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學一做學習體會三篇
以下是制度大全編輯為您整理的兩學一做學習體會,供您參考,更多詳細內容請點擊制度大全()查看。
兩學一做學習體會【一】
近日,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學章程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方案》并發出通知,對"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作出安排。這是新形勢下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建設的一項重大部署。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宗旨,也是每個共產黨人的崇高理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正確認識和把握人類歷史發展規律的結果,也是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能夠深得民心的根本。然而現實中有共產黨員"走著走著就迷失自己,迷失了方向","兩學一做"就是為"迷路的孩子"指明方向,找到"歸家的路"。
學習"章程黨規"目的是喚醒迷途黨員的"黨性",激活入黨"初心".和平發展的年代里,gg開放的大潮中,有黨員能夠在經濟建設中"獨當一面",成為經濟建設的"紅旗手",卻經受不住"糖衣炮彈"的誘惑,看見別人"吃香喝辣"嘴饞了,看見別人"富麗堂皇"眼花了,于是在"觥籌交錯"中、在"金光燦爛"中迷失了自己,甚至忘記了自己的黨員身份,官商勾結、權錢交易、徇私舞弊,甚至貪贓枉法。學習"章程黨規"就是喚醒他們的"黨性",憶起"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等入黨誓詞,讓黨性的熱血沸騰。《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黨內法規就像是"教鞭",輕輕敲醒"孩子"迷茫的大腦,喚醒他們"兒時"的記憶。
學習"系列講話",是迷途黨員的"指南針",為迷途的黨員指引"回家的路".目前中國經濟正處于重大轉型期,處在"爬坡上坎換擋期".重新學習"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四個全面"等一系列講話,才能堅定***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學習"系列講話"才能為這些迷失了方向的黨員撥開"思想霧霾",找到"回家的路".
理論聯系實際,學做結合,"做合格黨員".學習"章程黨規"為做一個合格的黨員做好了思想準備,打下了理論基礎,接下來就要對照"章程黨規、系列講話"嚴于律己,全面要求自己,能做事,會做事,敢做事,做好事,真做事,做真事。既成事有謀,又謀事有略。
見賢思齊爭做優秀的共產黨員。燒炭的張思德是優秀的共產黨員,因為他在平凡的崗位上用生命詮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焦裕祿、孔繁森、楊善洲們是優秀的共產黨員,因為他們做了人民的"好公仆",李培斌是優秀的共產黨員,因為他"調解家長里短、雞毛蒜皮的糾紛"做好了"金牌調解員"......不忘全心全意為人民的初心,不忘入黨誓詞,這是中國共產黨員的思想根基,"兩學一做"是加固這一根基,讓迷失了方向的黨的孩子"迷途知返".在黨的大家庭里的孩子更需要向先輩學習,不僅要明白"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而且要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爭做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
兩學一做學習體會【二】
思想建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締造的基本準則,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也是黨的**大以來管黨治黨的鮮明特征。基地抉擇,今年在全黨打開“學章程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這是繼黨的群眾道路教育實習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今后,深化黨內教育的又一次首要實習,也是面向全體黨員從集中性教育活意向常常性教育延伸的首要舉動。做好新形勢下的組織工作,我們首要要把這項首要的政治工作、政治任務抓緊抓好。
要把“兩學一做”履行到理論配備上,引導黨員干部堅決信奉信奉之真。思想理論處理的是旗幟疑問、魂靈疑問,是一切疑問的“總開關”。***系列首要說話是我國***主義理論體系最新效果,是今世最鮮活的馬克思主義,是廣大黨員干部改造片面世界和客觀世界的有力思想武器。打開“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要把學習系列說話作為理論配備的重中之重,引導黨員干部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撥亂興治、固本培元,堅決“三個自傲”,補足“精力之鈣”,加強“信奉之修”,熔鑄“信奉之魂”,培養造就一支具有鐵一般信奉、鐵一般信奉、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任的黨員干部隊伍。
要把“兩學一做”履行到黨性教育上,引導黨員干部永葆黨性黨風之純。黨性是黨員干部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基石。加強黨性教育,是黨員干部教育的核心內容,也是“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題中應有之義。我們立誓入黨,便是身心歸黨,以身許黨,要時刻緊記黨員身份、緊記責任責任。各級黨組織要把章程黨規和系列說話作為黨性教育的必修課、常修課,引導廣大黨員學深悟透,融會貫通,做到學而信、學而用、學而行。
要把“兩學一做”履行到嚴肅紀律上,引導黨員干部據守紀律規矩之嚴。深化學習章程黨規,是“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要點內容之一。章程是管黨治黨的總規章,是黨內的根本大法,黨規黨紀是對章程的延伸和細化。新修訂的《我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我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法令》,為悉數從嚴治黨立德立規,樹起道德高標準,劃清紀律“底線”,做合格共產黨員,就要把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擺在首位,要時刻、自覺、堅決向黨基地看齊,把看齊認識扎根于思想上、履行內舉動上,確保黨的集中統一、團結一致。
要把“兩學一做”履行到推動展開上,引導黨員干部走在踐行展開理念之先。*****屆五中全會提出的立異、調和、綠色、打開、同享五大展開理念,是“十三五”甚至更長時期我國展開思路、展開方向、展開著力點的集中體現。我們要以此進行思想大解放、理念大更新、魂靈大革命,努力提高統籌遵從五大展開理念的才干和水平,以新的展開理念引領展開實習,爭創履行和踐行五大展開理念的先行區、示范區。全省各級黨員領導干部,都能提振精力區位,安身崗位奉獻,勇于擔任作為,始終保持干事創業、開拓進取的精氣神,就能進一步升騰乘勢而上、跨過展開的展開氣場;全省380萬共產黨員,都能在各自崗位上體現先鋒模范作用,用實際舉動踐行展開理念,必將集聚成推動展開的巨大力量。
兩學一做學習體會【三】
日前,總隊通過視頻會議向全省消防官兵部署了“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支隊立即下發了相關活動方案。對照方案,我感悟頗深,作為一名基層黨員領導干部,我們又該如何有效履職,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扎實貫穿于日常工作中呢?下面淺談一下我的感悟。
首先,明確學習內容,分析活動目的。我們應該弄清楚“兩學一做”是什么?開展此項學習活動的目的是什么?“學章程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簡簡單單16個字,卻字字千鈞。學章程黨規,可以讓每一名黨員深入領會黨的性質宗旨、指導思想、奮斗目標、組織原則、優良作風,深入領會黨員條件、義務、權利,明確做合格黨員的標準和條件;學系列講話,可以讓每一名黨員牢記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強化個人思想政治、作風和能力建設,堅定理想信念;做“四講四有”合格黨員,可以讓每一名黨員強化職責使命、政治本色。
其次,強化具體措施,抓好任務落實。如何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我認為可以從這幾個方面著手:一是要對總、支隊活動方案深入領悟,不能只圖表面工作,形式主義走過場,要抓好學習內容、推進措施的扎實落實,明確責任人,制定具體的時間推進表和任務分解表;二是學習內容要全面系統又要有重點側重,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學習人員不能只局限于黨員或者干部學習,每人要結合自身崗位對照問題學;三是學習不能只停留在理論層面,要將所學運用到部隊管理中和日常業務工作中去,從上至下強有力推動,從下至上落實好精神貫徹,同時在學習運用的過程中,要抓好個案分析;四是“兩學一做”活動要走出去,在執勤執法過程中,職能要由權力型部門向服務型部門轉變,讓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部隊作風的改進。
再次,理論聯系實際,反思改正提高。就拿我來說吧,我是一名擁有16年軍齡、14年黨齡的黨員干部,先后在基層、機關崗位上履職,現已走上基層領導崗位,這14年,我自覺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忙于業務型工作,而忽略了對黨的理論及指導思想、對國家大政方針的有效學習,“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的扎實開展,讓我重新審視自身心路成長歷程。
結合當前的消防工作,作為一名基層黨員領導干部,帶領大隊班子、隊伍如何發展,是值得深思的。當前的消防工作不同往昔,任務繁重,形勢復雜,尤其是改革的新風擾亂了一些官兵的心,面對這些困難與疑惑,我們應該迎刃而上,‘思則進,不思則退’。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我認為:第一,我們自身要堅定理想信念,明確政治方向,爭做‘四講四有’的黨員干部先鋒;第二,黨員領導干部不同一般的干部,尤其是基層黨員領導干部,他的一些具體的言行會影響到基層大中隊班子及各官兵的發展方向,這就要求黨員領導干部要黨性覺悟高,把握好黨性原則及方向,凡事要慎言慎行,慎獨慎微;第三,黨員領導干部要敢于擔責,凡事要有大局和服從意識,對國事家事要有強烈的憂患意識和進取心,率先垂范才能引領部屬;第四,黨員領導干部要有強烈的廉潔自律意識和服務基層意識,黨員領導干部由于職務所在,難免接觸形形色色的人物,這就要求我們辨清是非,秉公執法,堅守底線。同時,黨員領導干部既要有往上謀發展的進取意識也要有為基層干實事的孺子牛精神,需知大夏還需根基牢。
篇2:寓教于樂與時俱進課間活動:中學老師參觀學習體會
課間活動對學校來說是一項平常學生活動,但對學生來說意義不同,將來學生離開校園,走向社會,能給他留下較深印象的除了老師、同學,課堂外,愉快歡樂的課間活動時光必然是其中的一項,其實課間活動還有更深層次的意義,學生不是機器,學習也是一張一弛,會玩才會學,課堂上緊張高效,課下輕松活潑,適當的調節,才會以利于學生更好成長,此外,學習不是學生校園生活的全部,課堂也不是學生成長的唯一場所,因此課間活動對學生有重要意義。
其次課間活動的不同體現出學校的辦學理念與思路,也體現了是否真正以生為本的理念,很多學校課間活動傳統、陳舊,不是跑步、就是做操,當然這些也是課間活動的一種形式,不能否認其價值,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不同時代的人有不同的價值取向與興趣愛好,尤其是現在的學生喜歡開放、自由的氛圍,若課間活動幾十年一成不變,就會導致學生煩,不喜歡,參與積極性不高,教師組織累,并且浪費時間沒有效果,因此很多學校都在搞課間活動創新,特色課間活動項目。我校也進行了一些嘗試,例如冬季陽光長跑活動跟著音樂節奏跑操,改變與以往單調、枯燥的跑步模式,夏季學生課間操改變學生規規矩矩做兩遍廣播操的單一模式,加入一分鐘軍姿展示、一分鐘原地踏步展示,并融入班級文化展示環節。讓課間活動更易為學生接受,但還是存在問題例如日復一日的課間活動重復不變的課間操還是會讓學生厭煩,不能認真、專注全身心的投入進去,對培養學生認真做事、專注做事的習慣與精神沒有任何幫助,此外許多學校的課間操包括我校,中學生體育活動鍛煉的多少,注重身體放松的多,但僅僅把體育作為課間活動的內容無論如何變化時間長了都顯得單調乏味,缺乏吸引力,那么在課間操把體育、美育(音樂)、德育融合成一體,形成學生喜聞樂見全方位參與體驗的課間活動就是必然要求。廣文中學之行給我很大啟示之一的就是它們課間操,廣文中學的課間操形式是學生跟隨音樂做手語操和舞蹈,三首歌曲分別是《感恩的心》《兔子舞》《相信自己》,融合了感恩、勵志和身心放松,既有音樂、也有舞蹈,既有體育、也有美育還融入了德育教育,
體現出了幾個特點,第一個是與時俱進,現在的學生興趣廣,喜歡自由,不喜歡被約束、被限制,廣文中學的課間模式就是與時俱進,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體現,學生喜歡的,學生樂于參與的才是重要的,從課間活動的組織上也可以看出廣文中學是以開放、包容、與時俱進的態度和理念來辦學的。
第二個就是用心,廣文的課間活動通過三首歌曲的學生手語操和舞蹈活動貫穿起來,音樂設置上先靜(舒緩愉悅),再動(動感激昂),然后再靜(舒緩優美愉悅),讓學生心理上很放松,也符合人性的需求,其次內容設置上先是(感恩的心)手語操,音樂既優美舒緩,同時富含感恩教育意義,絕大多數同學都能夠用心體會和感受,并在這種氛圍中全身心投入。《兔子舞》簡單、活潑、明快,這個年紀的學生都喜歡,也樂于參與,《相信自己》作為一首勵志歌曲,學生通過聆聽音樂,專注動作,在這種氛圍中有不一樣的感受和體會。這個課間操真正做到了體育、美育(音樂教育欣賞)、德育教育的融合,既鍛煉了身體也陶冶了情操,更促進學生心靈的成長。
課間活動應該越來越脫離原來的整齊、規范、幾百人、幾千人整齊劃一的做幾遍廣播操,跑幾圈步,這是課間活動的形式之一,但不是全部,像廣文中學這樣的課間操也是一種不錯的形式,更進步、更科學、更人文一些,所有的活動更易于學生參與、更吸引學生參與,所有的教育和活動的目的很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認真、專注做事的態度。學生喜歡參會認真參與,才會有收獲。廣文中學的課間操做到了這一點,
篇3:高效課堂:教學七步最新解讀》學習體會
通過這次學習,我認識到要想實現高效課堂,必須做好以下七步:
一、檢測導入
1、預習檢測。
依照上節課的檢測情況和學習組長的反饋情況決定本節課的預測,預測要注意層次性,多關注潛能生。
2、課題導入。
課題導入形式多樣,可根據教學情況選擇合適的導入方式,旨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愉快、迅速地進入學習狀態。
二、揭示目標。
1、制定目標。
要通過教材分析、學情分析等制定能體現本節課重難點的學習目標,學習目標要科學合理。
2、明確目標。
目標的敘述在教案上一定要按照規范的格式,在導學案上可簡潔呈現。
3、出示目標。
可在課前或教學過程中出示學習目標,可教師讀或學生讀等,旨在學生清楚自己上本節課的任務。
三、自主學習(獨學)。
學生在學習目標的指引下,通過自學要讓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達成部分簡單目標,并逐步培養學生自學習慣,不斷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四、合作交流(對學、群學)。
群學是大家共同完成獨學時無法完成的問題,群學時要注意:合作時間要充分;教師指導要及時;評價方式要優化,既關注對個人的評價,還要關注對小組的評價。
五、展示匯報(班組展示)。
要求:小展示是由小組長組織的在組內進行的展示,目的是展示對學、群學的學習成果,暴露對學、群學中尚未解決的問題,并由學習組長將學習成果或暴露問題匯報給老師,便于教師把握學情,進行大展示。小展示即展對,大展示是展錯。
六、歸納提升。
師生共同歸納整理突破的難點,總結本節課的學習方法及注意事項,教師也可做適當的知識延伸。
七、當堂檢測。
教師在進行當堂訓練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訓練形式要多樣;訓練時機要靈活;訓練時間要充分;題目要分層;題目要應標;做題要限時;信息要反饋。
八、一個提示:問題設計。
教學環節的問題設計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問題”設計的趣味性(聯系實際,貼近生活)。
2、“問題”設計的啟發性(利于思考,富于啟迪)。
3、“問題”設計的導向性(強化“雙基”,突出重難點)。
4、“問題”設計的層次性(鋪設“階梯”,逐步深入)。
5、“問題”設計的創新性(強化思維,求異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