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局送教下鄉活動實施方案
為適應我省公路建設快速發展,滿足公路建設“三年決戰”對專業性人才的大量需求,進一步提高全省公路系統職工的技術水平和工作能力,按照“科技創新型、教育服務型”的原則,省公路局決定開展公路系統職工業務技術培訓“送教下鄉”幫扶活動,具體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為統領,緊密圍繞公路建設“三年決戰”這一中心工作,以**部長幫扶黑河農村公路建設為契機,采取“送教下鄉”的形式在全省公路系統開展職工技術培訓,做到學用結合,以用定學,以學促用,切實將知識技能、政策法規送到基層一線,全面提高全省公路系統職工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二、總體目標和培訓原則
(一)總體目標
一是提高職工綜合素質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二是提高職工理解運用政策法規的能力;
三是提高職工實際生產操作能力;
四是提高職工專業技術知識掌握運用的能力。
(二)培訓原則
一是堅持業務培訓與政治學習并重的原則,全面提高職工的綜合素質;
二是堅持學用一致的原則,做到理論同實際緊密結合;
三是堅持按需施教的原則,針對公路行業崗位的特點,分類施教,切實體現出針對性;
四是堅持講求實效的原則,杜絕形式主義,確保培訓質量,保證實際效果。
三、培訓對象
農村公路建設、養護人員,二級公路建設監理和管理人員,國省干線公路養護人員,路政執法人員。
四、培訓方法
一是送教材下鄉,將《農村公路施工技術指南》、《養護技術操作規范》、《公路路政管理培訓教程》等技術普及系列教材分發到一線建設、養護、路政人員,鼓勵和提倡職工自學技術和知識。
二是送教師下鄉,聘請交通運輸部西部講師團、省交通運輸廳、省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等專家到地(市)、縣(市)為基層職工集中授課;
三是送技術下鄉,組建省公路局專業技術人員幫扶志愿者團隊,根據地方需求進行現場技術指導和解疑答難。
四是送遠程教學下鄉,利用視頻會議系統開展遠程技術培訓。
五、培訓內容
圍繞我省農村公路建設、二級公路監管及公路養護管理的中心工作和主要任務,重點培訓以下內容:
(一)農村公路建設、養護、管理人員培訓
以黑河市為試點,圍繞農村公路建設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進行農村公路建設、養護工作相關的政策法規、發展形勢、業務知識、關鍵技術、管理方法等專業技術知識培訓。
(二)二級路監理、管理和建設人員培訓
以虎饒公路指揮部為試點,對二級公路指揮部監理和管理人員、施工單位技術人員進行施工關鍵環節、技術的培訓。
(三)國省干線養護管理人員培訓
以伊春市嘉蔭縣公路管理站為試點,對全站養護管理人員及養路員工進行白色路面養護技術培訓。
(四)路政執法人員培訓
以呼蘭養路總段為試點單位,開展路政隊長、內業人員的路政業務規范化培訓。
六、組織實施
“送教下鄉”活動從20**年3月開始到20**年12月結束。活動分為組織動員、教育培訓、經驗總結三個階段。
(一)組織動員階段(20**年3月至5月)
1、組織地道處、養護處、網化處、路政處、政治處、科教處等相關處室召開專題會議,明確分工,確定具體培訓方式、內容和時間。
2、科教處根據各類培訓需求情況,制定具體培訓方案,全面啟動培訓工作。
(二)教育培訓階段(20**年6月至11月)
培訓工作按照統一規劃、統一內容、分期培訓、分類指導的原則組織實施。
1、6月4日在黑河舉行“送教下鄉”活動啟動儀式。
2、6月6日至16日將技術普及系列教材分發到一線公路建設、養護、路政人員手中。
3、6月至7月在黑河市公路處、嘉蔭公路站、虎饒公路指揮部開展農村公路建設、養護人員,二級公路建設監理和管理人員,國省干線公路養護技術人員理論課程培訓工作。
4、6月開展路政執法人員理論課程培訓工作。
5、6月至10月(即公路建設施工期間)由省公路局幫扶志愿者團隊深入現場指導施工、養護工作。
6、10月至11月在全省公路系統開展農村公路建設、養護人員,二級公路建設監理和管理人員,國省干線公路養護技術人員、路政執法人員遠程教學培訓工作。
(三)經驗總結階段(20**年12月)
20**年12月中旬對全省“送教下鄉”活動進行經驗總結。將培訓工作中好的做法、經驗和典型,在全省公路系統推廣交流。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組織機構
為切實加強對此項活動的領導,省公路局成立“送教下鄉”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畢百良
培訓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對培訓工作進行組織協調、檢查指導,確保培訓工作收到實效。同時成立公路局“送教下鄉”幫扶志愿者團隊,與基層一線職工結成幫扶對子,構架省、地、縣三級專業技術人員梯隊,使我省的公路專業技術人員梯隊實現新的飛躍。
(二)加強宣傳報導,營造學習氛圍
為營造全員學習的氛圍,加強此次“送教下鄉”活動的宣傳報道,省公路局將邀請交通運輸部、省交通運輸廳的領導親臨指導,同時請中國公路、中國交通報、黑龍江新聞臺、黑龍江交通、省交通科技、龍廣新聞臺及地市新聞媒體進行“送教下鄉”啟動儀式的全程跟蹤報道。
(三)明確分工,落實責任
1、各地市主要領導要高度重視此次“送教下鄉”活動,結合本地實際認真組織、積極開展本地市的“送教下鄉”活動,制定實施方案,成立由地市處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指定專人負責此項工作,做到培訓前有計劃、培訓時有措施(內容)、培訓后有總結(資料),并及時向省局反饋活動開展情況,培訓全部結束后,于12月10前將活動情況總結報省公路局科教處。
2、各試點單位所屬地市要切實組織落實好“送教下鄉”活動,制定具體落實方案,確保培訓順利有效實施。其它地市公路處要選派專業人員參加試點單位“送教下鄉”活動培訓,將其經驗和做法在全省推廣實施。
3、“送教下鄉”活動是20**年全省公路系統培訓的工作重點,各地市要認真組織,積極參與,省公路局將此項活動開展情況作為年末教育工作檢查的一項重要指標。
篇2:送教下鄉活動方案
活動目的:城鄉教育發展不均衡,農村教育資源不足,師資力量薄弱,成為制約農村教育快速發展的關鍵問題。通過開展優秀教師、骨干教師“送教下鄉”活動,搭建城鄉教育聯系的橋梁,縮小城鄉教育發展之間的差距,加強城鄉教師的交流與溝通,為農村地區教師送去教育新理念、新知識和新方法,進一步推動全市中小學新課程改革,推動廬陽教育均衡發展。
主題:城鄉互動,多輪跟進,共同發展
時間:第一次活動:10月中旬開始
地點:大楊鎮崗西小學
活動形式:聽課、評課、講座。
內容:小學英語第三冊第三單元
授課教師:馬淮娜
授課教師簡介:馬淮娜,合肥市南門小學英語教研組長,本科學歷。自*年工作以來一直擔任各年級英語教學工作。03、05、07連續三屆參加廬陽區課堂教學評比均獲得一等獎,并獲得廬陽區“教壇新星”“教學能手”稱號。*年參加合肥市教學評比并取得合肥市“教壇新星”榮譽稱號。曾赴馬鞍山參加由安徽省教科院組織的“區域聯動,同課異構”大型教科研活動,獲得好評。所帶學生在各個級別的考試和競賽中均取得優異成績。
活動主持人:教研室中小學英語教研員茆曉燕老師
參加人員:骨干教師,各小學新進編教師,校聘教師等。
具體安排:1、聽課
2、評課議課
------------------------------
一、指導思想:
為認真貫徹黨的*大提出的“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精神,根據《*年延邊州教育工作計劃》、《*年汪清縣教育工作計劃》和我縣教育實際情況,突出和加大骨干教師引領和幅射作用,堅持以人為本,以學校發展為本的理念,促進教育的均衡發展,大力提高農村教師的專業能力,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二、活動目標:
為促進我縣教育的均衡發展,充分利用我縣優質的教師資源,發揮我縣骨干教師隊伍的引領和幅射作用,通過現場觀摩、當堂點評、專題講座等系列的教學活動,突出典型,以點帶面,提高農村教師教育教學觀念和課堂教學水平,全面提升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并建立骨干教師支持農村教育的長效機制。
三、活動協調機構:
為使送教下鄉活動高效,特設活動協調小組:
組長:黃顯波(教育局副局長)
副組長:安長范(教育局人事科科長)
張振龍(進修學校副校長)
崔榮云(進修學校培訓部主任)
成員:張愛云、金成衡、顏廷娟、倪錫珍、陳志宏、馮顯輝、李波
四、活動設想:
本年度的送教下鄉活動分兩個學期進行,分別是本學期的5月初,下學期的10月份。
本學期的活動設想:
1、本次送教下鄉以省、州骨干和學科帶頭人及教學能手為主。
2、送教的形式主要以各級骨干上課、聽課、學科教研員評課,開課共18節。
3、中學與小學同日進行,每所學校各上三節課。
4、送教到春陽中小學、百草溝鎮中小學、大興溝鎮中小學。
本學期骨干教師送教活動的重點是初中和小學。下學期擬組織縣“名師”和“學科帶頭人”到其它四所鄉鎮送教,具體安排另行通知。
五、具體安排:
1、送教時間:5月4、5、6三天。
2、送教主要內容:中小學送課內容均為數學、語文、英語,課后教研員評課。
3、送教教師:
小學:
汪清一小:劉麗君、王繼英、劉薇
汪清二小:李信順
汪清三小:榮健麗、謝娟
汪清四小:李洪艷、張潔、高艷萍
中學:
羅子溝中學:齊志榮
汪清一中:楊宇輝、韓煒、陳志芳、張穎、楊偉華
汪清三中:別睿、王鳳云
汪清五中:鄭愛亮
4、送教具體地點:三所鄉鎮的中心小學和中學。送教活動所需教室和電教設備由送教地3所中小學校提供,并負責為送教教師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
六、活動的組織領導
送教下鄉活動的具體工作由汪清縣教育局人事科組織,聯絡由汪清縣教師進修學校培訓部負責。各鄉鎮和學校要根據本地教師培訓需求,及時提供培訓“菜單”,為培訓者送教提供參考,確保培訓針對性。
七、有關要求
各鄉鎮和學校要把骨干教師送教下鄉活動作為推進城鎮教師支援農村教育工作、提升農村中小學教師素質、促進城鄉教育協調發展的重要措施來抓,要安排專人負責送教下鄉活動的組織管理,確保送教活動收到實效。
1、精心準備,保證質量。送教下鄉,是骨干教師展示風采,傳送經驗,提供示范的有效途徑,參加送教下鄉的骨干教師要以高度的責任感、飽滿的熱情和精湛的業務水平,為廣大農村教師提供優質服務。骨干教師參加送教下鄉活動情況記入骨干教師培養檔案,記入教師農村支教檔案。送教單位要積極為送教教師的教學和研究提供方便,保證送教質量。
2、認真組織,確保效果。各鄉鎮和學校要按照縣教育局統一安排,組織相關學科教師按時參加培訓活動,安排好本校學生(不允許停課),積極完成培訓任務,并做好返校后的成果運用。
3、搞好總結,推廣經驗。活動結束,培訓部要及時跟蹤調研,收集參訓教師的意見,確保培訓效果;各鄉鎮和學校要結合送教下鄉活動,聯系本地實際,認真開展訓后跟蹤培訓,發現典型,并做好總結,以便及時推廣經驗。
4、送教教師要做好材料的整理,上交一份文本材料并發至培訓部信箱(wqpxb@*),達到資源共享之目的,推動學科教學的持續發展。
幾點說明:
1、本鄉鎮相關年級學科教師必須參加。
2、天橋嶺鎮中小學相關學科教師參加春陽鎮中小學的送教活動;雞冠鄉中小學相關學科教師參加大興溝鎮中小學的送教活動。
3、送教教師按日程安排早上6:30到進修學校集中出發。
4、六所受教學校負責安排簽到、主持和其它準備工作。
篇3:送教下鄉活動方案
為落實貫徹支援農村教育工作的意見,全面實施中心校支教工作方案,加強支教學校與被支教學校新課改的教學交流與合作。**特舉辦“送教下鄉”活動,并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活動時間
**年x月*日(周三)
二、活動方式
(一)觀摩課、微型講座
由送教下鄉的教師執教示范課或開展微型講座。
(二)校本活動
由村小教師執教常態課。
(三)交流互動
1、針對示范課進行分析點評
2、村小授課教師談教學思路及教后反思
3、授課教師與聽課教師交流互動
三、活動安排
本次送教下鄉活動地點為*x中心學校下設的五所村小,送教下鄉成員人數15人,每三人一組,分為五組,送教到五所村小。各村小具體送教形式由各送教小組自形設計活動方案。參加本次活動的聽課人員由海口中心學校統一安排,五所學校附近村小可就近分片觀摩。各村小安排教師上常態課,送教教師、教研員分學科聽課。活動結束后,各送教小組與村小教師之間進行交流互動。五所學校領導負責安排一個交流互動場地。
四、活動要求
1、各送教小組需認真思考設計本組的活動方案,確保本次活動的實效性。
2、送教教師應根據實際認真備課,送教學校要嚴格把關,確保送教活動質量。
3、各點聯絡人認真做好組織服務工作,確保本次活動順利進行。
4、*x中心學校要組織安排好觀摩聽課人員,五所村小需安排好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保證活動的正常開展。
五、活動安排表(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