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s治理方案及其優缺點
各類VOCs治理方案及其優缺點
VOCs種類繁多,根據部分國外主要環境優先污染物名錄,VOCs占80%以上。此外,VOCs廢氣來源廣泛,不同行業不同生產工藝產生的廢氣都是不同的,因此治理難度頗大。
VOCs污染嚴重,與NOx、CnHm在陽光作用下發生光化學反應,吸收地表紅外輻射引起溫室效應;破壞臭氧層形成臭氧空洞,引起人體致癌和動植物中毒。
為此,開發VOCs替代產品,尋找VOCs控制最優技術已成為解決VOCs污染的必由之路。
隨著世界各國對VOC污染的日益重視和環保法規不斷嚴格VOsC的排放標準,其治理技術亦在逐漸改進和完善。
1、固定床活性碳吸附裝置
在1925年歐洲就開發出固定床活性碳吸附裝置,1958年日本也開始使用該項技術。這是一種非常經典、成熟的方法,可用于治理任何濃度的常溫有機廢氣,但處理低濃度、大風量有機廢氣時,設備龐大,不經濟。
2、燃燒裝置
對于排氣溫度較高的高濃度有機廢氣的治理,首先由美國于1950年開發成功以天然氣為燃料的直接燃燒技術。1965年日本與美國合作,將該項技術引入日本。該法需將有機廢氣加熱到760℃,方可將有機溶劑氧化分解為無害的CO2和H2O,其缺點是燃料費高,故在歐美等天然氣便宜的地區應用廣泛。后來人們開發出催化燃燒技術,由于催化劑的作用可在300―350℃的低溫下將有機溶劑氧化分解,因此大大降低了燃料費并且產生的NOx量非常少。其缺點是需對廢氣中易引起催化劑中毒的物質和粉塵進行前處理,另外,在催化燃燒裝置中使用的熱交換器換熱效率較低,約在50%。為了提高熱效率,降低運行成本,美國于1975年開發出換熱效率在90%以上的蓄熱式燃燒裝置。由于其運行費用的降低,因此,可用于治理中等濃度有機廢氣。隨后歐洲也開展了該項技術的開發。日本針對美國蓄熱燃燒方式又開發出催化燃燒裝置的改良型――蓄熱催化氧化方法,并于1977年由日鐵化工機首先售出產品。該產品可較經濟地對高、中濃度的、溫度較高的有機廢氣進行治理。
總體而言,按照處理的方法,有機廢氣處理的方法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回收法,另一類是消除法。回收法主要有炭吸附、變壓吸附、冷凝法及膜分離技術,回收法是通過物理方法,用溫度、壓力、選擇性吸附劑和選擇性滲透膜等方法來分離VOC的。消除法有熱氧化、催化燃燒、生物氧化及集成技術;消除法主要是通過化學或生化反應,用熱、催化劑和微生物將有機物轉變成為CO2和水。
1、回收技術
(1)炭吸附法
炭吸附是目前最廣泛使用的回收技術,其原理是利用吸附劑(粒狀活性炭和活性炭纖維)的多孔結構,將廢氣中的VOC捕獲。將含VOC的有機廢氣通過活性炭床,其中的VOC被吸附劑吸附,廢氣得到凈化,而排入大氣。
當炭吸附達到飽和后,對飽和的炭床進行脫附再生;通入水蒸汽加熱炭層,VOC被吹脫放出,并與水蒸汽形成蒸汽混合物,一起離開炭吸附床,用冷凝器冷卻蒸汽混合物,使蒸汽冷凝為液體。若VOC為水溶性的,則用精餾將液體混合物提純;若為水不溶性,則用沉析器直接回收VOC。因涂料中所用的“三苯”與水互不相溶,故可以直接回收。
炭吸附技術主要用于廢氣中組分比較簡單、有機物回收利用價值較高的情況,其廢氣處理設備的尺寸和費用正比于氣體中VOC的數量,卻相對獨立于廢氣流量;因此,炭吸附床更傾向于稀的大氣量物流,一般用于VOC濃度小于5000PPM的情況。適于噴漆、印刷和粘合劑等溫度不高,濕度不大,排氣量較大的場合,尤其對含鹵化物的凈化回收更為有效。
(2)冷凝法
冷凝法是最簡單的回收技術,將廢氣冷卻使其溫度低于有機物的露點溫度,使有機物冷凝變成液滴,從廢氣中分離出來,直接回收。但這種情況下,離開冷凝器的排放氣中仍含有相當高濃度的VOC,不能滿足環境排放標準。要獲得高的回收率,系統需要很高的壓力和很低的溫度,設備費用顯著地增加。
冷凝法主要用于高沸點和高濃度的VOC回收,適用的濃度范圍為>5%(體積)。
(3)膜分離技術
膜分離系統是一種高效的新型分離技術,其流程簡單、回收率高、能耗低、無二次污染。
膜分離技術的基礎就是使用對有機物具有選擇滲透性的聚合物膜,該膜對有機蒸氣較空氣更易于滲透10-100倍,從而實現有機物的分離。
最簡單的膜分離為單級膜分離系統,直接使壓縮氣體通過膜表面,實現VOC的分離,但單級膜因分離程度很低,難以達到分離要求,而多級膜分離系統則會大大增加設備投資。
(4)變壓吸附技術
該技術利用吸附劑在一定壓力下,先吸附有機物。當吸附劑吸附飽和后,進行吸附劑的再生。再生不是利用蒸汽,而是通過壓力變換來將有機物脫附。當壓力降低時,有機物從吸附劑表面脫附放出。其特點是無污染物,回收效率高,可以回收反應性有機物。但是該技術操作費用較高,吸附需要加壓,脫附需要減壓,環保中應用較少。
回收技術的適用范圍:
粒狀活性炭主要用于脂肪和芳香族碳氫化合物、大部分含氯溶劑、常用醇類、部分酮類和酯類等的回收。吸附法已廣泛用在噴漆行業的“三苯”、醋酸乙酯、制鞋行業的“三苯”,印刷行業的甲苯、醋酸乙酯、電子行業的二氯甲烷和三氯乙烷的回收。
冷凝法對高沸點的有機物效果較好,對中等和高揮發的有機物回收效果不好,該法適合VOC濃度>5%的情況,回收率不高。而大部分廢氣中均存在水分,溫度低于0℃時會結冰,降低系統的可靠性,故很少單獨使用。
膜分離方法適合于處理較濃的物流,即0.1%。
2、消除技術
(1)熱氧化
熱氧化系統就是火焰氧化器,通過燃燒來消除有機物的,其操作溫度高達700℃-1,000℃。這樣不可避免地具有高的燃料費用,為降低燃料費用,需要回收離開氧化器的排放氣中的熱量。回收熱量有兩種方式,傳統的間壁式換熱和新的非穩態蓄熱換熱技術。
間壁式熱氧化是用列管或板式間壁換熱器來捕獲凈化排放氣的熱量,它可以回收40%-70%的熱能,并用回收的熱量來預熱進入氧化系統的有機廢氣。預熱后的廢氣再通過火焰來達到氧化溫度,進行凈化,間壁換熱的缺點是熱回收效率不高。
蓄熱式熱氧化(簡稱RTO)回收熱量采用一種新的非穩態熱傳遞方式。主要原理是:有機廢氣和凈化后的排放氣交替循環,通過多次不斷地改變流向,來最大限度地捕獲熱量,蓄熱系統提供了極高的熱能回收。
在某個循環周期內,含VOC的有機廢氣進入RTO系統,首先進入耐火蓄熱床層1(該床層已被前一個循環的凈化氣加熱),廢氣從床層1吸收熱能使溫度升高,然后進入氧化室;VOC在氧化室內被氧化成CO2和H2O,廢氣得到凈化;氧化后的高溫凈化氣離開燃燒室,進入另一個冷的蓄熱床層2,該床從凈化排放氣中吸收熱量,并儲存起來(用來預熱下一個循環的進入系統的有機廢氣),并使凈化排放氣的溫度降低。此過程進行到一定時間,氣體流動方向被逆轉、有機廢氣從床層2進入系統。此循環不斷地吸收和放出熱量,作為熱阱的蓄熱床也不斷地以進口和出口的操作方式改變,產生了高效熱能回收,熱回收率可高達95%,VOC的消除率可達99%。
(2)催化燃燒
催化燃燒是一種類似熱氧化的方式來處理VOC的,它凈化有機物是用鉑、鈀等貴金屬催化劑及過渡金屬氧化物催化劑來代替火焰,操作溫度較熱氧化低一半,通常為250℃-500℃。由于溫度降低,允許使用標準材料來代替昂貴的特殊材料,大大地降低設備費用和操作費用。與熱氧化相似,系統仍可分為間壁式和蓄熱式兩類熱量回收方式。
間壁式催化燃燒是在催化床后設一個換熱器,該換熱器在降低排放氣溫度的同時,也預熱含VOC的有機廢氣,其熱回收達60%―75%。該類氧化器早已用于工業過程。
蓄熱催化燃燒(簡稱為RCO)是一種新的催化技術。它具有RTO高效回收能量的特點和催化反應的低溫操作及能量有效性的優點,將催化劑置于蓄熱材料的頂部,來使凈化達到最優,其熱回收率高達95%-98%。
RCO系統性能的關鍵是使用專用的催化劑,浸漬在鞍狀或是蜂窩狀陶瓷上的貴金屬或過渡金屬催化劑,允許氧化發生在RTO系統溫度的一半,既降低了燃料消耗,又降低了設備造價。
現在,有的國家已經開始使用RCO技術進行有機廢氣的消除處理,很多RTO設備已開始轉變成RCO,這樣可以削減操作費用達33%-75%,并增加排放氣流量達20%-40%。
(3)集成技術(炭吸附+催化氧化)
對于大流量、低濃度的有機廢氣,單一使用上述方法處理費用太高,不經濟。利用炭吸附具有處理低濃度和大氣量的優勢,先用活性炭捕獲廢氣中的有機物,然后用小得多流量的熱空氣來脫附,這樣可使VOC富集10―15倍,大大地減少了處理廢氣的體積,使后處理設備的規模也大幅度地降低。把濃縮后的氣體送到催化燃燒裝置中,利用催化燃燒適于處理較高濃度的特點來消除VOC。催化燃燒放出的熱量可以通過間壁換熱器,來預熱進入炭吸附床的脫附氣,降低系統的能量需要量。
該技術利用炭吸附處理低濃度和大氣量的持點,又利用催化床處理適中流量、高濃度的優勢,形成一種非常有效的集成技術。國內也已開始利用此技術,用于噴漆、印刷和制鞋等排放大流量、低濃度有機廢氣行業的治理。
消除技術的使用范圍:
(1)熱氧化
熱氧化系統在700℃-1000℃下操作,適于流量為2000-50,000m3/h,VOC濃度為100-2000PPM的情況。
間壁式較蓄熱式的優點是,用簡單的金屬換熱器來捕獲熱量,僅在幾分鐘即達到所需的操作條件,最適于循環操作。
蓄熱熱氧化具有非常高的氧化溫度,可以處理難以熱分解的有機物,該系統98%-99%的VOC消除率是很常見的。熱回收效率為85%-95%。僅需少量或不需燃料即可運行,特別是對具有相對低VOC含量的氣體,它們比間壁熱氧化費用更低。
熱氧化的缺點是:①在高溫燃燒中產生了NOx,它也為危險排放物,需要進一步治理;②較慢的熱反應;③不能滿意地處理鹵化物,必需加后處理裝置洗滌塔,來處理酸性氣體;④進氣濃度不能>25%LEL;⑤高的設備投資費用。
(2)催化氧化
催化氧化是在比熱氧化低的溫度下進行,通常為250℃-500℃,其處理能力為2000-20,000m3/h,適于VOC濃度為100-2000PPM,其消除效率高達95%以上。低的操作溫度結合間壁換熱器,可以降低啟動所需的燃料。
總的來說,目前治理VOCs技術一直在進步,治理效率也在不斷提高。隨著科技的發展,未來必將出現更多更高效的VOCs治理技術。
篇2:關于開展作風建設專項治理相關規章制度工作的實施方案
關于開展作風建設專項治理相關規章制度工作的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改進工作作風,更好的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部署要求,切實促進我公司各部門轉變工作作風,進一步提高工作效能和服務水平,優化發展環境,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結合我公司實際,現提出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中央、省委和市委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有關規定為指導,以轉變作風、提高效能、優化發展環境為主線,堅持以自檢自查為主,通過學習動員、自查自糾、整改落實、強化監督等方法,認真查糾機關和事業單位干部利用職權“吃拿卡要”的問題,促進全公司干部員工廉潔從政,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為公司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有力保證。
二、治理重點
治理內容主要包括:索取、接受或者以借為名占用管理和服務對象單位或者個人的財物;接受管理和服務對象的禮品、宴請以及旅游、健身、娛樂等活動安排;接受管理和服務對象的禮金和各種有價證券、支付憑證;向管理和服務對象攤派錢物、索要贊助,或要求接受有償服務、購買指定商品;讓管理和服務對象報銷應由個人負擔的任何費用;對管理或服務對象態度冷硬、蠻橫粗暴、故意刁難;其它“吃拿卡要”行為。
三、方法步驟
(一)學習動員
各支部要結合實際,深入動員部署,講清開展專項治理工作的重要意義,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增強所屬人員參與專項治理工作的自覺性。要運用多種形式,組織全體人員認真學習中央新頒布的《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公務員法》等有關法規政策,使全員干部了解掌握有關要求,充分認識利用職權“吃拿卡要”的嚴重危害,進一步增強自律意識。
(二)自查自糾
對照有關政策規定和治理工作所列問題,認真組織相關人員進行自查,有針對性地與重點崗位特別是平時群眾有反映的人員進行談話,加強教育引導,自覺查究問題。凡存在所列問題的人員,要主動向組織說明問題,并將收到的錢物按規定上交機關紀委。
(三)整改落實
制定相應整改措施,組織有關人員作出自覺防范和抵制“吃拿卡要”行為的公開承諾。同時,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梳理分析,找出癥結所在,按照懲防體系建設的要求,認真查找在教育、制度、監督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環節,修訂完善規章制度,建立健全預防問題發生的長效機制,從源頭上鏟除“吃拿卡要”行為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條件。
(四)檢查總結
在自查自糾和整改的基礎上,由公司黨委、人事部門對權力相對集中和與群眾接觸較多的部門及個人進行重點檢查,對做表面文章致使自查自糾流于形式的,要重新開展自查自糾;對掩蓋問題的,一經發現,嚴肅處理,并追究有關領導的責任。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吃拿卡要”專項治理工作是深入推進干部作風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政策性強,工作難度大。各支部要切實擺上重要位置,加強組織領導,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直接抓。要周密安排,精心實施,防止走過場,確保工作取得實效。
(二)嚴格政策。在專項治理工作中,要嚴格政策,本著教育大多數、處理極少數的原則,根據錯誤事實、情節、影響和認識態度等,妥善處理,寬嚴相濟。凡在專項治理過程中能夠主動說清問題、認識錯誤并主動退還“吃拿卡要”所獲取的不正當利益的,均以批評教育為主。對他人有反映但本人未加說清的,責成本人向組織說清楚。對反映線索具體而本人否認的,要進一步調查核實,對確有違紀違法問題的,按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三)強化監督。機關紀委要認真履行職責,切實加強對“吃拿卡要”治理工作的監督檢查,認真聽取群眾反映的情況和問題,掌握有關情況和信息,充分發揮群眾監督的作用,確保治理工作順利進行,取得實效。
*********
2013年9月23日
篇3:3選礦廠邊坡治理方案修改版
選礦廠對面邊坡治理工程施工方案選礦廠對面邊坡治理施工方案
編制:
審核:
審批:
河南黃金建筑安裝公司
二零一五年五月
選礦廠對面邊坡治理工程施工方案
目錄
一.工程概況(3)
二.施工方案及設計(3)
三.施工期間質量控制措施(9)
四.施工安全措施(11)
河南黃金建筑安裝公司
2
選礦廠對面邊坡治理工程施工方案選礦廠對面邊坡治理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況
汛期即將來臨,為確保礦區道路暢通及車輛行人通行安全,中原礦業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組織各單位、各相關部門進行汛前防汛聯合檢查,重點檢查汛期高邊坡排查治理、排水暢通、生活區安全檢查等項目。經現場實際勘察,選礦廠試驗室對面粉化邊坡進行治理.經現場結合實際情況,該邊坡采用兩種方式進行支護;邊坡圍巖較為破碎部位面積約有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