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巧克力故事老師教育教學敘事
一粒巧克力的故事老師教育教學敘事隨筆
至今,我的抽屜里還放著一粒巧克力,這是班上徐海龍送給我的。
那天我看到徐海龍在教室里呆呆地坐著,皺著眉頭,眼圈通紅,我估計是發高燒。我走過去一摸他的額頭確實很燙,問他家里有沒有人,他說他的父親出去干活了。我知道他家的情況,父母離婚,他由父親撫養。這是一個多么可憐的孩子!多么需要得到他人的關愛啊!我說“來,海龍,老師帶你去醫院。”他一開始不愿意,說:“老師,我好點了。”我的心酸了,多懂事的孩子,我又有些難過,他分明和我距離嘛。他不想麻煩我。后來在我的一再勸說下,才到了醫院,我陪他量體溫、打針、配藥,還替他付了醫藥費。回到學校后我為他端上開水,喂他吃藥,暫時讓他在辦公室休息。
他留著淚對我說:王老師,你真像媽媽。小小的心多么容易滿足啊!看來,他太需要愛了。沒幾天,他早早來到我辦公室,笑著對我說:“王老師給你巧克力,一共兩粒,一人一粒。”還沒來得及細問,小家伙就一溜煙跑了。這分明是愛的回報。誰說過,給他愛,回報愛?是呀,孩子也懂得愛了。
我幸福,因為我收獲了愛;我慶幸,我為孩子們鋪設了一條愛的道路;我欣喜,我擁有一份崇高而美麗的職業。
一位名人說過:“人的一生只有三個日子: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叫無奈,今天叫無畏,明天叫無悔。”感謝命運讓我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她讓我的日子過得充實而美麗。我愿意繼續用我的愛心編織我生命的夢想,用我的愛美麗我的三尺講臺,用我的愛美麗我無悔的明天。
篇2:小學教育教學敘事物質獎勵背后
前些天,去他校上公開課時,排在我前面的一位老師,為了激勵孩子們在課堂上積極表現,允諾給孩子們一些精致小巧的記事本。而待到我上課時,孩子們仍意猶未盡,紛紛圍著我:“老師,如果我這堂課好好表現,你會給我們什么獎勵啊?”
我不由地愣了,我從來沒有想過孩子們會主動提出這個要求,況且學生上課學習不也正是理所當然的事嗎?我不由地脫口而出:“為什么還要獎勵呢?上公開課是多么難得的學習機會啊,你們不僅學到了很多寶貴的知識,還能得到鍛煉,如果表現好,老師自然會大大表揚你的……”孩子們并不能理解我的用心,一聽到沒有獎勵,他們嘆了口氣,一臉失落地望著我,甚至已有個別孩子不情愿去上課了,一旁的主任見此,趕忙“救火”:“有獎勵,認真表現的都有。”孩子們瞬間興高采烈……
而在即將上課時,也不時有孩子對我說:“老師,你看我坐得多直,學習工具老早都準備好了,你一定別忘了給我獎勵啊!”他們人小鬼大的模樣讓我忍俊不禁。
其實,這些孩子的要求并不高,一個小本子、一塊橡皮、一支筆都能讓他們欣喜滿足,可看那一張張稚嫩的小臉,目光中流露的鮮少是對知識的渴望,他們對老師的表揚肯定也不以為意,他們向往的只是一個個小小的物品……這不由得引起我的深思。
平日里,為了激勵孩子們努力學習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也會對表現良好的孩子進行獎勵:每周對表現優秀的小組分發精美的明信片,對平日里表現突出的班干部發嶄新的作業本,對期末考試成績優異、進步突出的孩子贈送筆記本……這些小小的獎勵,在我和孩子們看來更多的是一種肯定,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譽。有了精神上的動力,孩子們不斷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努力向前。
物質獎勵,重在激勵,而非物質本身。當放大了“物質”,孩子漸漸會感受不到獲取新知的快樂,視野漸漸狹隘,目光局限于物質本身,而忽略了精神的需求,這樣過早功利化的心態不由得讓人心生悲涼。
今后在實行物質獎勵時,我要明確告訴孩子最可貴的是你學到了知識,你得到了大家的認可與欣賞,你實現了自己的價值,你做了件有意義的事……而非得到了一樣物品。物質是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但心靈上的富足、充實、愉悅才是最終的目的,它們比具體實際的物質更有價值,更值得我們為之付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