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赴某中學參加歷史教學研討會學習體會

赴某中學參加歷史教學研討會學習體會

2024-08-01 閱讀 7684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赴*中學參加歷史教學研討會學習體會

根據教育局陳*主任的要求,按照學校領導的安排,9月29日我赴**中學參加了*市歷史高效課堂研討會,同去的還有我校程*老師及兄弟學校8位教師。時間不長,感覺收獲頗豐,下面談談學習體會:

一、總的感受

一是聽了兩堂精彩的歷史課。一節是八年級上冊《洋務運動》,一節是九年級上冊《工業革命》。這兩課分別是中國近代史和世界史中具有承上啟下作用的事件,教材地位十分重要,而且兩課內容較多,所以上好這兩課有一定難度,但兩位老師的課既輕松愉快又有較好效果,是真正的高效課堂,我受益匪淺。例如,賈榮艷老師把洋務運動這節課整合為:診病因【即洋務運動的背景】,開藥方【洋務運動的內容】,看療效【洋務運動的結果】,既形象生動又便于學生理解記憶,輕松愉快實現高效。

二是名家點評。宋雪梅老師的點評,起到了畫龍點晴的作用,一針見血,一語中的,高屋建瓴,對今后的歷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目標和要求,為廣大歷史教師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和動力。

三是實地參觀。嚴格規范的管理,清潔優雅的校園,內涵豐富的文化,都彰顯出了*中學先進的教育理念,真不愧是全市教育的標桿。

二、具體做法

通過學習自己倍受鼓舞、倍感壓力、倍增信心,決心在今后的教學中,努力打造高效課堂。主要是:

(一)抓好精心備課這個前提。我加強集體備課,充分發揮團隊的智慧,深挖教材,注重知識的前后聯系,整合資源,起到舉一反三,窺斑見豹的作用。

(二)落實精講多練這個重點。主要做到:三講三不講。三講:講重點,難點,講易錯點,講已混點,三不講:學生一看就會不講,講了也不會的不講,偏離教學重點的不講。積極推行堂堂清,周周清的教學要求,努力提高教學效率。

(三)突出學生主體這個核心。拋棄假民主實現真民主,把課堂還給學生,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課堂效率。把當前我校推行的師友互助,小組合作教學充分利用好,注重思維訓練量,實現真正的探究。

活到老,學到老,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要加強學習,向走在教學改革前沿的教師虛心請教,不斷提高業務水平,適應新的教學形勢和教學改革。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篇2:初中歷史教學資源開發與利用學習體會

初中歷史教學資源開發與利用學習體會

通過學習,我了解了很多歷史課堂教學資源的種類。初中學生的學情需要依據他們的年齡特點,他們介于小學和高中階段,還是比較喜歡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模式。初中的歷史教師地認識到,理論業務水平要向高中階段的要求看齊,這樣你在教學中才可以做到底氣十足,柔韌有余;然而,在教學實踐而言,還需要采用到小學階段,甚至幼兒園的教學方式,形象直觀。

下面,我結合我剛剛才上完的一節教學公開課《第11課人民的軍隊》來談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方面的體會。

敢于取舍。課件資源要為我所用,而不能被牽著鼻子走,否則就會陷入堆砌材料的泥潭之中。例如,一堂課的課件到底需要多少張幻燈片,沒有一定的要求,就要根據上課你的需要,用不到的寧愿不要。要敢于取舍。

善于取舍。自己的課堂教學自己首先要有總體的思路,領會課標精神,宏觀地把握課標精神,這樣才能把握好處理教學資源的方向,做到有的放矢。歷史影像資料種類繁多,長短不一。選什么樣的題材,用什么類型,需要多長時間,都需要斟酌,而不是拿過來就是啦。例如,在選擇《八七會議》的影片時,有兩個,一個是紀錄片,還有一個是回顧中國共產黨90年偉大歷程關于《八七會議》的相關報道。紀錄片比較全面,時間是1分23秒。偉大歷程中的影片評說《八七會議》的角度、觀點都比較好,可是畫面較小,我只能忍痛割愛,最后我還是選擇了前一段視頻。要善于取舍,只要適合就好。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去開發與利用教學資源,這也我們在備課的時候需要考慮的事情。如果將豐富的歷史教學資源能根據自己的課堂教學的實際來取舍,將其融入到自己的教學設計、思路中去,在課堂教學中有效的應用,更加有助于教學三維目標的實現。

在這學習中,教育專家結合實踐的經驗,給了我很多的啟發,我也會把這種理念和經驗應用到我的教育實踐當中去。

篇3:歷史教學引導式教學心得體會

歷史教學引導式教學心得體會

在歷史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一個關鍵性問題,新課程實施以前的教學大都是為了適應應試教育,因此教師大都是教師講解,學生聽、記。新課程實施以后,更多的是結合學生特點,變灌入式為引導式,教學中采取教與學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啟發、交流、溝通、補充,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情感,體驗觀念,從而達到共識,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因此,上課前要充分備好課,設計好知識點的問題,課堂上引好思考之路,以點撥為主,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與老師共同探討,步步引申,讓學生在知識的生活海洋里盡情暢游。這種以老師的點撥來啟發引導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老師共同進行探討、交流的教學方式,我把它叫做引導式教學。

這種教學方式正好適合學生的特點。因為現在的學生,他們成長在gg開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因此獲取知識是多樣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們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識可謂五花八門,當然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歷史知識。他們勤于思考,經常對現實的問題要問個為什么,卻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他們擁有強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記憶力,這就使他們想象力豐富,善于獨立思考。

歷史知識豐富多彩,歷史教學過程應該是多式多樣的,其中關鍵離不開老師的正確引導。這種引導式教學方法,符合青少年心理,是調動學生學習歷史興趣的重要方法之一。這種方法力求做到將歷史貼近學生,貼近當代,使學生認識到歷史時刻在我們身邊,并不是高不可攀,惶不可及的東西。這種教學法其實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溫故知新。在商鞅變法的教學中,引導學生領會商鞅變法得到多數人的支持的史實,使學生體會到商鞅變法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秦國統一大業的需要,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古今同理,結合當今我國的gg開放宏偉大業這所以得到廣大人民的擁護、支持并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正是由于中國共產黨在新形勢下制定的一系列路線方針、政策、措施。

這樣通過溫習以前的舊知識來理解、深化當前新知識,還可以鞏固舊知識。例如:在指導學生完成對秦皇漢武的評價的作業時,先是引導學生找出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中央集權制度以及統一貨幣、度量衡等經濟措施,來肯定秦始皇的功績;再引導學生找出秦始皇實行殘暴統治、刑法苛嚴、賦稅沉重、兵役徭役繁多及焚書坑儒,來說明秦始皇的過錯。最后歸納成他是一位功大于過的地主階級政治家。我將這種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讓學生自己獨立去完成對漢武帝的評價,收效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