份讀后感,每個月提交一份月末讀書報告,并參與月末讀書報告會的在線討論。

每個會員必需選擇自身最喜歡的一個作者,成為他的精神同伴,讀他的傳記和相關著作。

每個會員至少每年研究一個作者。

必需選擇自身最喜歡的一個學派,成為這個學派的新一代傳人。在整個中國教育思想史或西方教育思想史的視野中考察這個學派。

每個會員在一到兩年內研究一個學派。

提倡一個或兩個成員結成讀書同伴,一起閱讀相同的著作和流派。

所有讀書報告提交到自身的生長博客里。

“南方青年讀書協會”自成立以來,不時調整和改進教師閱讀的具體內容和形式,最后形成比較穩定的形態:以“教師自主閱讀為主,定期舉辦在線討論”。

尋找教師生長的“鏡子”

教師生長始于教師個人生涯設計,但教師個人生涯設計需要有一個啟動、啟蒙的過程。

人究竟如何重新發現自身的問題?人究竟如何能夠認識自身?

這是一個千古難題,雖然至今沒有解決,但人類找到了一個工具,它讓這個問題獲得緩解。這個工具就是“鏡子”。

鏡子在現代生活中往往以“玻璃”的形式出現,其實,“鏡子”是人類生活中的原始現象:人類在以“玻璃”為鏡之前,曾經“以銅為鏡”;而在“銅鏡”出現以前,曾經以“人”(他人)為鏡。

也就是說:“他人”是自身的鏡子,這是人類生活中的基本領件。若教師指望自身能夠發現需要改進或改良的問題,就不得不從“尋找鏡子”開始。

教師可以向他人請教,可以拜師,可以到課堂親自觀察,這些都有“鏡子”的意義。但是,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比較穩定的方法,就是“教師閱讀”。

還有什么比“教師閱讀”更能讓教師自己發現自身不得不改進的問題呢?

反過來說,假如某個教師已經形成了自身的讀書習慣,那么,這個教師就應該不時詢問自身:哪些書已經成為我專業生活中自我改良、自我更新的鏡子?

建議“教師閱讀”,并非慫恿教師博學多才。博學多才至多只能做教師的個人追求,卻不必成為教師的群體規范。

教師所需要考慮的是:有選擇地閱讀,因閱讀而自我喚醒、自我更新。

再者,人是否能夠擁有幸福生活,有時候不在于這個人擁有何種職業,而在于這個人擁有何種業余喜好。一個人假如有日常閱讀的興趣,這個人就會因此擁有寧靜而豐富的業余生活。

日常閱讀是一種“業余喜好”。對于業余喜好者來說,“他們所樂于研究的事情就是目的,而對于專業人士,這一工作只是手段而已。也只有那些直接感興趣于他們的工作、懷著摯愛投身其中的人才會完全認真地對待這一工作。最偉大的成績永遠是由這一類人(業余喜好者)所發明,而并非那些受薪的雇工。”([德]叔本華著,韋啟昌譯:《叔本華美學隨筆》,上海人民出版社**年版。)一般意義上的文獻檢索和文獻解讀也會發生一些閱讀甚至大量的閱讀,但那種閱讀因目標太單一而使閱讀的價值有所降低。

真正的讀者是那些堅持日常閱讀的業余喜好者。當然,也有不少人屬于“兩棲人類”,比方康德、尼采、羅素、杜威以和叔本華自己。這些既屬于以學問謀生的人,也是在學問中獲得生活樂趣的人。

現階段的閱讀推薦

對中小學教師而言,日常閱讀一直面臨一個基本難題,就是書太多而無法選擇。孔子時代的書籍不算太多,即便那樣,孔子也不得不刪繁就簡,選擇和推薦《詩》、《書》、《禮》、《樂》、《易》、《春秋》等不多的文本。

現代教師假如打算過一種閱讀的生活,他們面對的困難顯然比孔子時代更大一些。究竟哪些書適合教師閱讀?哪些書不適合教師閱讀?哪些書適合這個教師閱讀而哪些書適合那個教師閱讀?這是一個困難。

根據相關的訪談與觀察,我們暫時推薦“適合教師閱讀的10本書”(實際上是“10組書”),供教師參考:

1.薛涌著:《美國人是如何培養精英的》(包括作者相關的書,如《精英的階梯》)。

推薦理由:可以把“別國的教育與別國的教師”作為一個類型。與之相關的推薦書目是,《素質教育在美國》、《我在美國教高中》(珊伊著)等。

對中國教師來說,最緊迫的任務是了解“別國的教育”,而不是簡單地排外。沒必要因害怕“全盤西化”而排斥“別國的教育”。

2.杜威[美]著:《學校與社會·明日之學校》。

推薦理由:《學校與社會·明日之學校》其實并不是一本書,而是杜威幾本書的合并。這幾本書討論的都是當時美國社會變化與教育革新的大是大非問題。從社會轉型的狀態來看,中國當今的社會狀態與美國當時的狀態類似,中國當今的教育狀態與美國當時的教育狀態也比較類似,這使杜威的系列書特別適合現時代的教師閱讀。

3.李澤厚著:《論語今讀》(相關的圖書包括《道德經》,二者雖然在很多觀點上有抵觸和張力,但正因其相反,乃可以相成)。

推薦理由:假如說第一緊要的任務是為了理解“別國的教育”,第二緊要的任務則是了解“自身的文化”,包括中國古典文化。不見得古典的都是好的,但是經典圖書經歷了時間的淘洗和選擇,縱使不少后人對它提出批評,但它既然夠格成為經典,自有它構成經典的力量。

既理解“別國的教育”,又立足于“自身的文化”,這是比較開明的“文藝復興”道路。

4.黑柳徹子[日]著:《窗邊的小豆豆》。

推薦理由:對學者來說,可以直接由學術著作和調查報告來研究“別國的教育”和“自身的文化”,但是,對大眾而言,需要借助于“文藝”的道路。

在教育領域,較少有“教育文藝”,但也不是沒有,比方盧梭的《愛彌爾》、黑柳徹子的《窗邊的小豆豆》。《愛彌爾》乃世界公認名著,但節奏太慢,教訓口氣太重,所以,我們推薦《窗邊的小豆豆》。

若論“教育文藝”,自然包括教育小說和教育電影。后者如《春風化雨》(電影)、《音樂之聲》(電影)、《大國崛起》(電視片)等。

除“教育小說”之外,尚有一部比較奇特的“動物小說”值得閱讀,那就是姜戎的《狼圖騰》。它能讓讀者熱血沸騰,感受到生命本原的激情與力量。而這種品質,恰恰是某些教師所嚴重匱乏的。

5.王小波著:《緘默的大多數》(相關圖書包括“周國平散文”、“余秋雨散文”等)。

推薦理由:看重的依然是“教育文藝”與“教育啟蒙”的意義。

6.張民生、于漪著:《教師人文讀本》(上下修訂本)。

推薦理由:假如說中國教師第一緊要的任務是理解和領會“別國的教育”,第二緊要的任務是立足于“自身的文化”,第三緊要的任務是進入“教育文藝”,那么,第四緊要的任務便是承當“教育啟蒙”(包括“自我啟蒙”與“啟蒙他者”)。相關圖書包括夏中義主編的《大學人文教程》、《大學人文讀本:人與國家》、《大學人文讀本:人與世界》、《大學人文讀本:人與自我》。

7.謝泳編:《胡適還是魯迅》(相關的圖書包括《魯迅全集》、《胡適全集》)。

推薦理由:就思想領域而言,這“兩兄弟”幾乎可以撐起整個近代中國。他們的思想在當今依然可以擔當“啟蒙”的大任。

8.肖川著:《教育的理想與信念》(作者相關的書包括《教育的真情與智慧》)。

若“教育啟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主題,那么,劉鐵芳老師的《守望教育》、《走在教育的邊緣》,張文質的《唇舌的授權》、《幻想之眼》、《捍衛童年》等便值得閱讀。與之相關,肖川教育博客、劉鐵芳教育博客、張文質教育博客、許錫良教育博客等是值得觀看的,閱讀博客文章的好處是可以與作者進行“網絡對話”。

10.亨特[美]著:《心理學的故事》(相關的書包括Hock著的《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朱晨海編著的《天平上的心靈

篇2:小學教師讀書特色培訓方案

為了進一步激發全校教師讀書的興趣,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提高審美修養和人文底蘊,打造學習型教師群體,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特制定教師讀書活動方案作為我校校本培訓特色項目。

一、活動目的

首先,讀書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教師作為學校發展的關鍵因素必須加強自身學習,并努力將學習與教學工作聯系起來,真正以實際行動改進自身教學行為,共同推進學校的發展。

其次,讀書是教師專業成長與發展的需要。教師要獲得自身的發展,必須依賴學習這一行為,引導教師養成“愛讀書、會讀書、讀好書”的好習慣,提高教育科研能力,以提高自身專業的素養,從而推動自己的專業發展。

二、活動目標(請注明本文來自實用文檔頻道)

構建一支師德高尚、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學習型教師隊伍。

三、活動內容

(一)讀書種類:古典名著、名人傳記、教育名著和教育家評論及專業書籍、學科指導類,現代科技、時政類,生涯指導和學習方法類等。

(二)讀書方式:

1、自主研讀。每天保證半小時以上的閱讀,力爭讀深、讀透,讀有思考,讀有感受,讀寫同步,寫好一篇有質量的讀書讀后感。

2、集體閱讀。每學期由學校推薦一本書籍,規定全體教師集體閱讀,在一定的時間內撰寫讀書心得,學校統一組織教師一起談感受、談收獲、談疑惑。

(三)活動形式:

1、青年教師交流

青年教師自主閱讀后,學校每隔四個星期舉行一次讀書交流活動,并由三位老師負責交流自己的讀書心得。

第8周

麻綿綿金紅燕楊笑曼

第12周

戴健達徐吉祥章瑋雙

第16周

吳兵彬金林燕董盛

第20周

胡潔李慧慧麻瓊潔

2、中老年教師寫讀后感

中青年教師保證一學年上交一篇讀后感。

四、保障措施

1、成立讀書活動領導小組,為讀書活動提供組織保障。

教師讀書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金仙昆

副組長:吳金芳

組員:楊笑曼呂秀望麻瓊潔董秀明

2、學校建立有關讀書計劃的管理、評價和激勵等規章制度,每學期把讀書情況納入常規管理,及時檢查總結、量化考核、反饋指導,確保讀書活動取得實效。

3、學校將把教師讀書計劃納入校本研訓計劃,把讀書活動與校本教研校本培訓有機結合起來。教師讀書筆記及讀書心得將由學校教導處統一檢查并備案,教師讀書活動表現與教師教科研活動成果考核相聯系。

篇3:中學教師讀書活動方案

為提高廣大教師的綜合素養,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努力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具有現代教育思想、扎實專業知識、良好教學方法、較強科研能力”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打造書香校園,特制定本教師讀書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書籍,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是經驗教訓的結晶,是走向未來的基石;讀書,是人們重要的學習方式,是人生奮斗的航燈,是文化傳承的通道,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應當是一個人日常的生活方式,理想的教育“應該重視讓學生與書本為友,與大師對話”。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開展讀書活動,也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二、活動目標:

1.通過讀書活動,轉變教師的教育進行教育創新,努力使教師成為學者型教師。

2.通過讀書活動,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科研水平,提高教育實踐能力,不斷適應現代教育發展的需要。

3.通過讀書活動,創設良好的學習研究氛圍,使教師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和思考習慣。

4.促進學校文化發展,營造書香校園,創建學習型學校。

5.通過讀書活動,豐富教師的課余生活,豐富教師的內心世界,提高教師的知識素養和人文素養。

三、具體措施:

1.宣傳發動,達成共識。學校制定教師讀書計劃,確定閱讀書目范圍,并召開專題會議,進行宣傳發動,使廣大教師進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認識,切實讓讀書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讓讀書成為教師的自覺行動,讓讀書成為提升教師綜合素質的平臺。

2.創設條件,提供保障。學校每年要拿出部分資金購買書籍,包括專家理論、名師經驗、經典名著等書籍,力爭讓老師有書可讀,有好書可讀。同時學校要進一步加強教師閱覽室建設,增加專業報刊征訂力度,為教師創設較好的讀書條件,并且要鼓勵教師自己購買圖書,讓讀書成為學校和教師共同發展的平臺。

3.形式多樣,注重實效。一是堅持“同讀一本書”,學校指定統一書目。二是堅持“自主閱讀”,在規定時限內讓教師自主選擇閱讀書目;三是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及時向教師推薦優秀的教育網站,優秀的網絡刊物、優秀的論壇、優秀的專家博客、優秀的網絡課堂等平臺,多形式、多渠道為廣大教師提供讀書學習的信息途徑,不斷擴大教師閱讀視野、豐富閱讀內容,并通過讀書學習,使廣大教師提升教育理念,形成科學的教育觀、人才觀、質量觀及學生觀。

4.加強交流,共同提高。學校要通過讀書論壇、讀書筆記展覽、心得體會征文等活動,加強教師讀書學習的研討和交流,努力營造學習反思、研討交流的氛圍,使廣大教師在讀書中不斷發展自我、提升自我和完善自我。

5.開展評比,納入評價。學校領導小組要采取平時抽查與期末檢查相結合的方式進一步加強讀書學習的過程性管理,并將讀書學習納入教師的年度考核,切實讓讀書學習成為每一位教師的良好習慣。

四、活動宣傳口號:

1.我讀書,我快樂。

2.與書本為友,與大師對話。

3.與書籍為伍,與經典對話,與智慧同行。

五、領導小組

組長:葉*

副組長:葉*

成員:劉*

相關推薦:

中學教師讀書活動方案

20**年度小學教師讀書活動方案

教師讀書年活動方案

青年教師讀書會活動方案

小學教師讀書活動方案

教師讀書活動方案

工作室教師讀書活動方案

教師讀書工程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