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讀書心得初遇《最好老師不教書》
和蘇州一中王開東校長的新書《最好的老師不教書》初遇,是在5月17日下午余校長的辦公室,當幾本新書安靜地陳列在那里,我第一眼就相中了這個名字,也初遇了“王開東”這個人物,帶著初遇新鮮的雀躍與一周時間的歸期,我開始了閱讀之旅。
靜謐的夜晚,安靜的靈魂,帶著崇敬與欣喜行走在一行行帶有思考與回憶的文字之間,去感受王開東校長留有溫度的前行痕跡,在感受中有對自己行動的沉思,也有對他言辭或犀利或中肯的品咂與回味。但是走完整個文字旅程,卻想知道這五章內容是如何朝向書名的初衷,所以利用網絡資源,去找尋我想知道的答案。
原來,起初這本書取名為《教育是可愛的洪水猛獸》,靈感來自王小波的雜文《可愛的洪水猛獸》,但作者認為書名有問題,一是借鑒了王小波,二是與他過去的隨筆《教育:非常痛,非常愛》極為相似,于是想換一個書名,所以就在靈感啟發下有了現在的名字。
而這個書名是有來源的,體現在以下四句名言中:1、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葉圣陶
2、教育并非教書,而是教學生做人。---葉圣陶
3、經師易求,人師難得。---《晏子春秋》
4、教育,不是把籃子裝滿,而是要把燈點亮。---西方諺語
作者取名有四層含義:
第一,好教師不是教書,而是要教學生,要目中有人。
第二,好教師不是把籃子裝滿,把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是要教學生學。
第三,好教師不是教學生死學書本,而是要教學生學會做人。
第四,教學生怎么讀書的好老師是經師,這樣的老師易求;教學生怎么做人的好老師是人師,這樣的人師難得。這是***不斷引用和倡導的,也是我們教育的本質追求。
每一個書名的誕生,都有一個兵荒馬亂的故事,這本書依然如此。作者王開東說他可以不在乎版稅,不在乎版稅期,不在乎印數,但他很在乎自己的書名,呵護書名是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當從大夏書系李永梅社長那兒得知書名保留下來了,他異常高興。在這個世界上,能夠真正堅守一種東西,真的很難;但為了這個可愛的洪水猛獸,他依然選擇堅守。
二
很欣賞書本背面青春語文倡導者王君老師對作者及文字的評價:“開東文章,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一半是驚濤,一半是柔波。文采斑斕,才情過人,馳騁思想,個性十足”。看到第一篇《魏書生的瓜子殼》,王校長的才情與個性就讓我折服。魏書生這個全國知名的當代教育家,第一次接觸他是在鄭州大學舉辦的全國教育名家論壇上,當時對他“一條腿”站立開講與他的“松、靜、勻、樂”四字秘訣佩服不已,雖然對他的班級管理之道有所耳聞,但是并不適合自己的實際,但今天在王開東校長的這篇文章里,大有“一語驚醒夢中人”的勢頭,書中第3頁說到“因此,我們可以大膽地說,魏老師的民主只是專制后的民主,是打著民主旗號的專制”,讓我對魏老師的治班之道有了新的解讀,想想也能說的通,魏老師經歷過*x,在治班之道中也多少有當時治理方式的滲透和發展,一篇未了,王校長的個性彰顯十足,在后面的“老鬼瓜子殼”中,又看到了王校長十足的才情。
王校長在踐行教育中,更多地是帶著思考與追問前行,比如他看到了我們教師的悲哀,所以慨嘆“每當看到一個榮譽頒布下來,他就知道一個好老師又沒有了”,何時我們走到了這樣境地,而不是越多越勇,再攀高峰,而是只滿足于自己達到既定目標而已;當人們常問學校、學生、學習應是什么樣子時,他引用林語堂的回答來解釋并得出“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長,老師何妨做個大猴子,用期待的眼神,目送,不追”;再了解到書法界的“唐、宋、元、明、清”五境界后,又想到了教師成長的五個境界“糖、送、元、名、清”!
當他一直尋求我們為什么要成為一名好教師時,偶然看到《芝加哥論壇報》主編西勒
篇2:教師讀書隨筆讀《解密高效課堂》心得體會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社會各界都在提倡給學生減負,不能占用學生的休息時間,向課堂45分鐘要效率。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畢生都要研究的課題,把老師和學生都從題海和加課中解放出來,讓教師快樂地教,讓學生快樂地學。在教學實踐中,課堂低效一直是管理的一大難題。課堂的低效能導致學生厭學和教師厭教。為了改變這種狀況,不少同行都在艱難地探索構建高效課堂的途徑。
高效課堂是從學生角度來講,高效課堂應具備以下兩個條件:一是學生對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要高。二是在實現這種目標達成度的過程中,學生應主動參與并積極思考。從這個角度來說,高效課堂就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課堂,是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的課堂,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是學生對所學內容主動實現意義建構的課堂。
從教師角度來說,高效課堂應具備以下三個條件:一是教師能夠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確定課堂的三維教學目標。因為教學目標的預設與課堂的實際情況不可能完全吻合,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教學目標作出適時調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體學生,使其更好地體現教學目標的適切性;二是教學的過程必須是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這種主動參與主要體現在教師能否采取靈活機動的教學策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否積極引導學生積極思維,能否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和機會進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學生分享彼此的學習成果;三是教學中適時跟進、監測、反饋、消解,以多種方式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使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更高。
構建高效課堂我認為必須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抓好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和教學方式的轉變。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須在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過程中不斷推動教師觀念的轉變,進而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師講得過多、學生參與過少而導致的靠大量課后作業來完成教學任務的問題,逐步解決忽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實現的問題。
第二,開展以學課標、研課本、研方法、課后反思等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訓。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在很多情況下,課堂的低效是由教師對課標與課本的學習與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師這方面的不足又影響和制約了其課堂駕馭能力,課堂駕馭能力又反過來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
第三,抓好教師備課中的備學生問題。不少教師在備課時,只習慣于備教學內容,而忽視備學生。如果教師不去研究學生對所教內容的掌握情況,不去研究學生的個體差異,一切從本本出發,課堂教學的適切性就會大打折扣,課堂教學的高效更無從談起。
第四,研究和設計好課堂提問。在真實、常態的課堂教學中,我常常發現教師所提的問題本身就有問題,無效問題、假問題、無價值問題充斥課堂,教師的很多提問耽誤了學生寶貴的課堂學習時間,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師要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就必須注重對課堂提問的研究,所提的問題必須是有價值的、有啟發性的、有一定難度的,整個課堂的問題設計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第五,加強對課堂節奏的把握和管理。課堂上,有的教師剛給學生提出問題,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就馬上要求其回答,這樣不僅浪費了學生課堂思考的時間,而且有效性很差。這種形式主義的教學方式使無效勞動充斥課堂,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有的教師讓學生閱讀課文、討論、交流、做鞏固練習等,不提任何時間和標準的要求,學生漫無目的地閱讀與交流,課堂組織松散,時間利用率低。有的教師只對學生提出比較籠統的要求,學生不明白教師要他們干什么和要他們怎么干,這樣,學生就失去了教師的有效指導。因此,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和思維空間,要減少“講與聽”,增加“說與做”,嘗試“教與評”。
我認為要提高課堂效率還應該考慮以下三個方面:要經常用目光或微笑與學生交流,這是實現普遍關注的前提.要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從你的微笑和目光中看到一種關注,感受到一種溫暖,獲得一種支持。用欣賞、夸獎的手段來體現你的關注。對學生的欣賞、夸獎、鼓勵往往表達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老師器重我。要把他們每一點的積極性、每一點的學習熱情保護起來,讓它生長起來,壯大起來。用提問或允許回答問題來表達你的關注。不經意的允許能滿足學生的被認可感,滿足學生被承認的需要。
篇3:大新縣小學語文教師讀書心得
《小學語文教師》讀書心得
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知識就是力量",其實在我的內心深處我一直認為趁著青春年少多看些書,多學些知識是永遠不會錯的。在走上了三尺講臺之后,由于這職業的原因,我更加喜歡看書、看報,并逐漸對教育書刊有所涉獵,其中我最喜歡《小學語文教師》。
一本書刊或雜志能夠成為讀者的朋友,其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我的心目中,《小學語文教師》就是我的摯友。我和它的相識其實很平淡無奇,當我還是學生時,為了走好以后事業的第一步,常常要做些準備,其中有一項就是到校圖書室借閱書刊,摘抄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學方法,而這些,我都通過《小學語文教師》獲得了,因此我一次次走近它。
有人說:"一本教育雜志,也應當是一所學校,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切實、具體的可以給讀者以啟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務……"而《小學語文教師》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實用,可讀性強,內容實在,在推動教學改革、傳遞教學信息方面都有獨到之處。
如今,做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學方面得到一些切實具體的幫助,《小學語文教師》將怎樣處理教材難點,怎樣設計創造性教學方案等都為我們想到了。同時《小學語文教師》推出的"大語文教育文摘",從大語文的角度,精選報刊精華,為我們及時地提供了各方面的教育信息,也打開了我們的教育視野。此外,"園丁故事"、"封面人物",不僅有吸引人的故事,閃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藝術,還讓我們認識和了解到像于永正、李吉林、支玉恒、徐根容等教育界的精英人物及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
據了解,《小學語文教師》已走過20多個風風雨雨,滋潤了無數語文教師的茁壯成長,也為許許多多的青年語文教師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橋梁,是培育教師成長的搖籃。她的風格十分樸素平實。務實、樸實、平實是其魅力的源泉。樸素、精致、人文是其獨具的特點。她的園丁故事動人,教學點評中肯,教案設計新穎,教學隨筆精致。她貼近教改前沿,是小學語文教改的沖鋒號。
在轟轟烈烈的教改之風中,《小學語文教師》宣揚對學生做為"人"的尊重;宣揚對學生生命的喚醒與賞識;宣揚人格平等基礎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們用心靈感受心靈,用生命點燃生命,用智慧開啟智慧。因此,每當我竭盡所能地傳授知識給學生卻看到學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時,我都能從《小學語文教師》中再次找尋到信心的起點;每當遇到教學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識時,《小學語文教師》為我解決了燃眉之急;每當我想在教學上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時,都是《小學語文教師》為我導航,讓我有所創想,尋到教學的"亮點"……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我一直堅信多讀一些好書,一定會有許多意外收獲,在這人生的黃金時間,我想我會一如繼往地多讀好書,在書的海洋中揚帆遠航。同時我想《小學語文教師》也一定將與我攜手同行,共同成長,共創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