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協商工作制度
平等協商工作制度
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民主管理,保障勞動關系雙方的合法權益,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根據《勞動法》、《工會法》,特制定平等協商制度。
一、平等協商是指職工方(企業工會或職工代表)與企業方(企業代表)就企業內部勞動報酬,工作和休息、休假、勞動安全保護,保險與福利等問題進行平等協商,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簽訂集體合同的行為。
二、平等協商應遵循合法、平等、實事求是和效率優先,兼顧雙方合法權益以及和諧、協商的原則。職工和企業方代表一致。由3―5人組成,職工方首席代表應由工會主席擔任。
三、平等協商一般一年協商一次,對協商條款進行修改補充、完善。經一方提議,也可召開臨時協商會議。
四、在平等協商意見一致的情況下,將協商條款提交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并簽訂集體合同書,集體合同書一式五份。
五、集體合同書報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審核,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審核同意后報市建筑工會和市總工會民管部各一份,并在企業內張榜公布。
六、集體合同執行情況,每年由公司工會和行政聯合組成檢查組進行履約情況檢查,并將檢查情況向職代會報告,并張榜公布。
七、本制度如與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相抵觸,以國家法律、法規為準。
篇2:工會企業平等協商制度
工會和企業平等協商制度
1、平等協商根據《勞動法》、《工會法》、《集體合同規定》由工會代表職工與企業行政領導就涉及職工合法權益進行商談的行為。
2、平等協商堅持平等、公正、合法、合作的原則,工會和企業不論哪一方提出協商要約,另一方必須在15天內作出答復,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
3平等協商主要內容:(1)集體合同和勞動合同的訂立、變更、修訂、解除;(2)企業涉及職工利益的規章制度的制訂和修改;(3)企業職工的勞動報酬、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保險、福利、勞動安全衛生、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護、職工培訓及文化體育生活等;(4)勞動事故的預防和處理;(5)職工民主管理及雙方認為需要協商的其他事項。
4、平等協商一般每半年舉行一次,遇有特殊情況,雙方有權隨時要約對方,具體協商辦法有雙方商定。
5、以雙方協商一致的意見,應當簽訂集體合同或單項協議,由雙方首席代表共同在協議上簽字,并及時向職工傳達,雙方必須遵照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