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校園綠色行動實踐活動總結
“校園綠色行動”科技實踐活動總結
上海市歷城中學
一、背景介紹
“校園綠色行動”科技實踐活動是歷城中學20**――20**學年度依托浦東新區社區科普教育基地――水生命科學館開展的一項全校范圍的綜合性的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為主題的科技實踐活動。該活動的設計理念圍繞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廢水利用、保護海洋,創建綠色學校等目標,不僅充分利用水生命科學館豐富的科普教育資源,而且與社會熱點、大眾焦點等結合起來,與上海市大型科普調查活動結合起來,體現了科普教育的時效性、針對性、普及性的特征,豐富了中學科技實踐活動的內涵,使基地資源與科普教育實現了有機的整合。
加強青少年學生的環境保護教育,提高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使青少年學生自小養成節約資源,愛護環境的良好習慣,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這是中小學環境教育的重要內容。歷城中學是浦東新區科技教育特色學校,也是全國科普創新示范學校,近年來,學校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挖掘各種教育資源,在環境保護和綠色學校的建設中,走出了一條具有學校特色的環境教育之路。
二、活動目的
通過對校園苗木的辨名掛牌活動,增長學生在植物方面的知識,培養學生探究科學知識的興趣,拓展初中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通過對校園綠化維護責任區的認養活動以及通過綠色科普知識講座、征文、主題班會隊會、科幻畫剪紙書法創作、主題知識小報設計制作、宣傳板報等科技系列活動,引導學生自小樹立起愛綠護綠、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為他們長大后服務社會、建設國家打下良好的生態道德基礎。
通過參與“保護鯊魚、關注海洋”問卷調查、知識競賽,通過“保護鯊魚、關注海洋――拒*用鯊魚及鯊魚產品”簽名活動,使學生認識到保護鯊魚對海洋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意義,自覺養成關注海洋、保護海洋,拒*用魚翅的良好道德品質,并在實際行動中體現,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通過利用水生命科學館養魚廢水進行綠色蔬菜的培植實驗探究活動,使學生初步掌握水中營養成分的簡單測量方法,無土綠色蔬菜、有機蔬菜以及有土蔬菜栽培的一般原理與方法,了解蔬菜種植所需要的一般條件和需要的營養成分,掌握基本的水栽培的科學知識和實踐技能,熟悉簡單的科學實驗方法,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和動手能力,提高學生對珍惜水資源,加強水的循環利用,保護水環境的重要性的認識。
三、實施過程
“校園綠色行動”科技實踐活動緊緊圍繞“綠色”這個主題,從學習接受和宣傳綠色知識,開展創綠護綠實踐活動,提高綠色環保節約意識出發,主要開展了三大版塊的綠色行動。
一、校園綠色使者主題行動(20**.3-20**.12)
這一板塊主題圍繞學校綠色環境的創建為目標,通過一系列適合中學生年齡特征、興趣愛好,知識結構和活動能力水平的活動,著力培養初中生的愛綠、護綠、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用實際行動踐行生態道德修養。
1、校園綠色責任區認養活動――將有限的校園綠化區域分成若干塊,以年級為單位,在全校范圍內動員宣傳,組成年級組為單位的校園綠化維護志愿者隊伍,分預備、初一、初二、初三四個年級四塊綠化維護責任區,主要配合物業綠化部門做好責任區內的苗木花草的澆水、養護工作,甚至苗木的修剪,垃圾的清理,阻止學生對花草苗木的破壞行為,培養學生的綠化意識和責任意識。
2、校園樹木認名掛牌行動――校園擁有將近30多種100多株苗木,這些苗木對于初中生來說,絕大多數同學都不認識,更分不清楚苗木的學名、俗名、
科屬種類等,為了幫助同學們從植物學上分辨出這些苗木,增長學生在這方面的知識,生物老師帶領興趣小組開展了校園苗木辨名掛牌行動,對校園的絕大多數苗木,均根據綱目科屬種科學分類法進行分類辨名,并制作標牌,以方便學生辯認熟悉,增長了學生對苗木辨別方面的知識能力。
3、創建班級資源節約角活動――開展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節約資源,廢物利用活動,每個班級均建立一個資源節約角,要求同學們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習慣,將廢紙、塑料瓶等平時生活中的廢棄物收集起來,當到了一定量之后統一送交收廢站,培養廢物再利用的意識。同時,在校園設立了廢電池收集箱,有害有毒物資集中收集,以防污染。
學生平時生活中拒絕使用或盡量少用一次性飯盒、筷子以及不可溶解塑料袋。從小事出發,培養節約資源的意識。
4、開展“校園綠色行動”科普知識講座,主題班會和隊會活動,校園綠色征文,創建綠色校園科幻畫、剪紙以及書法創作比賽活動,以綠色環保,節約資源為主題的知識小報、黑板報創作活動,通過這些具體的行動,動員全校學生積極投身于“校園綠色行動”的活動中來,通過自身的參與,在學習綠色知識的同時,懂得創建綠色環境,節約資源的重要性,提升自己的環保意識,使節約資源成為自己的自覺行為。
二、參與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舉辦的大型“保護鯊魚,關注海洋”科普教育活動,以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環保的理念,創建綠色校園(20**.10-20**.12)
“校園綠色行動”拓寬到更寬領域,更大視野,就是引導初中生關注海洋保護,關注藍色國土,從保護鯊魚的具體行動中去切實關注海洋保護。我校600多名學生接受了“保護鯊魚、關注海洋”
科普知識宣傳教育,學校制訂了活動方案,通過升旗儀式進行宣傳發動,通過專題知識講座,播放DVD錄相等形式,在學生中間進行了一次比較好的鯊魚知識普及教育活動。學校有200多人參加了市里組織的問卷調查和知識競賽,每一次活動都認真組織,學生認真填寫卡片,教師收齊后用快遞送到上海海洋水族館活動組委會。同時還在全校范圍內開展了一次“保護鯊魚,關注海洋――拒絕魚翅”簽名活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通過活動,使學生對保護鯊魚、保護海洋的重要性有了更多清醒的認識。
三、利用水生命科學館養魚廢水進行蔬菜無土栽培實驗探究活動(20**.10-)
“校園綠色行動”的另一項重要活動,主要是節水行動。學校水生命科學館喂養了幾千尾熱帶魚、觀賞魚以及水草,這些水生物的排泄物往往會造成水質的污染,使水富營養化,如何使這些污染的水再發揮作用,作為“校園綠色行動”的一部分,我們通過興趣小組的形式開展了利用養魚廢水進行綠色蔬菜栽培的實驗探究活動,主要分三種情況:一是利用養魚廢水進行無土栽培實驗:將廢水抽到培植水槽,在水槽中栽種白菜、塔菇菜等蔬菜品種,觀察蔬菜生長情況,并進行認真記載,被蔬菜吸收了營養之后的水又回流到魚缸養魚,實現了水的循環再利用。
二是利用養魚廢水進行有土栽培實驗:主要選擇沙土,利用水中的營養成分澆灌沙土進行蔬菜栽培。
三是利用養魚廢水進行無機蔬菜種植實驗,例如利用養魚廢水進行豆芽、豆苗等無機蔬菜的培植實驗。
這三種實驗探究活動已經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在無土蔬菜栽培方面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果,下一次將深入下去,擴大培植蔬菜品種,加強水質監測,優化實驗步驟,完善實驗記錄,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提升綠色節水意識。
四、活動結果
1、參加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組織的“保護鯊魚、關注海洋”知識問卷調查活動,有200人積極參加,通過問卷調查普及科學知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隨后,在全校范圍內開展了“保護鯊魚、關注海洋”科普知識宣傳,利用班會課在全校范圍統一進行,利用PPT進行講述,集中觀看錄象,在12月10日升旗儀式開展“保護鯊魚,關注海洋――拒絕魚翅”師生共同簽名活動,在全校形成了一個關注海洋,保護海洋資源,保護鯊魚,建設綠色校園的良好氛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校園綠色行動”還開展了“校園苗木知多少”學生問卷調查,有300人參與了調查活動,獲得了學生關于苗木認識的第一手資料,為進一步開展活動打下了基礎。學校作為未成年人生態道德教育學校,還舉辦《保護動物,我們能做什么?》的知識講座,有近200人參與聽講。
3、校園樹林認名掛牌行動――對校園內的主要苗木,均制作名目牌,方便學生認識。校園綠色責任區認養活動――以年級為單位,各領養維護一塊綠化區域,責任區成員定期對綠地進行維護,配合物業管理部門做好責任區的綠化養護。
4、自從班級資源節約角創建活動以來,學生大多數都能夠自覺地把用過的廢紙、廢瓶子、紙盒等放到回收點,減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量,對有毒有害物質如電池都自覺放到集中點。
5、政教處開展了“創建綠色校園”征文、主題班會隊會、科幻畫、剪紙、書法創作、環保圣誕樹制作、宣傳黑板報、主題小報設計、社區科普宣傳等系列活動,每個班級都積極動員,鼓勵學生踴躍參與,參與的人數在1000人次以上,收到的各類作品達到100多件。
6、學校成立了科技興趣活動小組,在科技老師的具體指導下定期開展活動。興趣小組從魚的養殖、魚的解剖和標本制作逐漸擴大到利用水科館養魚廢水進行綠色蔬菜栽培實驗,將養魚廢水中的營養成分提供給蔬菜。學校已經準備好了實驗所需的場地和器材,活動小組目前已經進行了有色蔬菜無土種植的實驗探究活動,取得了初步的實驗成果。
7、參加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組織的“保護鯊魚、關注海洋”知識競賽活動有1人獲得一等獎;2人獲得二等獎;三人獲得三等獎。
20**年歷城中學成功申報為浦東新區綠色學校。
參加黃浦中學杯“愛鳥周”繪畫演講比賽,有1人獲得一等獎;三人獲得三等獎,獲獎作品集結正式出版。
五、相關數據
歷城中學校園綠色行動以創建浦東新區綠色學校為行動綱領,引導學生愛綠、護綠,關注海洋,保護生態環境,自覺養成節約資源的良好生活習慣。通過對綠色知識的了解,參與“保護鯊魚、關注海洋”知識宣傳和知識競賽活動,建立學校綠化保護責任區和為學校樹苗木懸掛知識標牌等形式,以及利用水科館的養魚廢水進行蔬菜種植實驗等多種形式與綠色環保知識有機聯系起來,通過多種形式的科技活動,目的是讓學生們去感受綠色理念,以自覺的生態行為,樹立科學健康的生態道德觀,關注綠色家園,創造美好生活。
活動突出了參與性,實踐性,科學性和綜合性。有1600多人參與了五個大項10多個小項的各類實踐活動,收到了理想的效果,主要數據見下表:
內容
序號
項
目
人數
效果
問卷調查
1
參與上海市“關注海洋、保護鯊魚”問卷調查
200人
好
2
“校園苗木知多少”學生問卷調查
300人
好
講座
1
校園苗木的養護科普知識講座
100人
好
2
“關注海洋、保護鯊魚”科普知識講座
600人
好
3
《保護動物,我們能做什么?》科普知識講座
200人
好
系列科技活動
1
參與“保護鯊魚,關注海洋――拒絕魚翅”簽名活動
200人
好
2
參與“保護鯊魚,關注海洋”知識科普宣傳
300人
好
3
校園綠化責任區認養活動
40人
好
4
校園樹木辨名掛牌行動
30人
好
5
班級資源節約角創建
12件
好
6
創建綠色校園征文
30余篇
好
7
創建綠色校園主題班會活動
12堂
好
8
創建綠色校園――科幻畫、剪紙、書法等創作比賽
30余件
好
9
“校園綠色行動”環保圣誕樹制作
20余件
好
10
“校園綠色行動”黑板報宣傳
12版面
好
11
“校園綠色行動”主題小報設計
30余份
好
12
“校園綠色行動”社區科普宣傳活動
1200人
好
知識競賽
1
“關注海洋、保護鯊魚”
上海市知識測試
200人
好
2
《保護動物,我們能做什么?》知識測試
100人
好
探究
1
利用水科館養魚廢水進行綠色蔬菜種植實驗探究活動
20人次
好
2
探究活動相關論文
2篇好
六、活動收獲
“校園綠色行動”科技實踐活動收到了很大的成效,豐富了學校的科技教育內涵,拓寬了科普教育基地――水生命科學館的教育功能,尤其是使學生的綠色環保意識有了顯著的提高,具體突出在以下幾個方面:
1、培養了學生的綠色生態理念,樹立了基本的生態道德觀,學校加入上海市生態道德教育會員學校。
通過對校園苗木的辯名掛牌活動以及校園綠化責任區域認養活動,通過創建班級資源節約角行動,初步認識到了一部分植物的學名、種屬、分布區域及特征,認識到建設綠色校園、加強綠色教育的重要性,認識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廢物廢水利用需要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而樹立起社會責任感。
2、鍛煉了學生的動手動腦的能力和科技活動的參與能力。
3、培養了學生的科技意識,學生學會了用綠色和生態的生活理念,綠色生態的行動去營造自己的生活空間,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4、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們的主人翁意識和綠色生態的理念,讓學生們通過自己的行動去建設綠色學校,去創造自己未來美好的生活。
上海市歷城中學
篇2:家庭綠色行動和綠色消費活動計劃
在“倡導綠色消費、創建綠色家庭”的倡議下,全校師生積極開展綠色家庭的創建活動。“綠色家庭”要求全家人具有較強的環境意識,實施“綠色消費”、構建“綠色居室”、進行垃圾分類及廢物回收等。綠色消費主要包括購買節能家電產品、國家環境標志產品、“綠色家具”、低噪聲環保型產品,遠離、拒絕使用“一次性”消費品,節水、節電、節糧以及一切包含綠色理念的消費。綠色居室是符合環保要求,又不危害并有利于人體健康的室內環境。對于室內裝修而言,首先是不“過度裝修”,其次要實施“綠色裝修”即購買“綠色建材”、進行“綠色裝修施工”,同時要由具有cma資質單位進行“室內空氣質量檢測”,其結果符合《室內空氣質量標準》要求。對家庭中的廢報紙、書刊、飲料瓶等一切可以回收利用的“廢物”進行分類回收處理,以利于節約資源、物盡其用。
實施的步驟及計劃
1、廢物再用:
環?,F今已成為一種嶄新的生活方式,在生活小節中,如果加點點的心思,就能做到:"少一分破壞,多一分建設。"優越的生活環境很容易使孩子形成隨意浪費的壞習慣,這其實也是一個浪費資源的問題。在美術活動中,可以讓孩子利用一些廢舊材料,如小麻繩、塑料瓶、紙筒、包裝紙、瓦楞紙等,學習做成小筆插、相框、分類盒、花瓶等有用的小物品,這樣既不浪費,又讓孩子提高了動手能力。
2、垃圾分類:
垃圾的處理一般是使用填埋的方法,這樣既造成土地污染,又浪費了土地資源,"變廢為寶"已成了世界各國的研究課題。垃圾分類是一個新的概念,如何幫助孩子去理解并做到呢?最簡單而又實際的是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我們可以教育孩子,如果自己住的地方已經有垃圾分類收集筒的話,就嚴格將垃圾分開投放。將可回收再用的廢紙、易拉罐等收集起來,送到回收站,其它才送到垃圾筒。
3、綠化環境:
植樹的意義大部分孩子都已經理解,而且也是一個最直接、最實際的環保行動方式。我們可以鼓勵孩子在家中開展"綠色小陽臺"、"綠色小房間"等活動,并在植樹節進行親子的集體植樹活動和聯合社區進行的植樹活動,使我們的生活環境得到進一步的綠化、凈化與美化。
4、善用能源:
人們總有一個錯誤思想,認為大自然的資源是用之不完的,但正因為人類的盲目開發,不合理利用,地救上的資源已到了受破壞程度非常嚴重的局面。因而,從小教育孩子善用能源是非常重要的。在孩子生活中,最常用的能源是煤氣、電等,應幫助孩子學習一些如何使用才能節約的方法。如:多用電風扇,少開空調;多用淋浴,少用浴缸;多用傳熱快的餐具,減少煮食時間、少用一次性的用品等,確保能源被合理地運用。
5、減低噪聲:
日常生活中的噪聲多是來自繁忙的交通和建筑工地,還有就是公共娛樂場所。對孩子進行"三輕"教育,是減低噪聲的最常用的教育方式。讓孩子知道,在家里要將電視機和音響的音量調到適當的位置;在公共場所說話不要太大聲而影響別人,不要大聲喧嘩;晚上十一點后不進行裝修和唱卡拉ok等,學做一個綠色小公民,身體力行改變不環保的生活方式。
6、適當用水:
水是人們不可缺少的生活資源,但是現在水資源的浪費與污染也到了非常可怕的程度,連廣州這個擁有豐富水資源的地方也面臨水質性缺水的局面。因此,我們應教育孩子如何適當地用水。如:一水多用(例如洗完衣服的水可以拖地等)、杜絕長流水(上廁所、洗手和洗澡要及時關水籠頭)、不往河流扔垃圾、水箱漏水及時修理等,做到人人都節約用水。
7、愛惜紙張:
紙的基本材料是木材,而各類廢紙竟占了每個家庭垃圾總量的21%,特別是孩子浪費紙張特別厲害。在學校里可以開展"紙是我們的好朋友"、"書本是怎么來的?"等專題活動,讓孩子知道浪費紙張就是浪費木材,就是破壞環境,也等于是危害了我們的身體。并在生活中讓孩子學習一些節約紙張的方法,如:減少使用節日卡、在街上不接收廣告傳單、減少物品的包裝、自制草稿本、習慣使用紙張的空白地方、信封循環再用、盡量少用紙巾等,這樣更可以培養孩子從小節約的良好品質。
8、減少污染:
環境污染對孩子來說,一般有生活中的"三廢":廢水、廢氣、廢渣。教師可引導孩子觀察馬路上汽車廢氣的污染程度、觀察河流上漂浮的污染物,還有就是噪聲。使孩子知道它們對身體的危害,并且明白減少污染就是愛護自己的身體,使生活更美好的道理。
9、綠色消費:
我們提倡的綠色生活,是指節約資源,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方式。想孩子成為一個綠色小公民,就要幫助孩子樹立綠色消費的觀念。那么什么是綠色消費呢?指的就是理智購物,可買可不買的不買(特別是教育孩子不要過多購買玩具);物盡其用,還能使用的物品暫不購買;選擇有環保標志的綠色產品;少用一次性的物品,節約地球資源;參加無污染旅游。這樣,幫助孩子從小樹立"綠色"的概念,并鼓勵孩子多參與社區活動,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及公民意識,使他們長大后能成為一個環保公民。
篇3:科技校園綠色行動實踐活動總結
“校園綠色行動”科技實踐活動總結
上海市歷城中學
一、背景介紹
“校園綠色行動”科技實踐活動是歷城中學20**――20**學年度依托浦東新區社區科普教育基地――水生命科學館開展的一項全校范圍的綜合性的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為主題的科技實踐活動。該活動的設計理念圍繞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廢水利用、保護海洋,創建綠色學校等目標,不僅充分利用水生命科學館豐富的科普教育資源,而且與社會熱點、大眾焦點等結合起來,與上海市大型科普調查活動結合起來,體現了科普教育的時效性、針對性、普及性的特征,豐富了中學科技實踐活動的內涵,使基地資源與科普教育實現了有機的整合。
加強青少年學生的環境保護教育,提高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使青少年學生自小養成節約資源,愛護環境的良好習慣,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這是中小學環境教育的重要內容。歷城中學是浦東新區科技教育特色學校,也是全國科普創新示范學校,近年來,學校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挖掘各種教育資源,在環境保護和綠色學校的建設中,走出了一條具有學校特色的環境教育之路。
二、活動目的
通過對校園苗木的辨名掛牌活動,增長學生在植物方面的知識,培養學生探究科學知識的興趣,拓展初中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通過對校園綠化維護責任區的認養活動以及通過綠色科普知識講座、征文、主題班會隊會、科幻畫剪紙書法創作、主題知識小報設計制作、宣傳板報等科技系列活動,引導學生自小樹立起愛綠護綠、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為他們長大后服務社會、建設國家打下良好的生態道德基礎。
通過參與“保護鯊魚、關注海洋”問卷調查、知識競賽,通過“保護鯊魚、關注海洋――拒*用鯊魚及鯊魚產品”簽名活動,使學生認識到保護鯊魚對海洋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意義,自覺養成關注海洋、保護海洋,拒*用魚翅的良好道德品質,并在實際行動中體現,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通過利用水生命科學館養魚廢水進行綠色蔬菜的培植實驗探究活動,使學生初步掌握水中營養成分的簡單測量方法,無土綠色蔬菜、有機蔬菜以及有土蔬菜栽培的一般原理與方法,了解蔬菜種植所需要的一般條件和需要的營養成分,掌握基本的水栽培的科學知識和實踐技能,熟悉簡單的科學實驗方法,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和動手能力,提高學生對珍惜水資源,加強水的循環利用,保護水環境的重要性的認識。
三、實施過程
“校園綠色行動”科技實踐活動緊緊圍繞“綠色”這個主題,從學習接受和宣傳綠色知識,開展創綠護綠實踐活動,提高綠色環保節約意識出發,主要開展了三大版塊的綠色行動。
一、校園綠色使者主題行動(20**.3-20**.12)
這一板塊主題圍繞學校綠色環境的創建為目標,通過一系列適合中學生年齡特征、興趣愛好,知識結構和活動能力水平的活動,著力培養初中生的愛綠、護綠、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用實際行動踐行生態道德修養。
1、校園綠色責任區認養活動――將有限的校園綠化區域分成若干塊,以年級為單位,在全校范圍內動員宣傳,組成年級組為單位的校園綠化維護志愿者隊伍,分預備、初一、初二、初三四個年級四塊綠化維護責任區,主要配合物業綠化部門做好責任區內的苗木花草的澆水、養護工作,甚至苗木的修剪,垃圾的清理,阻止學生對花草苗木的破壞行為,培養學生的綠化意識和責任意識。
2、校園樹木認名掛牌行動――校園擁有將近30多種100多株苗木,這些苗木對于初中生來說,絕大多數同學都不認識,更分不清楚苗木的學名、俗名、
科屬種類等,為了幫助同學們從植物學上分辨出這些苗木,增長學生在這方面的知識,生物老師帶領興趣小組開展了校園苗木辨名掛牌行動,對校園的絕大多數苗木,均根據綱目科屬種科學分類法進行分類辨名,并制作標牌,以方便學生辯認熟悉,增長了學生對苗木辨別方面的知識能力。
3、創建班級資源節約角活動――開展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節約資源,廢物利用活動,每個班級均建立一個資源節約角,要求同學們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習慣,將廢紙、塑料瓶等平時生活中的廢棄物收集起來,當到了一定量之后統一送交收廢站,培養廢物再利用的意識。同時,在校園設立了廢電池收集箱,有害有毒物資集中收集,以防污染。
學生平時生活中拒絕使用或盡量少用一次性飯盒、筷子以及不可溶解塑料袋。從小事出發,培養節約資源的意識。
4、開展“校園綠色行動”科普知識講座,主題班會和隊會活動,校園綠色征文,創建綠色校園科幻畫、剪紙以及書法創作比賽活動,以綠色環保,節約資源為主題的知識小報、黑板報創作活動,通過這些具體的行動,動員全校學生積極投身于“校園綠色行動”的活動中來,通過自身的參與,在學習綠色知識的同時,懂得創建綠色環境,節約資源的重要性,提升自己的環保意識,使節約資源成為自己的自覺行為。
二、參與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舉辦的大型“保護鯊魚,關注海洋”科普教育活動,以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環保的理念,創建綠色校園(20**.10-20**.12)
“校園綠色行動”拓寬到更寬領域,更大視野,就是引導初中生關注海洋保護,關注藍色國土,從保護鯊魚的具體行動中去切實關注海洋保護。我校600多名學生接受了“保護鯊魚、關注海洋”
科普知識宣傳教育,學校制訂了活動方案,通過升旗儀式進行宣傳發動,通過專題知識講座,播放DVD錄相等形式,在學生中間進行了一次比較好的鯊魚知識普及教育活動。學校有200多人參加了市里組織的問卷調查和知識競賽,每一次活動都認真組織,學生認真填寫卡片,教師收齊后用快遞送到上海海洋水族館活動組委會。同時還在全校范圍內開展了一次“保護鯊魚,關注海洋――拒絕魚翅”簽名活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通過活動,使學生對保護鯊魚、保護海洋的重要性有了更多清醒的認識。
三、利用水生命科學館養魚廢水進行蔬菜無土栽培實驗探究活動(20**.10-)
“校園綠色行動”的另一項重要活動,主要是節水行動。學校水生命科學館喂養了幾千尾熱帶魚、觀賞魚以及水草,這些水生物的排泄物往往會造成水質的污染,使水富營養化,如何使這些污染的水再發揮作用,作為“校園綠色行動”的一部分,我們通過興趣小組的形式開展了利用養魚廢水進行綠色蔬菜栽培的實驗探究活動,主要分三種情況:一是利用養魚廢水進行無土栽培實驗:將廢水抽到培植水槽,在水槽中栽種白菜、塔菇菜等蔬菜品種,觀察蔬菜生長情況,并進行認真記載,被蔬菜吸收了營養之后的水又回流到魚缸養魚,實現了水的循環再利用。
二是利用養魚廢水進行有土栽培實驗:主要選擇沙土,利用水中的營養成分澆灌沙土進行蔬菜栽培。
三是利用養魚廢水進行無機蔬菜種植實驗,例如利用養魚廢水進行豆芽、豆苗等無機蔬菜的培植實驗。
這三種實驗探究活動已經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在無土蔬菜栽培方面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果,下一次將深入下去,擴大培植蔬菜品種,加強水質監測,優化實驗步驟,完善實驗記錄,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提升綠色節水意識。
四、活動結果
1、參加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組織的“保護鯊魚、關注海洋”知識問卷調查活動,有200人積極參加,通過問卷調查普及科學知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隨后,在全校范圍內開展了“保護鯊魚、關注海洋”科普知識宣傳,利用班會課在全校范圍統一進行,利用PPT進行講述,集中觀看錄象,在12月10日升旗儀式開展“保護鯊魚,關注海洋――拒絕魚翅”師生共同簽名活動,在全校形成了一個關注海洋,保護海洋資源,保護鯊魚,建設綠色校園的良好氛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校園綠色行動”還開展了“校園苗木知多少”學生問卷調查,有300人參與了調查活動,獲得了學生關于苗木認識的第一手資料,為進一步開展活動打下了基礎。學校作為未成年人生態道德教育學校,還舉辦《保護動物,我們能做什么?》的知識講座,有近200人參與聽講。
3、校園樹林認名掛牌行動――對校園內的主要苗木,均制作名目牌,方便學生認識。校園綠色責任區認養活動――以年級為單位,各領養維護一塊綠化區域,責任區成員定期對綠地進行維護,配合物業管理部門做好責任區的綠化養護。
4、自從班級資源節約角創建活動以來,學生大多數都能夠自覺地把用過的廢紙、廢瓶子、紙盒等放到回收點,減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量,對有毒有害物質如電池都自覺放到集中點。
5、政教處開展了“創建綠色校園”征文、主題班會隊會、科幻畫、剪紙、書法創作、環保圣誕樹制作、宣傳黑板報、主題小報設計、社區科普宣傳等系列活動,每個班級都積極動員,鼓勵學生踴躍參與,參與的人數在1000人次以上,收到的各類作品達到100多件。
6、學校成立了科技興趣活動小組,在科技老師的具體指導下定期開展活動。興趣小組從魚的養殖、魚的解剖和標本制作逐漸擴大到利用水科館養魚廢水進行綠色蔬菜栽培實驗,將養魚廢水中的營養成分提供給蔬菜。學校已經準備好了實驗所需的場地和器材,活動小組目前已經進行了有色蔬菜無土種植的實驗探究活動,取得了初步的實驗成果。
7、參加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組織的“保護鯊魚、關注海洋”知識競賽活動有1人獲得一等獎;2人獲得二等獎;三人獲得三等獎。
20**年歷城中學成功申報為浦東新區綠色學校。
參加黃浦中學杯“愛鳥周”繪畫演講比賽,有1人獲得一等獎;三人獲得三等獎,獲獎作品集結正式出版。
五、相關數據
歷城中學校園綠色行動以創建浦東新區綠色學校為行動綱領,引導學生愛綠、護綠,關注海洋,保護生態環境,自覺養成節約資源的良好生活習慣。通過對綠色知識的了解,參與“保護鯊魚、關注海洋”知識宣傳和知識競賽活動,建立學校綠化保護責任區和為學校樹苗木懸掛知識標牌等形式,以及利用水科館的養魚廢水進行蔬菜種植實驗等多種形式與綠色環保知識有機聯系起來,通過多種形式的科技活動,目的是讓學生們去感受綠色理念,以自覺的生態行為,樹立科學健康的生態道德觀,關注綠色家園,創造美好生活。
活動突出了參與性,實踐性,科學性和綜合性。有1600多人參與了五個大項10多個小項的各類實踐活動,收到了理想的效果,主要數據見下表:
內容
序號
項
目
人數
效果
問卷調查
1
參與上海市“關注海洋、保護鯊魚”問卷調查
200人
好
2
“校園苗木知多少”學生問卷調查
300人
好
講座
1
校園苗木的養護科普知識講座
100人
好
2
“關注海洋、保護鯊魚”科普知識講座
600人
好
3
《保護動物,我們能做什么?》科普知識講座
200人
好
系列科技活動
1
參與“保護鯊魚,關注海洋――拒絕魚翅”簽名活動
200人
好
2
參與“保護鯊魚,關注海洋”知識科普宣傳
300人
好
3
校園綠化責任區認養活動
40人
好
4
校園樹木辨名掛牌行動
30人
好
5
班級資源節約角創建
12件
好
6
創建綠色校園征文
30余篇
好
7
創建綠色校園主題班會活動
12堂
好
8
創建綠色校園――科幻畫、剪紙、書法等創作比賽
30余件
好
9
“校園綠色行動”環保圣誕樹制作
20余件
好
10
“校園綠色行動”黑板報宣傳
12版面
好
11
“校園綠色行動”主題小報設計
30余份
好
12
“校園綠色行動”社區科普宣傳活動
1200人
好
知識競賽
1
“關注海洋、保護鯊魚”
上海市知識測試
200人
好
2
《保護動物,我們能做什么?》知識測試
100人
好
探究
1
利用水科館養魚廢水進行綠色蔬菜種植實驗探究活動
20人次
好
2
探究活動相關論文
2篇好
六、活動收獲
“校園綠色行動”科技實踐活動收到了很大的成效,豐富了學校的科技教育內涵,拓寬了科普教育基地――水生命科學館的教育功能,尤其是使學生的綠色環保意識有了顯著的提高,具體突出在以下幾個方面:
1、培養了學生的綠色生態理念,樹立了基本的生態道德觀,學校加入上海市生態道德教育會員學校。
通過對校園苗木的辯名掛牌活動以及校園綠化責任區域認養活動,通過創建班級資源節約角行動,初步認識到了一部分植物的學名、種屬、分布區域及特征,認識到建設綠色校園、加強綠色教育的重要性,認識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廢物廢水利用需要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而樹立起社會責任感。
2、鍛煉了學生的動手動腦的能力和科技活動的參與能力。
3、培養了學生的科技意識,學生學會了用綠色和生態的生活理念,綠色生態的行動去營造自己的生活空間,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4、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們的主人翁意識和綠色生態的理念,讓學生們通過自己的行動去建設綠色學校,去創造自己未來美好的生活。
上海市歷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