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工程地基與基礎分部工程質量自評報告

工程地基與基礎分部工程質量自評報告

2024-08-02 閱讀 3124

XX公司XX工程地基與基礎分部工程質量自評報告

編制:

審批:

XX公司*年*月*日

一、工程概況

本工程為XX工程綜合樓,位于清鎮市XX。本工程為框架結構,綜合樓建筑面積約為:14330.72;地下室1層,地上11層,建筑總高度為:47.05m。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抗震等級二級;耐火等級為一級。

該工程基礎為獨立柱基礎和孔樁,基礎持力層為中風化白云巖,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k=2800KPa。孔樁的樁身為C30;獨立柱基礎砼強度為C30;獨立柱基墊層砼強度為C15;底板砼強度為C35P6;負一層墻柱砼強度為C40P6;梁板砼強度為C35P6;樓梯砼強度為C30。

層高:負一層層高4.5m。

本工程參建單位如下:

建設單位:XX

設計單位:XX

地勘單位:XX

監理單位:XX

施工單位:XX

質量監督單位:清鎮市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站

二、工程質量評定依據

1、施工圖紙;

2、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

3、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20**);

4、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

5、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

6、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國標16G101-1、國標16G101-3)。

三、工程施工工作

項目部根據有關資料及現場實際情況編制了切實可行的施工組織設計及專項施工方案,指導現場施工工作。施工過程中我項目部嚴格按照有關施工規范、設計施工圖進行施工,做到事前預控、事中巡查、事后對已成型各施工工序進行全面的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順利完成了基礎工程。

四、檢查程序

1、土石方開挖工程

1.1基礎開挖:開挖前定位放線,保護好軸線引樁。根據設計、地勘資料,石方類別為中風化白云巖,基坑采用機械開挖,基底30cm采用人工清底。經計算多余的土石方用人工裝車外運。在施工完后,進行復線檢查,作好施工記錄和檢查報告。根據地勘、監理、建設、設計單位檢查認可并形成施工驗槽記錄及檢驗報告。

2、土方回填工程

2.1回填前清除基底的垃圾等雜物。用設計要求的土回填、夯實,每隔30厚用機械夯實好后再進行下一次回填。回填到地梁基礎標高并檢查夯實的程度,達到設計要求。

3、模板安裝

模板施工前在基槽墊層上進行定位放線,并彈出一根控制線。在支模時,隨時檢查槽板的豎向、橫向位置。保證槽板安裝到位。在安裝中,未損壞、損傷鋼筋及移動鋼筋。并對模板支撐進行加固,以防澆筑混凝土時模板移位和爆模。在澆筑混凝土前,已將模板內的雜物清理干凈。

4、鋼筋加工與安裝工程

4.1鋼筋原材有出廠合格證、原廠檢驗報告及力學性能。按現行國家標準規定,鋼筋原材進入現場,同一牌號、同一規格、同一批號以30T為一批,不足30T按一批計,抽取試件作力學性能檢驗,經檢驗合格后使用。鋼筋平直、無損傷、表面沒有裂紋、油污、顆粒狀或片狀老銹。盤圓鋼筋調直采用專用調直機進行調直;鋼筋加工的形狀尺寸符合設計要求。

4.2鋼筋安裝工程:縱向受力鋼筋的連接方式符合設計要求。連接接頭力學性能,按《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107-20**進行連接,其質量符合規定。安裝時,將基槽清理干凈,鋼筋的品種、級別、規格和數量符合設計要求。并綁扎到位,墊好墊塊,滿足鋼筋的保護層厚度。構造柱筋按設計要求進行預埋。

5、混凝土施工工程(商品混凝土)

5.1混凝土澆筑前,經過質檢、監理、建設單位進行驗收,符合設計及施工規范要求。采用商混凝土進行澆筑,商品混凝土供應商為貴州紅楓禾苑建材有限公司。山砂、碎石物理性能、有害雜質檢驗報告符合要求。水泥安定性、強度質量檢驗報告符合要求。外加劑和外加物質量符合要求。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的強度等級符合設計要求。澆筑過程中按要求進行振搗。在現場對混凝土進行隨機取樣。取樣的試件作標準養護,到28d天齡期進行試壓,基本達到混凝土強度等級,未達到強度等級的,對現場相應構件進行回彈,檢測結果已達到強度要求。在整個施工中,混凝土澆筑及間歇的全部時間均未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混凝土澆筑完畢后,12h后用人工澆水養護,并在初凝前不許任何人到混凝土面上作業、堆放東西和行走。

6、進場材料報驗制度,對用于該工程的有關材料:鋼筋、商品混凝土、水電預埋材料等。嚴格按規定要求的廠家進行進貨,材料到現場時有關資料齊全,按規范要求進行復檢報驗,合格后才能用于本工程施工,對未報驗合格的材料一律不用于施工中,并清出施工現場。

7、工序報驗制度,各工序在施工過程中,項目部人員嚴格按照“三檢”制度對施工過程進行控制,發現問題及時進行整改,將質量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合格后報監理項目部檢查合格后,方可按規定報有關單位復檢,存在問題整改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有關檢驗批報驗資料與工程實際進度同步進行。

五、基礎質量控制資料核查

1、施工組織設計及方案,1份。

2、地基持力層認證記錄(證明書)1份。

3、鋼材試驗報告27組,試驗結果合格;見證24組,見證率88%。

4、焊接試驗報告18組,試驗結果合格;見證18組,見證率100%。

6、混凝土試塊試驗報告35組標樣、4組同條件,抗滲混凝土試驗報告7組,試驗結果合格;見證44組,見證率100%。

7、樁身完整性檢測試驗報告1份,試驗結果合格;

8、回彈檢測試驗報告14組,試驗結果合格,見證14組,見證率100%。

9、樓板厚度檢測試驗報告3組,試驗結果合格,見證3組,見證率100%。

10、鋼筋保護層檢測試驗報告12組,試驗結果合格,見證12組,見證率100%。

11、地基驗槽記錄50份,隱蔽工程驗收記錄60份,驗收結果滿足設計及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要求。

12、商品混凝土材料報審8份;鋼筋材料報審5份;砂石材料報審2份;水泥材料報審2份;防水材料報審2份。

六、基礎質量控制情況

基坑開挖:從放線開挖到成型,各工序均按施工圖規范要求進行施工,持力層經地勘、設計、監理、建設單位驗收,持力層均符合設計要求。澆筑混凝土前坑底檢查清理干凈,澆筑時按操作程序進行施工,混凝土強度符合設計要求,鋼筋品種尺寸、規格、數量符合設計要求及施工驗收規范,防雷接地施工符合要求,質量控制資料基本齊全。

七、分項和子分部自評情況

1、土方子分部,評定結果:合格;

1.1、土方開挖分項檢驗批數:5,評定結果:合格;

1.2、土方回填分項檢驗批數:1,評定結果:合格;

2、基礎子分部:鋼筋混凝土擴展基礎分項檢驗批數:17,評定結果:合格;干作業成孔樁基礎分項檢驗批數:2,評定結果:合格;

3、地下防水子分部:主體結構防水檢驗批數:2,評定結果:合格;西部構造防水檢驗批數:2,評定結果:合格;

八、綜合評述

清鎮市XX工程地基與基礎分部工程嚴格按照設計文件、施工驗收規范和國家強制性條文施工,按GB50204-20**驗收標準評定,已按合同的約定完成了基礎分部全部內容,質保資料基本齊全,自評資料和隱蔽資料真實、齊全,施工誤差均在規范允許偏差范圍內。每個分項工程均達到合格標準,基礎分部達到國家驗收規范要求,基礎分部的質量安全可靠,自評為合格。

XX公司*年*月*日

篇2:市經開區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辦法

x市經濟開發區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辦法

(試行)

第一條為加強*市經濟開發區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保證建設工程使用安全和環境質量,根據*《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建設部關于《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竣工驗收備案管理暫行辦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在經濟開發區內凡新建、擴建、改建的建設工程均執行本辦法。

第三條*市經濟開發區工程建設管理辦公室行使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機構的權力和義務。

第四條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對工程質量監督的依據是國家的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

第五條建設單位在工程項目施工招標、投標工作完成后,在領取施工許可證之前,持規劃許可證、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意見、施工中標通知書等文件資料辦理工程質量監督手續,填寫工程質量監督登記。

第六條監督機構按有關規定審查符合要求時,發給建設單位《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書》和《工程質量監督計劃》。

第七條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實行監督工程師、監督員責任制,具體承擔工程監督任務。

第八條工程質量監督的主要內容是監督工程建設各方主體質量行為和地基、基礎、主體結構及使用功能。其具體職責是:

1.檢查勘察、設計單位的資質等級及工農業范圍,檢查主要基礎上負責人執業資格證書與承擔任務是否相符,強制性標準執行情況。

2.審查建設單位工程項目報建審批手續、基本建設程序等是否齊全、符合要求。

3.檢查施工單位資質等級及營業范圍,監督施工單位及構件廠嚴格執行技術標準,檢查其工程(產品)質量。

4.對地基、基礎、主體結構和其它涉及結構安全的重要部位,使用功能和關鍵工序作出監督計劃,并將必須監督的重要部位及安裝中的重要環節及時通知有關單位。

5.檢查施工單位技術資料是否齊全。

6.參與重大工程質量事故的處理。

7.對建設工程實體質量監督:

①地基及基礎工程抽查主要內容:

a.質量保證及見證取樣送檢檢測資料;

b.分項、分部工程質量或評定資料及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c.地基檢測報告及地基驗槽記錄;

d.抽查基礎砌體、砼和防水等施工質量。

②主體結構工程抽查主要內容:

a.質量保證及見證取樣送檢檢測資料;

b.分項、分部工程質量或評定資料及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c.結構安全重點部位的砌塊、混凝土、鋼筋施工質量仙查情況和檢測;

d.砼構件、鋼結構構件制作和安裝質量。

③竣工工程抽查主要內容:

a.質量保證及見證取樣送檢檢測資料;

b.分項、分部工程質量或評定資料及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c.地基基礎、主體結構及工程安全檢測報告和抽查檢測;

d.水、電、暖、通等工程重要部位、使用功能試驗資料及使用功能抽查檢測記錄;

e.工程觀感質量。

8.出具工程質量監督報告。

第九條竣工驗收備案管理工作及竣工驗收備案資料的整理和移交工作。

第十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第十一條本辦法如與上級文件不符時,按上級文件辦理。

篇3:通風工程質量驗收管理制度

通風工程質量管理驗收制度

第一條通風實施:

1、《煤礦安全規程》規定

(1)控制風流的風門、風橋、風墻、風窗等實施。

(2)進回風井之間和主要進回風巷之間的聯絡巷,必須砌筑永久性風墻,需要使用的聯絡巷,必須安設2道正向風門和2道反向風門。采區進回風巷之間的聯絡巷應砌筑永久性的風墻,確需行人、通車的聯絡巷應設置永久風門。

(3)不應在傾斜運輸巷中設置風門,如果必須設置風門,應安設自動風門,或設專人管理,并有防止礦車或風門碰撞人員,以及碰壞風門的安全措施。

2、相關要求:

(1)永久調節風門不得少于2道,門框要沿口包邊,有襯墊,門扇厚度不得低于4厘米,中間夾墊或用鐵皮包。

(2)永久調節風窗的調節窗應在上部設置,調節板靈活可靠。帶風門的永久風窗不得少于2道。

(3)永久風橋通風斷面不得小于原巷道斷面的五分之四,其坡度不大于30度,呈流線型。

(4)密閉、風門前5米內,兩道風門不得堆積雜物。兩風門間距不少于5米。

第二條通風設施驗收制度:

1、井下通風實施的砌筑由通風隊負責,通風隊長進行跟班構筑,完工后匯報通風科。

2、通風科必須對通風實施進行監督檢查,嚴把工程質量關,聽取匯報后進行第一次驗收。

3、驗收后匯報技術礦長,每月由技術礦長組織有關人員再次進行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4、驗收完畢后,由通風科進行統一編號建檔,進行統一管理。

5、如構筑不合格,除立即返工外,對責任人進行罰款處理。

6、嚴禁不合格的通風實施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