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永遠在路上》心得體會一句話

《永遠在路上》心得體會一句話

2024-08-01 閱讀 3144

由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的大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已于10月17日至25日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專題片反映了黨的**大以來,*****的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提升到“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高度,正風肅紀,鍥而不舍糾“四風”,贏得黨心民心;反腐懲惡,厚植黨執政的政治基礎,著力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片中匯集了40多個典型案例,多位因嚴重貪腐、違紀違法而落馬的省部級以上官員首次講述他們的懺悔和反思。

現將部分優秀心得體會摘編如下:

1、“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各級交通機關領導干部加強黨性修養,是一個正心修身的過程,是思想與行動高度統一、正己與正人融會貫通的過程,根本上是要讓寧靜致遠的淡泊之氣、清正廉潔的無私底氣、大道直行的浩然正氣、干事創業的昂揚銳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浸在骨子里、融在血液中,最終成為全體交通干部、整個交通行業的生命基因和行為方式。

2、18日中紀委的“打虎片”《永遠在路上》第二集《以上率下》,萬、谷等“老虎”出現在屏幕上,反思那些貪腐往事,一眾曾經的高官,變成人氣爆棚的“演員”,其角色轉變道盡人生百味,效果確實也不同一般。這部年度反腐力作對腐敗內情毫不避諱地揭露,就是在表明中央猛藥去疴的決心。

3、作為**大以后的高頻關鍵詞,反腐敗之于全黨全社會都具有特殊的意義。接連曝光出的黨內不正之風和腐敗墮落的人和問題,在社會上造成強烈影響,也顯示出我們黨在事關生存發展的巨大考驗面前絕不含糊,中央反腐決心和意志空前彰顯。腐敗的毒瘤不除,發展就無法全方位步入正軌,在這個意義上,反腐敗斗爭的成敗,直接關系著黨和國家的未來。

4、思想的滑坡是最可怕的滑坡。一個個高官的落馬,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自我的迷失、思想的偏差,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所謂大道至簡,然而如此簡單的道理,受黨的教育這么多年的落馬高官們豈能不知?是外界的誘惑太重,還是自身的定力不夠?答案應該一目了然。

5、黨的紀律、各種法律、規定對任何人都是一樣的,在紀律面前沒有特殊黨員和特殊干部,作為國家公務人員更不能等同于一般群眾,必須嚴格遵守,模范執行各項黨紀國法,只有這樣,才能取信于群眾,取信于組織。同時,要自覺地接受監督,而絕不能漠視甚至規避監督。

6、由中紀委和央視聯合制作的8集專題片《永遠在路上》近段時間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熱播,多位因嚴重貪腐、違紀違法而落馬的省部級以上官員,在鏡頭前講述他們的懺悔和反思,講述是如何一步步脫離群眾、自絕于黨和人員的。這種畫面的直接感和震撼度是以前從未有過的。

7、“把紀律挺在前面”,也就是黨的紀律必須挺在法律的前面,政治上要講忠誠,組織上要講服從,行動上要講紀律,黨的紀律嚴于國法,一個黨員不僅要固守法律底線,做遵守法律的表率,還要嚴格遵守章程、遵守黨的紀律和規矩,作為黨員干部,更應該是紀律的守護者,不僅要守好護好紀律,把紀律挺在前面,更應奮勇當先挺在紀律的最前沿。

8、今晚準時收看了《永遠在路上》系列第五集《把紀律挺在前面》,這一集主要反映了**大以來,公眾一點一滴地感受到正風、肅紀所帶來的變化,展現了黨中央通過一系列懲治腐敗的有力舉措,使得不敢腐的氛圍已經初步形成,同時,以“把紀律挺在前面”為核心要義的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也在持續推進,以逐步實現不能腐、不想腐,從治標到治本。

9、仔細分析“蠅腐”現象就會發現,一些“小官”“小干部”正是因為“小事不慎、小節不懼、小錯不改”才一步步走向深淵,最終釀成大錯。比如,一些村干部見好處就想“分一杯羹”,雁過拔毛,在低保等扶持救助資金上“吃拿卡要”、優親厚友;在落實涉農惠農政策上不公開、不透明、不民主,漠視群眾感受,搞官僚主義,總想“顯顯威風”;甚至與當地“惡霸”勾結,欺壓百姓,橫行鄉里。任由其發展,就會肆無忌憚、為所欲為,演變為“小官大貪”。

10、*、*、*、郭伯雄、*、白思培、周本順、蔣潔敏......,至今,被打的老虎有150多個,這些官員曾經權傾一時,玩權錢色于鼓掌之間的人物,卻怎么也沒想到,他們的腐敗沒有“軟著陸”,只有“硬手銬”。剖析貪官墮落之路,不難看出,金錢誘惑、道德淪喪、信仰缺失是他們黨性蛻變的主要因素。

11、“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亡;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通過觀看《永遠在路上--天網追逃》,作為交通干部,我們要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抵得住欲望,做一個堂堂正正、清清白白的人,努力把自己鍛造成一個政治堅定、業務過硬、一心為民、公正廉潔的高素質的人民公仆。

12、專題片展示的內容,就是要讓廣大黨員干部清醒地看到,腐敗并不只是通報里言簡意賅的陳述,而是真真切切存在于周圍的隱患,更是每個黨員干部都要保持極高敏感度的心理防線。作為一名交通紀檢監察干部,在日常工作與生活的每個細節,都要時刻提醒自己保持拒腐防腐的狀態,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在行動上嚴守黨紀國法的紅線,堅持不忘初心,和全黨同志一起,讓黨的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13、改進作風關乎人心向背,關乎黨對人民的承諾能否兌現,必須一把尺子執紀到底,保持常抓的韌勁和長抓的耐心,進一步鞏固和深化作風建設的新常態。要堅決防止“四風”問題反彈回潮。對于頂風違紀的行為,發現一起從嚴查處一起。必須健全完善改進作風方面的規章制度,加強對厲行節約、公務接待、公車配備、職務消費等規定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并加強對干部作風狀況的評價考核,提高制度執行力,推動作風建設規范化、長效化。

14、一個個落馬者的懺悔在警示著:對于每個人,理想和信念的堅守,時刻都不能放松。從他們的人生軌跡中,可以看到理想信念如何走向危亡之漸,或許很多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找到個人境遇乃至思想上的相似的危險之處。這就是生動的警示,這種讓人渾身顫抖的警示是最好的學習教育。

15、“全面從嚴治黨”作為**大之后的高頻關鍵詞,對于全黨全社會都具有特殊的意義。做不到全面從嚴治黨,發展就無法全方位步入正軌,在這個意義上,全面從嚴治黨的成效,不僅僅是折射出人心向背,更直接關系著黨和國家的未來。要把管黨治黨作為一項系統工程來抓,從內容到對象、從標到本、從小到大、從過去到現在再到未來,方方面面都不能缺位。

16、管黨治黨,靠什么管?憑什么治?***明確指出:“就要靠嚴明紀律。”這就要把守紀律講規矩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把黨的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讓鐵規發力、讓禁令生威,以鐵的紀律全面從嚴治黨,打造敢于迎接任何風浪的特別能戰斗的先鋒隊。

17、廉潔是一種品德,更是一種能力。通過觀看本集紀錄片,我深切感受到作為領導干部,每天都在與各種誘惑抗戰,要堅持廉潔自律的原則,做到“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鞋”,抵制住誘惑,端正職業道德思想,要見誘惑心不動,見財物心不癢,最根本的就是要正確處理好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在任何時候都要把集體利益放在首位。

18、治理“蠅腐”還需領導干部要帶好頭營造風清氣正的氛圍,也要發揮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久久為功,莫要縱容“蠅腐”,以至為禍似“虎”。既“打虎”,也“拍蠅”,其力不減,其勢不變,才能讓老百姓看見反腐成效,群眾才能真心擁護。

19、觀看第一集《人心向背》后,頗感中央管黨治黨的磅礴氣勢。中央有決心,全黨才有信心。中央有力度,全黨才有進度。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絕不是一陣風,作風建設只有開始沒有結束。只有長期凈化黨的肌體,黨才會不忘初心、不變初心,民族復興的偉業才能如期實現。

20、中央紀委用行動表明,無論外逃貪官藏匿在世界哪個角落,都將有一天會被押解回國,接受黨和人民的審判,接受黨紀國法的制裁。對于各級領導干部來說,“天網”恢恢,震懾常在,要牢記“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心存敬畏,切勿心存僥幸。

21、從白恩培、周本順到李春城,作為黨一手培養起來的高級領導干部,他們在落馬后所作的懺悔不可謂不真誠。然而,無論怎樣反思,都無法彌補人生留下的遺憾,更無法挽回給黨的事業帶來的損失。事實表明,領導干部一旦在理想信仰的關口失守,一旦放松對自己及身邊人的要求,就有極大可能被腐敗細胞吞噬,淪落為黨和人民的罪人。

22、記錄片講述了一些黨員干部藐視黨紀黨規,心存僥幸,在學習過八項規定精神和糾正“四風”活動后,仍然公款吃喝,接受賄賂,嚴重違*x的政治、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等。作為交通戰線的一名基層黨員干部,我們要借鑒這些反面典型,保持清醒頭腦,堅決抵制“四風”,嚴格按照八項規定精神要求自己的言行,帶頭做到親清--既要親近又要非常清白。

23、在觀看第一集《人心向背》時,其中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原副主任委員白恩培在對犯罪行為懺悔時說的一句話引起了我的深思,他說“與那些商人相比,他們住豪華的房子,買豪華的車,有的還有私人飛機,心里就覺得不平衡,因此而墜入了金錢和物質誘惑的深淵”。相比之心,人皆有之。實際生活中,每個人都會自覺不自覺地與別人進行比較。但是,作為黨員干部,與誰比,比什么,怎么比,比的目的,可以有很多選擇,其關鍵則在于樹立正確的比較觀。

24、近日,在觀看了第四集《利劍出鞘》后,讓人既為片中黨員干部扼腕嘆息,更為黨中央的強力反腐叫好。***記說“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永遠沒有休止符”。面對嚴峻的反腐敗形勢,各級黨員干部都要牢牢繃緊廉政的弦,把紀律和規矩挺在最前面,嚴在日常,嚴在經常。

25、近幾年來,黨中央著力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體制機制,反腐敗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但是“四風”問題仍然不容小覷,它是我黨作風問題的集中體現,是黨的大敵頑敵,作為一名交通戰線的黨員干部我們要充分重視其危害性,黨的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26、正風反腐永遠在路上,這絕不是一句套話。我們走的道路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目標是要實現共產主義,這就要求我們無論開展什么工作,評價任何功過,都要以人民為中心,追求公平正義。

27、要持之以恒地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黨風廉政建設,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克服私欲之心,不為私欲所累,不被私情所困,不把公權當私器,盡心竭力為黨工作、為民服務,確保自身作風過硬,確保手中權力透明干凈運行。

28、在這部專題片展現的近百位受訪者中,有腐敗分子身邊人,會所服務員,舉報人,暗訪記者和紀檢監察干部,普通群眾等,不同觀點,多元視角,為觀眾全景式呈現反腐敗建設"永遠在路上"這兩年來不平凡的歷程。

觀看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心得體會

《永遠在路上》學習心得

《永遠在路上》觀后感

篇2:小學數學師徒結對師傅心得體會教學路上我們共同成長

最近我聽了青年教師張璐璐老師的兩節數學課,作為師傅的我,時刻關注徒弟的成長,也會積極地聽課指導,同時這也是我們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好機會。現把自己的聽課感受總結如下:

張老師這節課安排了復習,新授、練習幾個環節。張老師已經掌握了課堂的基本環節。但在課堂細節上不夠完善:第一:語言的完整性和簡潔性。學生在經歷學習和活動經驗的后得出的結論,老師要對學生的語言進行簡練的歸納概括和總結,讓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更加清楚和明了。第二:老師的提問要有啟發性,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使學生參與到活動中去,明白自己要做什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第三:在新知識產生的過程中,要多給孩子充分思考,交流的時間,老師不要為了追求結果而代替學生回答。這樣下去孩子在課堂上就不說不做、不想、孩子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

總之,老師在課堂上整體的把握和自然的體態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只要在備課和上課上多下些功夫,一定會有更大的進步空間。作為師傅的我也會積極幫助她,使我們在教學上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