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學下學期技術教研組工作計劃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中學**年下學期技術教研組工作計劃
一、組內情況分析
技術教研組由高一、高二、高三信息技術備課組和高二、高三通用技術備課組組成。通用教師4人,其中2人任教高二,2人任教高三;信息教師5人,其中1人任教高一,2人任教高二,2人任教高三。高一的信息技術是由本學期剛剛任教的高娟娟老師擔任。同時組內成員還擔任學校的其他一些工作。
二、學期工作主題
選考知識點突破,復習有效性提升策略,學考選考復習資料的收集分類。
三、學期工作目標
教學目標:
高一完成《信息技術基礎》一課,跟進同步練習,進行單元小測,期末考。
高二、三學考班在10月14日前,培優補差,重點是關注到每個學生學習動態。
高二選考班:本學期完成《算法與程序技術》和《電子控制技術》,跟進同步練習,進行單元小測,期末考。
高三選考班:10月14日就要參加第一次選考,抓重點,及時鞏固,及時批改作業練習和模擬考試卷,做到動態跟蹤每個學生情況。
教師職評:本學期,我組鄭豐老師將要參加高級評審,在各個需要組員配合的環節里,做到齊心協力。
四、工作措施
1、加強集體備課,整合各自優勢,提高教師自身技能。
2、積極參與培訓,要引進來,也要積極走出去學習。
3、積極參與縣市各種比賽,以比賽促進自身進步。
4、有效落實日常教學任務,深刻理解考試要求,注重培優補差。
五、活動安排(重點)
1.專題講座安排
時間
(第幾周)
地點
課題
主講人或主備人
參加人員
第6周
課件制作室
《電子控制技術》
汪曉
全組人員
第6周
課件制作室
創客《懶人臺燈》
朱清闖
全組
第16周
課件制作室
《電子控制技術》試驗器材的使用
汪曉
全組人員
2.招牌課、概念課安排(可參與備課組計劃,建議期中考后,以試卷講評為主題)
時間
(第幾周、星期幾、第幾節)
地點
主題
主講人或主備人
參加人員
第周
高三
《順序查找》
朱清闖
全組人員
第12周
高二
鄭豐
全組人員
第14周
高三
包海帆
全組人員
第周
高三
《ps復習》
吳楠增
全組人員
3.曬課人員名單(本學期建議安排在學考、選考后)
鄭豐、朱清闖、賴央麗
4.其它活動安排(曬課等,建議安排在學考、選考后)
時間
(第幾周、星期幾、第幾節)
地點
活動形式(如集體備課、公開課、評課、專題討論、外出活動等等)
主題
主講人或主備人
參加人員
第6周
高三
公開課
汪曉
全體
第9周
高二
公開課
算法
賴央麗、汪建芬
全體
第12周
高三
公開課
朱清闖、吳楠增
全體
第12周
高二
公開課
鄭豐、張志宇
全體
第14周
高一
公開課
包海帆
全體
六、教科研研究、選修課開發計劃(重點)
積極參加各級部門組織的研訓活動,抓住機會解決疑難問題。結合教學實際,計劃展開以下教研活動:
周次
日期
內容
地點
對象
預
8.22-8.28
1
8.29-9.4
2
9.5-9.11
市普高通用技術第一次學考選考模擬考試分析會暨復習研討會
教研組活動討論學考選考復習策略
龍灣中學
辦公室
全組
3
9.12-9.18
網上疑難問題分析探討會
中秋節放假(9月15-17日)
QQ群
4
9.19-9.25
縣高中通用技術、信息技術研訓大組會議
鄭豐、
汪建芬
5
9.26-10.2
市“一師一優課”評比
6
10.3-10.9
命題比賽的準備
7
10.10-10.16
省普通高中學考選考(10月14-16日)
學考選考試卷評析,聯系前段教學,寫出復習策略有效性體驗
辦公室
全組
8
10.17-10.23
市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培訓暨通用技術“選修課程建設”與裝備融合研討會
中小學信息技術Python編程教學專題培訓(自主選課項目,含骨干學員10.21-10.25)
*二十二中
縣發展中心
9
10.24-10.30
10
10.31-11.6
期中考試。
11
11.7-11.13
中小學師生編程大賽
12
11.14-11.20
市《通用技術自主導學案》應用研討會
教學視導
13
11.21-11.27
縣高中通用技術新課改新常規課堂教學研討會
14
11.28-12.4
市學科命題競賽評比活動(書面評審)
15
12.5-12.11
市學科命題競賽評比活動(說題)暨高中新高考學考命題項目組活動
縣優質課評比
縣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全員備課常規比賽
泰順育才中學
部分教師
16
12.12-12.18
17
12.19-12.25
高一期末模塊教學質量檢測命題和審稿
18
12.26-17.1.1
元旦放假
19
1.2-1.8
20
1.9-1.15
期末考試
21
1.16-1.22
學期結束工作總結。
1月18日(農歷十二月二十一)寒假開始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篇2:學年第二學期高中通用技術教研組教研計劃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學年第二學期高中通用技術教研組教研計劃
一、指導思想:
在《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方案》和《溫州市教育局關于提高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的實施意見》等指導思想指引下,認真學習與新高考改革有關的文件,以學生為中心,以通用技術課程建設為載體,培養學生的技術創新能力、合作能力為首要任務。關注深化課程改革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協調并解決好新問題,進一步提升技術課程的教學和實踐活動有效性。
二、工作要點:
1、抓好高三年級的通用技術高考復習工作,結合本校學生學情,通過系統化、專題化的復習與練習,讓學生更好的適應通用技術統一考試的特點,爭取在3月底的技術統一考試中獲得好成績,為高考打好基礎。
具體措施:I、充分利用歷年高考真題,分析技術考試特點,精煉考核要求;
II、抓學生薄弱環節,提高解題得分率,例如:草圖繪制、三視圖繪制;
III、總結生活中技術案例分析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解題能力,特別提醒生活中試驗類、新技術類等案例;
2、關注課程建設,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鼓勵本組教師開發選修課程豐富完善技術課程體系,二是做好新高考改革中限定性選修課程(電子技術)研究與教學設計工作。
具體措施:I、結合學校資源開設選修課程,完善已開發課程李曉淼老師的《機器人課程》,逐步開發以下課程:《3d制圖課程》(學校已采購3d打印機)《建筑結構設計》等課程;
II、對限定性選修課程的研究,并分配教師完成各個章節的教學設計任務,通過集體備課進行集體討論;
3、結合“溫州市“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要求本組老師在公共平臺上“曬課”和評選出“優課”。
具體措施:I、本組每位教師在**年5月之前,完成《必修1》第七章第二節教學設計和課堂實錄(同課異構);
**年5月之后,完成《必修1》第三章第二節教學設計和課堂實錄(同課異構);
II、就以上曬課內容,在本組范圍中評選出“優課”一至兩節;并推薦給市直教研活動評優。
4、結合市級優質課評比工作,積極參加各類學習活動,提高本組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
具體措施:I、教研組內加強集體備課活動的規范性,積極開展同課異,力爭完善必修2《控制與系統》教學內容的教學設計;組織教師開出校級公開課一至兩節;
II、推薦一到兩名教師參加市直優質課評比(暫定陳**老師),全組同仁獻計獻策,力求好成績;(4月中旬)
III、鼓勵本組老師結合教學活動設計教具,并參加市教具評比活動(4月底);
5、結合課堂技術試驗活動,組織好學生的科學技術輔導工作,參加第二屆學生通用技術學科設計小論文比賽活動。
具體措施:I、開展全校競賽類活動,例如:結構設計大賽;(3月底)
II、高二年級課堂上開設兩次技術試驗活動:一、結構設計(3月底),二、電子制作;(4月底)
III、利用學生活動開展學生小論文撰寫的培訓工作,并且推選出優秀學生參加市級小論文比賽;(4月中旬)
6、積極設計通用技術微課程,努力構建本學科的資源庫。
工作措施:積極的學習微課程設計與制作,認真分析教材和積累素材,制作優質的微課程視頻課件。
7、關注評價,加強學業水平考試命題研究。
工作措施:以技術統考和新高考改革為背景,以《浙江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暨高考選考科目考試標準(**版)》為標準,要求本組教師注重平時素材積累和設計教學試題內容,做好學校期中、月考以及期末考試命題工作。
8、本學期公開課計劃:陳**、陳**
附錄
市級各類工作安排
第六周4.6-4.12:市直雙周活動(21中)
第七周4.13-4.19:學生學科設計小論文大賽預審(電子稿件)
第八周4.20-4.26:市直優質課評比(二外)
第九周4.27-5.3:市教具送評(電子稿)
第十周5.4-5.10:市直雙周活動(22中)
第十三周5.25-5.31:市教具評比展示(電子稿)
第十四周6.1-6.7:學生小論文評比、教師限定選修課程教學設計評比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篇3:中學上學期技術教研組工作計劃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中學**年上學期技術教研組工作計劃
技術教研組由高一、高二、高三信息技術備課組和高一、高二、高三通用技術備課組組成。通用教師4人,其中1人任教高一,2人任教高二,1人任教高三;信息教師5人,其中2人任教高二,2人任教高二,1人任教高三。同時組內成員還擔任學校的其他一些工作。
一.教材分析
本學期高一、高二學習的是蘇教版通用技術必修二課程,一共有四章節,按大綱要求,需要28課時,因為本學期時間短,所以非常匆忙。在不影響教學的前提下,教學內容做了適當的調節,對學考不做要求的,還有選學內容,讓學生課外自行學習,不再安排上課教學,同時縮短某些課的課時。必修課結束后,進入學選修課教學。選修課的難度較大,包括老師,對課程不大熟悉。
高一信息學習的是浙教版《多媒體技術應用》,一共四個章節。教學內容較多,任務重,需要嚴格按照備課組教學進度進行有效教學。
高二信息主要進入復習階段。以更好的迎接今年年4月新學考。
高三信息和通用本學期三月末將參加第二次“三項高考”,教學內容以查漏補缺為主要目的的系統專項復習,采用的資料多以試卷和操作練習軟件為主。
二.學情分析
本學期高一學生的技術課時都有所增加,信息周課時達到2.5個,通用1.5個。增加了課時,對于已經轉變考試類型的技術組是個及時雨,學生在落實平時的操作內容的同時,還可以有時間鞏固理論內容。學生對于技術課的概念已經在慢慢發生改變,了解了技術課的本質,在本學期的7選3過程中,可以有效的進行選擇。
但是,不管是哪個年段,教師的目標都是讓學生在各自的學習時間內完成學科教學及考試要求。要在加快提升基礎較好學生的學習和拉動基礎薄弱學生的進步方面對癥下藥,讓基礎較好的學生和基礎薄弱的學生合成一個小組,并組組之間進行PK,既帶動了基礎薄弱的學生的知識積累,又給基礎較好的學生以學生動力,此方法重在落實和評價,所以設計了分組制度和評價方法。
三.教學目標
高一信息技術:完成本學期教學任務。為10月的第一次學考做好準備。
高一通用技術:完成本學期教學任務。讓學生對通用技術課程有一個大概的了解。
高二信息技術:完成教學任務,學考復習,積極迎接**年4月的學考,并準備10月的學考。
高二通用技術:完成本學期教學任務,進行系統復習,讓學生順利參加學考。
高三信息通用:專項復習、查漏補缺,讓學生在第二次“三項”考試中上一個臺階。
四.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加強師資的培養,教師之間多進行聽課、評課,要求統一進度,統一教學資源。
2.加強組內常規教學的檢查力度,特別是對作業批改、備課的檢查。
3.學生方面,要想法讓學生喜歡你的課,提高課堂的有效性教學,并安排足夠的習題課,鞏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五月底開始,對部分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適當的補課,盡量使他們在學考中取得好的成績。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