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園本教研活動實施方案

園本教研活動實施方案

2024-08-03 閱讀 5979

園本教研活動實施方案

為了有效的開展園本教研活動,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不斷探索符合幼兒健康成長科學方法,進一步提升我園學前教育活動質量,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執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20**年)》及《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為宗旨,進一步落實大洼縣20**年學前教育工作目標,提高幼兒教師隊伍的業務能力,促進我園學前教育健康、均衡和持續發展。

二、活動背景

多年來,我園保教質量一直穩步向前發展。雖然我們擁有比較好的教師隊伍和相應的教學設施,然而隨著幼兒教育不斷向前發展,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不斷產生一些新的困惑。這些困惑有來自教材的、有來自教法的、有來自幼兒的,有來自家長,也有來自傳統觀念的阻礙等等。這些層出不窮的新問題如何解決?由誰來解決?在實踐中我們意識到,幼兒園的生存與發展必須依靠自身的力量,利用自己的優勢,創立自己的特色,教師在實施新《綱要》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必須根據本園的實際和幼兒的特點自己解決,教師的專業發展更得靠教師自己的不斷學習與實踐。而要做到這些,必須進行園本教研。只有建立以園為本的教研機制,深入開展以園為本的教學研究,才能及時解決教

學改革中出現的問題,在此過程中教師是主體,是教研活動的承受者和受益者,因此教師必須主動、認真地、積極地參與教研活動從而使自己在教研活動中不斷成長,才能把幼兒園構筑成一個學習型組織,才能提高保教質量使幼兒園不斷向前發展。

三、活動理念

“一切為了孩子,一切依靠教師”,“幼兒園是教研基地,活動室是教研室,教師是研究員”。

四、工作思路

以組織開展多元化、多層次的教研活動方式為入口,以落實專題內容為依托以學科帶頭人為引領,以教師個體學習為前提,合作交流為平臺,園本教研為途徑,行動研究為載體,幼兒發展為基點,教師專業成長為目的的以園為本的教研運行方式。同時放手讓教研組長自己做,開放式的工作方式,發現典型(教師、優秀的教育策略)普及推廣。

五、活動目標

1、探究幼兒園多元化的教研活動形式,激發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

2、解決在新課程實施中的困惑,尋找有效教研的途徑和方法,提升幼教活動質量。

3、針對教師的個體、個性發展,探討能促進不同層次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策略。

4、園本教研以行動研究為主要方式,解決在課程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困惑、并找到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從而總結和提升教學經驗。

5、建立適合農村幼兒園發展的有效園本教研機制;營造幼兒教師濃厚的學習氣氛和教研氛圍。

6、通過園本教研,建立適合我園發展的園本教研制度與教研運作機制把我園建設成有濃郁學習風氣和教研氛圍的學習型組織,并形成自我特色。

六、基本原則

1、以園為本、以教師為本的原則:教研活動從實際出發,以幼兒園發展為本,解決幼兒、教師、幼兒園自身的問題為主線開展園本教研。

2、人人參與的原則:努力為教師提供機會,搭建平臺,讓教師人人參與,行為跟進。

3、踏實求真的原則:幼兒園要整和各方資源,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教研活動,強調針對性、有效性。

4、發揚創新的原則:幼兒園要繼承發揚教研工作中有價值的經驗。同時在教研活動的內容、形式、措施等方面進行大膽的創新。

七、組織機構

(一)成立園本教研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

成員:全體教師

(二)具體分工

園長:園本教研活動第一負責人,負責教研活動的全面工作。具體負責園本教研活動的組織、協調、管理工作。

成員:負責協助副組長做好園本教研活動的具體實施。

八、具體安排

第一階段:(20**年7月---20**年9月)

1、加大力度宣傳園本教研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全園范圍深化理解園本教研活動的精神實質。

2、調查、分析園本教研狀況及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

實際狀況,制定園本教研活動實施方案

3、通過多種渠道提升教師專業理論水平。結合教師實際分層次,有針對性對教師進行專業培訓;園本教研的目的、意義;各年齡班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及學習特點;學習形式多樣,目的對所學內容理解、熟悉、領悟并針對學習內容有考核、測試,注重理論與實際的結合。

第二階段:(20**年10月---20**年10月)

1、結合教師實際分層次,有針對性對教師進行專業培訓。

2、探究有效開展園本教研活動的方法與策略。

3、探究幼兒語言發展有效途徑與方法

第三階段:(20**年10月-----20**年7月)

1、初步形成具有我園特色的園本教研制度與運作機制。

2、總結具有我園特色的教研制度建設評價標準

3、收集、整理園本教研過程中的研究成果并繼續進行深入的研究。

九、工作要求

1、認真學習領悟縣、市教研制度建設方案的精神實質。

2、從實際出發建立園本教研的保障機制、獎勵機制來促進教研工作持續、健康發展。

3、教學管理人員深入教學一線,充分發揮專業引領、支持、合作、共享的作用,為教研工作鋪路搭橋。

4、針對教學實踐問題,有目標、有計劃地組織全園協作研究。

5、對教研過程要及時進行發現、收集、整理使教研經驗充分發揮價值。

十、保障措施

1、加強教師理論學習和培訓工作:提供參加各級培訓的機會,如:學科帶頭人培訓、骨干教師培訓、園本教研培訓;鼓勵教師參加學歷提高培訓、信息技術的培訓。

2、抓好常規教研工作,充分發揮教研組長的作用,使研究活動和教師日常的教學活動相結合,讓教研活動成為切實有助于教師成長的平臺。

3、教研活動做到定時間、定地點、定專題,做到活動有記錄、有實效。

4、充分發揮教師間的互動作用,教師間進行合作、互助。

5、積極主動爭取省、市、縣專業人員的支持和指導,使教師的困惑能及時得到回應,對教師進行專業引領。

篇2:幼兒園園本教研實施方案

幼兒園園本教研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自《指南》頒布以來,如何將《指南》運用到實際是一個難題。老師們面臨著一個重要的問題――如何把握《指南》的方向,改變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落實各領域的目標?同時,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中遇到了不少的問題,有來自教材的、有來自教法的、有來自幼兒的,也有來自傳統觀念的阻礙等等。這些層出不窮的新問題、新困惑如何解決?由誰來解決?在實踐中我們意識到,幼兒園的生存與發展必須依靠自身的力量,利用自己的優勢,創立自己的特色。

教師在以《指南》為指導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必須根據本園的實際和幼兒的特點自己解決,教師的專業發展更得靠教師自己的不斷學習與實踐。而要做到這些目的,必須進行園本教研。只有建立以園為本的教研機制,深入開展以園為本的教學研究,才能及時解決教學改革中出現的問題,才能把幼兒園構筑成一個學習型組織,才能提高保教質量,使幼兒園不斷發展,為此我園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二、園本教研制度的涵義

以園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是以促進每個幼兒的發展為宗旨,以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以教師作為研究主體,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總結和提升教學經驗,努力把幼兒園建立成為學習型組織。

三、實施理念

“一切為了孩子,一切依靠教師”,“幼兒園是教研基地,活動室是教研室,教師是研究員”。

四、組織機構

(一)成立園本教研制度領導小組

組長:何英

副組長:王曉

陳歡

成員:

級骨干教師

(二)具體分工

**:校本教研制度第一責任人,負責全面工作

**:負責組織管理指導工作

**:負責組織管理研究工作

**負責組織研究工作

**、負責各園研究工作。

五、園本教研制度建立的主要內容

(一)以園為本的教師培訓體系

(1)重視教師的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立足本園及時對教師進行教育教學理論及專業知識技能的培訓,促進教師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政治覺悟、理論修養、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

(2)重視本園骨干教師隊伍的建設,千方百計培養自己的學科帶頭人;

(3)要有適合本園實際的師資培養計劃,為教師的培訓、進修、提高、提供必要的保障;

(4)要充分發揮骨干教師對青年教師的傳幫帶作用,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訓、指導和幫助;

(5)在改革中,尤其要注重采取各種“園本培訓”的方式,對上崗教師進行《指南》、一日流程的崗前培訓。

(二)以園為本的教育科研體系

(1)幼兒園要有計劃地開展經常性的豐富多彩的教學研究活動,及時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通過教學研究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2)要充分發揮教研組和備課組的作用;

(3)大力加強課堂教學的研究,千方百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

(4)要組織教師積極開展課題研究和教改實施,把現代教育理念、現代教育技術同幼兒園的教育工作緊密地結合起來,切實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

(5)要建立教學成果和教研成果的獎勵機制,激勵教師不斷地創造新的教學和教研業績;

(6)要重視總結、宣傳和推廣本園教師的教學經驗和教研成果,從制度上保障“園本教研”常研常新。

(三)以園本為本的學習指導體系

教學研究既要研“教”更要研“學”

(1)要把傳統的學法指導與新時期的“轉變學習方式”密切結合起來,改變過于強調“接受學習”現狀,倡導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和勤于思考,促進幼兒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習慣。

(2)幼兒園要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學習指導的內容體系和方法體系,并從制度上促使教師人人承擔學習指導的責任。

六、過程與方法

1、加強教師學習和培訓工作。推薦書目,要求老師自學,并寫讀書筆記,看專家講座光盤,學習課改理論,使教師改變教研觀念;提供參加各級培訓的機會,如:學科帶頭人培訓、骨干教師培訓、園本教研培訓;鼓勵教師參加學歷提高培訓和普通話、信息技術的培訓;定期對教師進行集體培訓,如專題講座、教學研討會、經驗交流會、案例分析等,培訓的內容側重《指南》實施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引導教師通過對自身現狀的分析,制訂自我發展規劃和學習計劃。

2、充分發揮教研組、年段、備課組的作用,營造嚴謹、務實、民主、寬松的教學氛圍,使研究活動和教師日常的教學活動相結合,扎扎實實抓好教研活動,讓教研活動成為切實有助于教師成長的平臺,每次教研活動做到定時間、定地點、定專題、定中心發言人,教師們或對照《指南》精神找自己在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差距,或圍繞課改內容確定主題,或集體備課、討論,做到活動有紀錄、有實效。

3、充分發揮教師間的互動作用,《指南》強調各領域間的整合,教師間的合作、互助。我們將繼續開展“學科帶頭人與骨干教師結對子、骨干教師與年輕教師結對子”的傳幫帶活動,定期開展交流、研討活動,共同探討教學中的體會、互相切磋、共同提高。

4、積極主動爭取市、縣專業人員的支持和指導,使教師的困惑能及時得到回應,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改革始終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定期請專家來園指導工作,對教師實行專業引領,通過專家的指導,學會剖析問題的癥結,使教研活動的目的真正落到實處。

5、有效地進行教研活動。

(1)教研組在每學年初根據幼兒園工作計劃制定本教研組計劃,并按計劃落實各項活動。

(2)教學教研常規的落實,特別是備課組活動的落實。每個教師都要進行教學反思,每周寫一篇有較高質量、能改進自己教學的反思。

(3)每個教師每學年至少要上一次研討課,認真聽取同行的意見,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每學期每位教師聽課不少于20次,做好聽課筆記,并適當進行評論。

(4)每學年上交一篇說課稿,一篇公開教學活動設計,一篇公開教學活動案例反思。

(5)每次教研活動前開展15分鐘中心發言,通過交流、討論達成共識,解決教育教學中遇到的疑難問題。

(6)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每學期至少一次專題講座或觀摩教學、研討課。

七、具體工作安排

第一階段(20**年3月----20**年2月)

1、成立機構,重新確定園本教研的研究單位,根據年齡特點分為小班組、中班組、大班組、保育組四個教研組。

2、通過觀察、訪問、問卷調查等方式,聆聽一線教師的心聲,全面了解教師們在實踐中遇到的實際困難,確定解決問題的方案。

3、組織全體教師學習與研究我園《園本教研實施方案》和相關政策文件,對方案進行分析和研討。通過完善制度和強化規章約束,促使教研活動由被動變為主動,由自發走向自覺,由無序走向有序。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20**年3月----20**年7月)

實施園本教研,不斷總結經驗,組織交流討論,各教研組制定教研活動計劃,教師制定專業發展規劃,確立研究主題,以專業引領和同伴互助等多種形式落實以園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20**年8月-12月)

在總結階段,進行資料收集、整理與分析,鼓勵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動進行理論總結,寫出教研文章。同時,鼓勵教師用敘事研究記錄自己教學中的故事和鐵事,展開教研成效的評定。

篇3:幼兒園園本教研實施方案

幼兒園園本教研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在新《綱要》實施過程中。老師們面臨著一個重要的問題――如何把握新《綱要》的精神實質,改變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落實各領域的目標。同時,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中遇到了不少的問題,有來自教材的、有來自教法的、有來自幼兒的,也有來自傳統觀念的阻礙等等。這些層出不窮的新問題、新困惑如何解決?由誰來解決?在實踐中我們意識到,幼兒園的生存與發展必須依靠自身的力量,利用自己的優勢,創立自己的特色。

教師在實施新《綱要》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必須根據本園的實際和幼兒的特點自己解決,教師的專業發展更得靠教師自己的不斷學習與實踐。而要做到這些目的,必須進行園本教研。只有建立以園為本的教研機制,深入開展以園為本的教學研究,才能及時解決教學改革中出現的問題,才能把幼兒園構筑成一個學習型組織,才能提高保教質量,使幼兒園不斷發展。為此,我鎮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的精神,對在我鎮各管區示范園和園點逐步建立園本教研制度,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二、園本教研制度的涵義

以園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是以促進每個幼兒的發展為宗旨,以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以教師作為研究主體,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總結和提升教學經驗,努力把幼兒園建立成為學習型組織。

三、實施理念

“一切為了孩子,一切依靠教師”,“幼兒園是教研基地,活動室是教研室,教師是研究員”。

四、組織機構

(一)成立園本教研制度領導小組

組長:張

副組長:康?石梅

(二)具體分工

張麗:校本教研制度第一責任人,負責全面工作康燕:負責組織管理指導工作石月梅:負責組織管理研究工作各園業務主任:各園校本教研的責任人,負責各園研究工作

五、園本教研制度建立的主要內容

(一)以園為本的教師培訓體系

(1)重視教師的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立足本園及時對教師進行教育教學理論及專業知識技能的培訓,促進教師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政治覺悟、理論修養、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

(2)重視本園骨干教師隊伍的建設,千方百計培養自己的學科帶頭人;

(3)要有適合本園實際的師資培養計劃,為教師的培訓、進修、提高、提供必要的保障;

(4)要充分發揮骨干教師對青年教師的傳幫帶作用,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訓、指導和幫助;

(5)在改革中,尤其要注重采取各種“園本培訓”的方式,對上崗教師進行《綱要》、教材的崗前培訓。

(二)以園為本的教育科研體系

(1)幼兒園要有計劃地開展經常性的豐富多彩的教學研究活動,及時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通過教學研究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2)要充分發揮教研組和備課組的作用;

(3)大力加強課堂教學的研究,千方百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

(4)要組織教師積極開展課題研究和教改實施,把現代教育理念、現代教育技術同幼兒園的教育工作緊密地結合起來,切實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

(5)要建立教學成果和教研成果的獎勵機制,激勵教師不斷地創造新的教學和教研業績;

(6)要重視總結、宣傳和推廣本園教師的教學經驗和教研成果,從制度上保障“園本教研”常研常新。

(三)以園本為本的學習指導體系

教學研究既要研“教”更要研“學”

(1)要把傳統的學法指導與新時期的“轉變學習方式”密切結合起來,改變過于強調“接受學習”現狀,倡導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和勤于思考,促進幼兒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習慣。

(2)幼兒園要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學習指導的內容體系和方法體系,并從制度上促使教師人人承擔學習指導的責任。

六、過程與方法

1、加強教師學習和培訓工作。推薦書目,要求老師自學,并寫讀書筆記,看專家講座光盤,學習課改理論,使教師改變教研觀念;提供參加各級培訓的機會,如:學科帶頭人培訓、骨干教師培訓、園本教研培訓;鼓勵教師參加學歷提高培訓和普通話、信息技術的培訓;定期對教師進行集體培訓,如專題講座、教學研討會、

經驗交流會、案例分析等,培訓的內容側重新《綱要》實施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引導教師通過對自身現狀的分析,制訂自我發展規劃和學習計劃。

2、充分發揮教研組、年段、備課組的作用,營造嚴謹、務實、民主、寬松的教學氛圍,使研究活動和教師日常的教學活動相結合,扎扎實實抓好教研活動,讓教研活動成為切實有助于教師成長的平臺,每次教研活動做到定時間、定地點、定專題、定中心發言人,教師們或對照新《綱要》精神找自己在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差距,或圍繞課改內容確定主題,或集體備課、討論,做到活動有紀錄、有實效。

3、充分發揮教師間的互動作用,新《綱要》強調各領域間的整合,教師間的合作、互助。我們將繼續開展“學科帶頭人與骨干教師結對子、骨干教師與年輕教師結對子”的傳幫帶活動,定期開展交流、研討活動,共同探討教學中的體會、互相切磋、共同提高。

4、積極主動爭取市、縣專業人員的支持和指導,使教師的困惑能及時得到回應,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改革始終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定期請專家來園指導工作,對教師實行專業引領,通過專家的指導,學會剖析問題的癥結,使教研活動的目的真正落到實處。

5、有效地進行教研活動。

(1)教研組在每學年初根據幼兒園工作計劃制定本教研組計劃,并按計劃落實各項活動。

(2)教學教研常規的落實,特別是備課組活動的落實。每個教師都要進行教學反思,每周寫一篇有較高質量、能改進自己教學的反思。

(3)每個教師每學年至少要上一次研討課,認真聽取同行的意見,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每學期每位教師聽課不少于30次,做好聽課筆記,并適當進行評論。

(4)每學年上交一篇說課稿,一篇公開教學活動設計,一篇公開教學活動案例反思。

(5)每次教研活動前開展15分鐘中心發言,通過交流、討論達成共識,解決教育教學中遇到的疑難問題。

(6)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每學期至少一次專題講座或觀摩教學、研討課。

七、具體工作安排(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