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春季學期數學跟崗教學總結

春季學期數學跟崗教學總結

2024-08-01 閱讀 3203

20**年春季學期數學跟崗教學總結

時光如梭,回顧一學期來的跟崗教學工作,可謂有條不紊,腳踏實地,在平凡中有創新,在忙碌中有收獲。現將一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在這個學期里,主要是跟二年級的林老師和四年級的張老師學習。在這段日子里,我們的任務是聽課、準備匯報課、評課、學習班主任工作、參加讀書交流會等等工作。

二、在跟崗聽課學習中反思

不同的年級,針對不同的學生,教學方式是與眾不同的。在聽數學課的過程中,嘗試不同年級階段的學習。一年級鄭老師的數學課堂方式是管理課堂紀律的手段很有威嚴,一念到哪個搞小動作的學生,學生們馬上就認真聽課。采用的是“小手放桌面,小眼睛看頻幕”來引導學生回到課堂上來。看到了二年級的林老師、洪老師、曾老師的教學實踐,這三個老師的教學方法各有特色,上課的管理能力也是很值得我認真學習。林老師的上課特色是多以幽默的語言來組織課堂;曾老師的上課特色是在教學中,把學生發現的疑問加以糾正,重視學生的思維方法。洪老師的上課特色是教學表情豐富、生動,從中針對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充分把握課堂紀律,以嚴厲來攻,從而讓學生自覺遵守紀律。個人覺得課堂紀律很重要,在上課前,必須掌握如何應付課堂上的突發現狀,引領學生跟隨教學的步驟也是一個重點。在評講練習時,適當地把答案板書出來,這樣可以給學生留下記憶。在四年級的聽課學習中,針對班里的知識基礎和學生情況,在平時教學中采取書上的題學生做完后教師挨看,個人認為這樣能準確掌握學生學得怎么樣,學生做的思考題每題必看,這樣能防止學生偷懶不做。

在聽復習課時,觀察到主要是檢查上一階段所上的課,思考教學課堂中如何更好地向學生講解知識點,才能讓學生容易去吸收。畢竟,如果按照自己的意思去給學生講解,作為低年級的學生,他們的接受范圍比較小,需要用更有概括性的語言來組織教學。

三、認真鉆研教材,提高駕馭課堂的能力

在教學中,首先認真學習新課標,認真鉆研教材,為了準確的傳授知識和找出知識傳授的捷徑,我經常學習不同的教學方法,這在林老師的賽課中,給我的印象是最深刻的。從林老師準備賽課的那段日子里,我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幫忙準備教具、學具等等。在上練習課之后,感覺總體上課堂紀律把握得下。不過,經常需要停下來給學生強調紀律,認識到自己的教學方法還是不夠好,沒能及時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雖然,上課的機會比較少,但是,我時刻提醒自己,要珍惜上課的機會,不僅僅是上課,還要反思課堂的效果。在跟崗二年級那段時間里,林老師由于忙于準備賽課,喉嚨不舒服。老師安排了我上二年級一班、四班的課,內容有混合運算、解決問題的課型和練習課。上練習課時,我認真做每道練習題,琢磨著如何在學生面前講述,才能更容易去教會學生,也積極向林老師請教,在林老師的指導下,我及時糾正自己的教學方法,時刻提醒自己要板書練習題的答案給學生看。課后,及時檢查學生的練習冊,總體上,對學生的完成情況比較滿意。

在上新課“混合運算”之前,我提前備好課,把教案拿給老師幫忙指點。剛開始,林老師建議我把在課堂上所要講的話也詳細的寫下來。而這節課的重點是教會學生會書寫遞等式運算的步驟,在課堂上,我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練習計算,同時,讓學生上臺寫出自己的答案,從中,指正學生容易犯錯的地方:不能直接在算式后面寫等號,還在第二行的第一個數字的前一格寫等號.......在備課的過程中,我花的時間比較多,有時候卻剛好碰到教室的電腦壞了,導致自己準備的課件沒辦法展現在學生面前。當時,教室里有好多聽課的見習生,我及時改變自己的上課環節,直接板書幾道綜合算式,讓學生回答如何計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學生回答時,我也及時板書給學生看。在那幾天的上課中,我對自己的表現并不滿意。我對學生的課堂狀態還沒能夠做到及時地引導到課堂上,學生也經常出現分神,有時候,我重復提問的問題,下面的學生回答的聲音仍然很小。還有,在課堂上,對違規的學生批評得比較多,對認真聽課的學生表揚得比較少。我發現,對于學生來說,表揚比批評更重要,我卻忽略了這點。

四、服務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嚴格要求學生

備好一節課,不只是備教材,還要備學生。針對低年級的學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可以采用加分比賽、表揚學生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上來。上課要多加入一些游戲、講故事的環節來帶動學生的積極性,眼神要關注到每個學生。

在二年級上課時,如果用教具進入課堂,學生的積極性比較高,二年級一班的學生很調皮,特別是有一兩個學生是屬于智力有障礙的,這對我如何把握好課堂的紀律是很大的挑戰。有過兩次,處理得不好,導致其他學生受這幾個學生的影響。有時候,學生都不在上課的狀態,有的說話、有的玩自己的.......我提問的問題,學生都沒回答。偶爾,出現板書亂的局面,備的課的內容講不完,講題的思路亂了、經常口誤、忘記板書等等。新課的導入出現問題,新課只用3分鐘的時間就結束了。課堂上,缺少表揚學生。

在幫忙代洪老師的兩節數學課,我體會到課堂上學生為主體的重要性。在二年級七班,上了一節有關解決問題的課型。剛開始上課,感覺壓力來了,這個班是我從跟崗以來,第一次和這么調皮的學生的交流。(編輯:教師范出現的狀況有好幾個學生上課專門講話、不聽課,提醒他們認真聽課,卻得到不耐煩的眼神。原本計劃的上課內容,由于強調紀律,幾道練習沒有完成就到了下課時間。讓我感到,接觸不一樣的學生,一個班的班風很重要,需要從細節去了解學生,把他們引到班集體來,形成好的學習習慣。而到二年級五班,感到驚喜的是,這個班的學生上課的注意力挺好的,喜歡回答問題也喜歡主動提出疑問的學生很多。整節課的教學目標和任務順利完成。

五、對目標完成的效果

這段時間的跟崗,我也算滿意。從第一次的匯報課到第三次的匯報課,一直堅持下來,雖然,所取的進步不大,還要繼續加油,但是,有這么一個團隊,老師們不斷的指導,真的感到很榮幸。

篇2:春季學期數學跟崗教學總結

20**年春季學期數學跟崗教學總結

時光如梭,回顧一學期來的跟崗教學工作,可謂有條不紊,腳踏實地,在平凡中有創新,在忙碌中有收獲。現將一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在這個學期里,主要是跟二年級的林老師和四年級的張老師學習。在這段日子里,我們的任務是聽課、準備匯報課、評課、學習班主任工作、參加讀書交流會等等工作。

二、在跟崗聽課學習中反思

不同的年級,針對不同的學生,教學方式是與眾不同的。在聽數學課的過程中,嘗試不同年級階段的學習。一年級鄭老師的數學課堂方式是管理課堂紀律的手段很有威嚴,一念到哪個搞小動作的學生,學生們馬上就認真聽課。采用的是“小手放桌面,小眼睛看頻幕”來引導學生回到課堂上來。看到了二年級的林老師、洪老師、曾老師的教學實踐,這三個老師的教學方法各有特色,上課的管理能力也是很值得我認真學習。林老師的上課特色是多以幽默的語言來組織課堂;曾老師的上課特色是在教學中,把學生發現的疑問加以糾正,重視學生的思維方法。洪老師的上課特色是教學表情豐富、生動,從中針對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充分把握課堂紀律,以嚴厲來攻,從而讓學生自覺遵守紀律。個人覺得課堂紀律很重要,在上課前,必須掌握如何應付課堂上的突發現狀,引領學生跟隨教學的步驟也是一個重點。在評講練習時,適當地把答案板書出來,這樣可以給學生留下記憶。在四年級的聽課學習中,針對班里的知識基礎和學生情況,在平時教學中采取書上的題學生做完后教師挨看,個人認為這樣能準確掌握學生學得怎么樣,學生做的思考題每題必看,這樣能防止學生偷懶不做。

在聽復習課時,觀察到主要是檢查上一階段所上的課,思考教學課堂中如何更好地向學生講解知識點,才能讓學生容易去吸收。畢竟,如果按照自己的意思去給學生講解,作為低年級的學生,他們的接受范圍比較小,需要用更有概括性的語言來組織教學。

三、認真鉆研教材,提高駕馭課堂的能力

在教學中,首先認真學習新課標,認真鉆研教材,為了準確的傳授知識和找出知識傳授的捷徑,我經常學習不同的教學方法,這在林老師的賽課中,給我的印象是最深刻的。從林老師準備賽課的那段日子里,我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幫忙準備教具、學具等等。在上練習課之后,感覺總體上課堂紀律把握得下。不過,經常需要停下來給學生強調紀律,認識到自己的教學方法還是不夠好,沒能及時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雖然,上課的機會比較少,但是,我時刻提醒自己,要珍惜上課的機會,不僅僅是上課,還要反思課堂的效果。在跟崗二年級那段時間里,林老師由于忙于準備賽課,喉嚨不舒服。老師安排了我上二年級一班、四班的課,內容有混合運算、解決問題的課型和練習課。上練習課時,我認真做每道練習題,琢磨著如何在學生面前講述,才能更容易去教會學生,也積極向林老師請教,在林老師的指導下,我及時糾正自己的教學方法,時刻提醒自己要板書練習題的答案給學生看。課后,及時檢查學生的練習冊,總體上,對學生的完成情況比較滿意。

在上新課“混合運算”之前,我提前備好課,把教案拿給老師幫忙指點。剛開始,林老師建議我把在課堂上所要講的話也詳細的寫下來。而這節課的重點是教會學生會書寫遞等式運算的步驟,在課堂上,我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練習計算,同時,讓學生上臺寫出自己的答案,從中,指正學生容易犯錯的地方:不能直接在算式后面寫等號,還在第二行的第一個數字的前一格寫等號.......在備課的過程中,我花的時間比較多,有時候卻剛好碰到教室的電腦壞了,導致自己準備的課件沒辦法展現在學生面前。當時,教室里有好多聽課的見習生,我及時改變自己的上課環節,直接板書幾道綜合算式,讓學生回答如何計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學生回答時,我也及時板書給學生看。在那幾天的上課中,我對自己的表現并不滿意。我對學生的課堂狀態還沒能夠做到及時地引導到課堂上,學生也經常出現分神,有時候,我重復提問的問題,下面的學生回答的聲音仍然很小。還有,在課堂上,對違規的學生批評得比較多,對認真聽課的學生表揚得比較少。我發現,對于學生來說,表揚比批評更重要,我卻忽略了這點。

四、服務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嚴格要求學生

備好一節課,不只是備教材,還要備學生。針對低年級的學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可以采用加分比賽、表揚學生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上來。上課要多加入一些游戲、講故事的環節來帶動學生的積極性,眼神要關注到每個學生。

在二年級上課時,如果用教具進入課堂,學生的積極性比較高,二年級一班的學生很調皮,特別是有一兩個學生是屬于智力有障礙的,這對我如何把握好課堂的紀律是很大的挑戰。有過兩次,處理得不好,導致其他學生受這幾個學生的影響。有時候,學生都不在上課的狀態,有的說話、有的玩自己的.......我提問的問題,學生都沒回答。偶爾,出現板書亂的局面,備的課的內容講不完,講題的思路亂了、經常口誤、忘記板書等等。新課的導入出現問題,新課只用3分鐘的時間就結束了。課堂上,缺少表揚學生。

在幫忙代洪老師的兩節數學課,我體會到課堂上學生為主體的重要性。在二年級七班,上了一節有關解決問題的課型。剛開始上課,感覺壓力來了,這個班是我從跟崗以來,第一次和這么調皮的學生的交流。(編輯:教師范出現的狀況有好幾個學生上課專門講話、不聽課,提醒他們認真聽課,卻得到不耐煩的眼神。原本計劃的上課內容,由于強調紀律,幾道練習沒有完成就到了下課時間。讓我感到,接觸不一樣的學生,一個班的班風很重要,需要從細節去了解學生,把他們引到班集體來,形成好的學習習慣。而到二年級五班,感到驚喜的是,這個班的學生上課的注意力挺好的,喜歡回答問題也喜歡主動提出疑問的學生很多。整節課的教學目標和任務順利完成。

五、對目標完成的效果

這段時間的跟崗,我也算滿意。從第一次的匯報課到第三次的匯報課,一直堅持下來,雖然,所取的進步不大,還要繼續加油,但是,有這么一個團隊,老師們不斷的指導,真的感到很榮幸。

篇3:骨干老師培訓班數學培訓方案

一、指導思維

依據**市骨干教師的整體培訓精力,遵守小學數學骨干教師成長法則,浸透“教學科研型”人才培育的教育理念,充足應用中國教育學會、市教科所、區教培核心資源,保持按需施教,學、研、用聯合,凸起時代性、針對性、實效性和進步性,摸索優質、高效、開放的培訓模式,以“研究課堂教學、尋求高效教學”為主要實踐內容的教師文化;領導學生自動地與教學實際對話、與骨干班成員對話、與自我對話,有效地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從研究教材教法到全面研究學生、教師的行動;從重組織運動到重在培養研究狀況;從關注狹窄教訓到理念更新和文化再造,盡力造就適應21世紀教育改造和新課程實行須要,存在現代教育素質能力和翻新精神的**市小學數學骨干教師,以促進我市小學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推進我市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革和發展。

二、工作目的

1、研究課例,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2、深入實踐,晉升教師的素質和實踐智慧。

3、連續發展,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4、經驗重組,促進骨干教師回學校后對校本教研的縱向發展。

三、培訓內容

培訓內容以“新理念、新課程、新技術、師德素養”為中心。詳細分為以下三大板塊:1、新理念;2、理論與技能;3、課堂實踐。

1、新理念

懂得社會跟時期對教師的請求,進行教師職業道德、心理培訓,提高參培教師的職業涵養,增進進先生的成長。

2、實踐與技巧。

針對數學學科的特色,進行現代教育理論、相干學科常識、課堂教養技能、課堂察看技巧、古代教導技術等內容的培訓,進步參培老師理論文明素養,開辟視線,確破現代數學教學觀點,加強理論思維水溫和自我發展才能。

3、課堂實踐。

學員深刻到各個學校,通過課堂案例的深入分析和研究,了解學校的教育教學慣例,追隨指導教師聽隨堂課,在領導教師的指點下備課、說課、評課,每人至少上一節研究課。

四、研究方法

利用課堂視察技術,改進行為的行為研究為主要辦法。以“問題”為中心,將課堂中的問題轉化為專題,整合相關資源對問題進行有效解決。

五、研究道路

(一)專題研究課

采用“舉動教育”模式開展工作,專題研討“**教師大比武”的各種課題。以課例為載體,強調專業引領和行為跟進,通過骨干班學員共同研究,來改良教師的課堂教學。

第二階段的專題研究課重要從以下多少個步驟發展研討:

1、由“**區教師大比武”上交的預賽中提拔出研究的課例;

2、分成26個培訓班學習小組,裝備導師,并和加入賽課的教師隨機抽簽造成“學習獨特體”;

3、針對抽取的課例研究并繚繞主題,學科組進行群體研究,構成同課異構研究計劃;

4、“學習共同體”根據研討內容,撰寫課堂教學反思,上傳博客圈;

5、由學員組長招集組員對活動進行總結,指定推舉組員就每次活動進行專題綜述。

(二)課堂問題研究方法門路

以“**區數學教師大比武”的課例為研究載體,研究這些課例中產生的事件或存在的景象,以迷信的立場、應用科學的方式及教育學、心理學原理,進行當真的考察、研討、剖析,力求探究事件或現象背地的實質起因,從而改進課堂中的教師行為以及與課堂相關的組織治理行為。

1、多情勢經驗重組。提倡團隊研究,形成“**骨干教師學習共同體”,共同體由三方面的職員組成,一為教培中央根據“**教師大比武”發生的26名總決賽參賽選手及其本校的學科教研組,二為在**區參加培訓的“**市骨干教師數學七班和八班”共102人分成的26個團隊,三為選取的**區數學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為該共同體的導師。由“學習共同體”抽取課題落后行優化組合,進行校本研修,環繞課題進行上課及以上課為中央的教學設計、說課、評課、撰寫教學反思等校本研修活動,突出“**市骨干教師培訓”研究的團隊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