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滑坡計算及治理方案選擇實例
某機關滑坡
1.滑坡工程地質分析
1.1滑坡幾何形態特征
該滑坡主滑方向20°左右,滑坡體長50m左右,寬83m左右,在平面上呈“似半圓形”。斜坡地形坡度為33°~39°,為一凹形坡,坡高25-30m,該滑坡前緣由于修筑鐵路、公路開挖坡腳形成近直立陡壁,高5-12m左右,后緣為機關職工住宅樓2#、5#、6#樓等,坡頂加載,坡腳卸載,破壞了原有斜坡的應力平衡狀態,再加上坡面排水不暢,形成了該滑坡的不穩定狀態。
1.2滑坡軟弱結構面特征
該斜坡為一順向坡,地層產狀35°∠50°,而地形坡度為33°~39°,坡向40°,按地層傾角與坡角的相對關系來說屬較穩定斜坡,但上部地層為坡殘積層(粉質粘土混碎石層,厚0.3~4.6m),較松散,易滲水,而下部地層為強~中等風化片麻巖,當地表水(生活污水、大氣降水)下滲后,在松散的坡殘積層與下部強風化片麻巖接觸帶附近易形成軟弱結構面,可使上層土體沿此軟弱面而滑動,在強風化片麻巖的節理裂隙密集帶處,當遇水后其抗剪強度顯著降低,構成軟弱面。該滑坡滑動面主要為坡殘積層與強風化片麻巖接觸面(土石分界面),埋深2.30~8.20m,平均5.08m,由于強風化片麻巖中局部軟弱結構面向滑坡前緣臨空方向緩慢剪切變形,再加上水對軟弱結構面的潤滑作用,應力釋放后形成貫通的滑動面。對Q1淺井施工中,當自粉質粘土進入強風化片麻巖時,可見沿接觸帶有少量地下水浸出,該地下水主要是2#樓和公共廁所的生活污水自地表下滲而形成。
1.3坡體巖土體結構類型
由坡體前沿陡壁和鉆探巖芯揭露,坡體上覆地層為第四系坡殘積粉質粘土混碎石,碎石含量35~40%,徑一般2~10cm,棱角狀,穩定性較差,在干燥狀態下力學強度較高,在水的軟化作用下,容易崩解和潰散;中部為強風化片麻巖,質軟,風化裂隙發育,裂隙被粉質粘土充填,形成小塊巖塊,中上部巖土體為散體狀結構類型,根據坡腳取樣試驗成果,強風化片麻巖風干容重為2.26g/cm3,單軸抗壓強度的風干抗壓強度為3.4MPa(垂直),飽和抗壓強度為2.1MPa(垂直),軟化系數為0.62,C=0.47MPa,相關系數r=0.999,φ=45o24′(風干垂直);下部中等風化片麻巖,節理發育,結構面間距25~30cm,整體強度低,結構體呈層塊狀,為層狀結構類型。中等風化片麻巖風干容重為2.56g/cm3,單軸抗壓強度的風干抗壓強度為13.2MPa(軸向),飽和抗壓強度為8.9MPa(軸向),軟化系數為0.67。整體強度較高,巖體基本穩定。
1.4滑坡地表變形跡象
該滑坡地表變形跡象主要表現為滑體后緣的地表拉張裂縫、擋墻裂縫及建筑物墻體變形等(見照片6-7)。據訪問,這些裂縫始于1995年8月17日的那場暴雨,20**年雨季裂縫有進一步發展的趨勢,現將主要裂縫表述如下:
照片6
位于機關5#樓北西側樓梯上的(L2)地裂縫
L1:見于2#和5#樓之間樓梯前緣,方向95°,裂縫長度5.0m,裂縫口寬6cm,一般3cm,可見深度30cm,呈“折線型”,裂面傾角79°。
L2:見于2#樓北東側圍墻下,裂縫沿樓梯延伸,方向85°,長19.6m,裂縫口寬最寬8cm,一般為2cm,可見深度一般為20cm,呈直線型,在西端樓梯段呈“羽”字型分布,裂面傾角69°,兩側變形幅度(相對下沉量)3cm;
L3:見于5#樓兩側墻上,樓房走向133°,裂縫方向55°,裂縫長度5.20m,裂縫口最寬5cm,一般3cm左右,可見深度5cm,大致呈臺階狀,從第一層樓兩間房子
照片7
位于機關6#北側過道上的(L4)地裂縫
墻腳向墻頂對角發育;
L4:見于6#樓北側拐角處,沿擋墻發育,方向為96°轉122°,裂縫長度14.5m,裂縫口寬最寬10cm,一般2cm,可見深度一般15cm,呈不規則“之”字型,兩側變形幅度(相對位移量)2cm;
L5:見于6#樓前坪上,方向130°,裂縫長15.0m,裂縫口最寬達7cm,一般3cm,可見深度20cm,近直線型,裂面傾角為75°。
滑坡體上部建筑除5#樓臥室及廚房墻壁上見裂縫外,未見其它變形跡象。
1.5滑坡變形破壞邊界
該滑坡變形破壞邊界的確定:后緣以變形擋墻、變形建筑物為邊界,側緣東部按地裂縫L5發育端點及原斜坡掛網噴錨邊緣點為邊界;西部以廁所墻基垂直裂縫的發育方向為邊界,前緣以斜坡中上部剪切口為滑坡邊界,該滑坡在平面上呈“似半圓形”,滑體面積約2200m2。
1.6滑坡變形深度及其模式
滑坡變形深度綜合地形、巖土體特征,鉆探、槽探、淺井及物探資料等確定。該滑坡前緣有一個約5~12m左右的陡壁,自西向東逐漸增高,陡壁巖性中下部為強風化片麻巖,上部為粉質粘土,滑動面即為該兩套地層分界面,滑動面埋深2.30~8.20m,平均5.08m,經實地調查,未見巖石崩落現象,后緣多處見拉張裂縫,滑坡體方量約11200m3,按滑坡體體積來分,為一中型堆積層滑坡。滑坡主滑方向20°左右。其變形破壞模式為:蠕動―拉裂―逐步解體。
1.7影響滑坡穩定性的因素分析
①人類工程活動:坡頂蓋房(2#、5#、6#住宅樓)加載,坡腳修路切割,破壞了斜坡原有應力平衡狀態,有利于滑坡的形成。
②巖性:該滑坡巖土體上部為松散的坡殘積層(粉質粘土混碎石層),下部為強―中等風化片麻巖,節理裂隙發育,上部松散層易滲水,當水下滲后,在松散層與強風化片麻巖接觸帶附近及強風化片麻巖中節理裂隙密集帶處形成軟弱結構面,易誘發滑坡的發生。
③水的作用:實際上,很多滑坡都是因為水的作用而形成,該滑坡水的作用主要表現為:
A、水的軟化作用,水沿松散層下滲在坡殘積層與強風化片麻巖接觸帶(土石分界面)附近及強風化片麻巖中節理裂隙密集帶處形成軟弱結構面,進而形成滑動面;在施工T2淺井時,其上部就可見廁所使用的排污水浸入地下并沿松散層滲出井內的現象。
B、動水壓力,通過水點調查發現,在滑坡區西側陡坡坡腳及防空洞中各見一處下降泉,兩下降泉呈線狀分布,間距90m左右,水位標高分別為97.25m和96.05m,在ZK8號孔中揭露的地下水水位標高為91.35,地下水在斜坡巖土體中滲流時由于水力梯度的作用,對斜坡產生動水壓力,其方向與滲流方向一致,指向臨空面,對斜坡穩定是不利的。
2.滑坡穩定性評價
2.1滑坡穩定性計算
①計算斷面
選取與主滑方向一致的工程地質剖面10-10′和11-11′為計算斷面,計算滑坡的穩定系數和剩余下滑力,依據計算結果對滑體的穩定性作定量評價。
②計算參數
天然重度:依潛在滑移體物質組成,選取滑體與各土層室內土工試驗成果的算術平均值參與計算。γ=18.7KN/m3。
抗剪強度:依潛在滑移帶的形成與否、貫通程度,選取潛在滑移帶發育與組成的土層室內土工試驗成果峰值的小值參與計算。Cf=13.9kPa,φf=5.5°。
③附加力
滑床在地下水位以上,滑體內的裂隙不充水,前緣亦無地下水排出,因此不計水壓力;滑體上分布有兩幢職工住宅樓,附加荷載分別為300KPa和400KPa;*縣為6度烈度地震設防區,故不考慮地震力。
④計算公式的選用
機關滑坡潛在滑移面縱向上呈折線型,依滑移面形態,選取折線形滑移面公式進行穩定性計算:
Fs=式中:Fs―穩定系數;
Qi―第i塊段所受的重力(kN/m);
Ri―作用于第i塊段的抗滑力(kN/m);
Ni―第i塊面滑動面的法向分力(kN/m);
Φi―第i塊段土的內摩擦角(o);
Ci―第i塊段土的內聚力(kPa);
Li―第i塊段滑動面長度(m);
篇2:特大滑坡地質災害治理項目監理工程總結報告
特大滑坡地質災害治理項目監理工程總結報告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來賓:
廣東省zz市**中學特大滑坡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經各參建單位的共同努力,順利完工。在此,我代表廣州市金地地質工程咨詢監理有限公司,將本工程監理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工程概況:
廣東省zz市**中學特大滑坡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由江門市地質建設工程公司承包施工。該工程位于**中學校區內,工程承包范圍:消坡,抗滑樁支擋,坡面錨固及地表排水、坡面綠化及監測等施工工程。總造價為305萬元。
二、監理組織機構:
我司根據監理合同和監理大綱,結合本工程具體情況,組建由總監理工程師鄧高,土建監理工程師黃藝俊組成的項目監理機構于2011年07月20日進場,對本工程進行監理。項目監理組嚴格執行監理程序,堅持"誠信、守法、公正、科學"的宗旨,以"認真、嚴謹、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實施監理,完成了監理任務。
三、監理工作情況:
1、抓好事前控制,嚴把開工關。
在整個監理過程中,我們堅持以事前控制和主動控制為主,依據合同和設計文件編制了監理規劃,制訂了具體的監理工作程序,明確了工作內容,行為主體,驗收標準及工作要求。
本工程開工前,依據監理規范要求,我們審查了施工單位的資質,現場質量管理、技術管理組織機構、人員、制度及特殊工種操作人員的資格、上崗證等。依據承包單位報送的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報審表,對施工組織設計進行了審查,并相應編制了《監理規劃》對工程的測量、定位放線,包括軸線尺寸、水平標高進行了現場復核,進一步明確了監理目標和要求,為監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創造了條件。
2、嚴把原材料、半成品進場關
凡是進場原材料、半成品首先要進行書面檢查,即查驗合格證、準用證、質保單等,符合要求后進行外觀檢查,沒有異常情況后監理見證取樣送市檢測中心復檢,做到材料進場先復檢后使用,不合格的材料拒絕用于工程上。本工程建筑材料合格證、質保單齊全,對鋼材、水泥、石子、黃沙等主要建筑結構性材料都進行了進場后的抽檢復驗,全部達到合格要求。
3、嚴格工序檢查,強化過程控制
在施工監督過程中,強化了施工工序報驗手段,做到先報驗后施工,上道工序未經驗收不得進入下道工序的施工,對隱蔽工程的驗收我們項目監理部尤其重視,現場監理人員對重點、關鍵部位進行了旁站監督,如現澆抗滑樁,格構梁等。
施工中,我們對鋼筋砼工程,特別是抗滑樁工程的施工質量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和嚴格的控制,在整個施工過程中,我們把鋼筋的綁扎制作質量,樁的澆筑深度、砼的配合比和養護等方面作為重點來控制,以確保砼的施工質量。在格構梁施工中,我們抓了以下關鍵:一是格構梁的布局;二是砂漿的正確拌制;三是澆筑的質量,其中砂漿的飽滿度、粘結度、垂直平整度的設置作為關鍵來監督。
在監理工作過程中,共發出監理工作聯系單1份,監理工程師通知單0份,安全隱患整改通知單0份,在工程實施過程中針對工程質量、造價、進度、安全、合同管理等事宜每周召開工地例會,并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召開專題工地例會4次。
4、加強事后控制,確保施工質量符合合同要求
(1)本工程在施工全過程中沒有發生質量事故,作為一般性質量問題,施工單位通過自查、自檢后內部整改;另一方面,通過監理檢查發現后通知施工單位整改。
(2)及時督促施工單位收集整理好各種工程資料,并認真做好自己的監理資料。
(3)要求施工單位做好已完工程的成品保護工作。
5、工程進度控制:
工程進度的快慢直接關系到工程建設項目能否按期竣工和投入使用問題。我監理組首先審查施工單位總進度計劃,并報業主審核同意后,督促施工單位嚴格按照總進度計劃施工。并根據總進度計劃編制月進度計劃,一旦發現偏差,及時要求施工單位適當調整勞動力、材料、設備、資金,確保工程按計劃進度完成。
6、投資控制:
項目監理部按照施工合同、工程施工實際進度、工程質量對所監理工程進行工程款支付控制。
7、安全生產及文明施工: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在監理過程中,項目監理組始終把安全監理作為工作重點,貫穿于監理工作的全過程。結合工程實際情況,督促施工單位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做好安全生產、文明施工教育,定時組織施工單位進行安全生產檢查,對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時發文要求施工單位限期整改。本工程施工過程中未發生安全事故。
通過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承包單位、監理單位的共同努力,在政府相關部門的指導和監督下,該工程已基本按合同完成。工程技術資料已按要求整理,工程質量滿足設計、規范及使用功能要求。預祝廣東省zz市**中學特大滑坡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順利通過驗收。
在此,對**鎮**中學、廣東省地質科學研究院、zz市質量監督站等參建單位對我們工作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表示衷心的感謝!
篇3:X治理區防滑坡技術措施
1、做好工程、水文地質勘查、測繪工作和邊坡穩定性評價并制定邊坡穩定措施。
建立巖移永久性觀測線(網),定期觀測。
2、非工作幫形成一定范圍的到界臺階后,定期進行邊坡穩定分析和評價,對影響生產安全的不穩定邊坡采取安全措施。
3、工作幫邊坡在臨近最終設計的邊坡之前,對其進行穩定性分析和評價。當原設計的最終邊坡達不到穩定的安全系數時,修改設計或采取治理措施。
4、長遠和年度采礦工程設計,進行邊坡穩定性驗算,達不到邊坡穩定要求時,修改采礦設計或制定安全措施。
5、采場最終邊坡的管理遵守下列規定:
(1)采掘作業按設計進行,坡底線不得超挖。
(2)臨近到界臺階時,采用控制爆破,不得超鉆并采取減震措施,嚴禁采用硐室爆破。
(3)含有露頭煤的到界臺階,采取防止露頭煤風化、自燃及沿煤層底板滑坡的措施。
6、排土場邊坡管理遵守下列規定:
(1)隨著排土場邊坡的形成和發展,定期進行邊坡穩定分析,如有不穩定因素應修改排土參數或采取防治措施。
(2)實施內排土場前,必須測繪地形,查明基底巖層的賦存狀態及巖石物理力學性質,測定排棄物料的力學參數,進行排土場設計和邊坡穩定計算,清除基底上不利于邊坡穩定的松軟土巖。
(3)內部排土場最下1個臺階的坡底與采掘工作面之間留有足夠的安全距離。
(4)內部排土場采取有效的防排水措施,防止或減少水流入排土場。
7、定期巡視采場及排土場邊坡,發現有滑坡征兆時,設明顯標志牌。對設有運輸道路、采運機械和重要設施的邊坡,及時采取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