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閱讀指導課教學心得:課外閱讀指導課
課外閱讀指導課教學心得:課外閱讀指導課
一、指導目的
1、讓學生在好書推介活動中認識更多有益的課外書籍,從而進一步提高課外閱讀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指導學生歸納閱讀方法,并實際運用到課外閱讀中。
3、向學生推薦有關中國傳統文化的有關文章,通過對這些課外閱讀,學生從中了解更多中國傳統文化,達到熱愛祖國的目的。
二、指導重點:
指導學生歸納閱讀方法,并實際運用到課外閱讀中
三、課前準備:
1、有關中國傳統文化的文章;
2、要求每位同學都帶一本自己最喜歡的課外讀物,并準備向別人推薦自己的好書的發言稿,記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自我們開展課外閱讀活動以來,老師發現同學們都像勤勞的小蜜蜂一樣,到課外讀物中采取知識的花蜜。
二、好書推薦
1、師:從上周開始,我們進入了故事類專題文章的閱讀,大家都在看什么書呢?請同學們把自己讀的好故事書或是好文章推薦給自己組內的伙伴。過一會,我們選幾名同學向全班同學推薦。
2、小組內推薦
3、全班范圍內選代表推薦。
三、課內讀書方法的總結。
1、師:聽了大家的推薦,老師感覺大家都很喜歡故事類的閱讀材料。也都有了自己的收獲。那運用什么樣的閱讀方法,閱讀故事類的讀物更科學呢?我們一起來總結一下。(學生暢所欲言。師相機引導歸納:1、首先讀通順遇到不認識的字想辦法認識2、把文章讀懂①抓重點詞句理解故事內容。②讀懂的可以做批注,讀不懂的做記號。③不理解的詞語,可以查字典、可以聯系上下文理解、還可以向別人請教3、做摘抄、寫讀后感。)
2、師:嗯,大家總結的很好,這些都是我們語文課上學到的學習方法,學以致用,你們真得很棒!我們一般閱讀的故事類文章有童話故事、寓言故事、神話傳說故事,對于這些文章的閱讀,老師有一些小建議提醒大家。(出示)
閱讀童話故事時,要深入作者幻想的世界,理解文章的內容,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閱讀寓言故事時,應根據寓言的特點,抓住以下幾點:
(1)情節。弄清故事的發展順序,理解前因后果。
(2)精煉的語言。找出故事中含義深刻的話,思考故事的寓意。
(3)聯系生活實際。想象我們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事情或這樣的人。
閱讀神話傳說故事時,有以下技巧:
1、初度了解大意。
2、展開豐富想象來閱讀。
3、運用復述法來閱讀。就是讀完后能把故事完整生動地講給別人聽。(指名讀。)
3、對于這些建議,有沒有不理解的地方?
四、自主閱讀,感悟方法
1、請大家根據課下的調查你喜歡誰的書,可以向他互換或借閱。(生選書)
2、教師提示:對于借來的書,我們不要在書上作批注,有了感悟可以做在閱讀筆記本上,為了以后能看清是對哪本書、哪篇文章、哪一處文字的感悟,可以在感悟前做一個內容的簡單記錄。比如:可以寫上書名(或文章名)注明是第幾頁、第幾段。時間充裕還可以抄寫下文章內容。
3、好,下面的時間,就開始我們這節課的閱讀。閱讀時,大家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或是多種閱讀方法,運用到閱讀中。
五、閱讀收獲交流。
師:讀了這樣的一段時間,大家一定有自己的收獲。誰來說說你運用了那些方法來讀書的,有哪些收獲?(指名交流)
六、總結、作業、拓展。
1、師:好,大家課外繼續運用這些讀書方法進行我們故事類圖書的閱讀。過兩周,在我們的課外閱讀交流會上老師想聽到你的讀書心得。
2、師: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愛閱讀的孩子更能感受生活。書海遨游,其樂無窮。同學們,讓我們一起用這句話共勉吧!(生齊讀)
板書:我談我的讀書法
查字典理解字詞標注讀書感受好詞佳句要積累
聯系實際去理解遇疑惑善提問學后運用樂趣多
好文章向大家推薦
篇2:教學心得:引導小學高年級學生課外閱讀
教學心得:引導小學高年級學生課外閱讀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我努力嘗試著引領學生開辟語文學習的新天地,和學生一道經歷讀書的過程,感悟頗深:
一、激發閱讀興趣--愛談。
1、教師率先垂范,引發學生興趣。
教師應努力創設寬松、和諧的班級讀書氛圍,不要只停留在督促檢查中,教師應與學生一起,分享讀書的成果,而不是只停留在傾聽學生的讀書成果。只有這樣,才能和學生“同甘共苦”,才能和學生有共同的話題。記得我剛接受新班的時候,我發現該班的課外閱讀僅僅是掛在嘴上,盡管我大力宣傳讀書的好處。可是,學生還“紋絲不動”。如何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把學生引進課外閱讀的大門,顯得很迫切。于是我每天中午手捧一本書在教室門外讀,學生光是以驚奇的目光圍過來,小心詢問書名,我毫不嫌煩地給他們看,然后又低頭讀起來,讀到有趣處還情不自禁地笑起來。不久,我發現班里就有學生也有類似的書,津津有味地讀起來。我主動上前和他們交流書中的故事,故意引起其它學生的注意,漸漸地班里課余時間手捧書本的人多。我欣喜地發現,在不太長的時間是學生書包里都有了一本課外書。
2、定期開展活動,延續閱讀期待。
教師,為了使學生保持閱讀的興趣,并提高閱讀效益,要不斷指導他們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交流活動。用活動吸引學生。如“新書發布會”“讀書筆記展覽”“讀書專題演講”“人物評說”“故事會”等,鼓勵學生抄錄背誦名言佳句......不停地給學生的閱讀添加“*”讓學生“力爭多讀”。
二、選擇合適的書籍--善讀
兒童讀物科類繁多,如何選擇優秀的兒童讀物,這是老師要考慮的:
1、選適合兒童年齡特征的書,由于小學階段的孩子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強,好表現的心理特點,比較渴望仰慕神秘的,機智勇敢的故事等,我就向他們推薦《海底世界》、《大愛無言》、《吹牛大王歷險記》、《十萬個為什么》等書。
2、選促進學生成長的書,教師要幫助學生確立大語文觀,鼓勵學生從實際出發,選擇適應時代,貼近生活的書,如《我要做個好孩子》、《優秀孩子的16個習慣》、《宇宙的奧秘》、《優秀作選》等書,學生一般不喜讀無故事情節的書。只有老師通過開展“知識問答、智力競賽”等,才能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使學生學而不厭。
三、指導閱讀方法--會讀
1、指導閱讀方法,教師可利用閱讀課指導課外閱讀。
2、每次指導的內容可以有所側重,使學生的課外閱讀不是放任自流,而是真正地向愛讀書、會讀書,持之以恒地讀書方向發展。比如閱讀佳篇名著時,要求學生按課堂上精讀課文的一般方法進行,首先快速閱讀目錄,知道總的概要,再泛讀全書,邊讀邊想,在讀中自悟自得,最后找出想要精讀的內容,欣賞精彩片斷。品味其獨特寫法。如上到“獄中聯歡。這課先讓學生找一找《紅巖》小說欣賞,學到《少年閏土》可先讓學生找《故鄉》小說閱讀。
3、培養閱讀習慣:
①培養學生邊讀邊思考的習慣,啟發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善于抓住重點,弄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②培養學生讀說結合的習慣。有目的地舉行“故事會”、“知識競賽”等活動,讓學生把自己所看到的知識內容: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③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要學生在讀書時,采用圈畫摘抄等多種方式:積累好詞佳句,寫一寫讀書的見解體會。
④養成經常使用工具書的習慣。凡在讀書過程中發現“攔路虎”一定要通過查字典去解決。大量的課外閱讀,不但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也充實了學生的精神生活,使他們享受到了閱讀的快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讀多了,作文的能力也會得到相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