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心得體會:良好師生關系建立
班主任工作順利進行的關鍵――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
高爾基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可見,關心熱愛學生是班主任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和前提。為此,班主任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關懷優秀生、愛護差生,同時亦不能忽視中等生。一些經驗豐富的班主任指出,盡管中等生學習成績一般,很少違犯校規校紀,不易引起教育者的注意,但從數量上看他們又是班級中的主體,搞好這部分學生的培養教育工作,對班風建設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為此,班主任首先應該有意識地收集中等生的材料,了解他們的情況,主動與其交流,闡明自己對他們的看法,也使學生在交流中了解教師,增進感情。其次,班主任在課堂學習和班級活動時,要把注意力適當集中在中等生身上,為他們提供表現的機會。當某一個中等生取得進步后,要在全班進行廣泛的宣傳教育,讓所有中等生都能感覺到班主任對他們的關注。
班主任要在師生之間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還要樹立起移情性學生觀,善于設身處地地體驗學生所作所為,以同情、寬容的態度對待學生。我在網上曾看到過一條班主任的成功經驗,就是堅持寫教師日記,并掛于教室一角,供全體學生自由閱覽,達到了師生的心靈相通。因此,我也借鑒了這條經驗,嘗試這樣的方法。又一次上課,我布置了朗讀課文的作業。當我走下講臺巡視時,卻發現周建航正在書的空白處專心致志地畫著書中的插圖。立刻,我火冒三丈,大聲喊道:“周建航,你站起來!”周建航身子一顫,猛地抬起頭,目光與我的眼睛有了瞬間的相撞之后,他的臉刷的一下子就紅了。“我最討厭的就是你這樣的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差錯百出,成績一塌糊涂,這就是你是下等生的原因!”我大聲地數落著他。他低著頭,眼淚滴在書上。
但當我冷靜下來后,深深感到自己在盛怒之下犯了錯誤,傷害了一個孩子的自尊。我在這天的日記里寫道:
今天在課堂上,我對周建航發了火,原因就是因為他在上語文課時在書上亂畫。但靜下心來想想,又覺得自己做得有些過分。本來嘛,小孩子都免不了會犯這樣那樣的小錯誤??墒亲约壕谷槐亲硬皇潜亲?,臉都是不是臉的訓斥了他一頓。這樣一來對他改正缺點會有好處嗎?不會的!想想自己的學生時代:記得一次物理課,我對線路連接一點興趣都沒有,索性在大家做實驗的時候偷偷做起了數學作業。老師發現了我,沖我吼道:“你還是個好學生呢!就上數學課去吧,物理課別再來了!”老師的話深深傷害了我,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也讓我從此對物理課及那個老師產生了無法磨滅的厭惡。今天的我和那曾經的一幕是多么相似呀,我真不該那樣說孩子,明天一定要和孩子談一談,決不能讓孩子厭惡了語文,那樣,我就是害了他呀!
我把日記輕輕掛在教室的墻角。第二天,還沒等我空出時間去找周建航,他主動推開了辦公室的門,低著頭臉紅紅的,輕聲地說:“老師,是我不對,我不該不聽您的話。以后,我會好好學習,上課認真聽講?!甭犃撕⒆拥脑?,我的眼睛濕潤了。公開的日記,讓教師向學生敞開了心扉,讓孩子們品味到了老師對他們的愛,從而縮短了師生的心理距離,讓師生達到了相互理解與寬容。
班主任在活動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應重視一些不良的心理調節:比如關系心理。少數班主任受社會上不正之風的影響,認為”有權不用,過期作廢”,因此在工作中,常留意學生家長的職務及其家庭經濟條件等,注意發展對自己有用的“關系”?!瓣P系學生”往往受到特別關照。這種關系心理造成的后果是,有的學生養成了一種嬌寵心理,而另一些學生相對受到冷落,心靈受到傷害,造成了教育的不平等,同時,也損壞了教師在學生和家長心目中的形象。再如,偏愛心理。少數班主任在教育過程中往往會根據學生成績的好差、是否聽話、有無特長等因素有意無意地對某些學生產生偏愛。這種心理,一方面有可能形成“皮革馬利翁效應”,但另一方面,它也能帶來負效應,會使教育者辦事不公,嚴重影響班主任的威信。
篇2:小學班主任工作心得體會:表揚比責備更有力量
劉昊的字在我們班寫的是最不好的,每次改到他的作業我就頭疼,不改呢,怕傷了他的自尊心,改呢,實在是太傷腦筋了,我簡直就是猜。就連我做夢都是都在批改他的作業,竟然夢見他寫的字非常漂亮。
今天又做作業了,組長在發作業本,我無疑中看見了劉昊,一下想起來昨天做的夢,于是,我說:“昨天呀,我做了一個夢,我都笑醒了?!弊炜斓膶W生迫不及待地問:“老師,啥夢?快告訴我們。”這時班里鴉雀無聲。我神秘地說:“真想聽?”學生們一個個點著頭。“好吧!我夢見劉昊的字寫得很漂亮!”學生們驚奇地問:“哇!老師,真的?”“真的呀!”我認真地說。有些學生說:“他真能寫好嗎?”我邊說邊看著劉昊說:“當然行,不信你們看看劉昊以后的作業,我相信劉昊一定能做到?!眲㈥宦攸c了點頭,什么也沒說。
下午,作業本交上來了,我連忙找著劉昊的作業翻開看,“啊,他的字果然有進步了”。第二天,他的作業在班中得到了表揚。從那以后,他的臉上有了笑容,課堂上也有他回答問題的聲音了。
后來,我經過反思,深深體會到:有時一句話能喚醒孩子的學習熱情,也能幫助他們重新找回學習的自信,更能為他們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因此,表揚比責備更有力量。
篇3:學習《班主任基本工作常規》心得體會
學習《班主任基本工作常規》心得體會
通過《班主任基本工作常規》的學習,我對班主任的角色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以下是我對如何做好一名班主任的幾點認識:
一、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
想要做好某項工作,首先就得熱愛這個工作。如果對這項工作都不熱愛,那么工作的時候就容易變成簡單的應付,無法深入地把工作做好。班主任是和學生相處時間最多的老師,要想把班級管理好,首先得有一顆愛生如子的心。有了愛,才能把班級這個大家庭變得和諧。
二、掌握班主任的業務。
班主任工作項目繁多,包括:集體談話、確立班委、安排座位、組織班會、組織家長會等。要通過實際工作中的不斷積累來提高這些基本業務的能力。只有班主任業務能力的提高,班級管理才能變得輕松,快樂。
三、營造優良學風塑造學生
優良的學風,是班集體的生命線。身為班主任,抓好班級學風,是義不容辭的責任。一個班集體是否優秀,首先要看他在學習上的表現,勤奮的學風是促進班級不斷發展的動力,可以有效增進班集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因此,要當好班主任還應發展他們的動力,對課程改革的理念,我在班級管理中鼓勵學生多問,使學生養成善思好問的習慣。在學習中“問”是開啟知識殿堂的鑰匙,讓學生主動發問,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交流師生情感,縮短師生間的距離,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都得到落實,教學也相長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也能培養學生善思好問的習慣。
四、不斷提升自身的人格修養
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一定的人格,為一定的社會服務。人格是人的素質的核心。以人為本的教育,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核心就是優良人格的教育,這也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任務。而要培養優良的人格就得要求班主任具有優良的人格。因為人格欠缺的班主任可能會出現難以一視同仁、對學生認知偏差、影響師生關系等不良現象。所以班主任要從道德修養、個性品質、思想觀念、人文素養四個人格的基本因素提高自身的人格修養,以實現優良人格的教育。工作,學習,心得體會,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