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學四年級數學期末考試分析
一、測試情況分析
得分率較高的題型有:
(1)填空題第1、2、34、5、6、7、題,得分率達95%。
(2)選擇題第1、2、4、題,得分率達94.6%。
(3)判斷題第1、、2、3、5、6、題,得分率達93.5%。
(4)辨別方向題得分率達92%。
(5)計算題第1、2題,得分率達96%。
(6)應用題第1、4題,得分率達90.2%。
這些得分率較高的題型,從數據中可以看出學生數學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還是較好地達成了目標。尤其是計算,表明學生對計算方法能很好理解,計算技能也已經基本形成。同時,具備了初步的數學應用意識。從答卷情況來看,絕大部分學生已經具備了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說明教師在教學中注意教給學生分析的方法,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
但也暴露出一些我們教學上的薄弱環節,得分率較低的題型有:
(1)填空題第6、10、15,得分率是76%。
(2)選擇題第5題,得分率是68%。
(3)應用題第2、3題,得分率是73%。
這些得分率較低的題型,反映出我們的學生還沒有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靈活解題和認真審題的能力有待進一步地提高。平時沒有加強數學教學與生活的聯系,應該要在平時的教學中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形成數學意識。
三、存在的問題
1.稍復雜的數據和文字都會對一些能力較弱或習慣較差的學生造成一定的影響。計算時顧此失彼,面對眾多信息時理不清頭緒。
2.對題中提供的原始材料、情境、信息,不能耐心解讀、全面觀察并選擇有用信息幫助解決問題。反思我們平時的教學,發現強調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往往在新課引入時比較注重,其實,每一個數學問題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都從生活情境中提煉出來。是讓學生簡單面對理想狀態的問題,不動腦筋的搬用公式、方法,還是將復雜情境貫穿于數學學習的全過程,切實提高學生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是需要我們引起思考的問題。
3.卷面中還是免不了有單純的計算錯誤、抄錯數據、沒看清題目要求、漏做題目等我們俗稱的低級錯誤。可見平時的作業習慣、讀題習慣、驗證習慣等影響學習效果的非智力因素,在教學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教者要有目的地設計好多種形式的練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認真審題、驗算的良好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四、今后措施
1.從學生解題時暴露出問題可以發現教師用新理念實施新課程的教學是有效的,教師必須進一步認真學習新課標,更新舊的教學觀,領悟新教材的呈現方式對教學的要求,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
2.注意聯系學生的社會實際,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4.計算是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重點,今后應堅持抓好學生的計算基本功的訓練。
5.新教材給教師留下了很大的空間,因此合理有效的開發教材資源,有助于把課外的知識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同時要對學生加強發散性思維的訓練。
6.對有困難的學生要加強雙基訓練,落實必須到位,使每位學生能學到最基本的數學,解決最基本的生活問題。教師要給予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及時的關照與幫助,要鼓勵他們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嘗試著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及時地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對出現的錯誤要耐心地引導他們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并鼓勵他們自己去改正,從而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培養他們良好的意志品質。對于學有余力并對數學有濃厚興趣的學生,教師要為他們提供足夠的材料與思維空間,設計有針對性的練習,發展他們的數學才能,避免學習兩極分化的現象。
篇2:秋小學四年級數學上期中考試分析總結
從數據上看,判斷、選擇和作圖題的整體得分率較低,其原因與平日教學中引導不到位,訓練較少有關。在平日里的教學中由于過多的關注了學生的計算能力的培養,忽視了學生對數學課本中概念的閱讀與理解,特別是在對數學概念的知識建構以后沒有加以鞏固和靈活的訓練,致使他們的認知不能得到鞏固和提升,所以導致這三種題型的得分率普遍偏低。學生的計算,解決問題相比之下掌握的稍好一些,在以后的學習中仍需繼續加強。
【錯題記錄及分析】:
1:自然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分析:學生對數的極限思想認識理解不夠
2:兩個因數末尾都沒有0,它們的積的末尾也一定沒有0()
分析:沒有靈活的掌握筆算乘法中記得確定規則。
3:大于90度的角都是鈍角()
分析:對鈍角概念的理解不到位,忽視了鈍角的度數的界定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