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接送學生車輛專項整治動員會發言稿

小學接送學生車輛專項整治動員會發言稿

2024-08-02 閱讀 7150

管鎮小學接送學生車輛專項整治動員會發言稿

大家好!

今天跟大家一起學習交通安全方面的有關知識。這次安全會的主題是“珍愛生命,安全出行”。

同學們,你們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你們能否健康成長,不僅關系到一個個家庭的幸福,而且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興衰成敗。所以,我們的社會,我們每個人(包括你們自己),都有責任和義務保障你們的健康和安全。人們說,交通事故猛于虎。可是老虎再兇,也只能一口吃掉一個人,而交通事故則會一口吞噬幾個甚至幾十個人的生命。現在我向大家介紹一組數字:去年,世界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達50萬人,其中中小學生占了10萬多。而我國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則無法謙虛地排在了世界第一。我國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都在10萬多人,平均每天死亡達300人,這真是一個比戰爭還要無情,還殘酷的數字。我還記得,山西沁源縣二中900多個學生在公路上晨跑時,一輛大東風帶掛貨車向學生橫沖直撞過來,造成21名師生死亡,18人受傷。當時公路上躺滿了遇難學生的尸體。

這一連串觸目驚心的數字背后,這一起起慘烈的事故背后,有多少家庭失去了親人,有多少歡樂變成了悲劇,有多少幸福化為烏有。在每一起交通事故背后,是一個個家庭失去了頂梁柱,是一個個白發人送走了黑發人,是一個個孩子與父母陰陽兩隔。是什么原因導致我們道路交通事故頻頻發生?據交通警察調查統計,在所有的交通事故中,除極少數屬意外原因造成,75%以上的事故是駕駛員或行人的人為因素造成的。引發事故的主要原因有無證駕車、超載、超速行駛、疲勞駕車、酒后駕車、強行超車、行人不守交通規則等。我們學校位于農村,小胡同較多,學校師生的交通安全自然成為學校及交通部門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這里,我特別請我們的一年級小朋友注意,我們小學生是道路交通安全中的弱勢群體,那么大家在道路交通中,怎樣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呢?

首先,我們都來反省一下我們自己或身邊同學的交通行為,是否曾經有過不遵守交通規則的行為,是否曾因自己不安全的交通行為而給自己帶來過一些傷害。同學們,你們當中很多人每天好幾趟往返于學校和家庭之間,途中又大多要走街道胡同,總要避讓來往的車輛。但是,你們當中有些人交通安全意識不強或缺乏交通安全常識。想想看,當你們走在回家的路上時,是不是有同學追追打打?是不是有同學邊走邊看書?是不是有同學隨意橫穿道路?這些都是不對的。現在,我教大家學習兩大本領:一會走路、二會乘車。

1、走路時,要走人行道或在路邊行走,過馬路時,左右看,紅燈停、綠燈行,不亂跑、不隨意橫穿,不在馬路上追逐打鬧、不攀爬欄桿,遵規矩、保生命。

2、乘車時,等車停穩先下后上;坐車時不要把身體的任何部分伸出窗外,也不要向車外亂扔東西。

3、不要搭乘超載車,如摩托、拐的等。更不要坐農用車,尤其是人貨混裝車。

4、在道路上遇到突發事件,要立即就去找大人幫忙。

5、遇到交通事故,撥打122或110報警電話,同伴被車撞倒,要記下撞人車輛的車牌號,車身顏色或其它特征。

我將大家走路、坐車的一些基本常識編成了一首小歌謠:

走路要走人行道,不在路上打和鬧。

不要快車不搶道,靠右行走要記牢。

車急慢行仔細看,不急躁來不猛闖。

遵守交規習慣好,健康平安幸福長。

同學們,美好的人生從安全開始,只有保證了健康和安全,才能創造美好的未來,大家一定要培養文明交通意識,養成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的良好習慣。只要大家始終把交通安全牢記在心,落實到行動,我相信,我們完全可以遠離交通事故。

最后,祝愿大家身體健康,學習進步,安全每一天!

管鎮中心小學

舜王城完小

交通安全教育會

篇2:冬季火災隱患排查整治活動方案

為認真汲取近期各地發生重特大火災事故教訓,切實加強冬季防火工作,堅決預防和遏制重特大尤其是群死群傷惡性火災事故的發生,保障廣大師生生命財產安全,為我校教育工作又好又快發展營造良好消防安全環境。根據《*區教育局*年冬季火災隱患排查整治活動方案》x區教發[*]*號文件要求,經學校校務會研究,結合我鄉教育工作實際情況,決定自即日起至*年1月10日,在全鄉學校范圍內開展冬季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專項治理行動,并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為指導,按照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深入貫徹執行消防法律法規,落實各級消防安全責任制,從“人民生命至上,火災隱患必除”的高度出發,全面排查和整治火災隱患。以安全教育為載體,以安全演練為促進。堅決排查整治各類火災隱患,解決影響和制約消防安全的突出問題,有效遏制、防范重特大火災,尤其是群死群傷火災事故發生,確保我鄉教育系統不發生火災現象,促進明永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

二、工作目標

全面落實“四項重點工作”(一是深入開展消防宣傳教育;二是全面開展消防安全自查;三是進一步加強消防安全大督察;四是集中開展火災隱患大整改)進一步改善全鄉消防安全環境,有效預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災事故及群死群傷惡性火災的發生,確保今冬明春我鄉各校(園)的消防安全。

三、組織機構

為切實加強我鄉各校(園)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的領導,中心校成立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領導組。組成人員如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x

*

四、隱患排查治理范圍、內容

(一)排查治理范圍

各中小學、幼兒園的教學樓、教室、教師宿舍、學生宿舍、食堂、圖書室、實驗室、餐廳、鍋樓房等人員聚集場所及影響學校火災形勢穩定的其他場所。

(二)排查整治重點

(一)責任落實及建章立制情況。消防安全責任制是否落實,消防安全組織是否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是否到位,寄宿制學校宿舍管理制度是否落實;

(二)消防安全管理情況。安全通道是否暢通,消防車通道有無被占用,學校天面疏散平臺是否占用,是否存放、堆積大量易燃可燃物質,有無違章使用易燃材料裝修、裝飾情況;1、新建、改建、擴建工程消防設計審核、消防驗收情況;

(三)消防設施完善情況。室外消防水源是否充足,室內消防栓(含水槍、水帶)、水泵接合器有無損壞,安全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設置是否完好,樓梯間防火門是否完整好用,輕便滅火器配備是否夠用,消防設施檢查是否做好記錄;

(四)學校用火、用電情況。學校廚房、教室、宿舍用火是否達到消防安全要求,學校用電線路是否破損、老化、連接松動、有無私拉亂接電線、違章使用電器等違章用火、用電情況;

(五)消防應急工作情況。有無消防巡查人員及疏散人員,滅火和應急疏散演練預案是否合理科學,本學期是否組織應急疏散演練;

(六)消防宣傳教育情況。是否邀請消防干警給全體師生上消防知識課,有無專門對職工開展必要的消防知識教育;

(七)消防安全檔案管理情況。是否明確檔案管理的責任部門和具體負責人,是否按要求建立健全消防檔案;

(八)其他火災隱患情況。

五、工作步驟

此次排查整治活動從*年11月22日開始至*年1月10日,分三個階段實施:

(一)自查自改階段

1.時間安排:*年11月22日―12月12日

2.工作重點:學校自行組織本校檢查小組按照排查整治的重點內容對學校火災隱患進行全面仔細排查,并對存在的問題立即進行整改;同時如實填報《*區學校幼兒園冬季火災隱患自查自改情況表》。

(二)跟蹤督查階段

1.時間安排:*年12月13日―12月23日

2.工作重點:中心學校檢查并迎接區教育局領導小組人員到各校通過聽取學校匯報,查閱圖片、文件、資料以及檢查消防設施設備(有住宿生的學校加檢學生宿舍的相關防務工作)等方式,對學校前期自查自改情況進行跟蹤督查。

(三)迎接上級督查驗收階段

1.時間安排:*年12月24日―*年1月10日

2.工作重點:迎接區公安、安檢、文化、工商等部門組成的聯合檢查組的冬季安全檢查和元旦、春節和“兩會”期間的消防安全檢查。

六、工作要求

1.加強領導,務求實效。

各校(園)要高度重視,清醒認識當前消防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扎實開展此次冬季火災隱患排查整治活動,克服走過場情緒,力戒形勢主義。校(園)長作為學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親自部署、統籌兼顧、精心組織,認真分析、及時研究和解決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務必把學校火災隱患徹底整治。

2.加強監督,落實責任。跟蹤督查階段各校檢查小組對學校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工作進行督查,如發現未按要求進行自查自改,或存在弄虛作假行為的學校,要嚴肅進行處理,并追究學校主要領導人和相關責任人責任。

3.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師生消防安全意識。

各學校結合冬季防火宣傳工作,圍繞提高師生檢查消除火災隱患、組織撲救初起火災、組織人員疏散逃生、消防宣傳教育培訓等“四個能力”,有重點地開展消防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通過多種形式,向師生廣泛宣傳消防法規知識以及防火滅火和逃生自救常識,不斷提高師生消防安全意識。

4.及時總結,按時上報。

各校(園)于12月6日前將《*區學校幼兒園冬季火災隱患自查自改情況表》和集中開展火災隱患排查整治活動整體情況書面上報鄉中心學校。

篇3:市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方案

食品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事關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去年實施的食品放心工程經過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為鞏固成果,進一步落實*5月13日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的要求,切實保障全市城鄉居民食品消費安全和身體健康,促進我市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根據《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等部門~年江蘇省食品放心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年河東市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

一、工作重點和預期目標

食品安全專項整治重點品種為:糧油、肉、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鹵菜、水產品、酒、鹽、醋、水發制品等。

食品安全專項整治重點地區為:城郊結合部和農村。整治環節要向兩頭延伸,一頭向農業投入品使用環節延伸,一頭向食品生產、加工環節延伸。加大對種植、養殖環節中農業投入品使用和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綜合監管力度。

今年工作的預期目標是:蔬菜農藥殘留超標率比上年明顯下降,平均超標率下降2~3個百分點;肉品質量穩定提高,瘦肉精平均檢出率下降1個百分點,城區和各區縣城關鎮注水肉、病害肉基本絕跡;推進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力爭基本符合申報條件的10類食品加工企業90%通過生產許可證的現場審查;全面實施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學校食堂、餐飲業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達到90%以上;全面推進和實行食品進貨檢驗、索證索票、購銷臺帳和質量追究制度,大型市嘗超市進貨索證、索票率達到90%以上;大中型食品商場(超市)的散裝食品經營行為得到規范;建立1個食品綠色市場;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及時依法查處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違法犯罪案件;全社會對食品安全的滿意度有所提高。

二、組織領導和工作分工

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由各級政府總負責。市、區縣政府分別成立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并下設辦公室(簡稱食品安全辦)具體負責該項工作的組織協調與督查。市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由市質監局、商貿局、工商局、衛生局、農林局、糧食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市容局、教育局、鹽務局、環保局、公安局、建工局、財政局、市委宣傳部、市經委等部門組成,辦公室設在市衛生局。

全市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實行條條指導,塊塊落實,以塊為主、條塊結合。各區縣政府及市相關部門要按照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分工認真履行職責。各相關牽頭單位要切實做好各專項整治的組織和協調工作。

三、主要任務和具體措施

(一)強化食品源頭污染治理力度

1、加強農業投入品的監管。農林等部門要加強農業投入品的管理,進一步開展農業投入品專項整治工作。在加大蔬菜農藥殘留和生豬“瘦肉精”例行監測力度的同時,實行蔬菜農藥殘留異地抽檢,并在一定范圍內發布抽檢結果。繼續開展農(漁)藥經營市場秩序整頓,規范農(漁)藥經營行為,推行獸藥分柜銷售,加強對農業、漁業用藥的指導和監督。

2、加強對食品添加劑使用的監管。衛生等部門要組織開展對食品生產企業使用添加劑的專項整治,加大產品質量抽查力度。特別要加大對面粉中過氧化苯甲酰、兒童食品中糖精鈉、肉類食品中色素、edta鐵鈉的使用的監管力度,促使面粉、肉類、兒童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基本消除濫用添加劑的違法行為。

3、嚴查使用非食品原料生產加工食品行為。質監部門要重點落實“十查十找”任務,檢查米(面)、食用油、醬油、醋、鹽、米粉(線)、腐竹、干菜、肉制品、水產品、酒類產品等加工點,找陳化糧、礦物油、地溝油、吊白塊、回收過期變質食品、工業用雙氧水、毛發水、敵敵畏、甲醇等非食用物質,一經發現徹底收繳物品、設備。

(二)加強生產和加工環節的監管

1、加大無公害農產品種植生產基地建設與管理。農林、質監等部門要加大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無公害農產品基地、養殖小區、示范農嘗出口產品生產基地的建設力度,推進產地環境污染監控工作。~年在做好市無公害農產品向國家無公害農產品轉換工作的基礎上,加快國家無公害農產品認定申報工作,申報國家無公害農產品認證30個;綠色食品、有機食品10個;認定無公害農(水)產品產地25個。

2、全面推進加工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質監、衛生部門要加強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監管,嚴格執行許可證制度。在完成和鞏固米、面、油等五類食品審查發證的基礎上,逐步實施肉制品、乳制品、飲料、調味品、方便面、餅干、罐頭、冷凍飲品、冷凍面米食品和膨化食品等十類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衛生部門要組織對食品衛生許可證即將到期的食品生產企業進行專項清理與整頓,嚴格食品衛生許可準入要求。

3、進一步規范生豬、牛羊屠宰加工。商貿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在去年開展集中整治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對定點生豬屠宰廠(場)的監督管理,開展牛羊肉定點屠宰工作,整頓和規范肉品流通秩序。建立健全生豬及肉品出入登記與查票驗證制度,強化消毒管理和檢驗檢疫,檢疫率達到100%,嚴禁私屠濫宰、未經檢疫和檢疫不合格的肉品進入流通銷售領域。

4、強化監督抽查和執法檢查力度,特別是對重點品種要實行定期質量監督抽檢。檢驗檢疫局要加強進出口食品生產企業的相關稽查工作,強化生產加工環節的監管;質監、衛生、工商等部門要加大對整治和監管重點品種的抽查頻率和覆蓋面;開展對保健食品、食用油、乳制品、熟肉制品、鹵菜、糕點(月餅)等生產企業的專項監督檢查。對違規行為多發企業施行巡查制度,形成威懾力,遏制制售不安全食品的違法行為蔓延。

(三)加強食品流通環節的監管

1、把好市場主體的準入和退出關。工商部門要依法嚴格審查食品經營企業、個體工商戶的主

體資格,嚴格執行前置審批規定。農林部門要會同相關部門在全市各大型市場開展農(水)產品質量安全準入試點,積極探索“產地準出”、“市場準入”的有機結合方式,實行ic卡農產品的監管,加快實施“場地掛鉤”和“場廠掛鉤”步伐,逐步實現農(水)產品全程質量控制。

2、建立和完善流通市場的監管網絡。質監、工商、農林、商貿、糧食等有關部門對全市城鄉所有農產品批發市場和零售市場要普遍建立和完善農產品檢測體系,所有農副產品市場都要開辟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專門銷售區。進一步健全三級檢測體系,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要建立檢測室,配備檢測設備;農副產品零售市場要建立以速測為主的檢測系統,有條件的大中型農副產品零售市場要設立檢測室。市質監局要定期開展農副產品的質量監督抽檢,并及時公布抽檢結果。

3、加強進出口食品的監管。檢驗檢疫部門在進出口環節要依法嚴密監管,嚴把進出口食品安全關。要強化進口食品的索證管理工作,加強進口預包裝食品包裝標簽審核,制定并實施“進口食品監控檢測方案”,嚴格執行預包裝食品憑標簽審核證書報檢,確保相關企業辦理進口食品備案和口岸檢驗,嚴格按照有關單證辦理報關驗放手續。

(四)加強消費環節的管理

1、衛生部門要加強對學校食堂、餐飲業,特別是小餐館、個體門店飲食安全衛生的檢查和監督。以學校食堂、餐飲業為重點,全面實施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教育部門負責學校食堂及校內食品經營單位的安全衛生管理,嚴格執行《河東市學校食品衛生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做好學校集體用餐安全的監督、指導工作。

2、認真貫徹執行《散裝食品衛生管理規范》,衛生、工商等部門要開展食品商場(超市)散裝食品專項檢查,各區縣要在轄區范圍內確定2―3個食品商場(超市)作為重點,使其90%以上的單位達到管理規范的要求。

3、城建部門要加強在建建筑工地的食品衛生管理,工地食堂要做到“三證”齊全,加工場所符合衛生要求。

(五)積極探索建立長效監管機制

1、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網絡建設。市食品安全辦要進一步梳理各部門的監管職

能,理順關系,明確職責和權限,做到監管不缺位、權限不越位,各領域、各環節不留空白、不留死角,逐步形成“職能清晰、權責明確、分工負責、協同配合”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網絡體系。

2、進一步完善食品質量安全管理制度。農林、質監等部門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將繼續強化三個體系(質量標準體系、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認證認定體系)、三項制度(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制度、農業投入品綜合整治制度)、一個建設(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工商部門逐步實施交易市場商品準入與管理制度。各有關部門、單位要進一步建立健全食品質量追溯、封存報告、依法銷毀、購銷臺帳、質量安全檔案、商品索證索票、不合格食品退出等制度。

3、加快食品質量安全標準的制訂修訂工作。質監、農林等部門要抓緊制定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規程(標準)、有毒有害物質檢測方法標準、快速檢測技術標準,基本滿足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等環節對標準的要求,使全市農產品產前、產中、產后各類標準相配套。

4、街道(鎮)、社區(村)要加強出租房屋的管理,不得向無證、照非法生產加工戶提供加工場所或出租房屋。房屋出租者違反*《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有關規定的,執法部門將依法追究其責任。

5、積極開展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市食品安全辦要會同工商等有關部門選擇1個部門和1個食品行業進行試點,探索建立食品安全信用體系的方法和途徑,全面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六)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

各行政執法部門要充分發揮其職能作用,密切配合,因地制宜,把集中整治與日常監管結合起來,以集中整治強化日常監管,以日常監管深化集中整治。對生產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食品和有毒有害食品的違法犯罪行為,要做到早發現、早控制,及時予以查處打擊;對構成犯罪的要及時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察,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今年要把重點產品、食品批發市場和城郊結合部、農村地區作為查處重點,集中查破一批生產、銷售有毒有害、不符合衛生標準及假冒偽劣食品案件,依法嚴懲一批犯罪分子,搗毀一批制假售假窩點。通過案件的查處,形成對違法犯罪分子強大的震懾效應,凈化食品市場經營環境。

四、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為動員部署階段,時間為6月上旬。將全市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方案

部署到各區縣人民政府及市有關部門,各區縣人民政府及市各牽頭部門須制定具體的行動計劃。

第二階段為集中實施和督查階段,時間從~年6月中旬至12月上旬。各區縣人民政府要嚴格按照方案要求,分解任務,明確目標,扎扎實實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各牽頭部門要按照部門職責制定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組織2次以上的專項集中整治活動,確保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實施到位。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對本部門、本系統專項整治工作的檢查監督。市食品安全辦將會同有關部門對各區縣、各部門的整治工作進行督查,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

第三階段為總結驗收階段,時間為12月中旬。各區縣人民政府及市有關部門,對照專項整治的目標認真做好自我檢查驗收,并將本地區、本部門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情況,于年底前上報市食品安全辦。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區縣人民政府必須把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確保人力、物力、財力到位。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對本方案提出的任務、目標進行分解,

抓好落實。相關部門之間要加強協調,相互配合,確保整治工作取得實效。

(二)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報告及信息發布制度

各區縣、市各有關部門每月底前以書面形式向市食品安全辦報告本地區、本部門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進展情況。逐步建立完善突發食品安全事故多部門聯動的應急處理機制。重大事故及經省級以上新聞媒體曝光的重要事項應于事發當日向市食品安全辦報告。市食品安全辦將定期通報全市食品安全工作進展情況、食品安全重大事故查處情況等信息。

(三)加大督查督辦工作力度

加強督查督辦是實施好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一項重要措施。今年督查督辦的重點是:既往工作中有待加強的、媒體曝光的、群眾反映集中的地區和問題;信息報告不及時、不準確、不真實的問題。同時,市食品安全辦將加強對各區縣、各部門整治工作的落實情況、專項集中整治的開展情況進行檢查考核,對工作不力的將按相關規定追究有關領導和責任人的行政責任。

(四)做好~宣傳工作

要充分重視和發揮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采取多種形式和途徑,大力宣傳有關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普及食品安全的科學知識,發動群眾積極參與,增強全社會和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關切度。各區縣、各部門要認真組織開展好食品安全宣傳活動,大張旗鼓地宣傳和報道食品安全監管中的先進典型,及時客觀地曝光違法案件的查處,督促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建立自律機制。要進一步強化企業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消費者是最后一道防線的意識。努力激發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及社會各界的參與熱情,努力形成全社會關注、支持、參與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