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法院個人學習沈浩事跡有感

法院個人學習沈浩事跡有感

2024-08-01 閱讀 9882

法官講堂說法理,沈浩事跡暖人心

--學習沈浩事跡有感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上班后的第一天,在市中院領導的精心組織下,一年一度的“春訓”拉開了帷幕,來安縣人民法院全體干警集中參加了此次培訓。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曾經說過“法律是邏輯,而不是激情”法官大講堂說法理,用理論知識來武裝每一位法院人的頭腦,傳播了法治好聲音,弘揚了法治正能量。

同時,法官大講堂的專家又不忘弘揚主旋律,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市委黨校童子凡校長對沈浩精神的解讀,聲情并茂地講述了原鳳陽縣小崗村黨委書記沈浩同志的先進事跡,將一個鞠躬盡瘁的人民公仆形象生動地展現在我們的面前。會中,童校長用質樸無華卻飽含深情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沈浩同志的辛勞,以及他與人民群眾血濃于水的真摯情感。鮮活生動的事例,感人至深的語言讓大家感動的熱淚盈眶。

當初,他毅然放棄了優越的省城生活,離開親人,扎根小崗,兩任村官,一干就是六年。三十年前,小崗人用十八個鮮紅的手印,拉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而在沈浩三年任期將滿之際,小崗人又用一個個鮮紅的手印將他們的沈書記留了下來。他,扎根群眾,為民謀利,無私奉獻,六載離家卻鮮有歸,即使在大年三十,依舊在小崗辛勤工作。村里的五保戶生病住院,沒錢看病,他自掏腰包為其治療,當冬天他看到特困村民的被子單薄時,馬上回自己的住處拿了一床被子送過去;村民住房出現危險,他連夜冒雨動員搬遷。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一位特別貧窮的老大娘,她家里有一個剛出生的小孫女,由于家里實在貧窮,沒有經濟能力給孩子買奶粉,孩子經常餓的嘴角流水,沈浩看著這個可愛的小孩心里難受極了,立刻買來了奶粉給孩子送來。在以后的日子里,沈浩始終堅持一直給孩子買奶粉直到孩子長大。在沈浩去世后,孩子的奶奶經常帶著孩子來到沈浩墳前祭奠,語重心長的對孩子說:“娃啊,你是沈書記用奶粉養大的。沈書記的恩情一定不能忘記。”

愛民親民始終是沈浩的工作作風,然而愛民親民的更高境界就是一心為小崗村民謀發展。沈書記來到小崗村以后,興辦商貿、科學種田。他找來了安徽科技學院的大學生,幫助小崗創業種蘑菇,為小崗帶來了先進的技術、人才。沈書記開拓思路,發展農家生態,建設了小崗村農貿市場和村衛生院;村里還成立了資金互助合作社,組建了腰鼓隊和鑼鼓隊;新建的由萬里提名的“大包干紀念館”,成為鳳陽和安徽乃至全國重要的“紅色旅游”基地,成功地打好了一張具有小崗特色的“牌”,充分為小崗謀發展。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沈浩深諳其中的道理,身先士卒,一馬當先帶領小崗村民奔向了富裕之路。

正如著名詩人臧克家在詩歌中《有的人》中寫到“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沈浩去了,但他還活著,活在小崗村民的鮮紅的手印中,活在人民大眾的心中,活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中。“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沈浩用自己的作為詮釋了這句話,生命的真諦不在于索取而在于無私奉獻。

學習了沈浩同志的先進事跡后,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死者長已矣,生者當勉勵”,作為一位法院新人,我們要把沈書記的精神作為燈塔,引領前進之路,求真務實,真抓實干,踏實學習理論知識,自覺踐行“三嚴三實”,在工作中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扎根法院,熱愛工作,揮灑汗水,為依法治國,公正司法貢獻力量!

篇2:聽縣師德師風先進事跡報告會有感

聽縣“師德師風先進事跡”報告會有感

樂東思源實驗學校楊冬海

師德,即教師的職業道德;師風,即教師的行為作風。今年教育局兩次組織優秀教師給我們做精彩的師德師風先進事跡報告,從他們的報告中我還是知道了自己和他們之間的差距,他們的自信、風采是我望塵莫及的,他們的敬業精神更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想到這里,我不僅得要自問,他們做到的,難道我就不能嗎?是的,我一定能,只是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我感覺自己迷失了方向,不要再覺得自己的工作太平凡,也不要抱怨自己的待遇有多差,只有我們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師德師風,才能改變我們的形象、提升我們的價值、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當然,聽了他們的先進事跡,我也有以下心得體會:

一、愛崗敬業、盡職盡責。教師的職業有苦也有樂,平凡中見偉大。我們要熱愛教育事業,要對教育事業盡心盡力。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努力創新。盡心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任務,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受到老師的影響而努力學習,不斷進取。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我們必須知道愛生是立業之本,讀書是立生之本,每一位教師都要愛讀書、讀好書,我們的學習是為了更好的肩負起我們的責任,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生活。教育要讓學生終身受益,而不是喪失學習興趣。我們只有從內心愛上這份職業,才不會叫苦叫累,學習讓我明白了,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甘為人梯、樂于奉獻、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

二、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理解和尊重在教育教學當中,要熱愛學生,了解學生,尊重學生,不歧視學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師德的核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系的愛這種愛是神圣的,偉大的,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我們應當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成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作為一名教師一定要“三心具到”,即“愛心、耐心、細心,”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時時刻刻關愛學生,特別對那些學習特困生、行為習慣特差生,更是要向歌曲中說的那樣:“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對他們既要嚴厲,又要對學生細小的好的改變也要善于發現,并且多加鼓勵,培養他們健康的人格,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注重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所以在教育教學當中,我經常告訴他們在學習和生活當中要有六心,即“愛心、耐心、專心、細心、信心、決心”教育學生讀書、做事要專心、耐心、細心,待人接物要有愛心、耐心、細心,對生活要有永不言敗的決心、堅定不移的信心。

三、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學生均喜歡模仿,這將給學生成長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刻刻為學生做出好的榜樣,凡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堅持嚴于律己。教師要知道教育是一朵云吹動另一朵云,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個心靈感動另外一個心靈。我們要學會喜歡學生,喜歡和他們在一起,這樣才可以發現他們的優點,我覺得“身臨其境”才是最好的教育。

四、刻苦鉆研業務。精通教學業務是教師之所以成為教師的關鍵。只有精通業務,才能將科學文化知識準確地傳授給學生,而不至于誤人子弟。如果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總是不能準確地解答,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威信就會逐步喪失,學生對教師也沒有信心可言,對教師任教的學科也不可能有學習興趣,當然也不可能學好這門課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也將成為一句空話,教師要提高教學業務水平,就必須自覺堅持學習和參加業務培訓,并在教學實踐中鍛煉和提高。我們一定要與時俱進,孜孜不倦的學習,積極進取,開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嚴謹治學,誨人不倦、精益求精。

五、加強學習、提升教師魅力。在培養人的道德素質中,核心的一點就是要有一種奉獻的精神,一個人之所以能夠受到他人的稱贊和社會的褒獎,就是他具有能夠犧牲自己的利益,為他人和社會作貢獻的品質。報告中的有些老師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們受人景仰。我們從他們身上學到:對工作埋頭苦干、精益求精的態度;對生活艱苦奮斗、樂觀向上的作風;對教育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對待教書育人工作的神圣態度,真心實意,踏踏實實,自覺刻苦自我完善,打下良好的知識基礎,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模范老師們的成功告訴我們:作為一名教師,必須要修品練功,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師是矚目的焦點和榜樣,必須努力學習,提高自我修養,成為學生心中的偶像和楷模。教師要重視品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學術魅力和工作魅力感召和吸引學生,起良好的示范作用。教師要進德修業,為人師表,獲得學生的愛戴敬重,從而親其師,信其道。模范老師們對教學的改革告訴我們:教師除了要修品,還要練功。要勇于改革和實踐,探索和創新。在知識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教師任重道遠。因此,我們要更新觀念,轉換教育者、傳授者為指導者、促進者、設計者、溝通者,以生為本,以情為主,尊重學生愛學習、愛自由、愛快樂的天性,相信每個學生都想學好,能學好。善于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先學后教、教少學多,追求不教而教、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教學目標。教師只有做到以身立教,才能以自己人格的魅力感染學生學會做人,以自己淵博的學識去引導學生學會發展,才會有學校教育的高質量。

以上是我對師德師風的一些學習體會,從培訓中我知道了開展師德師風活動的重要性。總之,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將堅持不斷的學習,從思想上嚴格要求自己,在行動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責任心,樹立一切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鉆研精神,發揮敢于與一切困難做斗爭的思想和作風。刻苦鉆研業務知識,在不斷更新的知識中汲取營養,能夠把自己所學奉獻給學生,用一片赤誠之心培育人。

篇3:學習雙拐老師曾維奮事跡有感

學習“雙拐老師”曾維奮事跡有感

王仁喬

學習了曾維奮老師的事跡,讓我感到很震驚,我們身邊的這位”雙拐“老師是如此的偉大,是如此的堅強,如此的讓人尊敬。我深深的被他的精神所感動。靠“雙拐”上課,那是一種怎樣的精神,我們站著上一節課下來都覺得累。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他從小的夢想就是當一名老師誰也沒想到,就在他滿懷期待走上教師崗位之際,上天跟他開了一個玩笑。在同學聚會時,一腳踏空,從3米高的樓上摔下。躺在病床上等來的診斷結果很殘酷:腰椎骨斷裂,這也就意味著,下半身癱瘓,且泌尿系統也失靈了,“滿腔熱情降到零點,一切都破滅了。”傷心欲絕中,輕生的念頭出來了,他甚至提筆寫下遺書。一個突如其來的災難,讓這個滿腔熱情的老師,對未來失去了希望。是什么支撐他繼續走在教育的崗位上?身邊家人和朋友的支持讓曾老師感受到了愛,這還和曾老師對待生活的態度息息相關,他喜歡看書,喜歡學習,在學習中,他的心靈得到了凈化。我很喜歡曾老師說的這句話“即使翅膀折了,心也要飛翔。”一個人,心里的強度渴望能夠支撐他面對一切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