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年X中學秋學期階段性教學工作總結
20**學年X中學秋學期階段性教學工作總結
本學期,認真慣徹區教育局“培名師、育優生、出高質、創名校”十二字工程,全面開展教學質量管理年活動。堅持科學發展的理念,以“創先進推動教育改革,爭先進提升教育質量”為主題,深化“一主多輔互動式”課堂教學模式和全員德育導師制的研究,繼續推行“35+10”課堂教學模式,實施有效練習,開展課堂觀察,開展國家課程校本化的研究,開發和使用好學案。開展優質課評比活動,構建高效課堂,開展高效課堂大討論,開展形式多樣的“雙語”拓展活動。形成“人人議質量,人人重質量,人人想質量,人人有質量”的工作氛圍。加強素質教育,推進精細化管理,全面完成區教育局下達的各項目標,全面提升學校的辦學水平與教學質量,促進學校又好又快地發展。
一、嚴格教學常規的過程管理和監控,規范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
開學初,教導處結合區教育局教學質量管理年的精神對教學常規匯編的內容進行了修改和更新。匯編中包括的主要內容有:一是教育教學的具體要求、教學常規管理細則、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策略、課堂效率大討論的十二個話題、國家課程校本化的研究實施程序、一對一輔導的倡議、課堂觀察框架等作為教師學習提高的內容。二是看課記錄、課堂觀察量表、教研活動記載、輔導學生記錄、快樂作業記載、學生成績跟蹤表分析表、教師專題總結等,作為教師教育教學工作記載的軌跡。
為規范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學校對每位教師的教育教學從六個方面進行考核與督查。一是規范上(下)課程序五步驟。二是教育教學常態性督查機制的15個方面。三是師生“雙語”拓展展示活動的開展。四是“三三兩兩”談心活動落實到每一天。五是落實“創先爭優活動”的‘六個一’。六是強化學生學習的八點要求。
在“創先爭優”活動中,為了發揮領導干部的在教學常規工作中表率和模范作用,利用每周五班子例會,對班子成員一周的工作進行考核并公示??己说膬热莅ǎ簫徫还芾?、值班手記、教育教學反思、參與教研活動情況、隨堂看課次數、對教師的考勤記載的填寫等各項工作進行全面檢查。
在九年級補課期間,校長、書記、教導主任各隨堂聽了五位教師的課,聽完課及時與授課教師交流,指出教學中的成功與不足,還對教師編制的學案、學生的錯題本、難題本、知識積累本的運用和落實情況進行了檢查,查完后當面提出要求及改進的措施。九年級補課結束后,對每位教師的教學常規進行了全面的檢查。
每天學校行政值班領導巡堂檢查、對教師的坐班進行考勤記載,并寫出當天的值班手記。具體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教師早、中、晚按時到班輔導情況。
2.教師坐班考勤。
3.教師提前候課,上課有無缺堂。
4.室外課教師組織教學情況。
5.推門查看教師是否運用“一主多輔,多維互動”的教學模式,教師組織課堂教學情況,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參與情況,教師有無學案上課。
6.各班公室教師辦工情況。
7.教研組、備課組開展教研活動及教師看課、議課情況。
8.“三三兩兩”的談心活動與輔導情況。
9.每周年級掛點領導組織各班教師召開一次教師碰頭會并對教師集體備課、看課、議課、周測、錯題本、難題本、知識積累本、雙語拓展、導師記載進行一次檢查。
10.每月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及教研組長對全校教師的備、教、批、輔、考、研、析、等各個環節進行全面的檢查,對做得好的教師在全體教師會宣傳表揚,對做得不好的教師校長、書記及各處室的領導找其談話。
本學期,為了讓學生將改錯本真正能得到落實,讓學生養成自覺糾錯的習慣,收到實效。教導處首先在全校教師中對學生糾錯的意義作廣泛的宣傳和動員,并對學生的糾錯本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每周對學生是的糾錯本進行檢查,把教師在這一環節中要求學生落實得好的錯題本進行展示和宣傳,通過一個多月的督查,絕大部分教師能將這要求落到實處,并嘗到了甜頭。
我校的教學常規管工作扎實到位。教學教研資料齊全,有二次備課、看課、議課,教學反思、教研活動有量化評分表等。在說課和備課中,都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把教放在學生的學上,教師的教學反思都是用心去寫的,教師的課堂觀察設計了量化表,教師將自已教學中感到困惑的觀察點記錄在觀察表中,邀請同科教師在看他的課時對照這些觀察點去觀察,來尋求同科教師的幫助,看完課后,即時議課,讓主講教師的教學困惑得以解決,教研活動有較強的針對性和目標性。每天的行政值班手記,對學校全天各項活動進行了全面的記載,并突出主體和主題。對所做的工作能很好的回顧和反思,對教學工作有較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
二、深化課堂教學研究,形成適合本校的課堂教學模式。
課堂教學應體現“一主多輔互動式”的教學模式。同備課組的教師,從課前集體備課、課堂看課教師參與輔導、課后議課,都要體現同備課組教師協同教學,合作施教。主講教師集體備課、授課、議課中都要體現主導地位,看課教師深入到學習小組對學生參與學習進行指導、幫助、督促學生完成教師安排的學習任務,充分發揮看課教師的發現、調研、輔導功能。在主講教師、看課教師、學生共同參與和交流下,構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組生互動、組組互動、人人參與、小組合作的學習共同體。[制度大全-
培養學生“合作”的意識,在課堂上要刻意創設適宜合作學習的情境,渲染集體合作的氣氛,使學生發自內心地產生“要合作的動機和愿望”。培養學生合作的技能,使小組學習始終處于一種有序狀態,讓學生進行實質性互動、合作,以期取得好的效果。要讓學生,一定要學會傾聽,要聽清他人與自己的不同之處,聽懂與眾不同的見解;要學會表達。要求學生語言流暢、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要學會質疑。對別人的發言不能聽而不想。每次小組活動之后,都要即時進行評價,適時引進競爭機制,使小組間通過競爭共同得到提高,分享成功的快樂。為了充分發揮小組長的職能作用,小組長必須對老師下達的學習任務和分工進行檢查、匯報,定期對組員在課堂上參與學習的情況進行評價、記載并與科任教師及時溝通與交流。
三、開展校本研究,引領教師發展。
深入開展校本研究,將國家課程校本化,開發和使用好學案。充分發揮教研組長、備課組長主動性和職能作用,教研組長要理清教研組的工作思路,并將集體備課、課堂觀察、看課、議課、教學敘事等多項活動的開展與研究落到實處并取得成效。借助我校教師博客群這一平臺開展教學研究,互動、交流,撰寫教學敘事、管理敘事,促進老師對教育教學的思考與總結,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大力倡導教研組長寫每日教育教學手記,促進教師向研究型發展。
八年級物理備課組的集體備課分四步完成。第一步建立一個三人集體備課的公共電子郵箱,在授新課一周前將個體備課的學案發送到公用郵箱。第二步由備課組長綜合個體備課形成集體備課學案案。第三步各自結合他人備課、班情、學情、進行二次備課。第三步三人授課完后及時議課,相互交流各自課堂教學中的成功與不足,個自對學案再進行修改和補充進行第三次備課。第四步將各自第三次備課的教案發送到公用郵箱,實現資源共享,為以后的教學提供更高質量的導學案。這樣的集體備課機動性強、可操作性強,克服了教師集中難的問題。
篇2:階段性教學反思總結:如何讓小組學習高效
階段性教學反思總結:如何讓小組學習高效
研究的問題:如何讓小組學習高效,以達到小組成員相互幫助,共同進步的目的。
解決措施:
一.在小組分配時,要格外的注意。這也是合作學習是否能真正做到高效很關鍵的一步。在好學生和程度相對弱一點的學生的配置上,能起到幫助,引導,講解,督促的作用。在小組上能真正有成效。
二.小組既要有團體合作和競爭意識,還要有相應的分工。不同號數的學生都有針對于自己能力的任務來做。讓每個人都有事情來做。
三.在問題的設計上一定要做到有針對性并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可以緊緊圍繞這個話題展開相應的討論。問題的設置應該從學生角度出發,讓學生有激情和意愿來完成任務。
四.作為教師,在討論過程中,我一直都是一個問題的設計者,活動的組織者和難題的解決者的角色。所以,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我不斷的觀察和了解學生在討論時的情況。適當的給予一些提示。要求學生討論時速度快,-制度大全整理-效率高。充分體現小組合作的精神。并且在每次小組合作之后,對學生的討論結果,多以表揚和鼓勵為主,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保持良好的學習心態。
效果:我發現學生們在課堂上尤其是小組合作討論方面變得主動和積極,而且真正做到了高效的完成我設計的每個討論話題,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觀點。讓問題的答案都能在所要求的框架中。
下學期的設想:
1.針對組長,進行進一步的培訓。真正讓組長做到帶頭作用
2.各小組定期的對組內的活動情況作出評價,并針對小組組員的個人情況進行打分,讓每個人看到優點以及不足。
3.教師可在班級定期選出表現好的小組,進行鼓勵,以激勵其他小組。
4.在設計教學問題時,要更加有層次感,難易適中。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參與其中,互相學習,獲得一定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