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學校有效教學模式專題培訓活動方案

學校有效教學模式專題培訓活動方案

2024-07-31 閱讀 8215

根據《*市教育局關于*市“*”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的實施意見》和縣教育局有關文件精神,*―*學年度我學區將組織實施教師“有效教學模式”主題培訓活動。為增強培訓針對性,提高培訓實效性,有效提升教師全員培訓質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訓目標

圍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要求,聚焦“提高有效教學能力,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目標,引導全體教師重點學習重要的和新出臺的師德規范與法律法規,開展“有效教學模式”主題培訓,提升教師師德修養和有效教學能力。

二、培訓對象

全學區全體在職教師。

三、培訓內容

1、視頻學習:《做最好的教師》

2、學科講座:“以學定教,以教導學”教學模式和課型的選擇與應用

3、電教培訓:微課制作

四、活動安排:

(注:專職常識、體藝學科教師選一學科類別參加活動)

1、文科類教師培訓

時間:201x年*月*日(星期三)

地點:中心學校多媒體教室

內容:

上午:8:30―10:30視頻學習:《做最好的教師》――李*

10:40―12:15學科講座:

小學語文學科“以學定教,以教導學”教學模式和課型的選擇與應用

主講:季*

下午:13:30―16:20電教培訓:微課制作

主講:榮*

2、理科類教師參加培訓

時間:*年11月20日(星期四)

地點:中心學校多媒體教室

內容:

上午:8:30―10:30視頻學習:《做最好的教師》――李*

10:40―12:15學科講座:

小學數學學科“以學定教,以教導學”教學模式和課型的選擇與應用

主講:方*

下午:13:30―16:20電教培訓:微課制作

主講:榮*

五、培訓考核。

建立健全、優化細化教師培訓學年度考核制度,堅持過程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并重,實行“教師培訓檔案袋”評價方法,以觀念轉變、理念更新、知識重構、技能提升、問題解決和行為改進為考核內容。

學年度在職教師崗位培訓考核權重為集中培訓占30%、公需課遠程培訓占30%、校本研修占40%,各項考核全部合格,方可認定學年度培訓合格,認定72學時。

六、相關要求:

1、各校要高度重視本次培訓學習活動,要做到分工細致,責任明確,措施有力,確保教學、培訓兩不誤。

2、全體參學人員依據培訓類別,準時參加相關學科的培訓學習活動,不得遲到、早退,不得無故缺席,否則,按曠課處理。

3、參學時須帶本年度校本教材與手冊到會,培訓過程中應仔細聽講,認真填寫好手冊中相關內容。

*中心學校

*x年*月*日

篇2:學校有效教學模式專題培訓活動方案

根據《*市教育局關于*市“*”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的實施意見》和縣教育局有關文件精神,*―*學年度我學區將組織實施教師“有效教學模式”主題培訓活動。為增強培訓針對性,提高培訓實效性,有效提升教師全員培訓質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訓目標

圍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要求,聚焦“提高有效教學能力,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目標,引導全體教師重點學習重要的和新出臺的師德規范與法律法規,開展“有效教學模式”主題培訓,提升教師師德修養和有效教學能力。

二、培訓對象

全學區全體在職教師。

三、培訓內容

1、視頻學習:《做最好的教師》

2、學科講座:“以學定教,以教導學”教學模式和課型的選擇與應用

3、電教培訓:微課制作

四、活動安排:

(注:專職常識、體藝學科教師選一學科類別參加活動)

1、文科類教師培訓

時間:201x年*月*日(星期三)

地點:中心學校多媒體教室

內容:

上午:8:30―10:30視頻學習:《做最好的教師》――李*

10:40―12:15學科講座:

小學語文學科“以學定教,以教導學”教學模式和課型的選擇與應用

主講:季*

下午:13:30―16:20電教培訓:微課制作

主講:榮*

2、理科類教師參加培訓

時間:*年11月20日(星期四)

地點:中心學校多媒體教室

內容:

上午:8:30―10:30視頻學習:《做最好的教師》――李*

10:40―12:15學科講座:

小學數學學科“以學定教,以教導學”教學模式和課型的選擇與應用

主講:方*

下午:13:30―16:20電教培訓:微課制作

主講:榮*

五、培訓考核。

建立健全、優化細化教師培訓學年度考核制度,堅持過程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并重,實行“教師培訓檔案袋”評價方法,以觀念轉變、理念更新、知識重構、技能提升、問題解決和行為改進為考核內容。

學年度在職教師崗位培訓考核權重為集中培訓占30%、公需課遠程培訓占30%、校本研修占40%,各項考核全部合格,方可認定學年度培訓合格,認定72學時。

六、相關要求:

1、各校要高度重視本次培訓學習活動,要做到分工細致,責任明確,措施有力,確保教學、培訓兩不誤。

2、全體參學人員依據培訓類別,準時參加相關學科的培訓學習活動,不得遲到、早退,不得無故缺席,否則,按曠課處理。

3、參學時須帶本年度校本教材與手冊到會,培訓過程中應仔細聽講,認真填寫好手冊中相關內容。

*中心學校

*x年*月*日

篇3:英語目標導學評價課堂教學模式下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英語“目標導學評價”課堂教學模式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為期三天的培訓,是一次難忘的充電機會,由衷感謝領導為我們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提高的平臺。每天的講座都以鮮活的實例、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打動了我的心,使我的思想重新煥發了激情,燃起了斗志,確實感到受益非淺。

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這樣一句話:“找出一種教育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多學。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們倡導“目標、導學、評價”教學模式。大量的研究表明,“目標、導學、評價”教學模式目前在我國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所以,為了改變我校學生英語水平較為薄弱的實際情況,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保持學習的熱情,積極參與到英語課堂教學中來,我們學校的英語老師嘗試運用“目標、導學、評價”教學模式來探究建立符合我校學生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

“目標、導學、評價”教學模式是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要求下派生出來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是一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意識的教學藝術,它改變了傳統的教師獨霸課堂,整節課都在講的局面,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開創了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快樂學習的嶄新嘗試。下面我從幾個方面來談談我對“目標、導學、評價”課堂教學模式的理解。

一.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

中國有句古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由于預習本身就是一種課前自學,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所以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結構和學生的知識基礎、能力水平,在上課之前布置好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預習課文。如果學生在心理上、知識上還沒做好準備就上課,往往教師講了半天,學生還不知道教師在講什么,并且教師一直在長時間的講解,單調刺激會引起學生倦怠,教學效率低下。但是學生通過預習以后,能夠及時發現自己知識上的薄弱之處,老師講課時能夠很好的跟著老師的思路走,對聽課內容選擇性強,課上再討論交流就顯得主動,學習效率就會提高。每次預習老師必需要檢查反饋,大部分學生都缺乏自覺性,教師要重點表揚預習了的學生,指導和督促沒有預習的學生,讓學生都能養成預習的良好習慣。

二.目標導學,引導興趣

“目標導學”是用科學的英語課時教學目標導控教師的教,導向學生的學,所以教學目標的準確設定非常重要。所以針對以往課堂上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盲目學習的現象,老師在課前先向學生展示課堂學習目標,提出教學要求,使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到將要達到的目標上,這有助于喚起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然后教師可以通過展示圖片、視頻、或者介紹課文相關背景知識等方法,導入課文的學習,提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引導學生進入語言情境。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是一堂課的起始。運用良好的導入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在短時間內使所有的學生集中精力,進入對新課題的學習。例如在學習八年級下冊Unit5Ifyougototheparty,you’llhaveagreattime.我播放了歌曲Ifyouarehappy.引起了學生的極大反響,甚至有些學生在跟著邊唱邊做動作,我抓準時機將學生的思緒拉回課堂,問他們“whatwillyoudoifyouarehappy?”,學生輪流回答“IfIamhappy,Iwill…”從而更好地練習了if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接著通過學生自己說的句子,讓學生進一步探究主從句的時態構成。

三.合作探究,解決疑問

面對素質教育的時代背景和課改的不斷深入,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已不再是主流模式,而良好的互動課堂成為了評價一堂好課的標準之一。良好的課堂互動建立在師生課堂角色的靈活轉換中,無論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都體現了以生為本,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所以教師要創造一切有利條件,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讓每個學生都能發揮自己的協作精神,相互合作,相互幫助,共同體驗成功。在課上,常見的Pairwork、Groupwork是個很好的合作例子,有利于學生共同合作、解決問題。

如在學完了學習八年級下冊Unit3WhatwereyoudoingwhentheUFOarrived?3a閱讀部分時,我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看圖講故事。學生們通過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參與課堂活動,在分享與交流中獲取了新的知識,學生的學習態度也會更加地積極主動,既提高了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性,又減少了對老師的依賴。

四.當堂檢測,反饋結果

教學目標的達到必須通過課堂教學中的反饋機制才能實現。我們要想知道學生是否學會本節內容,是否達成能力指標,可以采用多種方式。最常用的是當堂檢測訓練,當堂檢測訓練是要實現教學目標當堂完成并驗證的高效課堂的一個重要環節,是長期以來被廣大師生認為行之有效的方法。它既能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和點撥,檢驗學生課堂接受情況,及時發現自己在知識方面存在的缺陷,又能為老師后面的教學指明方向,對表現好的學生及時進行表揚和鼓勵,同時確定課后輔導的對象,有的放矢地進行輔導。

“目標、導學、評價”英語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了濃厚的主動學習的氛圍,創設了更多的自主學習的機會和合作探究的活動,給學生提供了充足的思維空間,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只起引導作用,減少了學生學習的盲目性和對老師的依賴性,從而達到從“學會"到“會學"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