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衛生工作情況匯報

衛生工作情況匯報

2024-08-02 閱讀 8629

20*年衛生工作情況匯報

20*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市衛生局的幫助指導下,我局以農村衛生工作為重點,緊緊圍繞省、市衛生工作會議精神和縣委十屆三次全會、縣人大第十五屆一次會議制定的各項工作目標,認真貫徹落實《***縣委辦公室、**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對20*年重點工作進行立項督查的通知》(新辦發〔20*〕18號)精神,縣委縣政府立項督查的各項重點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現將工作完成情況匯報如下:

一、立項督查的重點工作

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加強重點集鎮的醫療衛生實施建設,加快縣醫院住院樓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建設,啟動10個村衛生所改造,遷址戛灑新建縣第二人民醫院,并與戛灑衛生院整合。配備鄉鎮食品藥品安全管理專職人員,加大鄉村醫生培訓力度,適度提高村衛生所醫生的工作補助。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償機制,提高資金使用率和群眾收益面。

二、工作完成情況

(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一是加強重點集鎮的醫療衛生建設,遷址戛灑新建縣第二人民醫院,并與戛灑衛生院整合。該項目自2月28日起,縣政府朱建華副縣長多次組織縣衛生局班子研究制定了3套建設方案。在縣委常委、副縣長李偉和副縣長朱建華的組織領導下,縣衛生局、縣商務局多渠道尋找投資商,經過積極工作,先后有6家到戛灑現場考察、洽談11次,在洽談過程中,投資商認為,優惠政策、投資環境都比較好,但是辦醫院投資大、回報慢、效益低而沒有投資意向。二是加快縣醫院住院樓建設。規劃建設規模7000平方米,投資1050萬元,其中:國債資金200萬元,市配套100萬元,縣配套200萬元,縣醫院自籌550萬元。目前已完成項目立項、設計和預算等工作,進入工程招投標程序,年底啟動基礎工程建設。二是改擴建水塘衛生院門診綜合樓和平甸衛生院住院樓。擴建水塘衛生院門診綜合樓501平方米,總投資36萬元,其中:國債資金30萬元,縣級配套5萬元,自籌1萬元;改建平甸衛生院門診住院綜合樓1000平方米,投資38萬元,其中:國債資金30萬元,縣級配套5萬元,自籌3萬元。均可在12月底竣工驗收。三是加快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共投入9.9萬元資金完成了業務用房改造,于8月15日掛牌正式開展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目前已完成居民調查、建立健康檔案等工作。四是投資60萬元新建10個村衛生所。目前,除揚武鎮順水村衛生所因交通道路建設中斷運輸延期外,其余9個村衛生所已全部完工,待驗收后可以投入使用。五是投資20萬元修繕了8個村衛生所。六是投資52萬元完成104個村衛生所的設備配置。八是投資10萬元為建興、平掌、者、老廠4個邊遠衛生院配置醫院管理系統。九是投資12萬元為建興衛生院配置一臺黑白b超。十是投資25萬元為新化、漠沙、揚武、水塘、老廠5個鄉鎮衛生院配置了衛生救護用車。

(二)配備鄉鎮食品藥品安全管理專職人員。為加強鄉鎮食品藥品安全管理工作,今年5月份,在12個鄉鎮建立了鄉鎮食品藥品安全管理站,在鄉鎮衛生院加掛工作站牌子,由衛生院院長兼任站長,配備了1名專職人員,2名衛生監督員,落實了辦公地點,同時,建立健全食品藥品安全管理工作各項制度,使食品藥品安全管理工作開始就做到制度化和規范化。管理站工作成效明顯。

(三)加大鄉村醫生培訓力度。一是針對鄉村醫生文化基礎較差,接受能力較弱,基本醫療服務技術難于提高的實際,對全縣鄉村醫生進行臨床進修學習,每名鄉村醫生年內跟班學習一個月,目前已完成全縣328名鄉村醫生的培訓。二是積極開展村衛生室人員中醫藥專項技能培訓,每個村衛生所選送1名鄉村醫生進行培訓,全縣共培訓120名,目前已完成培訓。三是縣鄉170人參加實踐技能培訓,合格118人,合格率69.4%。

(四)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償機制,提高資金使用率和群眾收益面。20XX年,全縣共有5.72萬戶22.4萬人自愿參加了新農合,參合率達95.91%,鄉鎮、村、組覆蓋面達100%。20XX年度與XX年年度相比,參合戶數凈增999戶,參合人數凈增6022人,參合率提高了2.58個百分點,圓滿完成了20XX年市級下達我縣參合率達95%的工作目標任務。按人均90元籌資標準,全縣共應籌集基金20XX.54萬元,目前已全部到位,資金到位率100%。為進一步提高新農合資金使用率和群眾受益面,讓群眾得到更多實惠,根據上級有關要求,結合**實際,不斷完善補償制度,調整優化了新農合補償政策,自20XX年4月1日起實施《**縣20XX年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施細則》。通過調整,使我縣的新農合制度進一步完善,補償程序進一步簡化,報銷及時、方便,農民真正得實惠,主要表現在六個方面:

一是取消門診就醫受行政區域限制,實現了參合農民在縣域內定點醫療機構就診自主選擇,自由就醫,并且門診和住院醫藥費均實行統籌現場減免,簡化手續,及時補償,解決了群眾報賬繁瑣的情況,最大程度方便群眾。

二是優化補償模式,由原來的“家庭賬戶+住院統籌”改為“門診統籌+住院統籌”,大大提高了群眾的受益面。

三是大幅度提高政府補助標準,20XX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籌資標準由每人每年5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90元,其中:個人繳納10元/人年,中央財政補助40元/人年,地方各級財政補助40元/人年。

四是適度提高補償標準。實行門診統籌后,門診現場減免比例由原來的20%提高到30%;封頂線由原來的50元提高到100元;單次補償不再設上限,均按實際處方價的30%報銷,但累計不得超過封頂線。住院補償取消了鄉鎮衛生院住院起付線;補償比例鄉級由起初40%提高到70%,縣級由30%提高到55%,縣外由20%提高到30%;封頂線由起初的5000元提高到15000元。同時,積極探索單病種管理,對順產、無并發癥剖宮產和單純性闌尾炎3個病種在縣域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治療實行單病種限價定額補助管理,并且在保持限價不變的基礎上提高了補償標準,順產,鄉級由原來的每例補300元提高到400元;無并發癥剖宮產,鄉級由原來的每例補900元提高到1300元;單純性闌尾炎,鄉級由原來的每例補800元提高到1200元。截止10月20日,全縣參合農民共享受門診、住院補償累計15.24萬人次,減免補償金額1114.94萬元,其中:門診補償13.82萬人次,補償金額128.27萬元;住院補償1.42萬人次,補償金額986.67萬元。群眾受益率達68.04%;資金使用率為55.29%。全縣住院補償達到15000元封頂線的有7人。

篇2:中學食品衛生工作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提高我校衛生防疫與食品衛生安全的意識和水平,保障每一位學生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和《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的要求,特制訂我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實施方案。

一、加強領導

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是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學校要切實加強領導,提高師生對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的認識,從保障青少年學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證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維護社會穩定大局的高度,充分認識這項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艱巨行和長期性。學校要制訂食品衛生安全工作實施方案,明確專門機構、專人負責,切實加強對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的管理;要成立由一把手總負責的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在全校范圍內形成有效的食品衛生安全網絡。

二、明確職責

1.學校應建立一把手負總責的食品衛生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專門機構,指定專人負責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明確學校食品衛生安全管理的校長負責制,校長為食品衛生安全的第一責任人,主管校級領導為主要責任人,具體分管人員為直接責任人。層層落實崗位責任,分工協作,各盡其職,在各個崗位和各個操作環節都要責任到人,堅決做到“誰主管、誰負責”。

2.學校定期召開食品衛生安全專題會議,每月檢查學校周邊午餐供應點、飲用水衛生安全,發現安全隱患,及時整改,達不到衛生基本要求的要堅決予以關閉。同時要做好四個“備案”:一是各層次的檢查和自查工作都要有檢查記錄備案;二是發現安全隱患要有整改記錄備案;三是出現食物中毒要有處理意見記錄備案;四是要制定飲食衛生事故應急處理預案備案。

3.學校要加強飲用水的衛生管理,必須向學生提供足夠的符合衛生標準的飲用水和必要的洗手設施。學校供水工作由專人監管,盛裝學生飲用水的容器必須加蓋加鎖,每天清洗消毒。

4.開展健康教育,普及飲食衛生安全知識,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5.加強飲用水源的安全保衛工作,禁止非學校工作人員隨意水源,嚴防投毒事故的發生。

6.學校發生食物中毒事故后,應當迅速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教育行政部門報告,并采取積極措施開展救助工作。

三、具體措施

1.建立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制度。

一是建立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人制度。學校要指定專人負責包括食物中毒在內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上報工作。發生食物中毒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要立即報告當地衛生、教育行政部門,同時全力配合抓好救治和事件的調查處理工作。

二是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機制。發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后,學校應采取下列措施:

(1)立即停止生產經營活動,并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2)協助衛生機構救治病人;

(3)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設備和現場;

(4)配合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調查,按衛生行政部門的要求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

(5)落實衛生行政部門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態控制在最小范圍。

三是建立學校食品衛生責任追究制度。對違反規定,玩忽職守、疏于管理,造成事故的責任人,給予通報批評或行政處分。同時在當年的各項考核、評比中一票否決。

2.盡可能改善學校衛生基礎設施和條件。

3.切實加強管理。學校要切實落實各項安全管理措施,建立和完善各項食品衛生管理規章制度,不斷提高管理水平。

4.定期開展培訓。定期開展對學校有關人員進行衛生法律和食品衛生知識培訓。

篇3:幼兒夏季飲食衛生工作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幼兒夏季飲食衛生工作

一個學期緊張又充實的學習生活即將結束,孩子們也將進入假日生活。為了確保孩子們能夠度過一個愉快而安全的假日生活,我們老師整理了一些關于幼兒夏季飲食衛生方面的資料,希望和家長一起學習。

在幼兒園和家里面最長見的是:幼兒因為吃了不干凈的東西導致嘔吐,腹瀉現象,有些幼兒因為腸胃不好會有些偏食,所以這也是家長頭疼的一件大事,那么我們一起來關注一下我們該怎么做。

一、幼兒夏季飲食需注意的問題

1、要營養豐富。

新鮮蔬菜、水果不能缺。牛奶、雞蛋、瘦肉、魚等優質蛋白質要充足供應。應多食用豆漿、豆腐等易購的豆制品,它們所含的植物蛋白最適合兒童的營養吸收。在烹調中,魚宜清燉,不宜用油煎炸,還要巧用酸辣等調料,變換花樣品種,以增進兒童食欲。要提高食物的烹調質量,既注意營養,又要注意食物的色、味、香、形,使孩子既喜歡吃,又吃得高興,有滋又有味,又富含營養。

2、水要飲夠。

夏天機體失水多,要及時補充,以滿足人體代謝的需要,人體水分的丟失是漸進的,失水相當多時,刺激飲水中樞神經出現口渴。因此,不要等口渴時才喝個夠。一次性大量飲水,會淡化胃酸,不利消化食物和殺菌。補水宜少量多次。夏季兒童喜歡吃冰糕、冰淇淋、喝清涼飲料。兒童不宜多喝飲料,否則易患胃腸消化不良、厭食癥,應多喝白開水。

3、要注意補鹽。

天熱多汗,機體內大量鹽份隨之排出體外,缺鹽使滲透壓失衡,影響代謝,人易出現乏力、厭食。所以夏季食鹽要適量,不可太多或太少,切勿忽視。

4、少吃含糖的雪糕、冷飲等。

兒童大量吃這些冷飲易傷脾胃,人的飲食中樞在低血糖時才興奮,產生饑餓感;常吃含糖過高的冷飲,血糖一直呈高濃度,這是不利于正常飲食的。另外,考慮到夏天白晝長,兒童除正餐外,應適當加餐1-2次。

二、如何巧妙的增加幼兒夏季的食欲

夏季最好給孩子吃清淡易消化、少油膩的食物。夏季是瓜果蔬菜的旺季,如黃瓜、西紅柿、萵筍、扁豆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胡蘿卜素和無機鹽等物質。可用這些蔬菜做些涼菜,在菜中加點蒜泥,既清涼可口,又有助于預防腸道傳染病。在菜中加點醋,也能增加食欲,宜讓孩子飲用西瓜汁、鮮果汁,不宜在飯前大量飲水或吃大量冷飲,需注意室內通風降溫,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休息環境。通過這些方法可以提高兒童在“苦夏”中的食欲。

關于飲食衛生方面的知識,也許我們還有些欠缺。但我們真心的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度過一個健康快樂的暑假生活!在這里祝小朋友們:假期愉快,身體健康,開心快樂每一天!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