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四群工作心得體會

四群工作心得體會

2024-08-01 閱讀 1391

文章《四群工作心得體會》由心得體會網為大家推薦,歡迎參考。

四群工作心得體會

在深入開展群眾觀點、群眾路線、群眾利益、群眾工作“四群”教育,實行干部直接聯系群眾制度,是省第九次黨代會提出的一項重要任務。當前學校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掀起了群眾觀點、群眾路線、群眾利益、群眾工作“四群”教育的學習熱潮。

作為一名黨員,從中深刻地體會到學校黨委、行政對貫徹落實“四群”教育的堅定決心,同時,也提升了自己的思想境界,增強了黨性修養,自己深受鼓舞,我將把“四群”教育的學習成效轉化為推動工作的有效動力,鞭策自己作為一名黨員繼續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現將個人淺顯的心得體會匯報如下:

一、“四群”教育是黨在不同時代、不同背景下對共產黨員本性的考驗。

*x同志在慶祝建黨90周年的講話中指出“脫離群眾是我們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x同志曾告誡我們:”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是我們的傳家寶。黨的組織、黨員和黨的干部,必須同群眾打成一片,絕對不能同群眾相對立。“四群”教育在不同時代承載著不同的內涵和外延,但都關系事業成敗。密切聯系群眾是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們,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使我們的工作獲得最廣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

二、作為年輕黨員干部,要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操,強化忠誠品質。

良好的品德修養不僅是我們傳統道德觀的要求,也是新時期對干部的素質要求,是關系基層干部群眾影響力的重要內容。年輕干部更是要始終牢記忠誠于黨、忠誠于人民。學習楊善洲同志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牢記宗旨,一心為民,不斷加強黨性修養和錘煉思想作風。

保衛處戶政崗位是機關八支部在“創先爭優”活動中所設的“黨員示范窗口”,多年來堅持在基層一線為廣大師生服務。在工作中,我們亮出身份、亮出程序、亮出職責、亮出承諾,將窗口置于師生的監督之下。正是有了學校黨組織的培養和關懷,在長期的服務工作中,我們不僅展示了黨員的精神風貌和業務技能。

三、作為年輕黨員干部,要樹立正確的群眾觀,在“四群教育”活動中走進基層、融入師生,忠實地履行好自己的崗位職責,樹立認真務實的良好形象,不斷在實踐中錘煉黨性、提升素質能力。

*x***在“七一”講話中指出“年輕干部要承擔起事業重任,必須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做到忠誠黨的事業,心系人民群眾、專心做好工作,不斷完善自己。”因此,在“四群教育”活動中,年輕干部一定要提高政治素質,加強黨性修養。在社會結構和思想多元化的新形勢下,年輕干部更要自覺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加強黨性修養,增強政治鑒別力和政治敏銳性,時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堅定,才能在工作中樹立群眾觀點,站穩群眾立場,增進群眾感情,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

經過學校和部門的培養,在**年我被選拔到科級干部崗位。我深深的感受到:這個職位對于我,沒有擁有這個職位而就有凌駕于他人之上權力的自豪,只強烈地感受到了肩上的壓力和責任,我不能辜負組織和部門領導對我的期望,不能辜負群眾和師生對我的信任。一個共產黨員無論職位的高低,無論身處任何崗位,都應該像楊善洲同志那樣,心系群眾,從身邊小事做起,用自己的實踐兌現對黨和人民的承諾。

當前開展的“四群”教育,對黨員干部來說,既是對我今后本職工作中如何服務群眾、服務師生的指路燈,更是切實提高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能力和本領的法寶。我將一以貫之的學習好,并用自已的實際行動來踐行群眾觀點、群眾路線、群眾利益、群眾工作!

篇2:關于四群工作之心得體會

文章《關于四群工作的心得體會》由心得體會網為大家推薦,歡迎參考。

關于四群工作之心得體會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周年大會上指出,“要把基層一線作為培養鍛煉干部的基礎陣地,引導干部在同群眾朝夕相處中增進對群眾的思想感情、增強服務群眾本領。”

但是看看現實生活中,現在有的干部聯系上級多、聯系領導多、聯系老板多,而聯系基層少、聯系群眾少,尤其是聯系困難群眾少。他們普遍不理解為什么現在社會上群眾中有那么多的牢騷、怨氣和情緒,沒有站在群眾的視角,他們就無法明白群眾生活的艱難和問題。

現在有了輿論的監督和聲音,為了自己的形象,不少機關干部在姿態上的確改變了很多,放低了不少。但是,從心態上來講,我們的政府工作人員特別是遠離基層的領導干部還是有些高高在上的感覺。

記得剛來**縣的時候,經過右所鎮,看見田里有很多黃黃藍藍的小旗子,不少同志很好奇那是做什么用的,有一位同志猜測道:“不是用來歡迎我們的吧?”其實我也好奇,到了村上一打聽,那是試驗田用來粘害蟲的物理滅蟲工具,聯想到剛來時那位同志的猜測,頓時覺得有些慚愧。

事實上,我們的某些領導干部對農村和基層的好多觀念還停留在十幾年前水平上,覺得群眾什么都不懂,需要我們去指導。其實,我覺得恰恰相反,在涉及到切身利益的方方面面,現在的群眾都是很關心也是比較了解的,這也是大家現在玩笑說的“群眾的智商在上升”。下來做指導員之前,我們發了一本關于惠農政策的小冊子,有關于新農合的,有關于農業貸款的,有關于農業補貼的。

我也不知道同志們是否都細心看了,看了又能記住幾條,可能有的指導員還計劃著學習透了用來幫助指導農民更好的發展生產,但根據我兩個多月來在陳官村的切身感受,不用你去講,群眾對這些條款都清楚,有的細節上甚至比我們清楚的多。比如,我知道有貸款利率優惠的農村小額信貸,而我聯戶的一家農戶,他們對農村小額信貸的各個環節都非常了解,“農業銀行利息比信用社高”、“首次貸款最高就只能貸到3萬”、“貸款審批的時候銀行會派人來家里看看”這些都是那家主人告訴我的。

總的來說,我覺得我們下來做新農村指導員,能不能指導別人還是個問題,而可以肯定的是,我們的確有很多東西要跟農村、基層的群眾好好學習,放低我們的心態之后也一定能吸收到很多讓我們受益無窮的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