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電教設備常見問題與解決辦法
多媒體電教設備常見問題與解決辦法
1、計算機系統的常見問題與解決辦法
多媒體計算機既是高精密的設備,也是多媒體教學系統的核心。它的“健康”狀況直接決定了多媒體教學是否能夠順利進行。從電源系統看,在給計算機供電時應盡量采用UPS(不間斷供電電源)供電,以保證計算機在運行過程中不會因為突然斷電而使數據丟失或導致硬件損壞,同時也保證不會因為突然通電而燒毀計算機硬件。管理人員還應定期檢查計算機電源插座,各種I/O接口連接線,避免因為接觸不良而影響多媒體教學效果或引起火災。
2、投影系統的常見問題與解決辦法
投影機是多媒體教學中必不可少的設備,使用頻率很高,同時也是故障多發的設備。它的“健康”狀況同樣決定了多媒體教學是否能夠順利進行。
從投影機硬件系統看,頻繁開關投影機、連續使用時間過長、震動、潮濕、灰塵等,都有可能縮短投影機使用壽命。投影機一般都設計了專門的散熱風扇,以每分鐘幾十升的空氣流量對內部進行送風,高速氣流經濾塵網在機器內部循環后將熱量帶走,起到散熱的效果。而氣流經過濾塵網時可能夾帶微小塵粒,同時內部液晶板在成像時極易產生靜電而吸附塵粒。這就要求管理員需要定期聯系專業人員對投影機濾塵網、電路板進行除塵、檢修。
投影儀正確開機順序:先將投影儀電源按鈕打開,再按下投影儀操作面板上的Lamp按鈕,等到閃爍的綠色信號燈停止閃爍時,開機完成。
投影儀正確關機順序:先按下Lamp按鈕,當屏幕出現是否真的要關機的提示時,再按一下Lamp按鈕,隨后投影儀控制面板上的綠色信號燈開始閃爍,等到投影儀內部散熱風扇完全停止轉動、綠色信號燈停止閃爍時,再將投影儀關閉,切斷電源。
此外,在每次開、關機操作之間,最好保證有3分鐘左右的間隔時間,目的是為了讓投影儀充分散熱。開、關機操作太頻繁,容易造成投影儀燈泡炸裂或投影儀內部電器元件被損壞。
保證投影不偏色
1、設置好投影參數
保證投影畫面不偏色首先要將投影機的顯示參數與電腦的屏幕顯示參數保持一致,確保它們準確匹配。
2、及時更換投影燈泡
用過投影機的人都知道,投影燈泡的使用壽命是有限的,在接近燈泡使用壽命的時候所投射出來的畫面往往比較暗淡,會給人一種偏色的感覺。要解決這個問題也很簡單,就是及時更換投影機的燈泡,讓投影機重新回到原來的亮度。
3、正確連接信號線
首先在將信號線連接在VGA端口上時,要先對準端口位置,再適當用力,確保信號線接口處的針芯與VGA端口可靠接觸,千萬不能在插入時使用蠻力,弄壞針芯;接著還要擰緊用于固定位置的螺釘,確保投影信號線與VGA端口之間穩定、牢固地連接在一起。
4、及時請專業人士維修
在長時間使用過程中,投影機內部的某些元件常常會發生老化現象,或者內部的元件在投影機經常移動時,會出現松動、脫落,這樣也會導致投影機發生投影偏色故障。
5、遠離電磁信號干擾
盡量避免保證投影機信號不受外界電場或者磁場的干擾,最好不要將投影機的信號線纜和高壓電線或其他通信線纜靠在一起,也不要讓信號線纜穿過門、窗縫隙,更不要在有強磁信號的地方進行投影演示。
視頻展示臺是通過CCD攝像機以光電轉換技術為基礎,將實物、文稿、圖片、過程等信息轉換為圖像信號輸出在投影機、監視器等顯示設備上展示出來的一種演示設備。
投影機開機后若屏幕上出現重影:可能是由于連接電纜性能不良所導致的,可通過更換信號線來解決;
投影機輸出圖像不穩定,出現條紋波動:只需將投影機與信號源的設備電源插頭插到同一個接線板上;
投影機自動關機:一般是由于投影機過熱(工作時溫度過高)而造成的一種自我保護;
篇2:農村小學電教設備使用和多媒體教學現狀及對策
農村小學電教設備的使用和多媒體教學的現狀及對策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多媒體計算機和網絡教學以其豐富的媒體表現形式、對于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創造思維有著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優勢。多媒體技術通過文字、圖形、圖像、動畫、音頻和交互式網絡等方式,可使教學過程圖文并茂、生動活潑,知識面更廣。學生們在這些動感學習環境中,對教學內容更容易領會和掌握,可以大大加快學習進度,提高學習效率。隨著多媒體技術的日趨成熟與普及,近幾年來,多媒體技術在農村中小學中也得到了廣泛運用。但是,由于師資水平、思想觀念、設備資源等多種因素的制約,農村中小學運用多媒體教學存在著許多弊端,文章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解決諸多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現狀對策
【正文】
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對傳統的教育觀念、教育結構、教育內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形式進行了改革。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進一步推廣以及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多媒體技術已廣泛進入課堂。它以圖文并茂、聲像俱佳、動靜皆宜的表現形式,以跨越時空的非凡表現力,大大增強了人們對抽象事物與過程的理解與感受,從而將課堂教學引入全新的境界,把學生帶進了一個聲、像、圖、文并茂的新天地。多媒體教學手段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開發學生智力、提高課堂效率、優化課堂結構方面確實起到了關鍵作用。然而,在農村中小學中多媒體教學卻不盡人意,那么,制約農村中小學多媒體教學發展的瓶頸是什么呢?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和制作實踐以及對一些學校的調查,認為有以下幾個主要因素。
(一)教師水平低,缺乏運用多媒體教學的基本功
多媒體輔助教學具有非常獨到的優點,在教學方法上實現了多樣化;在教育模式上,使個別化學習和交互式教學成為可能;在教育觀念上,為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當今的教育對教師的業務要求是專業精深,知識淵博,多能高效。教師必須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善于利用廣泛的教育資源和內容,善于運用現代化的方法和手段施教。但是,在農村中小學中,由于教師年齡老化,師資水平低,多媒體輔助教學存在著許多弊端:有的教師不會操作電腦,更不會操作幻燈片軟件;有的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時,設備之間不知怎樣轉換,有時設備稍微出了點問題就措手無策;還有相當一部分教師不會制作多媒體課件;甚至有的教師在上公開課時使用多媒體還要請“外援”……可想而知,這樣的教師怎樣能跟上信息化時代的發展。
(二)資源浪費,媒體沒有得到合理整合
隨著時代的發展,多媒體計算機和網絡教學以其豐富的媒體表現形式、強大的教學功能出現在各個學校,遠教模式一、模式二、模式三遍布各校,但根據筆者的調查,發現除少部分學校對資源的運用形成氛圍之外,大部分處于設備閑置,媒體沒有得到合理整合,資源下載了就保存起來,根本沒用于教學中;即便是用也是遇到要講公開課才查一查、用一用;或者是上級有關部門要查看遠程教育使用情況,學校才組織教師突擊使用,作好記載,應付檢查,造成了資源的極度浪費。其表現在:
1、模式一:是農村小學為主體的光盤播放點,用電視、DVD機器上課,是直接放光盤給學生看。但是,有的學校上面發放的光盤還擺放在電教柜里沒有啟封,電視機、DVD影碟機擱放在墻角還沒有開箱。
2、模式二:是可以上連模式一,下接模式三的資源運用模式。它具有更為豐富的內容,有教師的教學設計,有課件,有其他相關的影視圖片資源、作業設計、活動設計、拓展閱讀材料等,還有以教學進程為線索的學習指導、教師發展……因此,模式二是提供信息的資源庫,它有待教師去進行再篩選、加工、整合。然而,有的學校的模式二竟成了管理員的個人“享受品”,既沒有上連模式一,也沒有下接模式三,就連教師辦公室的計算機也沒連上,以致豐富的資源根本就沒有用于教學,只是偶爾教師要上公開課時去查查資料,甚至有的教師還不知道資源中心有資料可用還到其它網站去下載。
3、模式三:是以網絡教室為中心,自主學習,師生互動,是網絡環境下的教學活動,交互性更強。然而,有的學校只是計算機教師在里面講點基礎知識,有的學校的計算機教師上計算機課也是得過且過,或是讓學生畫畫、或是讓學生打游戲,從未在計算機教室利用資源上過語數或其它學科的課。
以上種種現象,學校領導和上級主管部門是否應該引起重視,讓資源做到有效合理整合而服務于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