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學期教學教育工作計劃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件
教學工作計劃第二學期工作計劃小金玉
新學期,我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以*x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和新的《義務教育法》,牢固樹立和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的*****,與時俱進,開拓進取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依法治校,深入教育教學改革,扎實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素質,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加強學校常規管理,以科研為先導,在質量和內涵上求發展,扎實有效地做好學校各項工作,全面提升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
一、加強德育工作,提高學生思想素養
德育在學校實施素質教育中居核心地位,是學校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對學生的智育、體育、勞動教育及社會實踐活動,具有向導動力和保證作用,深入開展“文明學生”“文明班級”活動把教育工作貫穿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等各個方面,切實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積極探索有效的養成教育模式,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積極開展教育活動,促進學生德育水平全面提高。
二、加強學校管理,努力提高辦學效益
1、加強教學過程管理。本學期我們要把精力用在研究管理、開展教研指導和服務上,經常深入課堂指導工作解決難題。學校領導要經常下班聽課、評課,同時教導處要經常檢查教案、作業批改、輔導等情況。
2、加強我校的教育教學管理,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不斷地修訂完善各種規章制度,強化制度管理,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加強教師的基本功訓練,狠抓教育科研工作,加強對班主任的培訓管理,加強對學生的學習管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堅決杜絕歧視、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的現象發生。
三、加強學校領導班子建設。
1、班子人員要齊心協力、團結教職工,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要有較強的組織觀念,起示范帶頭作用。經常深入教學一線,帶頭學習教育理論帶頭實踐教育改革,帶頭撰寫科研論文,經常舉辦教育教學講座。
2、大力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樹立良好的師表形象。經常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教師法》《教師職業道德》繼續開展鑄師魂、修師德、樹師風活動。不斷地提高教師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的自覺性和積極性、積極推進以德執教、以法執教。
3、積極組織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和各種培訓、鼓勵教師進行學歷進修,提高廣大教師的教學業務水平和育人能力,努力造就一支思想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教職工隊伍。
四、做好我校的安全工作
認真落實《廣東省小學安全工作暫行規定》進一步加大安全教育宣傳力度,不斷地提高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救自護能力,深入開展“安全文明校園”的創建工作,確保我校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詳見《學校安全工作計劃》)
五、做好我校的法制及穩定工作
一是全面落實“四五”普法規劃,加強法制教育,提高廣大教職工的法律意識和依法執教的水平。落實《信訪條例》不斷加強對廣大教師的政策教育,及時排查并處理。二是及時把存在的問題和矛盾在內部消化解決,杜絕*案件的發生。
六、做好我校的黨風廉政建設的工作
一是加強廉政教育宣傳,組織開展警示教育活動。
二是完善制度,加強監督、積極防止腐敗。
三是大力開展黨風黨紀教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七、做好我校的體育、衛生工作
認真貫徹落實《體育新課程標準》和《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上好體育課,使學生體質健康達標開展面達100%,加強學生對拒黃、拒毒和防艾滋病、防傳染病的教育,使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關愛自己,關愛他人,認真抓好學生的健康教育,做好常見的傳染病的預防工作。
八、做好我校的收費和財務管理工作
1、嚴格按標準收費,堅決杜絕亂收費和亂訂私訂教輔讀物行為的發生,完善收費公示制度。
2、做好“兩免一補”工作,落實好政策制定合理的評審方案。
九、做好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工作。
認真貫徹落實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切實做好新機制宣傳工作,利用開學典禮、家長會,黑板報、設立政策咨詢站等形式對新機制的政策進行廣泛宣傳,同時做好我校的“兩免一補”工作。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件
篇2:運用多媒體技術對課堂教學教育資源開發與利用
運用多媒體技術對課堂教學教育資源開發與利用
關鍵詞語:多媒體教育資源,開發與利用
內容摘要:本文試圖從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利用多媒體教學,探討豐富多彩優質教育資源的開發與應用,將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創新思維、做法、取得的實效整理概述。
多媒體教學技術作為現代科技成果進入教學領域后,產生的一種新型教學形態。它是集文字、圖形、動畫、影像和聲音多種形式透視教學信息,以其自身的優勢,在教學課堂中發揮著特殊的功能,對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來,我在教學中始終注重發揮現代化教學媒體的特殊功能,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使課堂教學煥然一新,具體做法是:
一、運用電教媒體,激發學生的興趣,誘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成功的秘訣是興趣。”它是學生學習中的一種積極的心理傾向。愛因斯坦說過:“我認為對一切來說,只有興趣和熱愛是最好的老師。”現代教育強調:“會學”影響學習目標的重要因素是學生學習的動機和興趣。多媒體正是以它獨特的魅力,將學生吸引住,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供了全新的途徑,它能把許多枯燥抽象的教學內容,以動態的畫面和逼真的音響效果展現在學生面前。對學生產生強大的吸引力,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如語文課《海底世界》一課,由于學生對海洋深處的景觀和珍稀罕見的海底生物聽語未聞,所以對海底的“奇、異”很難感悟。我在教學中精心選用多媒體影像,把單純的文字描寫變為鮮明生動的聲圖,將學生推入到身臨其境的美麗海底。對課文中的“無奇不有”“神異詭秘”與“物產豐富”的字、詞、句,才有了真正的理解和感悟。再如《桂林山水》一課,通過讓學生看聲圖并茂的影像,使學生體會到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奇、秀、美、靜、清、綠”涵義特點。誘人逼真的影像不僅縮短了學生的認知和客觀事物間的距離,而且在學生心中喚起了強烈的真實感,從而使學生產生了“我要說”的強烈渴望,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好多學生說出了不同的見解,這些想法都是在多媒體影像后所做出的積極思考,多媒體的恰當運用,不僅誘發了學生的創造思維,而且提高了課堂效率。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運用多媒體教學,由于形象直觀把抽象的、難以理解的內容轉化為生動、有趣的問題。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如在教學《圓柱和圓錐》公式推理時,如果讓學生按傳統的授課方法去理解圓錐的公式恐怕很難,如果借助直觀、形象、生動的課件來學習,引起他們的好奇心,然后用動態畫面的圖像,讓學生仔細觀察、思考,將達到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再如《長方形與平行四邊形》公式轉化,通過課件讓學生認識類比對照理解掌握,通過課件,把抽象、平淡枯燥的難以理解的內容以直觀、易于接受的課件展示給學生,引起學生興趣,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主動探討分析所學內容,使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篇3:幼兒園教學教育隨筆:10篇
幼兒園教學教育隨筆10篇
教育要找準契機
幼兒園的小朋友年齡小,一般聽不懂大道理。要想使他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要善于引導,找準教育契機。
一天,一個小朋友向我告狀:“老師,剛才吳雨翠撿到5角錢沒交給你。”當我找到吳雨翠時,只見她正拿著錢炫耀呢!如果我對孩子嚴厲批評,講一堆大道理,孩子不但不會懂,也許會對老師、家長的話無所適從,達不到教育的效果,因此我決定將事情放一放。
“無巧不成書”中午時分,吳滿雨翠眼淚花地來到我面前說:“老師,我小姨給我買的卷筆刀不見了,怎么也找不到。我一看機會來了,就趁勢對他說:“你撿到別人的錢,丟錢的小朋友會不會著急啊?”吳雨翠聽了,略有所悟:“老師,我錯了,以后撿到東西我一定還給人家。”說著,從兜里掏出錢交給我。上課時,我當著小朋友的面表揚了吳雨翠小朋友,并將錢還給了失主,很快,吳雨翠的卷筆刀也找到了。
這件事,留給孩子的是做人的一點啟示,而留給我的卻是教育過程中值得保留的一條經驗――對孩子要善于引導。
讓幼兒玩自己喜歡的區域活動
我班有幾個小男孩特別愛打鬧,喜歡惡作劇,每天晨間活動或區域活動時,總愛爭奪和亂丟玩具,在自己的區角里坐不住,喜歡到其他小朋友的區角里搗亂,有時還把一幼兒的文具放到另一幼兒的書包里,有時還干擾同伴活動,我花了好多心血,卻很難改變這一現象。
一天活動時,我走到正在打鬧的胡琦海、吳汶杞面前問:“你倆為什么不好好玩呢?”,其中調皮大王吳汶杞說:“我們不愿意這樣玩,天天這樣玩沒意思。”我問:“那你們想怎樣玩?”“我們要玩打仗的游戲”“我們要玩奧特曼的游戲”“我們要玩警察捉壞人……”他們爭先恐后地搶著回答,我同意了他們的要求,讓他們自由結伴到角色區或表演區里活動游戲。
只見這些小淘氣們腰里別上體操棒,手拿文具盒當對講機,嘰哩哇啦地喊著,還有幾名小朋友在蹲著架勢,擺著手勢,一看就是在玩奧特曼的游戲。他們平日玩時總發生爭執,可今天卻配合默契,玩得有滋有味。
這時我才領悟到:他們要做小主人玩真正自己喜歡的游戲。我們做教師的不能忽視孩子們的想法,在和幼兒的關系上,應重視民主、平等,要理解、信任、尊重幼兒,賦予幼兒主人翁思想。
讓乖孩子變的更加活潑
吳艷妮小朋友可以說是全班最乖的孩子了,她從不淘氣,坐著的時候小手緊握,上課時認真專注,學得快。她幾乎從沒有挨過批評,我很喜歡這個女孩子。
一天離園前,天正下著雨,家長們陸續進來接孩子,我忙著招呼孩子和家長。很快,活動室里只剩下幾個小朋友了,我看見兩個小朋友在椅子上咯咯地笑著、鬧著,而另一個小朋友呢,早就坐在了我的大椅子上,瀏覽著書。我沒有制止他們,讓他們放松一下吧!
“艷妮―艷妮”是艷妮的媽媽來了。我叫道:“,你艷妮媽媽來接你了。”回頭一看,我的心里真覺得不是滋味,艷妮一個人規規矩矩地坐在椅子上,小手仍是緊緊的握著。“可憐的孩子!”我不禁涌出這樣一句話。
平日里,像這艷妮樣的孩子的確讓老師省心。但是,作為一個孩子,我總覺得她似乎還缺少點什么。究竟是什么呢?論表揚,她得到的最多;論榮耀,她是班上最好的孩子,小朋友們都知道,老師喜歡她。但是,有一種東西她似乎從沒有得到過,那就是淘氣,由淘氣產生的快樂。由此,我想到我們成年人,幼兒園教師,對于孩童時代所特有的淘氣和頑皮,是可以適當地寬容,諒解一些的。
讓孩子近距離的接觸有益小動物
春天里,為了讓幼兒觀察青蛙的生長過程,星期天我特地捉了許多小蝌蚪,放在班上的魚缸里。
星期一早晨,陸續而來的幼兒驚喜地發現了小蝌蚪,他們興高采烈地觀看蝌蚪在魚缸里游戲,談論著蝌蚪的顏色、特征、食物。我順勢引導他們觀察蝌蚪的外形特征:大大的腦袋、長長的尾巴,身穿黑衣服……看著蝌蚪在水中自由的游動,我還教會孩子們學會了“游來游去”這個詞,并要求孩子們每天早晨觀察小蝌蚪的變化。
過了幾天,有的小朋友跑來告訴我:“老師,蝌蚪死了”我過去一看,可不是,水面上漂浮著幾條死去的小蝌蚪。有的小朋友在輕輕的嘆息。我在惋惜之余,決定把它們撈出來扔掉,可轉念一想,何不把它們埋到花盆里做肥料,一使營養不良的花長得茂盛些。“奧,老師種蝌蚪了!”一個幼兒看了高興地叫了起來,其他的幼兒立刻跑過來圍在我身邊觀看。他們詢問:“老師,蝌蚪是地里長出來的嗎”于是我給孩子們講明了蝌蚪的蛻變過程,講了植物生長不僅需要陽光、空氣、水,還需要肥料。通過這件小事,小朋友們不僅學到了青蛙是由卵―小蝌蚪―長出后腿及前腿―蛻掉尾巴―長成青蛙的知識,還初步體驗了動植物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
老師也要不斷學習
孩子們的好奇心特別強,總愛問這問那的。為此,我特意設置了科學區,投放了科學、益智等方面的材料和圖書光盤等,大量的動手操作材料激發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討興趣,豐富多彩的圖書資料和視頻材料豐富了孩子們的頭腦,開闊了孩子們的視野,每次活動時,孩子們都能提出許多問題。我就在平時多看有關的書籍,多瀏覽網頁上的科普知識,回答他們的種種問題。
一天,王立欣小朋友問:“老師,為什么我們的頭發是黑的,而白種人的頭發是黃的,黑人的頭發是卷的?”我看著孩子指的畫面,一下子被問住了,說:“這個問題老師現在也不清楚,老師學會了再告訴你。”過了一會兒,我發現王立欣和其他幾個小朋友在一起一邊小聲嘀咕著,一邊笑。原來王立欣告訴大家:“我把老師問住了,老師不會了。”我及時告訴他們,我們每個人一輩子都要不斷的學習,因為知識是學不完的。但只要堅持學習,不懂就問,不會就學,就會知道許多事情。
這句話既是對孩子們說的,也是用來鞭策自己的。
讓孩子不失鍛煉的機會
一天,朱振豪在玩得時候,不小心把沙包仍在了吊扇上,像往常一樣,孩子們急忙來找我求救。
每當遇到了困難,總是習慣性的找他們最信賴的人幫忙解決,那么,孩子們到底有沒有能力解決呢?
由于吊扇很高,我蹬著桌子也拿不到沙包。我請全班小朋友都來想辦法。有的孩子說:“先搬張桌子,再在上面放把椅子,就可以拿到沙包了。”有的孩子說:“拿一根長竹竿挑下來就行了。”孩子們想了很多辦法,最后都因為太危險而沒有實施。最后,吳潤鑫說:“咱們打開電風扇,風扇一轉,沙包不就掉下來了嗎?”她的主意得到了全班幼兒的支持,于是,我打開電風扇,沒轉幾圈沙包就掉下來了。
從上面的事中不難看出,類似這樣的問題,幼兒完全有能力自己解決,而且在想辦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了幼兒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動手能力等。如果完全依靠教師的智慧和力量來解決這些問題,無疑將會使幼兒失去一次寶貴的鍛煉機會,所以,我們應該把機會讓給孩子。
和小朋友一起做試驗
昨天下了一場雨,地面上還有些積水,組織幼兒如廁時,我再三叮囑孩子們不要踩積水,可上課時我還是發現小調皮吳乘凱的鞋子濕了。
“吳乘凱,你一定去踩積水了吧?鞋子濕了會生病的。”吳乘凱不高興的望著我,嘴里嘟囔著說:“老師,我……我的鞋子不是踩積水弄濕的,我是從水里跑過去的。”“跑過去,鞋子也會濕呀!”“可是……可是我從水里跑的時候水都跳開了呀!
原來是這么回事,我摸摸吳乘凱的小腦袋:“小朋友,我們現在一起到院子里做個試驗吧!”孩子們高興地來到院子里,于是我拿了一把干掃把,讓掃把像吳乘凱一樣從水里跑過去,只見掃把快速“跑”過積水,水花四濺……
“小朋友,現在掃把怎么樣了?”“濕了”吳乘凱“,水跳開了嗎?”吳乘凱使勁點頭。“這是怎么回事,你們知道嗎?小朋友們搖了搖頭。剛才,從吳乘凱水里跑過去的時候,有一些水跳開了,可是有些水被踩住了,所以就弄濕了鞋子,吳乘凱,你明白了嗎?
望著幾十雙亮晶晶的眼睛,我笑了。
幼兒教師要有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
一天,正在上音樂課,突然,我發現吳新蕊小朋友的嘴里好像含著什么東西,發音不給力。我要他把嘴里的東西吐出來,他猶豫了一陣,才慢慢地拿出東西來。我一看,嚇了一跳,原來,他嘴里含著三顆小珠子。
這一次如果不是自己細心,及時發現孩子的精神有點異常,真不知道他一面含著珠子一面唱歌,后果會是怎么樣。輕則有可能因玩珠子影響了學習,重則有可能發生意外的危險。可見我們幼教工作者隨時觀察幼兒的言行舉止是多么的重要。
拿著這三顆珠子,我讓小朋友們想一想含著珠子唱歌會發生什么危險?討論了應該什么時候玩珠子?怎樣玩?通過討論,小朋友們明確了玩珠子的危害,了解了發生危險時如何應對的方法。
不同個性的孩子也要有個性的教育方法
前些日子,吳汶峰小朋友生病在家呆了幾個星期,病好后就開始不愿意上幼兒園,問他什么原因也不說,就是眼淚汪汪的拉著奶奶的手不放,老師好話說一大堆也不管用,有時,奶奶哄夠了,就來硬的―扔下就走。每次奶奶走了,他總是表現的很好。離園的時候總是很高興,入園就重復上面的情景,真讓人頭疼。
為此事,我想過很多辦法,但都沒有成功,時間一天天的過去,我真著急。一次,利用和幼兒告別說再見的機會,有意在她的耳邊說了一句悄悄話“你今天表現的不錯,希望明天的表現比今天更好。表現好了,我請你當小老師。”見我跟吳汶峰說悄悄話,小朋友們都想知道我們說的什么,我裝出一付很神秘的樣子說“老師不告訴你們,這是我和吳汶峰之間的小秘密。”沒想到,就是這么一句悄悄話發揮了作用,第二天,吳汶峰的表現就有了較大改觀,雖然還是讓奶奶送到活動室,但一進活動室就跑到我的面前,“老師,我今天的表現怎么樣,你說的話還算數嗎?”“當然算數,你今天沒哭,表現很好,可以當小老師。”從此以后,我每天都利用離園的時間和他說上一句悄悄話,如“今天你真干凈,老師希望天天看到你這么干凈”,“你愛勞動,又懂得關心人,老師喜歡你”,“明天你能早點來幫老師整理衛生嗎?”過了幾天,不愿意上幼兒園的吳又汶峰喜歡上幼兒園了。
老師也要勇于認錯,知錯就改
我們班的孩子們思維活躍,我平時非常注意對他們進行一些習慣養成方面的教育,如講文明懂禮貌守紀律方面的教育,沒想到自己也受到了一次教育。
那是一天早上,孩子們都快到齊了,我正在整理玩具櫥,一抬頭,發現吳夢涵小朋友悄悄地走了進來。,小朋友吳夢涵應該有禮貌,來晚了,要“報告”才能進來呀?可吳夢涵卻說:“我,我,剛才說過了。”我看看其他小朋友,“對,他剛才說過了,”“他聲音太小了,您沒聽見。”我正想說下次要大點聲之類的話,吳學夢卻站了起來“老師,您錯怪他了,應該說對不起。我的臉一下子紅了,說吧!那么多孩子看著我,自己的面子過不去,不說吧!以后怎樣教育他們呢?我想了一會兒,裝出輕松自然的樣子走到的面吳夢涵前“吳夢涵,老師錯過你了,對不起!”“沒關系”吳學夢帶頭鼓起了掌來,教室里立刻響成一片……
看來,勇于認錯,知錯就該,更能贏得孩子們的尊敬與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