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濕地使者行動中心活動方案

濕地使者行動中心活動方案

2024-08-03 閱讀 7694

江西濕地使者行動中心活動方案

一、活動主題

心系鄱湖濕地

營造生命綠洲

二、活動區域

鄱陽湖流域(吳城鎮、贛江吉安段、德興市泗州鎮、贛江贛州段,見附件一)

三、環境問題分析及目標

活動地點

人員構成

主要問題

具體表現

問題分析

總體目標

項目

目標

行動目標

群體

吳城鎮

中心使者

生物多樣性銳減

魚類的種類和數量減少

1、吳城鎮水環境逐年惡化;

2、當地農民過渡捕撈現象嚴重。

保護生物多樣性

1、防止該區水環境繼續惡化;

2、引導農民適度捕撈。

1、當地居民

2、環保部門

3、工礦企業

4、人大立法

5、水利水政部門

6、媒體

7、科研機構

贛江吉安段

中心使者吉安分隊

吉安段由于淘金、采沙現象泛濫,缺乏管理,嚴重改變了魚類的生存環境

規范淘金、采沙經濟行為管理和運作,保護魚類的生存環境

德興市泗洲

鎮中心使者上饒分隊

1、水質重金屬污染嚴重;

2、大面積的洲灘草地農田遭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屬污染

1、遏制水質重金屬污染;

2、保護該區域洲灘草地免遭污染

贛江贛州段

中心使者贛州分隊

森林樹種單一

臍橙的種植造成森林質量下降、水土流失現象嚴重

減少不合理的臍橙種植活動

四、中心優勢

1、依托平臺:

江西師范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鄱陽湖生態環境與資源研究重點實驗室

2、合作伙伴:

1)政府部門:江西省人大環境資源委員會、江西省環境保護局宣教中心

2)媒體:新華社江西分社、江西衛視、中國環境報江西站

3)非政府組織:江西省生態學會、江西省環境科學學會環境教育工作委員會

江西山江湖可持續發展促進會

4)科研機構:鄱陽湖生態環境與資源研究重點實驗室、江西省國土開發整治研究所

3、經驗:參加20**年濕地行,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

4、人力資源優勢:贛南師院、井岡山師院、上饒師院等高校優秀志愿者加盟。

五、中心運作模式

中心在“藍天”環保社團中選拔產生主任、秘書長各一名,負責中心的日常事務和對外交流。在具體運行模式上,將體現以下特色:

1、網上辦公,架起溝通的橋梁。在“藍天”環保社團網站上開辟“網上辦公”,保證中心與主辦方、其它濕地使者行動中心之間的交流溝通;

2、培訓指導與自我學習并舉,激活組織文化。中心邀請專家學者不定期集中培訓,定期開展環保學習“沙龍”(含網上論壇等);

3、集中活動與分散活動相結合。中心組織策劃的重大環保活動,力求時間的集中性,主題的統一性,以及社會效應的最大化;各高校環保社團可以結合自身特色,多方參與。中心對所有活動提供相應的人力、物力及媒體資源;

4、面向市場,尋求多方合作。中心在尋求相關機構、科研單位及合作伙伴幫助的同時,面向市場,積極尋找熱心環保事業的經濟和社會組織,以獲取長期、良性發展的資金,提高“造血”功能。

六、活動時間安排表

時間

活動地點

參加人員

活動內容

4月上旬――4月中旬

江西師范大學

中心核心成員

隊伍組建

通過“藍天”網站等各媒體,把我社團參加此次活動全過程公開化,加強對本次濕地使者行動的宣傳。

4月中旬――4月下旬

江西師范大學和“藍天”網站

全體濕地使者

隊伍培訓

4月中旬――7月上旬

江西省內

全體濕地使者

尋求支持;資料準備;籌集資金。

7月中旬――8月中旬

吳城鎮、吉安、贛州和泗洲鎮

全體濕地使者

實地調查和宣傳階段(見附件一)

8月中旬――9月底

南昌及省內部分高校

全體濕地使者

后期總結和宣傳階段(見附件二)

10月初――

江西省內

中心濕地使者

相關后續活動

七、預期目標

1、壯大使者隊伍,提高濕地使者行動中心獨立開展活動的能力;

2、讓生命之河、流域綜合管理等保護理念在活動區域深入人心;

3、為活動區政府部門的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4、為活動樹立科學的發展觀提供思路。

5、總共報道不低于100次(現已有12次),直接影響人數5000,間接影響人數5萬人。

八、經費預算

科目

單位價格(元)

費用(元)

備注

前期資料費400元

宣傳費

宣傳單、問卷

2000份X0.30元/份600元

旗幟、橫幅300元

廣告畫

60張X20元/張1200元

攝影材料300元

含膠卷、錄像帶

知識手冊

600份X1.0元/份600元

交通費

長途

20人X100元/人2000元

從南昌到目的地

短途

20人X40元/人800元

活動當地交通

通訊費300元

后勤保障

借宿費

20人X10元/人X20天4000元

飲食補助

20人X5元/人X20天2000元

服裝帽子等

20人X40元/人800元

宣傳文化衫、太陽帽

醫藥費200元

防暑、防蟲等

其他(機動)500元

總計14000元

預算總金額14000元

備注

已籌集資金總額

小計:7500元

來源一

校學工處2000元

校學工處高度重視,大力支持

來源二

校團委1500元

列入社會實踐重點支持項目

來源三

校招生就業處4000元

長期支持學生大型公益活動

潛在籌資渠道

小計:9000元

渠道一

WWF5000元

濕地使者行動中心活動資金

渠道二

合作伙伴2000元

相關合作伙伴表示了支持意向

渠道三

企業贊助2000元

附件一:

實地調查和宣傳階段:

1、實地調查:走訪活動區域相關部門取得支持;深入污染點源、面源等場所,獲得第一手資料;以問卷、座談及訪談的形式從當地居民獲取有用信息;

2、利用展板、條幅等媒介進行宣傳;與當地居民進行面對面交流,宣講環保知識;發放環保年歷和環保宣傳冊等;

3、制作環保主題多媒體宣傳作品;拍攝活動記錄片;

4、在當地招募環保志愿者(重點在中小學);

邀請媒體對活動進行全程報道;及時把活動信息在“藍天”及相關網站發布。

附件二:后期總結和宣傳階段:

1、整理資料,形成總結報告并送交有關部門,加強對政府的決策影響力;

2、以多種形式做好后期的宣傳工作,通過“藍天”網站、宣傳板、校園網、校報、校園廣播在校內宣傳;通過各報社和電視臺向全社會進行宣傳;

3、全省各高校舉行聯合活動,將環保展板在各高校巡回展出,就保護“母親河”,保護濕地問題進行探討;

4、持續開展我們的環保活動。與活動地的“濕地保護小組”加強聯系,時刻關注流域環境問題,便于及時、有效地得以解決。

附件三:活動點方案

吳城鎮活動方案設計

主要環境問題分析:魚類生物多樣性逐年減少

1、吳城鎮地方上長期的圍墾緊縮了湖泊范圍,導致魚類生存空間減小;

2、吳城鎮挖沙船使水環境惡化嚴重,影響魚類的正常繁衍生息;

3、吳城鎮過渡捕漁現象明顯,致使魚的種類和數量均呈下降趨勢;

4、吳城鎮保護區湖汊承包中存在“斬秋湖”的現象,使魚類資源可持續利用深受威脅。

活動口號:“取之思盡,用之思絕”請珍惜我們有限的資源

活動總體目標:保護魚類生物多樣性

具體的目標:

1、促使政府部門加強管理和執法力度、規范漁業生產活動;

2、通過宣傳使當地政府部門及農民進一步做好退田還湖工作,逐步恢復天然湖泊面積,保護魚類生存空間;

3、引導挖沙船主發展其他產業,逐漸取締河道采沙現象,改善水質環境,使

漁業資源得以正常繁衍生息;

4、通過我們的座談、訪談及問卷等形式的活動,一定程度上提高漁民保護漁業資源意識,使他們能夠進行適度捕撈;

5、活動結束之后,使湖區人了解“斬秋湖”的危害,進而使此類現象逐漸減少,最終讓魚類資源得以可持續利用。

行動目標群體、項目目標以及傳遞的不同信息:

主要行動目標群體

針對不同目標群體預期的活動目標

向不同的目標群體傳遞的關鍵信息

1、吳城鎮政府

1、引導農民實施好退田還湖工作,恢復魚類生存空間;

2、健全當地漁業法制、法規建設。

a、不做好退田還湖工作,不僅威脅魚類生存狀況,而且影響湖區人民的長遠利益;

b、健全漁業法制法規建設,有利于湖區漁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利于政府規范相關管理。

2、吳城漁政部門

強化執法力度,力求使當地漁業規范化發展。

不加強漁業政策性管理,會危及湖區大部分漁民以及像你們這些管理部門的生存。

3、挖沙船主

控制在湖區集中挖沙作業的次數和程度,減輕對湖水環境的污染,另謀職業。

采沙船作業嚴重污染水質,危及湖區魚類的生存,相關部門可能禁止你們繼續采沙。

4、吳城鎮上及臨近村莊農民

配合當地政府部門做好退田還湖工作,保護魚資源生息環境。

魚類是你們生活的鄰居,不想失去它們,立即采取行動保護好他們生活的場所。

5、吳城鎮漁民

遵守漁業法制法規,適度捕漁。

現在捕漁捕得太多,以后你們就沒得捕了。

6、吳城鎮漁具商

不再生產非法漁具,比如定置網

國家明文規定取締非法漁具――定置網,因其嚴重破壞漁業資源。

7、吳城湖面承包戶

不能過度追求經濟利益,不再進行“斬秋湖”漁業作業。

你們這種漁業方式已引起眾多政府部門的關注,不立即禁止,將受到嚴厲的懲罰。

8、魚類加工個體戶

發展魚類深度加工業,不收購過小的魚

小魚兒長大之后,更有你們加工業的發展空間。

信息傳遞方式一覽:

目標群體

實地采訪

發放宣傳資料

小型座談會

網站

其他

1、吳城鎮政府

√√√√

聯宜活動

2、吳城漁政部門

√√√√

3、挖沙船主

√√

4、吳城鎮上及臨近村莊農民

√√√

示范區參觀

5、吳城鎮漁民

√√√

展板畫展覽

6、吳城鎮漁具商

√√√

7、吳城湖面承包戶

√√√

8、魚類加工個體戶

√√√

行動計劃安排:

活動

負責及活動人員

時間

地點

主要活動內容

經費預算

出發前期準備

陳亮及一吳城濕地使者

7月14――15日

吳城鎮

1、聯系當地相關政府部門,洽談有關活動的必要事情;

2、聯系好一隊員活動落腳點,商談膳食費用等。

交通費(合計:1200元)

長途費:50元/人×10人×2=1000元;

短途費:200元;

資料宣傳費用(合計:2050元)

宣傳單、問卷:500份X0.30元/份=150元;

旗幟、橫幅:300元;

廣告畫:20張×40元/張=800元;

攝影材料(含膠卷、錄像帶、刻錄、沖洗費):400元;

知識手冊:400份×1.0元/份=400元;

后勤保障(合計:1500元)

借宿費:10元/人×10人×10天=1000元;

飲食補助:5元/人×10人×10天=500元;

其他(機動):500元

總計:5250元

赴活動地點吳城鎮

*及中心全體濕地使者

7月16日

吳城鎮

1、后勤負責人安排好隊員住宿問題;

2、陳亮、甘曉輝負責采點開展活動;

3、濕地使者們熟悉活動周邊環境。

實地調查活動

陳亮及中心全體濕地使者

7月17日――18日

吳城鎮

1、走訪吳城鎮政府獲取大力支持,宣傳此次活動“保護濕地,愛我家園”的理驗,以便順利開展工作;

2、走訪漁政部門,發放宣傳資料,宣傳“魚類

生命脆弱

保護

你我責任

流域

綜合管理”的理驗,呼吁我們的保護一起動起來以及獲取一些重要資料。

周燕及全體中心濕地使者

7月19日

吳城鎮集市區域及學校附近等場所

1、在鄉鎮屬的學校、商店等場所張貼宣傳海報;

2、在鎮人員比較集中區,如集貿市場、碼頭等地方發放宣傳手冊,進行濕地保護宣傳。

湯崇軍及全體中心濕地使者

7月20日

吳城鎮

1、聯系江西衛視、江南都市報等多家媒體前來報道;

2、在合適的場所開展

“流域――我們共同的家園”的大型宣傳活動,利用展板、條幅等媒介向當地人們傳播“保護生命之河,綜合管理流域”的理驗。

甘曉輝及中心全體濕地使者

7月21日――24日

鎮上、大汊湖、大湖池及徐家村等臨近村子

1、以問卷、防談等形式與鎮上及臨村居民進行面對面的交流,獲取真實的資料

2、向當地人尤其是漁民發放宣傳資料,并進行必要的解說,以提高其保護魚類,保護濕地的意識;

3、深入大汊湖、大湖池等典型魚類生活場所調查有關種類、數量上的變化狀況,獲取比較科學的第一手資料;

4、向一些湖面承包戶,魚類加工個體戶了解情況,傳達適度捕撈,保護漁類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理驗。

陳亮及及中心全體濕地使者

7月25日――26日

吳城鎮

1、與當地政府部門及漁政部門舉行座談會,共同就該區域的漁類資源保護商定對策,進行互動式交流與協作;

2、在當地中小學對學生朋友進行環保知識宣傳,招募當地環保志愿者,成立濕地小使者活動中心,長期保護我們的濕地;

3、播放有關濕地保護的露天電影,投影精心準備的FLASH動畫系列;

4、與當地百姓舉行形式活潑的聯誼活動等。

周燕及中心全體濕地使者

7月27日

南昌

返回南昌。

行動效果評估:

1、本次活動是否達到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總目標;

2、本次以宣傳為主的活動有無提高公眾的濕地保護意識;

3、所有活動安排事宜是否一一落實,人員分工是否合理;

4、活動經費預算和實際花費是否大致吻合;

5、本次活動資料匯總,收獲及經驗總結。

(以宣傳內容為主)

南昌地區活動安排表

前期準備:

時間

地點

對象

活動內容及活動形式

經費預算

3月21日起

南昌市

《江西日報》、《江西商報》、《江南都市報》、《南昌晚報》、江西衛視、江西教育電視臺等媒體

通過上述媒體對本中心20**濕地使者活動進行的全程報道,并以此為契機,加緊與媒體之間的聯系,希望他們能加大對“流域保護及綜合治理”、“濕地”等宣傳的力度;

車費:50元

資料費:30元

江西師大

全校師生

通過“藍天”網站、師大網站、師大報、宣傳欄等途徑,加強“流域保護及綜合治理”、“生態保護”、“濕地”等內容的宣傳,使他們對此次活動有一定了解;

紙張費:20元

4月12日――4月25日

江西師大

準備掛牌儀式、建立并完善活動小組機構;

江西省各高校

優秀青年志愿者

招募選拔各相關專業優秀志愿者加入隊伍(包括聯系上饒師專、井岡山師院、贛南師院,了解合作意向);

海報:50元

資料費:20元

車費:100元

4月26日――4月30日

邀請有關專家對南昌市內的隊員進行培訓;

通過“藍天”網站對江西省內其他地區的濕地使者進行培訓;

紙張費:60元車費

:20元

紀念品(專家):200元

4月12日――6月30日

南昌市

環保局宣教中心

聯手策劃、準備江西濕地中心“20**濕地使者行”的啟動儀式;

江西省農業廳、江西省水利局、江西省漁業局、江西省建設局、江西省林業局等部門

以訪談的形式獲取活動有用的信息與資料;

在上述部門所提供的資料的基礎上對活動方案做進一步的修改;

海報:100元

宣傳單、問卷:600元

旗幟、橫幅:300元

廣告畫:1200元

攝影材料:300元

知識手冊:600元

江西省國土資源研究所

江西省科學院生態與環境研究所

吳城、吉安市、贛州市、德興市等活動所在地政府部門

與上述部門取得聯系;

初步了解地方政府在贛江流域的管理及治理措施;

江西師大

通過上網、察資料等方式獲取所需信息;

制作宣傳單、宣傳手冊及活動所需橫幅、宣傳畫、問卷等;

南昌市

上饒師專、井岡山師院、贛南師院

聯系各高校敲定最后的活動方案;

經考核后,確定各小組成員名單;

5月1日――6月30日

南昌市

江西省各綠色環保企業

拉贊助,尋求外部資金;

資料費:20元

7月19日

江西師大

啟動20**年實地使者行動儀式

資料費:100元

活動后期:

8月10日――8月30日

江西師大

返校;

收集整理好資料;

收集媒體報道;

撰寫調查報告及總結材料;

9月1日――9月30日

江西省

江西省政府

遞交活動調查報告,

《江西日報》、《江西商報》、《江南都市報》、《南昌晚報》、江西衛視、江西教育電視臺等媒體

對此次活動做總結報道,加強在省級層次上的宣傳影響力;

聯系媒體加強對政府的決策影響力;

在電視臺做一期專題節目;

車費:100元

江西省各高校、南昌市市民

在江西省各高校及南昌市內進行本次活動有關圖片的巡回展覽;

宣傳單:200元

廣告畫:1200元

江西師大

全校師生、“藍天”社團全體會員

做一次匯報會;

水:10元

橫幅:50元

把所有此次活動的資料整理好,以文字圖片的形式在“藍天”網站上予以發布,聽取各方意見和建議;

并把資料做成FlashMtv,發送到各網站;

10月1日起

南昌市

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保持長久聯系;

自主籌資,保證濕地中心的長期運行

篇2:耕耘樹藝社團文明與旅游共存保護黃河濕地主題活動總結

惠濟區申莊小學耕耘樹藝社團舉行了以“文明與旅游共存,和諧與安全共贏”為主題的實踐活動。

3月29日下午,社團成員師生齊聚在操場,在指導老師程老師熱情洋溢的宣讀保護黃河濕地的倡議書下下,實踐活動正式拉開帷幕。接著同學們有序的在宣傳條幅上進行簽名承諾。他們承諾愛家鄉,愛黃河,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做文明旅游小主人。最后,程老師宣讀外出注意事項后,同學們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真正走進了黃河濕地。走進了這個我們賴以生存的母親黃河。

走在黃河大堤上,同學們認真嚴肅,秩序井然的進行撿垃圾活動,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他們爭先恐后的比賽誰撿的垃圾多,誰為文明旅游,保護環境做的貢獻大。

本次活動持續了兩個半小時,同學們回來已是晚霞漫天,但他們的臉上洋溢的卻是美麗,滿足的笑容。通過此次活動。使學生們意識到生態環境面臨的嚴峻形勢,意識到真正走到黃河濕地,去踐行自己的承諾,去為文明旅游做出一份貢獻的重要意義。

惠濟區申莊小學

**年3月

篇3:走進濕地保護環境調查宣傳活動策劃書

“走進濕地保護環境”調查、宣傳活動策劃書

【活動背景】

被稱為“地球之腎”的濕地,作為水資源的“貯存庫”和“凈化器”,不但具有強大的水文調節、循環功能,而且還具備降解污染、凈化水質的有效功能。最近幾年張掖市人民政府,張掖市甘州區環保局等企業單位對濕地保護做了很多貢獻,濕地保護人人有責,濕地保護全民參與,保護環境就是保護家園。

【活動詳情】

發起單位:河西大學生綠色環保協會

主辦單位:張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建設委員會

河西學院團委

河西學院農學系

策劃承辦單位:河西大學生綠色環保協會

活動時間:*年10月16日

活動地點:張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

活動目的:

1、了解市民、同學們對濕地保護的看法。

2、增強市民、同學們對濕地保護的意識。

3、使得更多人關注濕地,走進濕地。

4、加強同學們對濕地知識的了解。

5、豐富同學們的課余生活。

【活動步驟】

一、活動細則

1.活動主題:“走進濕地和諧發展”宣傳、調查活動

2.活動口號:走進濕地保護環境

3.活動形式:(1)發放宣傳材料

(2)分發和回收《濕地“城市之腎”調查表》

(3)橫幅簽名

(4)在濕地公園以及在河西學院先后掛條幅進行宣傳

二、活動流程:

活動前期

(1)*年10月14日召開內部會議,分配各部門的具體工作。

外聯部:與相關單位聯系,如,張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建設委員會;

宣傳部:條幅、海報、橫幅、信號筆的準備;

網絡信息部:組織在協會網站上填寫相關的報道,及負責活動中的拍攝工作;

實踐部:負責濕地公園活動的路線;

組織部:負責組織會員;

公關部:負責條幅簽名現場的公共服務;

調查部:調查表的印制、分發及回收整理,宣傳冊的分發;

編輯部:活動簡報及總結的撰寫;

創業部:協助調查部工作;

策劃部:協助宣傳部工作;

活動中期

1.10月15日,召開全體會員會議,安排活動的具體情況及注意事項;

2.10月16日8:30,七教樓前集合,按部門簽到;

3.10月16日9:00,帶隊出發,徒步走向濕地公園;

4.10月16日10:00,到達濕地公園指定位置,請濕地公園管理處的領導講話,活動開始;

5.10月16日11:00,各部召開部門會議,總結活動情況;

6.10月16日11:30,會員集合,帶隊回校。

活動后期

1.將簽名條幅在濕地公園懸掛一星期,然后再將條幅懸掛于校園,向公眾宣傳展示;

2.活動簡報撰寫及發布,活動總結。

【預期效果】

促進大學生和市民對濕地的了解,增強關于濕地保護方面的知識,使修復濕地的建設更加理想化,持續化。

【注意事項】

1.盡力與校內各協會各部門聯系,加大宣傳力度

2.整個活動有人負責拍照工作

3.活動后新聞稿件及時編寫

4.活動中要注意人員的安排

5.活動中注意安全

【活動經費預算】

河西學院大學生綠色環保協會

*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