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老師讀書筆記讀《做不抱怨教師》有感

老師讀書筆記讀《做不抱怨教師》有感

2024-08-01 閱讀 3615

上學期,利用讀書時間看了本《不抱怨的世界》,讓我感受很深。今年利用暑假期間,我閱讀了《做不抱怨的教師》一書,同樣感動。一直以來,教師這一職業被認為是天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獨生子女是越來越多,家長對教師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這就無形之中給我們教師帶來壓力。所以我們教師要調節好自己的心態,對生活充滿信心,對工作有較好的滿意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這樣才能生活的簡單而充實。

抱怨產生不了任何喜悅,也不會讓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添姿加彩,反而會讓我們的負面情緒不斷疊加,從而產生更多的不快。我們教師總是不滿足于孩子的成績。就像有的學生上課稍不認真,一旦被老師抓住,馬上就會被批評一頓;下課跟同學有些小摩擦,又被認為是打架。其實冷靜下來,仔細想想,一堂課40分鐘,誰能保證什么小動作也不做。只要學生改正過來就行了。“很多時候,學生之間的小摩擦,也不那么緊要。”這正如自然萬物的生長一樣,在摩擦的過程中,學會了與他人相處的藝術。因此,我們教師讓學生在摩擦中學會生存,在摩擦中成長,這是一種自然選擇的過程,而在此過程中,我們教師不必代勞。

我們教師經常也會抱怨:現在的孩子怎么那么不聽話?怎么那么坐不住?怎么那么難教?怎么那么不愛學習?家長怎么也不管管?等等。其實,冷靜想想,可能是我們教師有些小題大做了,上課思想開小差,我們提醒一下就行了;和同學鬧矛盾,告訴他們要友好相處,不能太沖動。其實轉臉他們也就忘了所有的矛盾了。有的同學作業沒做齊,可能確實是家里有事,給耽誤了,也只是偶爾沒有完成。有的同學考試沒考好,因為他就只能考成那樣,也就那水平,他已經盡力了。當面對學生的問題時,我們教師要試著相信自己的學生,試著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一來,不但問題能迎刃而解,師生雙方都學會了好多道理。

有的事情,我覺得只要跟孩子好好說說就行了。畢竟沒有不犯錯的孩子,關鍵是他不要放棄學習,繼續努力,我們沒必要嚴加管教,另眼看待,不能帶著有色眼鏡看學生,對學生要多加鼓勵,少些批評,鼓勵他們。

每個孩子成長階段的需要不盡相同,懵懂無知的時候要知道灌輸引導;漸漸長大些便要放手;等他完全獨立了還有鞭策鼓勵。愛不是只用單一的方式一路貫徹到底,愛是講層次的。只要善于引導,靈活多樣的使用教育方法,對癥下藥,天才可能就出現我們的手中。我們應該更用心的去教學生,去感受學生。去感受生活帶給我們的另一份財富。如果用心,是可以教給學生很多東西的,不僅僅是學科知識!學生成不了博士不要緊,使他們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意義更大一些!我們給學生希望,他們就成為我們的希望了。你是笑著面對自己的希望呢,還是苦著面對自己的希望呢?笑著面對希望,希望會越來越多,你會找到越來越多的快樂!保持快樂的心情,做個陽光老師。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每一個孩子!

篇2:聽管建剛執教《月光啟蒙》及講座有感

5月16日,在宿遷市實驗小學,聽取了管建剛老師執教的《月光啟蒙》,課后又聽了他的講座《我的作文教學革命》。

很早就讀過他的一些文章,了解到他起初在作文教學方面取得的成就,后又轉向閱讀教學,提出了指向寫作的閱讀教學策略,感覺到一位特級教師總是在不段地鉆研自己的課程,提出一些嶄新的觀點,分享自己研究成果,于是,發自內心地欽佩他。

今天,又聽了他的課和講座,尤其是他談到自己曾經患病、養病、從商后又回歸課堂、十年磨劍被評為特級教師的人生經歷,更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

聽過很多人執教《月光啟蒙》,還清晰地記得特級教師陳萍執教這一課的一些片段,她將文中的歌謠譜成曲給孩子們吟唱,她那感情充沛的范讀,繪聲繪色的講述,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特級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風格,我以為。管建剛老師踐行著自己指向寫作的教學理念。他打著節拍與孩子們一起說唱歌謠,讓學生明白這些童謠歌謠,以及嫦娥奔月、牛郎織女的故事,都與《月光啟蒙》有關,這就是圍繞中心選材。接下來,又讓學生發現寫故事,僅僅提到名字,沒有講故事,讓學生明白這是詳略得當的寫法。然后,管老師將自己修改的文章發給學生,讓他們與原文比較,發現將寫月光的語段刪掉了,進而體會描寫月光不僅渲染了美好的意境,而且這美好的月色里有濃濃的母愛、柔和的母愛。

我當時很不能理解,管老師為什么沒有關注文章第四段,那里有“芳香的音韻”“不長莊稼卻長歌謠”等需要品味的詞句。后來才明白,這樣的句子是學生自己能讀懂的,學生能讀懂的,老師自然不必教,老師要教的是學生還不能讀懂的那部分。

聽了管老師的講座,我更加折服。特級教師的作文教學,僅是編寫班級作文周報,就堅持了15年。這是真功夫,也是真研究。管老師談到,學生讀了不少東西為什么寫不出好文章來?那是因為他們在閱讀中只是指向情感和情節,只關注寫什么,不指向寫作,不關注怎樣寫,所以讀了很多,寫作水平沒有提升。他從自己的寫作經歷中悟出了指導寫作的真諦。他總結出學生寫作中的一百多種語病,他在班級中編寫作文周報,開展作文積分活動、搶分活動、稿費活動、稿費換書活動等等,讓學生體驗到發表的快樂、作文成功的快樂。

讀了不少特級教師的文章,也聽了不少特級教師的課。我認為,特級教師的共同特點是把課堂上得有情有趣,有聲有色,能讓學生不斷地有所發現,有所嘗試,特級教師總能找到辦法讓學生保持注意力,激發好奇心,享受成功的快樂。他們把心思全部傾注在讓課堂怎樣吸引學生,讓教學怎樣變得輕松,讓課程如何粘住學生上。

感嘆特級教師的聰明才智,

篇3:生活經驗跟不上《除法估算》教學有感

生活經驗跟不上《除法的估算》教學有感

當老師這么多年,覺得就數“估算”最難教了。倒不是說教不會學生估算方法,而是覺得學生生活經驗有限,難以教會學生靈活運用“估算”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例如今天教《除法的估算》,這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教學生學會一位數除三位數的估算方法。”因為前面已經學過加減法和乘法的估算,學生已經懂得估算一般是先估后算,那么除法的估算也應該是“先估后算”,所以學生很快就懂得除法的估算方法是:“先把被除數估成接近的整十或整百,然后再除以除數。”

不過,實際應用起來,卻又不懂靈活運用了。因為,有些題目,他們不知道是用精算還是用估算。特別是題目中沒有提示說“大約是多少”時,學生就想不到用估算方法來解決了。例如三年級數學下冊“練習六”的第5、6題,題中沒有提示用估算計算,所以很多學生都是用精算。盡管精算也能算出正確答案,但是簡便的方法還是估算。

盡管講解后,學生才恍然大悟,但是,我覺得他們今后遇到這樣類似的題大都還是用精算的方法來解決的。因為他們的生活經驗有限,閱讀理解能力有限。很多學生能懂的題目中的數量關系,懂得怎樣列式計算就已經是了不起了,他哪還會想到說用估算呢?所以說,教學生學會靈活運用估算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就要先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先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