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實踐教學監督制度

實踐教學監督制度

2024-12-23 閱讀 2041

實踐教學監督制度

  實踐教學是培養應用性人才重要途徑,實踐教學質量的好壞,決定應用性人才的高低。如何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提高實踐教學質量,對培養高質量的應用性人才至關重要。因此,為保證實踐教學環節的順利進行,為提高實踐教學質量,特制定本制度。

  一、實踐教學監督制度在主管校長的統一領導下,由教務處組織實施。

  二、教務處組織學校督查組檢查、督促實驗、實習和設計等教學活動,通過深入教學現場,進行檢查、分析、總結,獲得第一手資料,為校長對實踐教學工作的領導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三、教務處有關人員要經常到實驗、實習和設計現場抽查。

  四、教務處組織學生問卷調查,充分聽取學生的意見。學生問卷調查包括實驗反饋、實習反饋、設計反饋和實驗室建設反饋等幾個方面,每一方面包括若干項。在學生中成立學生反饋組織,學生組織由各班學習委員組成。

  五、各系(部)也要相應組織有關人員對實驗、實習和設計等實踐教學活動進行檢查督促。系(部)主任和實驗室主任每學期要至少聽四次實驗課。

  六、實驗課和實習,教師必須始終在現場,不得缺席。

篇2:南坪中學教學常規監督方案

宗旨:一、逐步實現教學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

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加強教學常規管理

三、為今后自治區級示范性高中的申報評估作準備

督查人員:教務科教研組長

高一年級年級領導小組

高二年級年級領導小組

高三年級年級領導小組

初三年級年級領導小組

督查時間:正常上課(第一節――第八節)、早讀、晚自習

督查內容:教學常規(備課、上課、作業、聽課、早讀晚自習下班)

第一項備課

1、為迎接自治區級示范性高中的督導評估,整理*、*、*年(近三年)的教案(備課本),凡缺或丟失的請到圖書館領取備課本,把缺失的部分補齊。備課質量與教學質量之間相輔相成,備課的優劣決定課堂教學的效率。吐魯番地區實驗中學是全地區的窗口學校,教學常規實施的優劣與教學質量的好壞相互制約,所以備好課是第一個環節。

2、教案必須提前一天備好,并且工整規范。教案要注明編寫時間和執行時間,有重點難點,有教學程序,有作業安排,有后記。其中教齡不滿5年和剛調入學校不到一年的教師必須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后記,其他教師的不少于五分之一。

3、每兩周一次,在教職工大會上抽簽檢查:備課、聽課、作業(作業本、訓練冊、單元測試卷)批閱。

具體操作:

(1)分年級,當眾在大會上每個年級抽取兩個備課組

(2)當眾抽取檢查的學生,以班級的小組為單位

(3)教師備課、聽課本次大會后當即由備課組長收集,集中檢查

(4)學生的作業第二天上午檢查

(5)檢查情況在下一次教職工大會上向大家匯報,

分三個等次:優秀、合格、不合格優秀的進行展示,不合格的進行改進

(6)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參與檢查,負責與個別教師交流、溝通期中、期末進行兩次系統檢查和匯總,并及時向大家匯報。

4、實施青藍工程,結成師徒對子,青年教師必須明確指導教師(拜師),指導教師在備課、上課、作業批閱、聽課等方面進行指導,并且青年教師的備課、聽課、作業批閱在兩周一次的檢查中都必須接受檢查。三十五歲以下的青年教師成立“青年教師聯合會”。

個人工作總結范文

青年教師聯合會:

,青年教師是我們學校培養的重點,也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力量,聯合會在學校的指導下開展各項健康有益的活動,并聘請校內外的骨干教師,專家組織進行講座,樹立青年教師榜樣,并對于突出的青年教師在評優、晉級、入黨等方面優先。

(由教研室、教務科和團委作好籌備和準備好第一次會議)

第二項上課

1、作好課前準備:如教具、多媒體的使用,確保上課無誤;提前1-2分鐘進教室,督促學生作好上課準備;教師要以飽滿的精神狀態組織上課,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對于遲到、缺課等情形督查人員要及時登記。

2、督查過程中,出現3個或者3個以上的學生睡覺,督查人員應當登記好睡覺學生的座次,督查任課教師與學生作好溝通,以便于教學相長;如出現體罰的各種情形,除登記之外,也應督促任課教師與學生作好溝通,并提倡用更人性的方法解決問題。

第三項作業

布置必要的作業是鞏固學生知識、培養能力的基本手段,也是檢查教學效果的主要方式,教師應認真進行作業的布置與批改。

1、作業布置:內容科學,重點明確,難易有序,份量適中,形式多樣,題型多變,控制時間總量

2、基本要求:

語文:每學期大作文5―6篇,小作文8篇,作業本一周一查并詳批一次,練習冊每單元查閱一次。

數學:每節課后有2―4道大題(考試除外),并且詳批詳改,如果書本上沒有,則老師自己補充,練習冊作業每單元查閱一次。

外語:每節課后有1―3題(考試、背誦及閱讀除外),背誦及閱讀教師應該有抽查記錄,小作文6―8篇,練習冊每單元查閱一次。

物理、化學、生物:每節課后有1―2題的詳批詳改作業,實驗報告要求每次批改、練習冊作業每周查閱一次。

政治、歷史、地理:每周查閱一次,高二、高三每周查閱兩次,其中詳批詳改一次。

作業按時收,及時批改和發放,批改準確,書寫規范工整,對作業中出現的共性問題,及時集體講評,出現的個性問題,要進行面批。對于任何不布置的作業,教師都要有檢查有記錄有落實。

第四項聽課

1、基本要求:年級組長、教研組長一周至少聽課3節,班主任、備課組長、青年教師一周至少聽課2節,任課教師一周至少聽課1節。師傅聽徒弟的課每學期不少于10節,徒弟聽師傅的課不少于20節,每年對表現突出的指導教師和青年教師予以表彰。教齡不滿5年或調入學校不滿一年的教師每學期聽課節數不少于30節,其他教師聽課不少于15節。

2、教研室組織的公開課、示范課、研討課、匯報課、教學活動周等,由教研組長、備課組長組織聽課、評課,及時誠懇地交換意見,任何教師不得拒絕其他教師聽自己的課。

3、督查過程中,教師聽課請做好詳細登記,聽課也納入每周一次的教學抽查。以上的四項常規每天進行一次整理,每周督查內容進行集中核實和協調,每兩周進行一次匯報,希望各位老師對督查組的工作給予理解、支持和配合。

以上規定與學校其它規章制度不相符的,按規章制度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