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高中政治教師個人工作總結范文

高中政治教師個人工作總結范文

2024-08-01 閱讀 9659

工作總結是對一段時間的工作經驗、收獲、教訓的整理,必須從實踐中歸納出來。制度大全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高中政治教師個人工作總結,歡迎閱讀!

高中政治教師個人工作總結(一)

本學年以來,本人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始終堅持黨的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確立“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主動發展”為中心的教學思想,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重視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這學年里,我在思想上嚴于律己,熱愛教育事業。時時鞭策自己。對自己要求嚴格,力爭在思想上、工作上在同事、學生的心目中樹立起榜樣的作用。一學年來,我還積極參加各類政治業務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業務水平。服從學校的工作安排,做好各項工作。

在教學工作方面,整學年的教學任務很重。本人爭取多聽課,從中學習別人的長處,領悟其中的教學藝術。每上一節課,本人都做好充分的準備,本人的信念是-決不打無準備的仗。這學年擔任高三(1)(2)班語文教學,并擔任高三年級備課組組長,在備課過程中認真分析教材,根據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案。培優輔差是這學年教學工作的重頭戲,因為一個班級里面總存在尖子生和后進生。對于后進生,本人總是給予特殊的照顧,首先是課堂上多提問,多巡視,多輔導。然后是在課堂上對他們的點滴進步給予大力的表揚,課后多找他們談心、交朋友,使他們懂得老師沒有把他們看扁,樹立起他們的信心和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最后是發動班上的優生自愿當后進生們的輔導老師,令我欣慰的是優生們表現非常的踴躍,我問他們為什么那么喜歡當輔導老師,他們說:老師都那么有信心他們會學好,我們同樣有信心。我相信在我的輔導下,他一定有很大的進步。于是,我讓他們組成一幫一小組,并給他們開會,提出老師必須履行的職責,主要就是檢查學生的作業,輔導學生掌握課本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給后進生根據各自的情況定出目標,讓他們雙方都朝著那個目標前進。老師們確實是非常盡責,而學生時刻有個老師在身旁指點,學起來也非常起勁。一段時間下來,學生都有進步,有的進步非常快。

在班級工作方面,本學期本人擔任高三(2)班班主任,在本年度的班級工作中,本人非常重視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結合教材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人民、愛集體、愛老動、愛學習等的思想教育。使學生能養成良好的班風、學風。班干部是老師的左右手,所以我把培養得力的班干部作為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我還常跟班干部交流,了解他們工作的情況,鼓勵他們大膽開展工作。使班干部能在同學中樹立起威信,成為同學學習的榜樣。班級形成濃厚的學習氣氛,本人在做好各項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還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按時上、下班,不遲到,不早退,有事請假。工作積極、主動,任勞任怨。不斤斤計較,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在這一學年里,我班學生陳丹同學在南京市好家長杯作文比賽中獲縣二等獎。在上學期期末調研中語文合格率為86

篇2:高中政治復習有效方法

淺談高中政治復習的有效方法

高三的一輪復習剛開始的時候,由于復習的知識點少,學生相對的容易記憶和掌握,故學生愿意學習,自信心也很強。但經過幾個月的復習之后,我發現很多學生都有一種困惑:學得越多,忘得越快;學得越多,知識與知識點越容易混淆。這種狀況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糾正,將會使一部分學生在迷茫中選擇放棄。針對這一情況,我想給大家談談高中政治的有效復習方法:

條框式復習方法

我們在記憶知識點的時候有必要對煩瑣的知識系統化、簡便化。因此,我們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復習之后,就應該抽時間對那些零散、零亂的知識加以概括和總結。這樣以條框式復習法來搭建知識框架,對學過的知識能做到一目了然。下面我就以《經濟學常識》為例來談談,框架結構如下:

第一部分:基本理論

第一課:商品理論和價值規律

第二課:經濟制度和經濟體制(所有制、分配制度、市場經濟)

第二部分:具體知識

生產環節

第三課:企業和經營者(經濟效益、公司制)

第四課:產業和勞動者(農業、工業、第三產業的地位、作用及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社會保障制度)

分配環節

第五課:社會總產值、國民收入、財政、稅收

第六課:掌握幾種投資方式、銀行的業務、央行的作用

交換、消費環節

第七課:市場交易原則、消費者的權益和正確的消費觀

對外關系

第八課:對外貿易的內容、形式、方式和原則以及外匯、匯率

從這一框架結構中,學生就能很容易的掌握《經濟學》的基本內容。但為了能進一步了解知識點,做好選擇題,我認為還要嘗試第二種方法:

細化知識點復習法

經過這段時間的復習與考試后,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在做難度大一些客觀題的時候,總是會在一、兩個選項上舉棋不定。究其原因是什么呢?其實就是對所復習的知識點沒有做細化處理,僅是囫圇吞棗,知其一不知其二。那么我們應怎樣將知識更細化一些呢?我以高三《政治常識》中的中央國家機關為例做一說明:

首先,我們要掌握中央國家機構有六個,但其類型只有五類;

其次,我們還應分別掌握每一個機關在國家機構體系中的地位、職權,并找出各機關之間的關系。避免張冠李戴或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現象發生。

如:在復習時既要知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權力機關,還要明確它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

1、其他國家機關由它產生并對它負責。(對這一點,學生會理解錯:他們往往會認為

篇3:高中政治課課堂教學導入方法

淺談高中政治課課堂教學的導入方法

澄邁中學政治組王蝶

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在《德國教師指南》中指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勵"。在政治教學實踐中,我認識到,有效教學需要有效導入。所謂導入,是教師引導學生進入課題的切入口和教學內容的聯結點,也是教學環節之間的過渡手段。因此,導入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導入的質量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教學過程各環節構成的聯系是通過導入這一環節啟動的,因此在教學中首先要掌握導入的藝術。有效的導入,既可先聲奪人,又可引人入勝,能夠迅速將學生引領進入知識學習的特定情境,可以在第一時間為一堂課的成功奠定基礎。下面,我就談談我會經常用到的導入方法。

第一、溫故啟新式。即教師帶領學生通過對以前(尤其是前一、二節課)所學舊知的回顧、復習過渡到對即將學習新知的教學上來。由于思想政治課基本理論知識之間,特別是同一冊教材內部的章、節、目之間,存在著緊密的內在邏輯聯系,因此,安排這種溫故啟新的導語,就能使學生在學習新知時,始終保持著與舊知的聯系,而不感到突然、陌生,使新舊知識之間連接得自然、順暢。例如,在上《生活與哲學》中"價值觀的導向作用"一框時,我安排了這樣的導語:"同學們,在上一框我們學習了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而價值觀又是一種社會意識,那么價值觀與社會存在是怎樣的關系呢?價值觀對個人與社會又具有怎樣的能動作用呢?我們又該樹立和堅持一種怎樣的價值觀呢?這些問題就是我們這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