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教育教學工作評估實施方案

教育教學工作評估實施方案

2024-08-02 閱讀 4375

為落實省教育廳提出的“提升質量年”活動要求,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評價質量,完善教育教學評價體系,在鞏固以前教育教學工作評估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評價模式,經研究現提出侯家崗鄉中心學校20**年教育教學工作評估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深入開展全縣教育系統“提升質量年”活動為抓手,強化質量中心意識,強化教育教學管理,全面提高我縣九年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教學水平,不斷夯實基礎,按照“規范+特色”的目標,體現重管理、重過程、重質量、重點教的工作要求,科學進行20**年全鄉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綜合評估。

二、評估對象

初中:依據初中分類實施評估;

小學:查看本部和完小,初小參照平時工作情況酌情督導。

三、評估內容

小學:

1、工作的管理與服務,參照評估細則進行實施評估;

2、小學在全鄉教學質量的抽測成績;

3、平時工作情況,中心學校對學校的評分;

4、過程性評估成績,平時實施抽評。

初中:

1、根據評估細則(只限表)實施評估;

2、對學校的特色成果進行實地評估;

3、在全縣教學質量抽測中表現出的成績,結合我鄉的實際評估。

4、過程性評估成績,平時實地抽評。

四、評估時限為20**年度。

五、評估方法

過程性評估與督導工作同時并舉。

六、評估結果及運用

1、實行分類評估,對前三名的學校進行獎勵;

2、評估結果將在學期結束工作大會上通報。

篇2:小學教育教學工作評估辦法

小學教育教學工作評估辦法

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山東省普通中小學管理基本規范》、《山東省普通中小學課程實施水平評價方案》、《山東省教研室管理基本規范》、《肥城市小學教育教學工作評估計分辦法》及《王莊鎮教育辦公室關于加強小學工作的考核辦法》等有關文件精神,緊緊圍繞“三個六”的工作要求,堅持“規范、傳承、嫁接、融合、創新”的工作方針,按照教研室“研究、引領、指導、管理、服務”的職能要求,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質量效益“雙高工程”實施,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為核心,結合我鎮實際,特制訂本記分辦法。

一、教學質量(400分):

1、每學期末,在教研室的統一指導和協助下,各學校組織對語文、數學、英語

科學、品社(生)學科聯考形式的學業水平測試。語文、數學、英語三科各占90分,科學、品社兩科各占65分;單科成績中平均分、及格率、優秀率分別占總分的百分之六十、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二十。自20**-20**學年下學期始單科成績平均分、及格率、優秀率分別占總分的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三十五、百分之三十五,同一年級同一學科按班計算,學校成績等與該校所測試個半個學科分數之和除以該校總科數,上下學期成績各占百分之五十。

2、市質量監測成績按市通報成績計入所監測學校評估,占總成績的百分之六十(240分)。

3、、中心小學教學成績納入考核時,在100分制中,單科下降0.25%計算。

二、教研室評估(120分)

(一)、課程實施水平(180分)

1、全面調研(100分)

主要依據《肥城市小學教育教學工作評估記分辦法》《肥城市小學管理規范》等文件,鎮教研室組織評估,每學期組織兩次。

2、專題檢查(80分)

鎮教研室對各校常規管理工作及突出性工作等進行專題檢查,檢查累計記分,最高記80分,均以標準分計算。

(二)、教學研究(450分):

1、校本研修(包括遠程研修)(50分):

教研機構健全,教研制度完善,教研計劃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且落實較好;校本教研活動聚焦課堂教學,定期開展專題明確、形式多樣的校本研修活動,效果明顯,教師認可度高;加強教研組建設,倡樹民主的研究風氣,廣泛開展集體備課、課堂觀察與評價和課例研討、電子備課、“二先二后”課堂教學模式、同課異構、聯片教研等研究活動(30分)。

查看學校教研活動資料及現場。

2、課題研究(90分):

課題研究分為兩個方面:一是立項課題的研究;二是學校或教師把自己的問題提煉成小課題所進行的研究,教科研組織健全、管理規范、資料積累全面、效果明顯、運行正常。

本學年內有批準新立項課題,國家、省、市、縣級每項分別記50分、40分、30分、20分;立項課題經國家、省、市、縣級鑒定通過的,每項分別記40分、35分、30、20分。

以上得分累加除以本單位專任教師人數計算出人均得分,最高單位記90分,其他單位依次折算出最后得分。

3、網絡教研(70分):

建立基于網絡平臺的教師校本培訓機制和專業成長機制。通過省、市、縣網絡教研平臺、校園網、個人博客、QQ等,開展資源上傳、跟帖學習、互動交流、專題論壇、自主讀課、磨課等多種形式的網絡教研活動,參與人員廣泛,學習和研討效果明顯(30分)。

在當年度各級舉辦的優秀校園網站評選、教師博客評選等活動中獲一等獎的按國家、省、市、縣、鎮分別計40、30、20、15、10分,二等獎降一等次計分,最低計5分.

4、教研成果(80分):

在國家、省、地、縣教研部門或教科所或其他教育部門經鎮教研室認可組織的教科研論文、成果(包括教師或學校領導撰寫的教研學術論文,如實驗成果、優秀課例、階段總結、課標解讀、教材分析、教法設計、教學體會、心得感悟、試題研究等)評選中,獲得國家、省、地及縣一等獎的,每篇分別記60分、50分、40、30分,國家、省、市及縣二等獎分別記50分、40分、30、20分;國家、省、地、縣三等獎分別記40分、30分、20分、10分。在國家、省、地、縣專業報刊上發表的每篇記70分、60分、50、40分。

論文必須是通過教研部門推薦獲得的,一切純屬收費性質的論文不予記分,在正式教育教學發表的刊物除外。

得分累加除以本單位專任教師人數,算出單位平均得分。最高單位記80分,其他單位依次折算出最后得分。

5、學校課程開發(70分):

學校有課程開發方案(指南),目標明確,符合學校所在地與學生的實際,內容有特色,上課有時間保證,教學效果良好。

學校課程按獲獎情況記分,按國家、省、市、縣、鎮一等獎每本分別記70、60、50、40、30分;二等獎每本分別記60、50、40、30、20分;三等獎每本分別記50、40、30、20、10分。得分累加除以本單位專任教師人數,算出單位平均得分。最高單位記70分,其他單位依次折算出最后得分。

6、綜合實踐活動課(70分):

在規范化、常態化、生活化、有效化的前提下,結合學校及我鎮實際,積極開好綜合實踐活動課,活動方案科學、具體,可操作性強:學校為每個學生建立綜合實踐活動評價檔案;評價結果通過等級、標志性成果、描述性評語等形式表達。每學期進行一次綜合實踐活動專項檢查,查看綜合實踐活動方案、教師備課、過程性資料、學生成果性資料、評價資料等相關資料。(40分)

每學期舉辦一次綜合實踐活動小課題成果現場展示活動,依據評委現場打分記分,最高記30分。

7、聯片教研(20分)

積極參加市聯片教研區活動,完成聯片教研區分派的任務;積極開展校級交流活動,如集體備課、校際會客、課例研討、教學互訪、專題研討、經驗交流等,活動效果顯著。

(三)、教師發展(250分):

A、教學大比武(100分):

1、完成教學大比武任務數計20分.

2、按市獲獎情況計算參賽選手的平均成績,最高計80分。

B、名師、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優質課、創新課、公開課、示范課、觀摩課等(150分)

1、名師、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

按國家、省、地、縣、鎮分別記150分、120分、100分、80分、40分;

2、、優質課、創新課:

按國家、省、地、縣、鎮分別記120分、100分、80分、60分、30分。電教課、視頻課均按相應等級降一級記分。以上各級別一等獎記滿分,二等獎、三等獎分別按一等獎的80%和60%記分。

3、公開課、示范課、觀摩課等:

公開課、示范課、觀摩課、研討課等按國家、省、地、縣、鎮記90分、70分、50分、30分、10分。以上各級別一等獎記滿分,二等獎、三等獎分別按一等獎的80%和60%記分。

以上按通報和證書累計記分,總分除以該學校被推薦教師數即為該校得分,取標準分記入評估,最高分為150分。

(四)學生素質教育手冊(20分),按要求學生人手一冊,及時填寫歸檔,不缺項,真實,反映學生的素質發展。

(四)、教學特色(100分):

(1)在教學工作中具有鮮明特色,在鎮級以上作經驗介紹,按國家、省、市、縣、鎮分別計50分、40分、30分、20分、10分。

(2)成功舉辦教學現場會,按國家、省、市、縣、鎮分別記50分、40分、30分、25分、10分。

(3)學校被評為各級示范學校,特色學校,學科基地,課題實驗基地等,按國家,省,市,縣分別記70分、60分、50分、40分。

以上累計記分,取標準分記入評估,最高記100分

(五)、附加分(50分):

1、校長兼課(10分):按照市教研室要求校長在教學中能兼語、數、英科目的在考核總分中加10分,兼其他學科的以節次多少記5―8分。

2、校長評優(10分):校長因工作出色被上級部門評優樹先,每出現一次在學校考核總分中加記2分,累計記分,取標準分記入評估,最高記10分

3、通報表揚(30分):凡因工作出色被市鎮教研室通報表揚的,每通報表揚一人次,從學校總分中分別加2分、1分,學校被通報表揚的,每一次從總分中加10分、5分。累計記分,取標準分記入評估,最高記30分

(六)、減分:

1、鞏固率:為進一步規范教育行為,確保適齡青少年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加強學校的責任感,把學生鞏固率納入學校考核,以學生建檔數為準,每輟一名學生扣除10分,因體罰學生引發事故且造成學生輟學的,該校不得參與學校評優。減分不封頂。

2、通報批評:凡因工作失誤被市鎮教研室通報批評的,每通報批評一人次,從學校總分中分別減20分、10分,學校被通報批評的,每一次從總分中減40分、20分。減分不封頂。

3、重大失誤:學校出現重大案例事故或在迎接上級檢查中出現重大失誤,造成惡劣影響的,每出現一次從總分中扣100分,并且不能推薦為先進單位。

(七)市視導成績全市比較按標準分計算按百分之五十記入評估。

三、體衛藝評估(60分):

按市發《小學音樂、美術、體育、健康教育工作評估計分辦法》及體衛藝督導標準組織專項評估。

(一)、常規管理(10分)

1、成立領導機構,工作機構,責任分工明確,記0-1分。

2、制訂《體衛藝教育工作總體規劃》、《年度工作方案》、《各科學期教學工作計劃》,《年度藝體活動實施方案》,記0-2分。

3、教學備課,符合新課標要求和教學進度,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教案規范,常規環節齊全,教后記每學期不少于4篇體現新課程理念。記0-4分

4、聽課記錄,專業教師每周聽課1節以上,學科組長每周聽課2節以上,負責教學的中層管理人員聽課每周不少于2節,負責教學的副校長聽音體美健康教育課合計每周不少于節。計0-2分,沒少一節扣0.5分,扣完為止。

5、課堂檢查記錄,學校設有轉沒得課堂教學檢查記錄,每周一總結。記0-1分,每缺一次扣0.5分,扣完為止。

(二)、藝體常規活動(15分)

1、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與體育藝術“2+1”項目。有具體的實施方案,檢查記錄,全員參與,記0-3分

2、眼保健操,上下午各一次,有檢查記錄,記0-2分

3、體育競賽,與年度藝體活動實施方案一致,有單獨的實施方案、操作規程,過程性資料豐富,記0-3分

4、文藝匯演,與年度藝體活動實施方案一致,有單獨的實施方案、操作規程,過程性資料豐富,記0-3分

5、美術作品展,與年度藝體活動實施方案一致,有單獨的實施方案、操作規程,過程性資料豐富,記0-2分

6、綜合藝術節。與年度藝體活動實施方案一致,有單獨的實施方案、操作規程,過程性資料豐富,全員參與,記0-2分

(三)、藝體競賽(50分):

鎮級或鎮級以上藝體競賽:

縣運動會團體前六名分別記:20、18、16、14、12、10分;縣運動會個人前三名分別記:18、16、14、12、10、8分。

鎮運動會團體前三名分別記:12、10、8分;鎮運動會個人前三名分別記:12、10、8分,其他獎項5分。

參加鎮級及鎮級以上演展競賽(個人或團體包括體育足球等競賽)獲一、二、三等獎或體育競賽前三名:地市級分別記40、30、20分,縣級分別記30、20、15分,鎮級分別記20、15、10分。

(四)、健康教育(15)

1、建立衛生室或保健室,配備相關設施、制度,掛圖資料豐富,記0-2分;

2、疾病防控,常見病、傳染病防控、禁毒教育等,文件齊備,制度健全,預防管理和應急措施完善,工作開展有過程性的資料。記1-3分。

3、學生體檢,每年一次建立學生健康檔案,并索要體檢報告,報告中要有學生體檢健康狀況成因分析、改進建議,并制定下步工作措施,記0-3分。

4、健康體測,在規定時間按《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進行達標測試,并及時做好數據上報工作,及0-3分。

5、視力檢測,每學期2次,記0-3分,沒少一次扣1.5分,扣完為止。

6、水質監測,每年進行學生飲用水質檢測,由法定部門的檢測報告,記0-1分

(五)、學業水平,記10分,根據教材內容,對學生的學識和技能水平進行抽測,醫學科實際成績折算計分,最高記10分。

(六)、前五項占百分之六十,市視導成績占百分之四十。

四、其他:

1、本評估辦法每學年修訂一次。

2、各學校教學工作在全市排名低于前七名的取消市級及以上評優資格。

――――――小學校意見(章):

校長簽字: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