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筆算除法》教學設計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筆算除法》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教科書人教版三年級P19~P21頁內容及相應的練習
教學目標
1、學會用一位數除兩位數,商是兩位數的筆算方法,掌握書學格式。
2.理解用一位數除兩位數,商是兩位數的算理,并能正確地進行筆算。
3.培養計算能力及初步的動手操作能力。
重點: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掌握筆算除法的步驟和商的書寫位置。
難點: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數,應該與下一位上的數合在一起繼續除的道理。
一、談話導入
1、談話導入
親切地與學生交談:每年的植樹節全國許多部門與單位都組織植樹活動。誰能說說植樹有什么好處?學生發表意見:抵御風沙,綠化,提供新鮮氧氣……2.引出實際問題(1)呈現植樹畫面。(教材第19頁主題圖)“這是我們學校今年植樹節植樹的情景,從這個畫面中你看到些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2)解決問題①學生提出的用加、減法計算的問題。
②對學生提出用除法計算的問題,請學生說出算式,并說一說為什么用除法計算。
③聯系估算,承上啟下。二、探究筆算方法1.探索解決“三年級平均每班種多少棵樹”的方法。①先讓學生在小組內用不同的方法計算,然后請學生上臺演示分小棒的過程。
②請學生上臺演示別的計算的方法
③課件演示分小棒的方法2.師生交流筆算過程。(1)談話。師:同學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了問題,有的用口算方法,有的通過分小棒。老師呀,想把分小棒的過程寫成豎式,怎么樣寫呢?這就是這節課我們要研究的筆算除法。(板書課題:筆算除法)(2)再現42÷2的筆算過程。
(3)概括算法:筆算除法要從被除數的最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寫在哪一位的上面,并且要對齊。
3、猜猜我是誰?(練習)
4、試一試。解決“四年級平均每班種多少棵樹?”放手讓學生解決“四年級平均每班種多少棵樹”的問題。(1)先談話:我們已經解決了三年級平均每班種多少棵樹的問題,四年級平均每班種多少棵樹該怎樣解決呢?再請同學們先分小棒再用豎式計算出結果。
(2)學生獨立解決問題之后,全班交流。(3)在學生匯報交流的基礎上,呈現解決問題的過程。
(4)與42÷2的豎式比較,有什么不同?三、實踐與應用1.幫小兔拔蘿卜。(課件出示)先請學生完成計算,在小組內相互檢查。
請學生拿出題卡92÷4、78÷2、51÷3計算,反饋時,課件同時顯示“拔蘿卜”的收獲,使學生體嘗成功的快樂。2.幫小動物檢查對錯。
(課件顯示畫面)請學生仔細觀察,然后檢查小動物的題目。四、課堂總結
師生一起總結筆算除法的運算方法。
讓學生讀兩遍歸納的運算方法。
板書設計:
筆算除法
三年級平均每班種多少棵樹?四年級平均每班種多少棵樹?
42÷2=21(棵)52÷2=26(棵)
篇2:《商中間或末尾有0筆算除法》教學設計
《商的中間或末尾有0的筆算除法》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的道理.
2、理解和掌握一位數除三位數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算理和算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3、在探索過程中,培養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難點:理解0在商中的占位作用。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口算
0÷9=600÷6=56-40=6*8=
27÷3=40÷5=0÷11=210÷3=
2、列豎式計算
372÷6=292÷2=
二、講授新課
1、出示例6單位:千瓦時
3個月用電數
平均每月用電數
李思
309
萬青
420
(1)要求:李思平均每月用電多少千瓦時,該怎樣列式?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309÷3=
(豎式略)
教師提問:商的十位上的0可以不寫嗎?
(2)要求:萬青平均每月用電多少千瓦時?
學生獨立列式:420÷3=
(豎式略)
教師提問:商的個位上的0可以不寫嗎?為什么?
(3)觀察算式,揭示課題
(板書課題:商的中間或末尾有0的筆算除法)
(4)小結:在除法筆算過程中,遇到被除數哪位上的數是0且前一位沒有余數時,這一位上的商就是0,要在這一位寫商0.
三、鞏固練習
1、完成課本第29頁的“做一做”.
2、改正下面各題中的錯誤.(豎式略)
四、全課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呢?
五、板書設計
商的中間或末尾有0的筆算除法
單位:千瓦時
3個月用電數
平均每月用電數
李思
309
萬青
420
309÷3=103420÷3=140
(豎式略)(豎式略)
設計,的,計算方法,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