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誰咬了我大餅》評課稿

《誰咬了我大餅》評課稿

2024-08-01 閱讀 6490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

《誰咬了我的大餅》評課稿

亮點:

1、作品主要表現的是小豬尋找誰咬了大餅的有趣過程,從而讓幼兒了解動物的不同齒印。作品中的對話反復,情節簡單有趣,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

2、本次活動設計與以往看到的純閱讀活動不同,加入了孩子的操作、觀察,讓孩子根據小餅上的齒痕與動物進行匹配,讓孩子能更多地去觀察、去匹配,最后驗證、揭示結果,使幼兒對動物的不同齒痕有了更深的印象。這樣的設計對幼兒的印象和體驗非常有益。

3、今天活動現場教師善于調動孩子的情緒,幼兒在活動過程中非常投入;教師和孩子的互動非常靈活,能適時地加以引導。

建議:

1、黑板背面的大餅翻過來的時候教師掰去一塊的動作應更加隱蔽一些,以免造成幼兒的誤會(不是被誰“咬”掉的,而是被“掰”掉了)

2、從小餅操作到大餅驗證這一銜接過程要邏輯性強一點。建議教師可再增加一句,如“我們都從小餅上認出是誰咬了,可小豬還是不太相信,要小鳥到大餅上咬一口,讓它看得更清楚一點”,這樣銜接更為自然。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

篇2:《誰咬了我大餅》評課稿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

《誰咬了我的大餅》評課稿

亮點:

1、作品主要表現的是小豬尋找誰咬了大餅的有趣過程,從而讓幼兒了解動物的不同齒印。作品中的對話反復,情節簡單有趣,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

2、本次活動設計與以往看到的純閱讀活動不同,加入了孩子的操作、觀察,讓孩子根據小餅上的齒痕與動物進行匹配,讓孩子能更多地去觀察、去匹配,最后驗證、揭示結果,使幼兒對動物的不同齒痕有了更深的印象。這樣的設計對幼兒的印象和體驗非常有益。

3、今天活動現場教師善于調動孩子的情緒,幼兒在活動過程中非常投入;教師和孩子的互動非常靈活,能適時地加以引導。

建議:

1、黑板背面的大餅翻過來的時候教師掰去一塊的動作應更加隱蔽一些,以免造成幼兒的誤會(不是被誰“咬”掉的,而是被“掰”掉了)

2、從小餅操作到大餅驗證這一銜接過程要邏輯性強一點。建議教師可再增加一句,如“我們都從小餅上認出是誰咬了,可小豬還是不太相信,要小鳥到大餅上咬一口,讓它看得更清楚一點”,這樣銜接更為自然。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

篇3:語文公開課十五從軍征教學設計及評課稿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全球關注的伊拉克戰爭已告一段落,但戰爭給伊拉克人民帶來沉重的災難,從古到今,在人類歷史上可以說戰爭不計其數,有人曾做過這樣的統計,在人類五千年文明史里,和平年只有392年,打個比方,如果把五千年看作一天的話,一天中有23個小時在打仗。我國古代戰爭的頻繁,同樣給百姓帶來巨大的災難,十五歲從軍到頭發蒼白才拖著傷殘的身軀回到故鄉,這又是怎樣的悲劇,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戰爭題材的古詩《十五從軍征》。

二、誦讀體味:

1、師范讀:正音

2、生讀(反復)

3、片斷朗讀。指導朗讀,重讀、停頓指導

4、繼續朗讀

三、探究討論:

學生以四人小組進行討論探究。

思考題:

1、《十五從軍征》是一首什么詩?

2、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內容?用自己的話講成故事。

3、“松柏冢壘壘”說明了什么?“兔從狗竇入------井上生旅葵”幾句詩,帶給你的感受是什么?

4、為什么老翁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5、說一說讀了這首詩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四、明析深化:

1、《十五從軍征》是一首樂府詩。(小資料)

2、指導學生把詩的內容講成故事。(用自己的話)

3、從“松柏冢壘壘,兔從狗竇入------井上生旅葵”說明老翁家人都已不在人世,原本溫馨的家已成為荒涼之地,這一切是殘酷的戰爭造成的。

4、最深的感受:詩中的老翁實在太可憐了,然而現實就是如此悲慘,由此引導學生領悟出此詩主題,揭露封建兵役制度的殘酷,戰爭的殘酷。

五、拓展引申:

1、播放美伊戰爭后,伊拉克人民生活鏡頭。

2、讓學生談一談對伊拉克戰爭的看法。

3、教師小結:世界需要和平,人民反對戰爭。

六、課堂練筆:

充分發揮聯想和想象,寫一段話描寫老翁回家后的心理活動(字數不限)。

教師適時點評。

七、歸納總結:

戰爭給人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對人類文明造成巨大的破壞,作為地球村的一分子,我們要反對戰爭,呼吁和平與發展,創造人類共同的進步。

八、作業:

俗話說詩畫不分家,拿起手中的筆,根據詩的內容畫一幅畫。

------紀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