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朝小學教師工作反思
陽朝小學教師工作反思
這個四月過得格外快,主要是這個月學校的活動特別多,有觀影活動,有春游,有三獨比賽,有兩次國際手風琴專家來校的交流活動,還有運動會,幾乎每周都有大型活動,所以覺得特別忙碌也特別累。正因為學?;顒佣?,學生的精力特別容易分散,班級的學生開始漸漸浮躁起來。
三月份,我們班級在學校各項評比中扣分最多,有不戴紅領巾的,有遲到、打鬧、買零食的。所以在第五周一開始,我就用了一整節品社課來強調各項校紀校規,并制定了懲罰的措施。然而就在我上午剛強調完,結果中午又有2位學生因為買零食而扣班分。我頓時非常生氣,馬上把這兩位同學叫來狠狠批評了一頓,并再一次在班級強調,對她倆提出了嚴厲的批評。我最生氣的是為什么我才剛剛強調完,下午就又有同學無視紀律去違反各項規定。
我仔細分析了原因,主要有幾個,第一是學生零花錢帶得太多,想吃零食;第二雖然教師強調了,但學生還是抱有僥幸心理。認為不會被抓,根本沒有意識到學校的主要目的不是扣班分,而是消除這種不良行為。學生的認識達不到,教師強調再多次也沒有用的。第三教師對以前違反校紀校規的學生的處罰沒有落到實處。學生印象不深刻,長期就產生了無所謂的態度,所以屢教屢犯。因此,我又以在班級教育這兩位學生為契機,重新強調了各項校紀校規,并著力在思想上讓學生有所提高和認識。漸漸的,學生扣班分的情況少了,第8周的時候只有一位同學扣了班分,比起第五周的扣8分已經進步了,看來還得繼續強調和堅持。
本月還進行了春游,我覺得通過這次春游讓我看到了同學們的另一面,許多同學都非常能干,積極完成任務獲取食材,分工合作做出一頓中餐,以前總覺得我的學生很小,什么都不會,什么都搞不好,這次的春游讓我對他們的看法有了很大轉變,孩子們還是很懂事的。在來的車上,班級氣氛們特別活躍,唱了一路的歌,平時膽子不大的同學也爭著來唱歌,還讓我用手機給他們放他們最喜歡的TFboys的歌。當他們驚奇于我也會唱TFboys的歌時,感覺和學生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經過上個月一個月的上課紀律的整頓,課堂紀律已經好了很多,隨便插嘴的人少了,但是還有個別學生上課容易走神,不跟著老師來??磥碓诮虒W上還要多下功夫,多引起學生的興趣。
篇2:小學教師工作反思說孩子能聽懂話
昨天中午在下班的路上,一個四五歲的小男孩騎著已經拿掉輔助輪的小自行車向我“疾駛”而來,他搖頭晃腦,然而眼睛卻直視前方,仿佛自行車確實已經跟他融為一體了。我突然想好好夸夸這個小家伙。
這個時候,我感覺我頭腦里大量的詞句信息涌了過來:你真棒!你騎得真好!你的技術真很嫻熟??!感覺這輛自行車已經就是身體的一部分了。然而我最后沖出來的一句話是:“你騎車的技術真的很熟練啊!”
好可惜,我的這個長句子還沒有說完,孩子已經騎著他的小自行車離我好遠好遠了。也就是,他根本就沒有聽到我在夸他!
事實上,這樣的現象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屢見不鮮的。面對一種情況,我們常常在尋找合適的詞句,然而我們卻也時常發現,我們嘴里沖出來的話,有時候真就是自己并沒有想說的話,或者是想表達意思。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當我看到這個孩子騎自行車的這個樣子的時候,我首先想到的是他的技術真的很棒,很自然,速度又快,并且還讓人感覺很安全,他的目光也很銳利,他騎自行車的樣子一點不笨拙。也就是,我的視野里一下子涌現了大量的形象,我的大腦中也一下子產生了大量的信息。而每一個信息都讓我大腦的語言區域輸出了一組對應的語詞。于是這些詞語在剎那間發生了“排隊現象”,當信息發生排隊現象時。我們往往根據自己緘默的理念來選擇信息。
我發現,我是一個過于理性的人,我喜歡將現象肢解下來看,因為當時我事實上感到的是“他的技術真好!”。然而,關于“技術”這個詞,對一個四五歲的小男孩來說,是不能起到“表揚”的作用的。在孩子眼里,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用全身心去做,也就是“技術”只是他身體的一部分,而這些“部分”,他還沒能關注到。
望著騎車離去的小男孩,我感到一絲失望,但突然想到,倘若這就是在課堂,看到孩子的字寫得既快有好看,坐姿又好。我是不是也這樣表揚:“你寫字的技術真好??!”“你的字真好看啊!”“你的坐姿真棒!”“你有良好的寫字習慣!”這樣的表揚估計孩子或許能聽懂,也會很高興,但一定不是他們很想要的最好的表揚。但如果我們這樣表揚:“騎得好帥啊!”“小飛俠來啦!”可能會更加有效果。
因此,從這方面講,我們的對孩子的理念,決定著我們如何選擇排隊中的“詞句”與孩子對話。一個沒有“孩子概念”的老師,自然就會用自己在成人社會交往的理念來選擇詞句與孩子對話。這或許就是我們經常感到我們的教育并沒有發生真正效果的一個原因吧!
篇3:小學教師隨筆英語教學反思
英語教學的初級階段,這一階段的教學效果,直接影響學生中學階段的學習,所以小學英語基礎教育至關重要。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小學英語的效果呢?要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選擇適合小學生口味的教學方式方法。實踐證明,注入情感、激發學生熱情,培養創新精神、發揮交際能力,培養創新能力和德育、智育相互滲透,完善教學過程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老師如果總是盯住學生的弱點錯誤,而不對他們的成功作出正確的評價,就會壓抑學生那些朦朧的、零碎的、不成形的思想,從而阻礙了創造性的發展。因此,教師必須正確對待“異想天開”,采用恰當的評價方式,注意客觀、公正、熱情、誠懇的態度,滿足他們成功的需要,調動積極性。在實踐中,我注意做到兩點:
(1)、注意評價的鼓勵性
面對精彩的回答,我們要舍得掌聲。但在對學生進行恰當的表揚的基礎上,也應注意否定學生錯誤的方法。教師課堂上經常采用的一句“No,Youarewrong.”常常使回答的學生積極性一落千丈,甚至挫傷了他的自尊心,這樣不利于學生發揮創造性,不如把它換成善意的話,如“Idon‘‘tthinkso.”“Pleasethinkitover.”“Maybeyou‘‘reright.”“Really?”它們聽起來委婉含蓄,不但使學生容易接受,而且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
(2)、注意評價的層次性不同程度的學生,我設以不同程度的要求,并分層次評價要求。優等生往往給予高要求的評價,希望他們不滿足于現狀,更上一層樓;而后進生往往給予肯定、鼓勵的評價,增加他們的自信心,尊重他們的自尊心。教師要把期望帶給學生,尊重、理解、寬容地對待學生,相信他們會取得進步,獲得成功。給予積極的評價,才能保持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做到勤思,創造力才能得以繼續的發展。
二、激發學生熱情,培養創新能力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外語教育研究界提出,當前,外語教學法正處于轉變之中,其特點是在教師的直接教授與同伴及小組活動之間尋求平衡。外語畢竟不是我們的母語,如果不注重培養學生熱情,往往會使學生覺得寸步難行,從而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教師應充分利用小學英語教材內容淺顯易懂,貼近生活,富有情趣的特點,創設課堂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在熱烈興奮、輕松自由的課堂氛圍中,在自由地教與學的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通過改變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接受的單一的教學信息傳遞方式,有講有練,精講精練;有動有靜,動靜結合;有起伏、有節奏,使課堂上充滿生機、挑戰與激情。促成情感互動、師生互動的局面。“互動”指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師生認知互動、師生情感互動、師生實踐性活動的互動等,形成多維互動關系,充分體現了老師的主導作用及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實施共同創設的各種情景中,開展豐富多彩的語言實踐活動。我們可以借助角色模擬,展現對話情景。例如:在教學小學英語第一冊第2單元時,我讓學生分別扮演Zoom、Zip、Mike、WuYifan上臺自由發揮即興表演對話,通過動作、神情及語言,生動形象地呈現教學內容、使較長的對話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學會了。又如:在教學鋼筆、鉛筆、橡皮擦、卷筆刀、尺子、鉛筆盒的一些單詞時,教師可準備相關實物放在一個“百寶箱”盒子里,然后一邊神秘地出示,一邊說:“Look,Whatisthis,doyouknow?”同學們興致盎然,紛紛爭著回答,教師趁機教學單詞,使學生在玩中輕松學會了單詞。智慧的創造,靈感的激發,成功的喜悅,常常給人心靈以巨大的震撼,在師生的生命長河中,留下永不消逝的痕跡。
三、發揮交際能力,培養創新能力
小學英語教材給教師以充分自由的發揮空間,它貼近生活,我們在學習中要注重實踐、體驗、感悟、內化、創新的過程,充分調動主觀能動性,利用課余生活,設計實踐活動,讓學生的英語技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真正發揮英語的交際功能,提高語言能力,培養創新能力。在英語教學中,我注意多角度、全方位地圍繞教學內容,設計各種教學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