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教育論壇一年級語文教師發言稿

教育論壇一年級語文教師發言稿

2024-08-02 閱讀 7743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今天能夠再次登上三尺講臺與大家共同交流,我倍感榮幸。只可惜自己見識短淺,沒有太多見解,希望大家能包容我的不足,提出寶貴意見。

這次論壇的主題是我的課堂教學特色。其實我的課很平常,談不上什么特色。因為我始終相信平平常常才是真這句話。有的課堂看似平淡無奇,細細體會,卻會讓人回味無窮。有時花樣再多,對學生百無一用。那也是紙上談兵。因此我的課堂追求的是實實在在,只要學生樂學,能聽得懂,就是我心中的理想課堂。因此,我只將自己在教學中的一點體會和做法來與大家交流吧!

人們常說,做老師難,做一個好老師更難。果真如此,就這一個好字,卻讓我們做起來那么不容易。教師所傳授的不僅僅是書本中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師生之見心靈的碰撞。心與心的溝通。我們需要付出真心,用心去教他們,用心去對待他們。

一用心去教他們

1用心去對待學生:愛是相互的。你喜歡學生,學生也會喜歡你。你把他們當成朋友他們更會把你當成朋友。一、二年紀的學生很單純,他們愿意將自己心中的秘密向別人傾訴。時間長了,有什么話,他們會毫無保留的告訴你,就這樣,我愿意做他們的忠實聽眾,分享他們的喜怒哀樂。但喜歡學生并不是一味的放縱他們。對于老師說的話,學生必須去作到,否則就會助長學生的惰性,開學之初,班里就有學生不完成作業。因為剛分班,可能有的學生心存僥幸心理。以為不交作業老師查不出來可以蒙混過關。但我不給他們這樣的機會,每次作業我都數一下夠不夠40本,誰不交放學留下寫。有的同學以忘了帶為借口,但是同樣告訴他們沒帶等于沒寫,放學照樣留下,就這樣上星期沒有一個不交作業的。教學中,我對于自己說過的話也盡量說到做到,做一個學生值得信賴的老師,有句話說的好,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學成功的開端,更多的精力還是應當用在課堂上。

在每次上課之前,我都精心研究教材,盡量把每個環節安排地更加合理一些,時間一長,形成了一個習慣,每次上課前,我會把這節課的大體內容寫在一張紙上或本子上,先干什么,再干什么,這樣我會做到心中有數,以免到時候因為忘記哪個環節而慌了神。有時教參上一些優美的句子,我也會提前抄寫下來,到時候讀給學生聽。教師不是要錘煉自己的語言嗎?有時春風化雨般的語言不能臨場發揮。但照本宣科總可以吧。

在我平靜、淡定的外表下,我的心依然是滾燙的。對完美課堂的追求依然是那樣的執著,但是心態更加平和,更加持久,更加自信坦白。在課堂中,我注重培養學生傾聽和閱讀的習慣。讓學生學會傾聽,不光老師講課要專心聽,同學發言的時候也要安心聽。不肯聽別人說話的人,老師是不會讓他發言的,憑什么你不聽我的卻讓我聽你的。在學習課文時,逐步讓學生建立聽的意識,漸漸培養學生的發言能力。當孩子提出問題時,老師傾聽更值得關注,在讓學生學會傾聽的基礎上,讓學生聽其他學生閱讀。為檢查學生聽的效果如何教師從閱讀材料抽出幾個問題,讓學生養成邊聽邊思考的習慣。讓學生愛上閱讀,更多時候,不需要我們有意的去培養,我們自己津津有味的閱讀,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好的誘惑和示范。記得莎士比亞曾經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象沒有陽光,智慧中沒有書籍,就好象鳥兒沒有翅膀。”事實確實如此,一個人如果沒有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就好象一架沒有翅膀的紙飛機,飛不高,更飛不遠。學生的心是塊空地種下什么長什么,而我們則是他們靈魂的工程師,為了學生心靈的成長,讓我們一起讀書吧!因為讀書能使我們今天比昨天更有智慧今天比昨天更懂得寬容,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生活的美好。在我教一年紀時發覺班里的同學傾聽和閱讀的習慣非常好,他們喜歡聽老師給他們講故事。上課時,他們會主動制止別人別說話了,老師要講故事了,他們都認真的聽,我也很投入的讀。但二年紀一分班,總覺的學生的層次參差不齊,老師有得重新了解陌生的學生,從頭開始培養,大大的浪費了時間,所以我建議一、二年紀的學生少分班,因為他是有層次性的,一年紀時學生達到什么水平,到了二年紀老師會在原來的基礎上提出更高的要求。這樣一分班把我的教學計劃全打亂了。讓我摸不清頭緒不知該從那里入手。原來上課,我只說一遍學生就能聽明白,但現在有時候我說兩三遍有的學生還聽不清楚,真懷念我原來的學生呀!

對于教師,班級是一個整體,好中差存在差距是正常的。但對于一些學習吃力的學生,課下就要為他加餐。盡量后者居上。課下輔導是每個老師都很頭疼的事。有時,我也想放棄他們。但每當看到他們那天真無邪的眼睛時,我的心就軟了下來。沒辦法,只得硬者頭皮幫他們。是啊教學當中人們一直提倡因材施教的原則,對于個別學生,我們就要個別對待。孫天祺和邱照鑫是我們班活潑可愛的兩個男孩,他們兩個很聰明,每天學習的內容不用學他們就已經會了所以我感覺他們每天和其他同學呆在教師里簡直就是委屈了他們,總感覺他們應該在另一個空間里發展自己,有時候看著他們無奈的聽老師講他們已經學會的內容,我也感覺無能為力,不知道應該從那方面入手教育他們。但我發現他們兩個一個愛講笑話,一個愛出腦筋急轉彎,我想在這方面可以為他們開辟遺篇天地。在每次課前幾分鐘給他們倆,讓他們班里烘托熱鬧的氣氛。在這方面,不知道其他老師有什么好的建議可以幫助我請大家指點迷津。

二、教師之間的合作是一種向上的動力

談到這里,我想起了上學期小學部舉行的講課比賽。與其說是比賽,不如說是一種團隊精神較量。不知其他組如何,我想我們一年紀組的語文、數學老師各個都是最棒的。賽前三個人一起討論每個細小的教學環節,都在為彼此出謀劃策,暢所欲言。那種場面讓人看了會被他們的上進心折服。記得我講課的前一天,在多媒體用一班的學生講了一遍,通過試講我才發現自己原來存在這么多問題,原來的胸有成竹頓時變成了空空如也,心慌意亂,不知所措。課下,朱老師和張老師毫無保留的把課堂中存在的問題給我提了出來。通過他們的建議,讓我有所改變,說真的非常感謝你們兩位。我永遠不會忘記,因為有你們,讓我有了前進的力量。真誠的向你們說聲謝謝。還記得為了慶祝六一兒童節,我們一年紀組排練了男生舞蹈《我真棒》這個舞蹈最終取得表演權,真的來之不易,這是我門一年紀組全體老師的心血,從排練到服裝到刀具都是幾個老師的杰作連服裝、設計、道具、制作都是董燕老師他們動腦筋想出來的。通過種種事情,我感覺到了團結就是力量這句話的偉大含義。就像歌中的那樣: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萬,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連,同舟共濟海上路,號子一喊浪靠邊。教育是以心感動心,以火點燃火的情感事業,當大家都動起來群策群力,這個集體才叫厲害呢,相信自己,evenyoneisNo.1.每個人都是最棒的。

雖然我說的這些只是井底之蛙之見,還望大家通過你的慧眼,借我一片海闊天空。謝謝大家。

篇2:小學語文教師集中培訓學習總結

**年小學語文教師集中培訓學習總結

加來中心學校王慧

在學習中成長,在成長中實踐。人生中就是這樣,每一次的學習就是一次實踐的機會。每一次的實踐就是一次挑戰,我們能害怕嗎?答案是肯定的:“不能!”不管是在什么情況下,都是不能,不會,也不可以害怕挑戰。我們之所以培訓,目的就是增強我們挑戰的信心。我不知道別人通過培訓學到了多少,感受到了多少,了解到了多少。只知道通過培訓自己感悟頗深。

首先要說明的一點就是通過這次培訓我學到了很多,見過的聽過的,沒見過的沒聽過的統統包含在內。

兩位老師的精彩的培訓,我知道那是對我們以后產生影響的一次培訓。這一次培訓是成功的。還有一點是我們需要這樣的機會,這樣一個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充實自己的機會。

這一天短短時間的培訓,相信大家都學到了很多,可我有一種新的感覺:“學到的越多,不知道的就越多”。為什么這樣說呢?在以前的學習中自己并沒有注重某一方面的學習,只是知道老師教什么,自己就學什么,從來不管對與錯,也從來不管為什么,只是盲目的走路,學習。通過今天的學習以后感覺就變了很多,原因很簡單:“這里的學習不再是片面的,是一種以具體事情具體分析的方式進行的。”只從這一點上說,這就要比以前的學習系統化,畢竟涉及到專業知識。在這里學習越多,感覺以前了解的東西越少,然后就會努力的或者是刻意的去找這方面的書籍,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可是越學,感覺自己知道的越少,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我們有一顆想充實自己的心,有一顆想要學習的心,同時也有一顆向前的心。這就不得不要求我們自己要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把所學的用到工作中。

此次培訓學習作為人生旅途的一個加油站和新的起點,在工作中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把樹立遠大理想和做好本職工作結合起來,努力勤奮工作、積極開拓創新,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業績。

篇3:語文教師專業素養

淺談關于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

發布者:吳祥秀

你想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我認為,提高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首先要多讀書,語文教師應該三教九流,無書不讀。在讀書的過程中你可以了解各個方面的知識領域,讓你在課堂教學中自由發揮讓你的學生們由衷的欽佩你。想要讓孩子們讀書,首先要捫心自問,我們讀了什么書。我們讓孩子讀好書,我們自己讀了幾本好書。我們要做到在學生視野里的書,我們要了解,只有這樣才能因勢利導。只有博覽群書之后,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那幾本書。世上的書多得成千上萬,真正合乎心靈需要的書也就那么三五本。海子身邊常帶的只有四本書,梭羅到瓦爾登湖邊生活的時候,也沒帶幾本書。我們也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那三五本書,常讀常新,才能有所收獲。

其次就是博取眾家之所長,獨樹一幟。在教學上你首先要知道你的同行都在干些什么,你的學科前輩走到了哪里,這樣你才能沿著他們的路繼續走下去。沿著他們的路繼續走并不是照搬照抄,而是要在他們總結的經驗基礎上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

最后,我們還要不斷反思,勇于放棄,從零開始。不管我們有多么豐富的經驗,不管我們的教學取得了多大的成就,一旦發現不能和教育大潮流吻合,我們就要深刻的反思,勇敢地棄舊從新。這是教育者應當自覺擔負的責任,因為我們的教育對象是人,不允許我們有絲毫的偏差。同時我們要始終將學生置于我們的視野之內,他的一舉一動都是我們研究的對象,還要謹記學生是有感情,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他有自己的意志,我們不能強迫他接受我們的觀點看法,只能接近他,走進他的心靈世界,用心交心,用愛換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