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小學語文教育名家教學觀摩活動反思
今天,聽了好幾個老師的觀摩課,每一個都讓自己大開眼界。其中自己印象最深的就是姜樹華老師《山雀》的觀摩課,他成功地將整個課堂還給了學生,讓學生成為了課堂真正的主人。
首先,在初讀山雀這部分,他讓學生自由讀課文,而且強調要大聲讀,這在我的課堂我沒有強調讓學生大聲地讀出來,這是我的失誤,以后一定要提醒他們大聲地讀出來,這樣就可以方便給學生糾易讀錯的字音。其次,在整片課文中,他始終用“這是________的山雀!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種句型,不僅邏輯清晰,而且鍛煉了學生完成句子的能力。通過讓學生仔細讀課文,和不斷的糾正,最終很好地完成了句子的補充。在講述山雀如何不離不棄時,他讓學生小組討論,盡量用最簡單最精煉的詞語來概括出兩只小山雀不同情況下不同的狀態,并讓多個學生進行朗讀示范,讀出最恰當的情感,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的參與活動。特別小練筆環節,姜老師讓學生用第一二人稱,寫兩個小山雀的對話,之后再將同學分為自由的小山雀和拘禁的小山雀兩組,分別讀出自己寫的句子。這樣同學們都很爭先恐后的加入這個活動,也更能領會山雀的內心活動。最后他通過讓孩子們用碰碰、摸摸同桌的臉頰來體會作者觸碰小山雀時的心情,成功地使學生體會到作者要表達的情感。一個陌生的班級,陌生的學生,但是課堂卻如此地活躍,連貫。自己由衷地佩服。姜樹華老師在講“過有品質思維的語文生活”時提到,思維力是世界共同的走向;生活,因語文的思維而美好。課堂只有是不流暢的,學生才會進步等等。每一句話對自己來說都是一種震撼,一種教育,讓自己望塵莫及。
今天的培訓,讓我再次理解了學無止境,學海無涯這些話!郭雪萍老師那滿屋的書籍,出口成章、信手拈來的詩句,以及張祖慶老師較強的邏輯能力,都讓自己心生敬意。這就讓自己想起,可怕的是比你優秀的人比你更努力!以此自勉吧!
篇2:全國著名特級教師語文教學觀摩活動學習體會
全國著名特級教師“語文教學觀摩活動”學習體會
10月18--19號,我在蘇中東沙湖學校參加了由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培訓中心舉辦的“中國教育夢--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好課堂中學語文教學觀摩活動”,觀摩了鄭小龍、王君、吳欣歆等語文名師的精彩課堂教學展示。
z老師的《安塞腰鼓》的課堂教學展示,讓我感受到了高超的語文概括提煉能力以及對文本的解讀能力。印象最深的還是王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的精彩朗讀,它使我深深地明白朗讀應該是一個語文教師的基本素養之一,教師的精彩朗讀會使自己的課堂蓬蓽生輝,把學生迅速帶入語文學習的場景。
z老師一堂《湖心亭看雪》的文言文教學展示,讓我感受到語文教師深厚的文化內涵以及教師自身所散發出的那種“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教學魅力。
z老師的《作文主與賓》作文教學指導展示,告訴我在教學中“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方法是提高能力的一大法寶。
名師們分別在示范課之后,做一場專題報告。專家們獨到的理論指引和別具匠心的課堂教學過程同時展現,讓我受益匪淺。下面我談一下自己的學習體會:
名師們上課風采各異,他們睿智而精妙的理論引領給與我啟發。如何讓我們的語文課真正做到高質高效呢?
(一)誦讀,語文教學的秘訣
幾位教師都要求學生反反復復地讀,有的甚至讓學生在課堂上讀了十幾遍,相當部分學生已能當堂成誦。課堂上讓學生朗讀,還要注意讀的目的性要明確。讀也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如自由讀、指名朗讀、齊讀、小組讀、分角色讀等,根據課堂情況,相機進行,避免了單調,更重要的是教師給予了學生適當的指導。如王君老師指導學生朗讀《安塞腰鼓》時,不僅點撥學生如何把握本節的情感,而且還指導學生如何用氣聲朗讀,如何輔以體態表達情感,最后老師親自示范表演。學生投入讀,教師傾情演繹,贏得了滿堂彩,把課堂推向了高潮。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這些教師也知道朗讀的重要性,但沒有充分地利用這一法寶。首先,教師不能把朗讀當作可有可無的課堂點綴,而應給予充分重視,有時寧可少分析一些,也不要少朗讀。第二,教師應修煉內功,努力提高自己的朗讀水平,并在備課時自己反復讀,認真揣摩玩味文本的朗讀,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才會在上課指導學生時,有話可講,有法可指導,從而得心應手。第三,教師應在學生初一時,就狠抓學生的朗讀訓練,除集體指導外,還可利用早晚讀時間進行個別輔導,讓學生養成有感情朗讀的習慣,讓學生喜歡朗讀,并逐漸提高大多數學生的朗讀水平。
(二)品味,挖掘語文的內涵
“語言品味”現已成為語文課只所以為語文課的一個最重要的標志,也似乎成為了語文閱讀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教學手段。這幾節示范課都給予了足夠的重視,不管是小說,還是文言文,教師都花大力氣指導學生進行語言品味。教師不僅關注關鍵詞句的品味,而且特別關注那些學生容易忽視的卻有助于人物形象理解的重要詞句的品味。
通過這次聽課,我開闊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今后我會從語文教學的學科特點出發,踐行踐思,立足課堂教學實踐,堅持以學生為本,講求課堂的有效性和實效性,將課堂真正的還給學生。
篇3:初中語文名師教學觀摩研討活動學習體會
初中語文名師教學觀摩研討活動學習體會
20**年11月27日至29日,我參加了由北師大教師培訓中心在蘇州國際外語學校舉行的“中國教育夢--‘讓課堂綻放生命活力’初中語文
名師教學觀摩研討活動”,觀摩了趙謙翔、楊宏麗、徐杰等語文名師的精彩課堂教學和專題講座。近距離觀看名師上課,聆聽名師的教誨,一睹名師的風采。聽后令我心靈震撼,我感受到原來教師可以如此傳神的傳道,學生可以如此輕松的學習。同時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淺薄與不足。
此次觀摩活動,讓我如飲甘霖,如沐春風,感慨萬千。4位名師為我們帶來了4節力求體現以學生為本,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發展的高質量的閱讀、寫作教學課,他們的課精彩紛呈,亮點頻出。他們用敏銳的教學智慧、獨特的教學風格、巧妙的教學機智、獨特的人格魅力,把一堂堂課教學得活靈活現,演繹得恰到好處,使在場的聽課教師無不拍手稱贊,連連叫好,而他們的講座也很切合我們的教學實際。兩天來,我一邊學習,一邊思考,讓我對初中語文教學有了新的認識,收獲頗多。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趙謙翔老師上的《五柳先生傳》。趙老師的課堂不但教給學生讀文言文的方法,吟讀、細讀、品讀......還以一種悠然的氣度引領學生自然暢游于文字之中,循循善誘,娓娓道來,讓學生從讀到說,從說到思,漸入佳境,使學生久久沉浸在文字、文學、文化的語文氛圍之中。
示范課結束后,趙老師又開始了《熟讀精思微寫》的專題講座。講座中趙老師從熟讀、精思、微寫三個方面談了他如何讓文言文教學綠色起來。讓我們特別欽佩的是趙老師的學生所作的文言詩文,這些文言詩文也讓在場的老師們得到了啟發,偶爾讓學生學習寫寫文言文,其實也是提高學生文字功底的方法之一。
此次觀摩活動開闊了我的教學視野,讓我受益匪淺、感觸頗多,真是不枉此行。在觀摩課的課堂中,我看到了名師們重視字詞的教學,注重學習方法的引導,注重學習語言文字的運用,強化讀寫結合的意識。課堂書聲瑯瑯,語文味十足,讓我感到學生是在實實在在地學習語文,老師是在扎扎實實地教語文,語文課充滿著無窮的魅力!這是我們課堂教學努力的方向!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反思我的教學,我常會抱怨學生的作業錯別字多、字跡馬虎,常抱怨學生朗讀水平差,常抱怨學生作文干巴巴......靜心想一想,為什么會這樣呢?難道都是學生的原因嗎?我的課堂落實了讀寫結合了嗎?課堂上忙于引導學生理解各種句子的含義,給了學生多少朗讀的指導,留給學生多少朗讀的機會?給了學生多少寫的指導,多少練筆的機會?那么我能為我的教學做些什么呢?不能彷徨,不能猶豫,只能迎著改革的浪潮,取名師的“經”,邁自己的“路”。今后我將以名師為榜樣,不斷吸取他們的精華,勤懇耕耘,不斷探索收獲明天的希望。因為,殘缺的改變永遠勝過完美的守舊!
總之,此次觀摩學習,讓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俗話說得好:“活到老,學到老。”真不假!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本著吃透教材,吃透學生,因材施教,提升自身素質,不斷學習,博采眾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積淀教學素養。今后我會更加努力,努力做好一位語文教師,努力做好每一位學生喜歡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