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四年級上冊勞動與技術教學計劃

小學四年級上冊勞動與技術教學計劃

2024-08-01 閱讀 3366

小學四年級上冊勞動與技術教學計劃

一、基本情況概述:

本學期我擔任四年級一班的勞動技術課。四年級大部分學生聰明好學,上進心強,初步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學習較認真,能比較有興趣地參與到老師預設好的一些實踐活動中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強。但也有個別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不大,對周圍事物不夠關注,學習、行為習慣教差,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希望能通過教師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來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培養綜合實踐能力。

二、指導思想:

以陪審樣學生全面發展,實施創新教育工程為核心,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和動手實踐能力為重點,改革課堂教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主要對手工制作做了較集中的安排,教材編入18篇課文,以買菜、切菜、洗小物件、使用針線、使用簡單的工具等為主。

四、定位與反思

在勞動課的教學過程中,如何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組織好勞動課的實踐活動,是勞動課程計劃中的重要環節之一。簡單地“請你象我這樣做”的教方法,將學生完全置于消極被動的狀態,使他們很少或者根本無法主動參與并認真思考,由此造成學生的操作動作機械模式化,制作出的成品雷同無生氣。整個勞動課教學,教師更多關注的是結果,忽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不利于學生主體意識和創新意識的發展。

五、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教師要鉆研教材,全面理解教材,明確教學的目的,把握教學的重點,做到被學生備課、教材,備操作,備教具,讓學生全面掌握每項勞動技能、技巧。

2.勞動課不僅要以勞動實踐為主,還要以培養學生的勞動概念,養成良好

勞動習慣,如進行自己動手講好衛生的教育,勤儉節約的教育,講科學的經驗教

育。

3.每項勞動都有一定的程序,教學中一定要緊密結合,做到規范化,只有

這樣才防止發生一些不安全的事故發生。

4.教學時,教師可采取邊講解邊操作的方式進行,也可去課堂講解課外實

踐的方法進行,培養學生的生活自理的能力。

六、本學期努力的方向

1、培養學生的愛勞動的意識。

2、組織實際操作活動,培養觀察、想象、推理、判斷、思維能力。同時幫

助學生明確概念,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

3、因材施教,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既爭取大多數學生

的積極參與,又有利于優生才能的發展。

4、組織實際操作活動,綜合實踐能力。同時幫助學生明確概念,發展學生

的綜合能力。

六、教學進度表(略)

篇2:學年度第一學期三年級勞動與技術教學計劃

**-**學年度第一學期三年級勞動與技術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今天,學生要學會生存,學會做人,首先要學會勞動。要樹立素質教育的基本觀念,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上好勞動與技術課,使每個學生得到生機活潑、主動的發展,為學生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創造能力及生存與發展能力打好基礎。堅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基礎,以創新發展為主線,綜合性、開發性的實踐活動為主要環節,以活動為主要形式,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勞動與技術課程的實驗工作,促進學生校內學習同校外生活及需要與興趣相結合,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使其獲得全面積極的發展。

二、教材分析:

該教材以家庭生活、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為中心,編排一些生活自理勞動、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和簡單的加工工藝等,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勞動習慣,初步掌握簡單的加工技能。教材強調實踐性,每項內容都要求學生親自動手實踐。通過實踐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教材注意與德育相結合。內容力求趣味性。注意與美育創造教育相結合,陶冶學生審美情趣,開發學生創造力。教材內容力求切實可行,基本都能實施。教材留有10%余地,供補充鄉土教材。教材附有勞動作業評價與反饋表,內容包括勞動技術和勞動態度兩個方面,要求學生先進行自評,然后教師、家長予以評定。教材按家庭衣食起居和加工工藝兩條技術系列安排,但在實施時,可根據季節、氣候、設備等實際情況安排教學進度。

三、學期教學目標:

在今學期中,使每個學習者通過觀察、調查、設計、制作、實驗等活動獲得豐富的“操作”體驗,進而獲得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技術能力的發展,并通過信息的獲取、加工、管理、表達和交流,技術的設計和評價,技術思想和方法的應用及實際問題的解決,為學生展示創造力提供廣闊的展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四、主要措施

根據該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本學期我決定采取以下教學措施:

1、繼續認真鉆研教材,備好課,尤其做到親自動手,凡是要求學生會做的,做到自己先會做。而且在課堂上認真做好示范演示,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生活與勞動課的興趣。

2、做到每堂課準備充分,保證上課質量,按時進課堂。

3、對個別動手能力差的學生做好輔導,關心他們,使他們的動手能力也有提高。

4、做好期中、期末考核,做好經驗總結。

5、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篇3:四年級下學期勞動與技術教學計劃

四年級下冊勞動與技術教學計劃

勞動課是九年義務教育重要的課程之一,搞好勞動課的教學工作可以使學生掌握簡單的勞動方法。提高勞動技能,培養他們熱愛勞動的高尚品質。因此為了搞好本學期的勞動教學工作,特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

一、班級基本情況分析

四年級學生整體素質不錯。但思想教浮躁,大多數同學熱愛勞動,極個別學生勞動態度不端正。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較好,但不愛動手操作,勞動態度需要端正。勞動課受條件的限制,缺乏參加實踐活動的機會。

二、熟悉教學內容、重難點

本冊勞動課共10課,內容分為二部分;

①飼養與栽花;

②手工制作;

這些內容不僅注意適應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而且具有思想性、科學性、實踐性和趣味性。

三、本冊勞動課的教學目的

1、使學生掌握一些簡單的勞動方法。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自立能力和耐心細致的高尚品質。

3、提高學生對勞動生活的學習態度和興趣。

4、培養學生愛科學,用科學的創新精神。

四、本學期教學措施

1、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通過了解,班上的大多數同學都是獨生子女,過慣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壞習慣,面對這種情況,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好的思想教育,告訴他們勞動創造了人,勞動是最光榮的,講一些熱愛勞動的小故事,來培養他們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2、認真鉆研學習《新課程標準》和《勞動教學大綱》,熟悉教材內容,備好每一節課。

3、積極進行勞動課的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效率。

勞動課的教學不僅要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更要重視學生掌握勞動技能和各種能力的培養。因此在課堂上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掌握勞動方法,學會總結規律,在學生掌握了簡單勞動方法的同時,學會創新,給學生創造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知識,提高了技能,陶冶了品德。

4、改革勞動課的評價制度

改變過去單一的理論測試的評價制度。本學期要從三個方面評價學生的勞動。①平時的勞動(如值日、義務勞動)②對待勞動課的態度③家務勞動。即:一方面從學生平時的值日,義務勞動等情況,評出等級;第二方面從學生在勞動課各方面的表現評出等級;三從家長反映在家中的勞動情況評出等級,最后進行綜合評定,這樣全方位地調動了學生熱愛勞動的興趣。

5、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教師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熱愛勞動的興趣。

總之,在本學期教學中,要以以上的總體計劃來完成勞動課的教學工作,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為社會培養出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