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級以上領導干部聯村工作管理辦法
根據《*某某委關于開展副某地級以上領導干部聯村工作的意見》(平發[*]21號)精神,結合我某實際,現制定平頂山某副某地級以上領導干部聯村工作管理辦法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重要思想和黨的*大及*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某六次黨代會精神,緊緊圍繞“實施二次創業、打造經濟強某”,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以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為首要任務,以深入開展“雙培雙帶雙強”工程,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為著力點,以指導、幫助大學生村干部,充分發揮大學生村干部任用為切入點,按照“易于操作、便于管理、利于工作、科學高效”和單位工作與聯村工作“兩不誤、兩促進”的原則,加強對副某地級以上聯村工作的監督管理、考核獎懲,充分發揮副某地級以上領導干部在推動全某經濟發展,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管理機構
某委成立副某地級以上領導干部聯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某委組織部,負責對全某副某地級以上領導干部聯村工作的組織協調、調查研究、督促檢查、考核獎懲和日常管理等工作。各某地(某)區成立相應機構,專門負責本某地(某)區的此項工作。鄉鎮明確負責此項工作的部門和工作人員,負責本鄉鎮副某地級以上領導干部聯村工作的日常管理工作。某直各單位組織、人事部門,負責本單位的副某地級以上領導干部聯村工作。
三、聯村辦法
為增強聯村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本著“組工干部聯癱村、黨政干部聯散村、政法干部聯亂村、其他干部聯窮村”的原則,某級領導干部一般安排到所聯系某地(某)區的行政村;某直單位某地級領導干部及大專院校班子成員一般優先安排到本單位對口扶貧村所在某地(某)區、鄉鎮,多余人員適當調劑;某地(某)區自行安排;平辦[*]59號文件所確定的對口扶貧村一般不再安排副某地級以上聯村領導干部;兩年以上有某某、某駐村工作隊的村一般不再作為聯系對象;新華區、衛東區、湛河區、石龍區一般不再安排某直聯村干部;54歲以上的非領導職務的某地級干部一般不再安排聯村。
現任領導干部職務如有變動,由繼任領導干部接替聯村工作。
聯村工作時間:*年至20**年
四、方法步驟
副某地級以上領導干部聯村工作要以強力發展農村經濟、切實抓好組織建設、努力維護社會穩定、不斷推進農村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為目標任務,突出發展經濟這一首要任務,本著從實際出發,有什么問題解決什么問題,什么問題突出解決什么問題的原則,有計劃、分步驟地開展工作。主要方法步驟如下:
(一)調查研究。聯村干部要采取個別交談、召開座談會、入戶走訪等形式,認真聽取群眾意見,了解群眾最想什么,要求村組織和干部做什么,然后對群眾的意見進行歸納和梳理,找準影響村里經濟發展、組織建設、社會穩定和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存在的主要矛盾和問題,兩委班子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及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設性意見。
(二)制定規劃。在弄清情況的基礎上,提出符合所聯村實際情況的工作思路,研究制定出符合實際、操作性強的工作目標和措施,形成所聯系村近期和中長期發展目標、發展規劃。近期發展目標要突出年度工作任務,因村制宜,分清輕重緩急,找準工作突破口;中長期發展規劃要突出四項目標任務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要求,規劃出發展階段、發展要求、發展目標和保障措施。在此基礎上,制定出年度工作方案。工作規劃、工作方案村兩委班子要認真研究、集體決策,要讓村民討論,并征求鄉鎮黨委、政府的意見。取得共識后,抓緊時間組織實施。
(三)狠抓落實。按照近期工作目標,突出工作重點,認真抓好年度目標和工作措施的落實,切實把發展農村經濟作為農村工作的首要任務,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抓緊抓好。要把副某地級以上領導干部聯村工作與深入貫徹落實“**”重要思想、實施“雙培雙帶雙強”工程和大學生村干部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努力推動我某農村經濟社會和基層組織建設全面、協調、健康發展。
五、管理制度
(一)定期入村制度。某地級干部至少入村1次,某級領導要每季度入村1次,聽取村兩委班子工作匯報,提出近期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檢查工作開展情況,幫助解決熱點難點問題。
(二)入村工作記錄制度。聯村干部入村工作時要堅持記工作記錄,詳細記錄工作開展情況,對村里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所辦實事、好事,解決的難事等。村黨支部要建立聯村干部入村工作記錄臺帳,記錄聯村干部到村時間、工作方式,幫助解決的實際問題,取得的主要成效和群眾評價等。
(三)考核評價制度。某、某地(某)區每年對此項工作進行一次聯合考評,考評主要采取聽匯報、看資料、走訪座談、群眾評議等方法進行,著重看經濟發展、組織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等情況,重實績、重變化、重實效,考評結果作為評價干部的重要依據。依據考評結果,某、某地每年評選一次聯村工作先進工作者,進行表彰;對領導不力、不負責任、工作成效不明顯的,給予通報批評,并取消當年其它評先資格。
六、督促檢查
(一)督促檢查的內容:主要是聯村干部到崗情況、履行職責情況、目標完成情況、工作實績;某地、鄉工作開展情況;聯村干部所在單位履行職責情況等。
(二)定期督查。鄉鎮每季度要對聯村工作到崗情況、履行職責情況檢查一遍;某地(某)區每半年對鄉鎮管理工作和聯村干部到崗情況抽查一次,抽查面不小于50%;某聯村辦每年對某地、鄉管理工作和聯村干部入村工作情況抽查一次,抽查面分別不少于50%和30%。
(三)定期匯報。逐級填報聯村工作季度報表,村黨支部每季度的第一個月5日前向鄉鎮匯報一次聯村工作情況,鄉鎮每季度的每一個月10日前向某地(某)區匯報一次聯村工作情況,某地(某)區和某直各單位每年1月、7月15日前向某聯村辦匯報一次半年聯村工作情況。
七、組織領導
(一)全某各級黨組織要把副某地級以上領導干部聯村工作作為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培養鍛煉干部的大事來抓,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某委的決策上來,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明確責任,狠抓落實。
(二)要建立目標責任制。各有關部門和單位黨政一把手是聯村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切實負起責任,加強指導,抓好管理,確保完成目標任務。要把聯村工作列入部門和單位的年度工作計劃,明確年度工作任務,明確具體責任人,并實行目標管理,跟蹤問效。
(三)各級聯村工作辦公室要高標準、嚴要求,注重調查研究,注意發現典型、培養典型、倡樹典型,以點帶面,推動整體工作健康順利開展。
篇2:領導干部選拔任用程序
領導干部選拔任用程序
(一)組織推薦
各單位擬提拔領導干部時,應當通過民主推薦,并經黨組(黨委)討論確定擬任人選后,上報上級黨組(黨委)。上報的材料包括:
1.擬任干部的請示(3份),在請示中要說明民主推薦的情況及黨組(黨委)討論的意見。
2.干部任免呈報表(3份)。
3.推薦考察材料1份。
(二)組織考察
根據各單位的推薦材料及班子狀況,人事(組織)部門進行審核后報分管領導和主要領導研究確定考察對象,并由人事(組織)部門進行考察。具體程序是:
1.組成考察組,擬定考察工作方案,并同呈報單位主要領導成員就考察工作方案溝通情況征求意見。
2.民主推薦
(1)民主推薦由考察組主持,民主推薦包括會議推薦和個別推薦,推薦結果在一年內有效。
(2)考察領導班子時,按一定比例民主推薦后備干部;個別提拔任職時,按照擬任職位推薦。
(3)參加人員范圍
考察市級局(分公司)領導班子及個別提拔任職時,百人以下的市級局(分公司)由本級全體干部職工(不低于90%)及所屬縣級局(公司)領導班子成員參加;百人以上的市級局(分公司)由本級機關全體干部職工和所屬單位科級以上干部參加。考察縣級局(公司)領導班子時,由縣級局(營銷部)本級全體職工(不低于90%)參加。
(4)推薦程序
召開推薦會,公布推薦職務、任職條件、推薦范圍,提供干部名冊,提出有關要求,填寫推薦票。
(5)推薦票統計
對推薦票按領導班子成員、中層干部和一般干部三個職務層次分別進行統計,縣級局(營銷部)領導班子成員的推薦票記入分公司中層干部中。其中,三個層次各占三分之一,匯總后作為民主推薦結果。
(6)民主推薦結果應當作為確定考察對象的重要依據,原則上民主推薦票數不得低于60%,低于60%的不再進行考察。
(7)易地交流提拔的領導干部人選應當在后備干部中產生,由人事(組織)部門根據領導班子考察情況和民主測評、民主推薦情況提出意見報分管領導和主要領導同意后,黨組(黨委)集體研究確定考察對象。
3.發放征求意見表
在考察領導班子和個別提拔干部時,向參加推薦大會人員發放“考察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征求意見表”,充分聽取群眾對干部的評價意見。
4.對確定的考察對象,依據選拔任用條件和不同領導崗位的職責要求,全面考察其德、能、勤、績、廉,注重考察工作實績。堅持走群眾路線,充分發揚民主。采取個別談話、民主測評、實地考察、查閱資料、專項調查、同考察對象面談等方法,廣泛深入地了解情況。同時應當聽取考察對象所在單位的紀檢監察、審計、人事(組織)部門和機關黨委的意見。
5.考察組綜合分析考察情況并進行反饋。個別提拔任職時向單位主要領導反饋考察情況;考察領導班子時,向領導班子成員分別反饋考察情況。
6.考察組形成考察材料。根據考察情況,考察組要形成書面考察材料,考察材料要全面、準確、清楚地反映考察對象的情況,內容包括:
(1)考察對象的自然情況及工作簡歷。
(2)民主推薦、民主測評情況。
(3)德、能、勤、績、廉方面的主要表現和主要特點。
(4)存在的主要缺點和不足。
(5)考察人署名。
7.對領導班子全面考察時,考察材料內容包括:
(1)考察工作簡要情況。
(2)領導班子的政治表現、執行民主集中制、團結協作、工作實績、作風建設、廉政建設的基本情況,存在的主要問題和不足。
(3)領導班子成員在德、能、勤、績、廉方面的主要表現,存在的主要缺點和不足。
(4)民主測評、民主推薦情況。
(5)考察組對加強領導班子建設的初步意見。
(6)考察人署名。
(三)討論決定
1.人事(組織)部門對考察組提出的擬任人選的初步意見進行研究,并以書面形式征求同級紀檢監察部門意見后,提出任用建議,經分管領導和主要領導同意后,提交黨組(黨委)討論。
2.在黨組(黨委)討論干部任免之前,由人事(組織)部門分別征求黨組成員意見。
3.在充分醞釀的基礎上,由黨組(黨委)成員集體討論作出任免決定。討論決定任免事項,應按照下列程序進行:
(1)黨組(黨委)分管領導或人事(組織)部門負責人,介紹領導班子考察情況、擬任人選的推薦、考察和任免理由等情況。
(2)黨組(黨委)成員進行討論。
(3)進行表決,以黨組(黨委)應到會成員超過半數同意形成決定。
4.黨組(黨委)討論決定干部任免事項,必須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員到會,其中,黨組(黨委)成員少于4人的,黨組(黨委)成員應全部到會,并保證與會成員有足夠的時間聽取情況介紹、充分發表意見。與會成員對任免事項,應當發表同意、不同意或者緩議等明確意見。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采取口頭表決、舉手表決、無記名投票等方式進行表決。對意見分歧較大或者有重大問題不清楚的,應當暫緩表決。
5.對有關需要征求地方組織部門意見的干部任免,應派人以書面形式及時溝通、征求意見并得到答復,然后黨組(黨委)再例會研究。如遇特殊情況未能及時答復的,自征求意見之日起,30天內仍未答復視為同意。
(四)任職
1.實行領導干部任職前公示制度。黨組(黨委)討論決定后對干部進行任職前公示,公示內容包括:擬任人選的姓名、擬任職務、性別、政治面貌、出生年月、參加工作時間、學歷、現任職務和主要工作簡歷。公示期為十天。
2.擬提任法定代表人職務時,由上級審計部門負責進行審計。
3.公示及審計結果不影響任職的,辦理任職手續;經公示及審計反映有嚴重問題并查有實據的,經黨組(黨委)復議后不予任用,并通知本人;反映問題性質比較嚴重又一時難以查實的,暫緩任用,抓緊調查核實,并將調查情況報黨組(黨委)研究是否任用。
4.對決定任免的領導干部,按照干部管理權限,由主要領導或分管領導與本人談話。
5.提拔任職的領導干部考察材料歸入本人檔案,領導班子的考察材料歸入考察檔案。
(五)審批備案
縣級局(公司)正職的任免需報省局(公司)人事勞資處審核,經分管領導和主要領導同意后,按照干部管理權限辦理任免手續;縣級局(公司)副職的任免,需報省局(公司)人事勞資處備案。
各市級局(分公司)所屬的*x科(處)、財務科(處)、業務科(處)、人事勞資科(處)、紀檢監察科(處)科(處)長的任免需報省局(公司)人事勞資處審核,由人事勞資處分別征求分管領導和相關處的意見,同意后方可任免。
長春市局(分公司)內設機構正職(行業副處級)的任免,按照有關文件規定辦理。
篇3:選拔任用領導干部紀律和監督
選拔任用領導干部紀律和監督
(一)選拔任用領導干部,必須嚴格遵守下列紀律:
1.不準以局長(經理)辦公會、領導圈閱等形式,代替黨組(黨委)會集體討論決定干部任免。
2.不準臨時動議決定干部任免。
3.不準個人決定干部任免,個人不能改變黨組(黨委)會集體作出的干部任免決定。
4.不準拒不執行上級調動、交流領導干部的決定。
5.不準要求提拔本人的配偶、子女及其親屬,或者指令提拔身邊工作人員。
6.不準在機構變動和主要領導工作調動時,突擊提拔調整干部,或者干部調離后,干預原任職單位干部的選拔任用。
7.不準在干部考察過程中進行拉票、串聯等不正當活動。
8.不準在干部考察工作中隱瞞、歪曲事實~,或者泄露醞釀、討論干部任免的情況。
9.不準在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任人唯親,封官許愿,營私舞弊,搞幫派或者打擊報復。
(二)對違反本規定的干部任免事項,不予批準。
已經做出的干部任免決定一律無效,同時按照規定對主要責任人做出組織處理或者紀律處分。
(三)對無正當理由拒不服從組織調動或者交流決定的,依照有關規定就地免職或者降職使用。
(四)實行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責任追究制度。用人失察失誤造成嚴重后果的,應當根據具體情況,追究主要責任人以及其他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五)各級黨組(黨委)及人事(組織)部門在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必須嚴格按照本規定執行,自覺接受組織監督和群眾監督。*x行業的廣大干部職工對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的違紀違規行為,有權向有關部門舉報、申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