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語文老師教學故事一節特別習作課

小學語文老師教學故事一節特別習作課

2024-08-01 閱讀 7230

記得大四實習時那段初為人師時的日子,辛苦里夾雜著幸福。印象最深的還是那節“特別”的習作課,時至今日,想起來依舊那么清晰而溫馨:

六(4)班星期二下午的習作課是排在體育課后面的,有時到了上課時間,學生還是氣喘吁吁、汗流浹背的,精神分散,給教學帶來了很大的難度。有一次上這節課時,我就嘗試改變了一下方法。結果,學生不但沒有因為體育訓練而影響學習,反而精神集中,課堂氣氛十分活躍。下面是我和學生的課堂互動:

本節習作課我帶來了一個石榴和工具刀,學生一下就提起了興趣,知道本節課的內容是寫石榴。大家都密切注視著我手里的石榴,我趁機讓學生表達出石榴的外形,有的學生說:“石榴圓圓的,紅紅的,身上還有一些密布的斑點……”還有的說:“石榴的外表并不好看,沒有蘋果那樣紅潤的光澤,那么討人喜歡”大家一個個爭先恐后地表達著自己的觀點,這時,我要求學生將自己的想法寫在習作練習本上,并舉手跟大家分享自己的語句。

接著,我請學生認真觀察并拿起事先準備好的小刀,輕輕在石榴上劃開一個“十”字,剝開它的皮。并要求學生一點點把我的動作、表情等看到的內容寫成句子表達出來并讀給大家聽,聽的同學也可以把自己認為好的句子摘錄到自己的本子上。就這樣,我們一起寫出了:“只見老師小心翼翼地拿起刀,橫放著切下去,又呈“十”字形劃開另一邊,輕輕剝開它的皮,哇,好漂亮,里面的果肉呈五角形,像朵紅花,有秩序地排列著,像個訓練有素的軍隊,讓人不禁產生愛慕之心…….”用同樣的方法,敢于站起來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的同學,不僅得到了一顆石榴籽,更收獲了大家的贊美。

緊接著,獲得石榴籽的同學把它吃掉,并說一說它的味道。經過大家的努力,我們一致認為這位同學總結的比較好。他說道;“我小心翼翼地把珍珠似的籽放進嘴里,一股酸酸甜甜的汁水四散開來,流遍整個舌頭,細細品嘗,它有草莓的甜味,又有橙子的香味,好吃極了。”

最后,我又請學生說一說自己了解的石榴的營養價值和醫用價值,趁此機會我也補充了一些,請大家寫出來,組成一篇完整的作文。

整節課在這種活躍,輕松又享受的氛圍中結束了,而我們依然意猶未盡…….

這個課堂故事我認為有兩個作用:1、利用小學生喜歡實踐動手的特點,設置懸念,把學生分散的心集中到課堂上來,使學生喜歡上你的課,變被動為主動;2、對學生進行了習慣教育,讓學生主動表達、敢于表達、并逐步增強自信心。

小學生由于年齡比較小,自我控制能力弱,再加上習作課內容相對來說比較枯燥,如果老師不改進課堂教學方法,總是以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來講授,那么,肯定不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談不上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了。要想當一名學生喜歡的老師,就應該在認真鉆研教材的同時,悉心推敲每一節課的講授方法,只有學生喜歡,才會認真上課,而不是一味地強制學生去聽、去學。學無止境,讓我們學習學習再學習,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藝術吧!

篇2:小學語文教育敘事教學故事隨筆欣賞

一節成語教學課

江蘇興化市大垛中心校潘健

今天語文課學練習六的十二個成語:言行一致,口是心非;不卑不亢,奴顏婢膝;春風得意,垂頭喪氣;艱苦樸素,花天酒地;以理服人,蠻不講理;大公無私,營私舞弊。這么多成語一下子涌過來,真有點應接不暇。按以前的方法,學生課前都借助詞典弄懂含義,上課只要稍加點撥,再讀一讀,記一記就行了,可總覺得有些單調,學生的積極性不高,測試下來效果并不好。上課鈴聲響的一剎那,我突然冒出了一個點子。

我快步走進教室,笑瞇瞇地說:“同學們,還記得昨天我們背的課外古詩《登科后》嗎?誰來表演詩人第三次赴考,始中進士的欣喜樣?”具有表演天賦的許璐上前活靈活現地演出了孟郊的“春風得意馬蹄急,一日看盡長安花”。我指了指出示的成語──“剛才許璐同學表演了哪個成語?”

“春風得意。”學生齊聲說。

“對!今天我們換個方式學成語,不直接說出含義,想一想這些成語我在生活中、書本上、電視里有沒有見過?如果熟悉,你可以像許璐一樣,通過你喜歡的方式,如表演、講故事、舉事例表現出來,好嗎?”

學生陷入了沉思。不一會兒,快嘴的吳志華率先發言:“我從電視上看到包公斷案,可稱得上大公無私,他的親戚犯法也不放過。而一些貪官則營私舞弊,犯法的人送了禮,就平安無事了,真是可恨。”好小子,他一連說了兩個成語。話音剛落,石國杰就迫不及待地站起來,講晉朝大夫祁黃羊,推薦仇人解狐任縣令大公無私的故事。

“老師,我來表演自己考了高分和低分回家的樣子。”徐彪上來演出了“春風得意”和“垂頭喪氣”的樣子,贏得了一陣掌聲。

李楠也不甘示弱,講起了自己在課外書中了解到雷鋒叔叔生前艱苦樸素的事跡。金卉子則回憶起從電視里看到的昏君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二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不卑不亢”和“奴顏婢膝”這兩個成語不好理解。了解表面意思后,我讓學生扮演了電視劇中的紀曉嵐與和紳,演紀曉嵐對上和對下的態度,自己也過了一回癮,扮演和紳,惟妙惟肖地演出了“奴顏”和“婢膝”,學生哈哈大笑。之后進行反復地誦讀品味,讀出形象,讀出情感,并熟記于心。

還有十分鐘下課,我說:“同學們,我們來玩個游戲,請你們從12個成語中選擇幾個好朋友,不管你到哪里,它們就如你的影子,不離不棄,永遠與你相伴。”學生一聽,樂了,有的選“言行一致”,有的選“以理服人”,看來左邊的含褒義的成語大受歡迎。

“不過,你們還一定要從右邊的成語中選一個,選擇了它,你就是什么樣的人。”學生冷不防我還會冒出這樣的話語,都一時愣住了。隨即小聲嘀咕起來。

看來這可是個痛苦的選擇,很多學生遲遲不肯做決定。我知道如果是我,我也會猶豫。

下課鈴響了,我隱約聽到有學生吁了口氣──謝天謝地,還好是個游戲。

篇3:小學語文老師教學故事:我教研故事

我的教研故事

──參加寧夏全區小學語文教師教研能力大賽紀實

寧夏吳忠青銅峽市瞿靖中心小學張金虎

從教九年,聽了多少節課,參與了多少次評課,自己都已記不清了,但在不斷的聽課與評課的過程中,越來越感覺自己不會聽也不會評了。我一直在思考著這個問題:見多應該識廣,為什么我參與了那么多的聽課與評課活動,不但沒有得到提高,反而越覺得自己聽不出門道、評不出味道來了呢?就在我茫然不知所措的時候,機會來了:我有幸得到了赴中衛觀摩全區小語教師教研能力大賽機會。在大賽現場,我觀摩了四位教師二十分鐘的課堂教學和十二個教研團隊帶來的教研活動的展示,認真聆聽了馬蘭老師關于“如何聽課評課與反思”的精彩講座以及十二位來自區內各市縣參賽教師的精彩評課。內容如此豐富、形式如此新穎,這是我參加工作以來看到的最受用的一次活動,心中不由發出感嘆:此次中衛之旅,不虛此行呀!

不過,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馬蘭老師的講座和十二位參賽教師的現場評課。他們的出色表現不但讓我感受到了專家和名師的風范,也讓我深刻的領悟到聽課評課對于一名教師的成長的重要性。馬蘭老師所做的《聽課評課與反思》的專題講座,讓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聽課評課是一種最直接、最具體、最經常、也是最有效的研究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升教師專業水平的方法和手段。”而參賽的十二名教師就是我們的領頭兵,他們能在短短的二十分鐘內借助先進的教學理念,依據課程標準,以深遂的目光審視做課教師的教學行為,捕捉教學中的亮點與生成,并進行現場評課展示。面對上千名觀眾,他們表現得沉著,冷靜,自信。敏銳的洞察力,流暢的表達能力,以及精辟到位的點評無不令人折服。更讓坐在臺下的我自愧不如,深感自身文化底蘊的匱乏、教育教學理念的陳舊、理論水平的欠缺。在領略他們的精彩表現之后,我認真的反思了自己平時的教研行為,我突然意識到他們站在臺上之所以能夠侃侃而談,說的頭頭是道,是因為他們有著豐富的理論知識和教學經驗,而我正是因為平時疏于學習,懶于反思,不善于總結,致使自己理論知識嚴重缺乏,教學經驗不足,所以才會出現聽不出門道,評不出精彩的現象。想到這,我慚愧不已,但我并不氣餒,因為亡羊補牢并不晚,我會在以后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加強學習,及時反思,不斷總結,積累更多的理論知識和教學經驗。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也會像這十二位參賽教師一樣聽課有法,評課有味。

其實,在這次大賽中,我還承擔著另一個角色,那就是以教研團隊成員的身份參與了教研活動的展示。在賽前,為了更好的展示自己,更為了我們的團隊能在這次大賽中取得好的成績,我做了充分的準備:認真研讀本次教研活動方案,明確活動的主題與分工,明確自己在本次教研活動中所擔任的角色,搜集資料,整理發言材料,積極配合小組完成每一次模擬活動,并能與小組成員切磋交流,努力使本次活動做的盡善盡美。在整個準備階段,我不僅學會通過各種渠道來充實自身的理論知識,還學會了與他人合作,向同事學習,同時也感受到:只有積極地參與教學研討活動,才能將教學經驗上升到理論層次,才能更好地指導教學實踐。

經歷了辛苦的準備階段,終于迎來了激動人心的時刻。本以為自己做了充分的準備,況且自己也參加過一些大大小小的比賽活動,臨場經驗應該夠用了,可事實并沒有如我所愿。剛走上臺,我忍不住看了一眼臺下的觀眾,“天哪,怎么到處都是人呀!”我的心跳不由得加快了,手腳似乎也在微微發抖。幸好此時的大腦還是清醒的,為了讓自己放松一些,我在心里不停的安慰自己:“別緊張,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可是,這樣的安慰并沒有起作用。在發言時,我的雙手根本不停我的使喚,抖動的越來越厲害,為了不讓臺下的評委和觀眾看出我的窘態,我不得不雙手握著話筒。想想自己當是的姿勢,哪里是在參與活動,發表見解呀,簡直就像是在做專題講座。本來熟記于心,滾瓜爛熟的發言,此時卻顯得那樣的生硬、別口。

短短的三十分鐘很快過去了,走下講臺后,我并沒有輕松之感。我不敢正視我的隊員,更不敢面對為了這次比賽而勞心傷神的任老師。因為我害怕由于自己的過失而影響整個團隊的成績。比賽結果終于出來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我們團隊所展示的教研活動竟然獲得了一等獎。頓時,所有的團隊成員都歡呼雀躍起來,而此時的我卻怎么也高興不起來。自己一直以為在眾多的同事面前,優勢多多,機會多多,而正是這種驕傲自滿的心理致使自己在每次機會面前總是顯得心不在焉,雖然思想上重視,可行動上卻懶散輕視,以至于參加了很多活動,卻并沒有獲得最大程度上的提高。也正是由于自己沒有好好把握住每一次鍛煉和提高自己的機會,才造成了今天臺上拙劣的表現。唉,真是汗顏啊!

伴隨著大賽的結束,我的這次中衛之行也畫上了句號。短短的四天,我感慨頗多。在這次大賽中,我不僅學到了很多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更重要的是我懂得:走在課改的道路上,作為一名教師,尤其是一名青年教師,更應該樹立終生學習、終生發展的觀念,珍惜每一次鍛煉與提高自己的機會。不僅要在提高課堂教學技能上下功夫,還應該有長遠發展的眼光,會聽課,會評課,經常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用新的教學理念引領自己,用先進的教學方法武裝自己,用豐富的教學理論指導自己,努力走上專業化發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