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生活感悟有一種誘惑叫我什么都想學
假期里面,自然有很多的時間,可以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
一日,被朋友拉進一個朗誦微信群里面,那時候覺得吧,自己是老師,學學朗誦也不錯,起碼可以讓普通話更加標準一些,然后就進去聽了幾節課,這些講課的老師都是某電臺的著名主持人,也有些是大學里面講朗誦課的老師,不聽不知道,一聽嚇一跳。原來朗誦絕對不是說說話,說好普通話,有感情地說好普通話那么簡單的事情。里面的專業知識真的很深,想學好,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經常練習朗誦,練習繞口令,練習怎樣在朗誦的時候換氣,練習怎樣發出不同的聲音......好吧,這么深奧的專業的知識,我怎么學得會?關鍵是根本就沒有那么多時間那么多精力去學習!喜歡歸喜歡,但還是果斷放棄學習了。也只能偶爾聽聽專業老師的朗誦,其實也是一件蠻開心的事情。
被朋友拉進文學圈子里,認識了一些省作協的會員,作家,詩人,當然他們再有成就是他們的,我依然是一個無名小卒,只是認識了這些人,便多了一些學習的機會。自己想學習寫詩歌的時候,就會與詩歌老師交流,向他們討教學寫詩歌的方法。結果老師告訴我三個字:慢慢來。這是讓我印象最深的三個字:慢慢來。是的,這是個浮躁的時代,并不是寫好一首詩,寫好一篇文章就證明你會寫了。寫文章,寫詩都不是一學就會的,老師告訴我,要想寫好詩歌,首先要多看書,老師一下子列舉了很多書,要通讀中國文學史,現代史,當代史,學習文藝概論,現代漢語,古漢語,中國哲學史,外國文學史,西方文選論......讓我驚訝的是,這些書他都看過,怪不得詩歌寫的那么好。老師說,你要讓自己的心靜下來,這樣才能寫好,只有靜下來多看書,多學習,才能有真正的提高。老師跟我講了很多學習詩歌的理論知識。然后出了一個題目,讓我寫十首同題詩,對于我這個初學者來說,真的是被嚇到了,我當時想著自己寫一首都挺難的,怎么寫十首呀?后來寫了兩首,然后想了很久,決定還是暫時放棄學習寫詩歌了,我必須得明白我究竟想要學習什么?什么對于我來說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也是讓我更加快樂的事情?一個很好的朋友說話很直接,跟我說,別整天瞎想了,教好你的課,寫好你的文章就行了。
像朗誦,像詩歌,雖然有些喜歡,但也只能作為愛好了,有時間就接觸一點,沒有時間就算了。
真正需要認真學習的,深入地去專研的還是我的教學,我的文章,在教學上多下些功夫,把反思寫成文章,把生活當中的事情寫進文章,其實就是積蓄了一種不斷前行的力量。
因為我明白,真正讓我感到快樂,感到開心的事情,還是看到學生的笑臉,看到他們在學會知識后一個個樂開花的笑臉,那樣純真的笑臉讓我無比想念。
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我們想要學習的東西,而我們必須認清自己,究竟有沒有時間有沒有經歷去學習這些,有些東西還是要學會取舍,懂得放棄,盡管這些誘惑看起來很美,但是我們還是要果斷舍去,為的是專心致志地去做好一件事。
做好一件事,說起來簡單,可是又有誰能真正做到了呢?即使我們已經長成看起來無比強大的成人,可是誰又沒有像小貓一樣,做過“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事情呢?拒絕那些美麗的誘惑吧,盡管它們很好,很美,可是有些美好的東西注定是別人的,不是我們的。
專心做好一件事,就好。
篇2:生活感悟隨筆跑步人都是孤獨
今天早上去跑步,原來和我一起跑步的兩個人還在一起跑著,我因為有事不能和他們一起跑了,其實我們三個人都是互不相識的,平時都是各跑各的,一次偶然的機會,說上兩句話,結果天天就結伴跑了。
而之前為什么都各跑各的呢?我覺得這是因為跑步的人都是孤獨的。一般跑步的人都是各跑各的,跑快的,會一個人一個人的超過其他人,他覺得超越會給自己帶來快感,他的速度是停不下來的,一般人也跟不上他。慢慢跑的人,把跑步當成一種享受,雖然一個一個的人從他身邊超載,但是他不會因為別人的腳步打亂自己的節奏,所以一直享受著他那慢跑的樂趣,他也不跟著別人去追逐。而其他那些速度中等的人卻一直在各自的奔跑著,不去追趕超越自己的快者,也不停下腳步等待慢跑者,這就形成了在全操場的人都是以各自的速度孤獨的奔跑著。
正是因為這種孤獨,他們更希望得到別人的關注,所以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分別認識了兩位跑步愛好者,前幾天有兩次三人一起跑,這不,現在他們也一起跑了,在跑步中,共同討論的,其實也就是跑步的心得、健康的理念、對減肥的看法和如何減肥等等,說白了共同的愛好形成了共同的話題。
其實每一個人都不是愿意孤獨的,只是奔跑的腳步讓他們沒法同步,但是總是會有些人的步伐是一致的,或者在具胡共同的話題時,他們就會協調步伐,形成一個相同的步調。
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活動中,其實都存在著不一樣的步伐,也都存在相同步調的人,所以能更多的相互協作,而這種相互協作會讓活動更具有意義,更能促進這種活動帶給我們的原有效果。
篇3:教師生活感悟只與同好爭高低不同傻瓜論短長
高中的時候,我剪了個又傻又土的發型,再加上我又黑又矮,還總是穿著一身校服。無意間聽見有同學跟我講,“*說你是學校第一村姑。但我覺得你人挺好的。”年少的自己聽見一個男生背后這樣評價自己,當然很傷心。我又羞又惱,又百口莫辯,從此想起那個男生,心里就憤憤然,甚至很想找他理論一番。到底還是自卑膽小,尷尬地笑笑,走開了。
年少時好像心里特別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但凡聽到別人的評價和自己的行為不符時,恨不得向天下昭告自己的清白。
剛剛參加工作時,但凡遇見別人誤會自己,總是要想方設法的找人家解釋。
后來慢慢發現解釋清楚了又有什么意義呢?比如那個嘲笑我的男生,比如那個誤會我的人。有句很俗的話說,我不是人民幣,沒必要做到讓所有人喜歡;還有句俗話說,不管你多么完美,總會有人不喜歡。
比如我做不到你那么努力,但也看不慣你一天到晚拼命的樣子;我干不掉你,也不喜歡你一天到晚在我面前春風得意的樣子。比如我沒你貌美,就可以無視你的付出甚至還要連帶著中傷你的人品。因為這個世界上有一種人,他來到人間的使命仿佛就是以消遣別人的私生活為樂趣,以詆毀中傷為天職,以聚眾八卦為使命,如若沒有得逞,還會心有戚戚。
久了,你會發現對于這樣的人解釋是沒有用的。再者,你又會發現,對于這樣的人,解釋不僅會浪費掉你寶貴的時間,還會拉低你的智商。
所以,不要和這樣的人爭得面紅耳赤,你是贏不了的,除非你把自己拉到和他同一水準。
那么我們要和什么樣的人一論高低呢?
我有個寫作水平很高的老師,恰好我也喜歡寫作,就比較能聊得來。每次我得意洋洋的寫完一篇文章發給他看時,他總是東挑毛病,西挑刺兒的。對于他的意見,我當然是唯唯諾諾的接受還會表示欣然改正。當然,也有不服氣的時候。意見不一致時,我們倆就會起爭執。雖然爭到最后,我可能還是不認同。但在這個爭的過程中,老師引經據典,旁征博引,恨不得把整個人類歷史給我翻講一遍。于我,這樣的爭執就是有意義的。因為在爭執的過程中,我不僅學到了寫作的技巧,還拓寬了知識面。
所謂跟有真才實學的人爭論也是一種學習,甚至是另一種意義的讀書。
記得上大學的時候,班里有個女孩,長得漂亮又有氣質,沒多久就被外系傳為班花。她不僅長的好看,聽說還拉的一手小提琴,關鍵是又擅長演講,拿了學校大大小小的獎項。于是關于她的流言蜚語慢慢就傳開了,不是跟哪個老師曖昧,就是在外面有人,總之沒有人談及她的努力,眾口鑠金,她就是靠臉上位。
她總是一副冷冷的樣子,哦!對了!女神是不是都是這種高冷的樣子?遺世而獨立,穿過流言蜚語的人群,兀自做著自己的事情。但是你有沒有發現,吐沫好像并沒有淹死女神,你反而臟了自己的嘴。那個時候她在班里是沒有什么朋友的,對于大家的猜測,也從未聽到過她的辯解。現在想想,不是人家人品不好交不到朋友,是周圍人太low,懶得理你罷了。
難道你沒有發現你心心念念恨不得拿針扎她小人,人家壓根兒不知道有你這么個人。
不是怕你,是真心沒空搭理你。因為我的人生里,根本就沒有看見過你。因為這個世界上有比你撕逼更有意義、更美好的事情。
有人說,一流的人做事,二流的人評論,三流的人吐槽,四流五流的人評論或吐槽別人的評論或吐槽。
和做事的人一爭高下,狹路相逢你勝我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