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小學學年度教育教學工作預案
中心小學*-*學年度教育教學工作預案
根據區教育局,中心校關于加強教育教學工作的有關精神和工作要求,結合我校教育教學實際,現制定*-*學年度教育教學工作預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根據教育局,中心校關于加強教育教學工作的有關精神和工作要求,按照“1318”的工作思路,全面加強和提升教育教學教研工作水平,實現我校教育均衡發展和教育品質的逐步提升,努力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二、總體目標
教育管理水平明顯提升,教師隊伍素質逐級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逐步提升,全面實現教育均衡發展。
三、主要工作任務
(一)提升教育教學管理
1、實施課程規范化管理行動計劃。
(1)開齊、開足國家課程。
(2)繼續開展校本課程的開發,逐步達到實效性。
(3)加強學科建設計劃,督促其積極落實。
(4)從備課效果出發,全面提高備課質量。加強教案周查制度、月查制度、校長聽評課制度。(5)加強教師崗位練兵活動,做到有計劃,真正落到實處。
(5)建立健全課堂教學有效化管理機制,,引導教師聚焦課堂,立足課堂,落實理念,向40分鐘要質量。
(6)加強課后反思力度,以“有效的反思”為主題,開展專題教研活動,提高教師反思的實效性。
(7)全面落實《七里河教育局作業設計及批改層次化管理制度》,開展號“有效作業設計與與批改研討”活動。提高批閱實效性。
(8)開展“案例分析型教研活動”,使其成為備課質量的生長點。
(9)實施“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年”活動,借助各種形式交流展示有效課堂的教學研究成果。
(二)提升教師隊伍素質
1、制定好學校教師成長計劃。教師個人成長計劃、業務學習計劃、個人教研計劃等。
2、加強理論學習,特別是《新課程標準》的學習,通過自主學習和集體研討,掌握課標,更新觀念。
3、積極組織教師參加中心校、區教育局以及市、省級以上的各種培訓活動。(如:名師講座、班主任培訓等)
4、加強骨干教師培訓,選拔骨干教師,起到骨干教師的引領作用。開展好師徒結對,互幫互學活動,督促中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
(三)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1、實施優化教學方法行動計劃
工作目標:構建不同類型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形成“百課爭艷”的特色課堂文化。
(1)鞏固以取得的有關研究成果,設立“課堂教學文化節”,以學校核心辦學理念為“魂”,構建各具特色的課堂文化。
(2)集合各方面力量,深入、廣泛開展“優化教學方法”項目研究。積極參加名師、專家團隊的講座,集思廣益,學習、積累,總結、提高認識。
(3)充分發揮教研組活動力度,利用教研組活動,努力探討高效課堂。
2、實施優化教學內容行動計劃
工作目標:優化教學內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個性成長。
在名師工作室和專家團隊的引領下,鞏固已有成果。以校為本,積極開發校本課程。
(四)發展教育特色教育
1、加強信息技術教師培訓工作提高實施項目的能力,開好信息技術課程。
2、實施陽光體育運動行動計劃:
(1)制定陽光體育運動行動方案。
(2)開展好體育教育教學交流活動。
(3)做好陽光體育考核評估工作。
3、開展好“鄉村學校少年宮”活動
在近兩年的基礎上,鞏固已有成果,不斷總結經驗,反思教學。不斷創新,加強管理,開展更多形式的特色活動,培養學生興趣,張揚學生個性,使學生的綜合素質進一步得到提升。
四、工作要求
1、統一思想認識,把握工作要求,認真貫徹落實行動計劃。
2、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學校組織領導機構,,確定工作目標、任務,采取有力措施,確保工作質量。
3、加強督導考核,學校要對各項工作做好檢查督導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確保行動計劃如期高質量完成。
五、對教研室新學期的期盼
1、希望教研室多組織開展城鄉教育教學交流活動和觀摩課活動。
2、多開展一些綜合學科的教育教研活動,促進綜合學科均衡發展。
3、多下校親臨教學第一線,指導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
篇2:學校教育教學秩序穩定應急預案
為建立統一指揮、反應靈敏、運轉高效、責任明確的維護學校教育教學秩序穩定應急機制,保障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健康、穩定、有序地開展,構建平安和諧的校園,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一、成立維護學校教育教學秩序穩定應急領導小組
在學校安全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成立維護學校教育教學秩序穩定應急領導小組,統一組織和指揮學校發生重大群體性突發事件的應急和處置工作。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辦公室主任:
成員:
二、應急處置項目
本應急處置項目是學校發生人數較多、影響較大聚會,并可能走出校門,或者沖擊校園,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重大群體性事件。
三、應急處置類別劃分
按照《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劃分應急處置類別。
一般突發公共事件:是指事態比較簡單,矛盾沖突一般,對學校師生的人身安全、財產和教育教學秩序影響相對較小。
重大突發公共事件:是指發生的事態比較復雜,矛盾沖突復雜,問題難以理清,對危及學校財產、威脅師生人身安全、教育教學秩序造成影響。
特大突發公共事件:是指發生的事態復雜,矛盾沖突尖銳,問題發展態勢危及校園師生、財產的安全,嚴重影響學校教育教學正常秩序,并有沖擊校園或走出校園上街聚會的趨勢。
四、處理校園重大群體性事件遵循原則
1.貫徹“安全高于一切,一切服從安全”的原則。保障在校師生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減少因群體事件的沖突,造成人員傷亡等滋生、衍生事故。
2.落實“以防為主”的原則,健全學校安全工作周報、月排查等綜合信息分析和按時上報制度,準確預防、得力防范,及時發現矛盾,積極解決糾紛,有效預防學校重大群體性事件的發生。
3.遵循“依法規范”的原則,以《治安管理處罰條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和《信訪條例》等法律為主要依據,以法規為準繩,科學決策、統一領導、責任到人。
4.貫徹“分級負責”原則,學校一般性群體性事件先期由學校、部門處理,將矛盾解決于萌芽狀況,解決在學校基層中,嚴防逐級抬升。
5.落實“反應迅速”的原則,保證學校、各職能部門及時有效收集上報重大群體性事件的有關信息,嚴密監控勢態的變化,事發學校確保早發現、早報告、早控制,視逐級抬升趨勢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
6.貫徹“公眾參與”原則,發揮學校、各部門,以群防、群控、群救為核心,建立全員動員體系。事發前、事發后組織可動員力量開展工作,做到思想準備、預案準備、機制準備、物資準備,嚴防事件的擴大化。
五、處置重大群體性事件的報告及處理程序
(一)實行學校一把手負責制。學校發生重大群體性事件學校必須在第一時間向街道教育辦、并向區教育局報告。
(二)學校主要領導必須第一時間趕往事件現場,本著“先控制、后處置、救人第一、減少損失”的原則,果斷采取有效措施疏導、隔離、調解聚眾人員,避免矛盾沖突升級。同時視勢態啟動應急預案。
1.發生一般性突發事件,學校領導第一時間親臨現場,主要領導掛帥處理,將事件真相及時報告街道教育辦。處置結果報告街道教育辦和分管教育的街道領導。
2.發生重大突發事件,學校全體領導必須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協調、調解、指揮,將事件真相及時報告街道辦和區教育局。區教育局啟動聯動應急預案,區教育局和事發街道辦領導趕赴現場做好處置工作。處置結果報告區政府主管教育領導和區應急指揮中心。
3.發生特大突發事件,啟動《鳳崗小學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并及時向街道應急指揮中心街道教辦,向110、120、119、122等相關職能部門聯動報案,請求援助。處置結果報告街道辦、街道應急指揮中心、街道教辦。
六、責任追究
對緩報、瞞報,不及時啟動應急機制,導致延誤有效處置學校重大群體性事件造成嚴重后果的,按照《寶安區學校安全責任追究辦法》(試行)追究相關部門和人員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