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兒童保健制度

兒童保健制度

2025-03-05 閱讀 8451

兒童保健科工作制度

  一、在院長、主管院長及保健部領導下,做好全市兒童保健工作的質量管理、業務技術指導,生命監測、開展和指導基層婦幼保健機構做好科研工作,負責醫院內二級科室業務的開展。

  二、掌握全市兒童健康狀況和影響健康的主要因素,提出相應干預措施,為上級主管行政部門制定婦幼衛生政策提供科學依據。

  三、做好全市0~6歲兒童的保健系統管理工作,根據兒童生長發育特點及健康情況,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提高全市兒童的健康素質,降低新生兒及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

  四、做好兒童常見病,多發病和小兒“四病”的防治工作,調查分析發病情況,掌握發病規律協助衛生行政部門制定全市干預措施,并組織實施,降低兒童發病率,提高治愈率。

  五、制定兒童保健服務規范、工作常規等,開展兒童保健工作的業務咨詢與指導,組織實施監測和質量評估。

  六、認真做好全市托幼機構衛生保健技術指導工作。

  七、掌握全市嬰兒及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及主要死因變化趨勢,提出干預措施。并收集、整理、統計、分析、儲存、上報本地區兒童保健的工作指標及有關資料。

  八、認真履行崗位規范,努力完成科內年度工作計劃和兒童保健、門診醫療、教學、科研工作任務。

  九、嚴格執行各項診療常規、流程、制度,杜絕差錯事故,文明行醫,平等禮貌待患,遵紀守法,不以醫謀私,保守醫療秘密。

  十、建立健全各種門診登記,做到記錄準確、正規、完整并及時匯總。處方書寫完整、正確、清潔,用藥合理。

預防保健科工作制度

  一、在院長、主管院長領導下,根據區疾病控制中心和區婦幼保健站劃分轄區,做好轄區內的預防保健工作,主要包括傳染病管理、免疫接種、轄區婦幼保健工作。

  二、做好轄區內兒童計劃免疫接種工作,并做好登記、統計、及時上報。

  三、指導并擔任要本院和地段的婦幼保健和婦幼信息統計上報工作。

  四、認真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做好轄區傳染病管理工作。

傳染病登記報告制度

  一、傳染病是易造成流行,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一組疾病。為了預防、控制和消除我市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保障人體的健康,特制定傳染病登記報告制度。

  二、國家規定傳染病分為甲乙、丙三類疾病。醫院預防保健科應承擔本單位和責任地段的傳染病預防、控制和病情管理工作。

  三、醫院各臨床科室發現傳染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人時應認真填寫傳染病報告卡片轉交給預防保健科登記,并于規定時間內上報到衛生防疫站。傳染病報告率100%。

  四、醫院各級領導,各科醫生護士不得隱瞞、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謊報疫情。如有漏報或偽報現象時則給予當事人經濟處罰,情節嚴重應給予行政處分。

  五、對發現的傳染病病人應予以就地隔離。配合衛生防疫機構做好疫情控制工作。

計劃免疫工作制度

  一、凡參加預防接種的工作人員要明確目的,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嚴格的科學態度,掌握免疫程序、制品性質、接種方法、途徑和禁忌證以及反應的觀察、處理方法,以確保工作質量。

  二、接種前詳細詢問病史,凡有禁忌證者一律不得接種。

  三、接種對象、部位、方法、劑量、次數、間隔時間應嚴格按有關說明或上級主管部門規定執行。

  四、接種時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實行一人一針一管。卡介苗接種器具專用。

  五、生物制品的運輸和保存應按說明執行,凡不符合要求的生物制品一律不準使用。安瓿啟開后應按規定在允許的期限內用完。

  六、做好登記、統計、總結工作,及時報衛生防疫部門。

兒童保健系統管理制度

  一、建立兒童保健手冊和保健系統管理登記卡。

  三、定期進行健康體檢,按照421體檢程序,并進行兒童生長發育評價。

  四、認真篩查體弱兒,并按要求進行管理。

  五、為嬰幼兒提供有關疾病預防、合理膳食,促進智力發育等科學知識。

  六、按規定程序對兒童實施預防接種。

  七、宣傳推廣母乳喂養,為實施母乳喂養提供技術指導。

兒童入園(所)前體格檢查制度

  一、兒童入園(所)前體格檢查須嚴格按照衛生部和省市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辦法體檢要求執行。

  二、入園(所)前體格檢查必須到當地婦幼保健機構或當地衛生進行健康檢查。

  三、規范填寫健康檢查表,體檢包括全身體格檢查、血常規、肝功能。

  四、離園(所)3個月以上者,要重新進行體檢后方可再入園(所)。有傳染病接觸史,在檢疫隔離期滿后,經體檢證實其健康后方能回班。

  五、經體檢合格后由檢查單位出具合格體檢表,兒童持體檢表、兒童保健手冊和計劃免疫接種證入園(所)。

托兒所幼兒園工作人員入園前體格檢查制度

  一、托兒所幼兒園工作人員體格檢查須嚴格按照衛生部和省市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辦法體檢要求執行。

  二、托兒所幼兒園工作人員體檢必須到當地婦幼保健機構進行健康檢查。

  三、女工作人員需要做淋病和梅毒檢查、陰道分泌物檢查(滴蟲、霉菌)。體檢合格者由檢查單位簽發健康證明,方可上崗工作。

  四、炊事員應進行大便培養,體檢合格者由檢查單位簽發健康證明,方可上崗工作。

  五、以后每年進行1次全面體檢,傳染病患者必須治愈,經醫師證明才能恢復工作,對患慢性痢疾、肝炎、滴蟲性陰道炎、化膿性皮膚病、結核、精神病者應及時調離工作崗位。

集體兒童保健工作制度

  一、在保健部和兒童保健科領導下,負責對所轄托兒所、幼兒園的衛生保健管理工作。

  三、定期對全市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進行業務監督與指導。

  四、每年配合保健部組織全市托幼機構保健人員的業務培訓。

  五、堅持每月召開一次轄區托幼機構保健醫生和營養員例會制度。

  六、定期對轄區托幼機構人員的進行健康查體,對發現的異常問題制定干預措施并監督執行。負責對新入園(所)兒童的健康查體及在園(所)的兒童定期查體,負責指導體弱兒進行專案管理。

  七、對每年的查體的情況進行綜合分析,發現影響集體兒童健康的問題提出干預措施。

兒童早期發展中心工作制度

  一、承擔兒童早期發展工作任務,包括兒童體格發育、智力行為發育及早期發展訓練。

  二、制定兒童早期發展計劃和指導和訓練方案。

  三、認真遵守工作紀律,做好訓練、授課、咨詢工作,并幫助和支持家長掌握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和科學喂養知識。

  四、積極、熱情接待家長及兒童,做好訓練和課程記錄。

  五、中心玩具、教具及訓練器材設專人管理,并做好定期檢查、消毒、維修工作。

  六、認真打掃室內衛生,保持室內清潔整齊,保證良好的訓練秩序與環境。

兒童營養門診工作制度

  一、在院長及科主任的統一領導下開展兒童營養門診工作。

  二、規范進行兒童營養評價。

  三、對營養不良、肥胖等營養障礙性疾病進行診斷和矯治。

  四、指導、監督托幼園所膳食管理。

  五、為家長提供科學的營養咨詢指導

  六、開展兒童營養的健康宣教活動,普及科學喂養知識。

兒童心理測驗工作制度

  一、在院長及科主任的統一領導下開展智測工作。

  二、科學嚴謹、嚴格按照智商測定程序進行測試,不許敷衍小兒,不許開具假證明。

  三、積極配合臨床和其他保健科室,合理安排測試時間。

  四、對智力低下的小兒要慎重診斷,分析其原因,指出有指導意義的建議,提供早期訓練計劃。

  五、對可疑智力落后者,要做好追蹤觀察。

  六、做好資料分析,搞好科研。

兒童心理衛生門診工作制度

  一、在兒童保健科主任及本科主任的領導下開展兒童心理衛生工作。

  二、開展兒童心理測驗,科學嚴謹、嚴格按照測定程序進行測試。

  二、認真做好兒童的心理衛生指導和咨詢。

  三、積極開展兒童心理行為疾病的防治,對心理行為異常進行正確評價與干預。

  四、各項工作要有記錄。

兒童保健科工作職責

  一、在院長、主管院長及保健部領導下,負責本科的保健、門診、科研、培訓、宣教及組織協調、行政管理工作。

  二、負責全市兒童保健業務技術指導,指導全市婦幼保健機構開展保健科研等工作。

  三、制定全市兒童保健業務發展計劃、指標和要求并組織實施,掌握全市兒童健康狀況和影響群體健康的主要因素,提出干預措施。

  四、按照秦皇島市“5歲以下兒童死亡監測方案”、“出生缺陷監測方案”的要求,并組織落實、掌握全市嬰兒及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及其主要死因變化趨勢,并提出干預措施。

  五、建立健全兒童各年齡期保健有關制度及統一工作常規,負責全市兒童保健業務開展、質量監測、檢查、評估等工作。

  六、協助醫院保健業務主管部門制定培訓計劃,配合保健業務主管部門組織舉辦兒童保健人員培訓,為下級婦幼保健機構的科研活動提供技術支持。

  七、承擔縣區級以下兒童保健人員的業務進修學習任務。

  八、指導全市婦幼保健機構開展小兒“四病”防治,生長發育監測、兒童系統管理、小兒營養衛生、兒童心理健康咨詢及不良心理矯正服務、早期教育、兒童時期成年疾病的預防,托幼園所衛生保健、兒童生殖健康等工作。

  九、開展群眾性健康教育,辦好家長課堂及城市區兒童保健知識宣傳,促進母乳喂養工作,普及嬰幼兒家長的科學喂養知識。

  十、依法積極拓展新的兒童保健項目工作。

預防保健科工作職責

  一、在院長、分管副院長的領導下,負責全院和院外地段的預防保健工作。

  二、負責草擬預防保健工作計劃,經院長批準后組織實施,并經常督促檢查,按時總結匯報。

  三、積極開展、督促、指導本院的愛國衛生運動,經常宣傳衛生知識,健全清潔衛生制度,做好除害滅病工作。

  四、負責傳染病疫情報告、統計和傳染病的消毒隔離工作。

  五、負責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保健、康復、健康教育,非感染性職業防護。

  六、做好結核病的疫情報告、轉診登記等結核病歸口管理工作。

  七、負責性病專項管理,做好性病統計上報工作。

  八、完成醫院領導臨時交辦的其它工作。

兒童保健科科長職責

  一、在院長、主管院長及保健部領導下,負責全市兒童保健業務技術指導,指導全市婦幼保健機構開展保健科研等工作:

  二、制訂全市兒童保健業務發展計劃、指標和要求并組織實施,掌握全市兒童健康狀況和影響群體健康的主要因素,提出干預措施。

  三、按照秦皇島市“5歲以下兒童死亡監測方案”、“出生監測方案”組織落實,掌握本地區嬰兒及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及主要死因變化趨勢,提出干預措施。

  四、建立、健全兒童各年齡期保健有關制度及統一工作常規,負責全市兒童保健業務開展、質量監測、檢查、評估等工作。

  五、協助醫院主管部門制定培訓計劃,配合保健主管部門組織舉辦兒童保健人員培訓,為下級婦幼保健機構的科研活動提供技術支持。

  六、承擔縣區級以下兒童保健人員的業務進修學習任務。

  七、指導全市婦幼保健機構開展小兒“四病”防治,生長發育監測,兒童系統管理、小兒營養衛生、兒童心理健康咨詢及不良心理矯正服務、早期教育、兒童時期成年疾病的預防,托幼園所衛生保健、兒童生殖健康、意外傷害、兒童歧視及虐待等工作。

  八、開展群眾性健康教育,辦好家長課堂及城市區兒童保健知識宣傳,促進母乳喂養工作,普及嬰幼兒家長的科學喂養知識。

  九、依法積極拓展新的兒童保健項目工作。

兒童營養門診醫師工作職責

  一、在科主任的領導下開展兒童營養工作。

  二、定期檢查指導轄區托兒所、幼兒園營養衛生工作。

  三、為下級婦幼保健機構提供技術培訓和科研指導。

  四、有計劃地開展營養調查,掌握影響兒童營養的因素,并提出干預措施。

  五、掌握兒童營養新疾病的診治,按照治療要求和患兒的飲食習慣,進行指導和矯正。

  六、宣傳母乳喂養知識,開展兒童營養的健康教育,為家長提供科學喂養知識。

兒童保健科門診醫師崗位職責

  一、完成兒童保健門診的日常工作。

  二、對所轄地段內定期進行健康作出個案發育評價。

  三、進行科學育兒知識的宣傳和指導。

  四、做好小兒常見病、多發病的早發現、早治療、早預防工作。

  五、參加轄區內的兒童保健系統化管理工作,保證每年1/3時間從事地段兒童生長發育監測、疾病防治、健康咨詢等工作。

  六、積極參加科研工作。

兒童心理衛生醫師崗位職責

  一、在兒保科主任領導下開展兒童心理衛生工作。

  二、對散居及集體兒童開展智商或發育智商測定,其中一歲以內測智率達80%。

  三、每年對測智人群資料進行分析整理。

  四、對異常兒童進行定期監測和隨訪。

  五、接受上級及科室交給的其他工作任務。

兒童智能測查醫師崗位職責

  測查過程中態度和藹,使用標準測驗工具,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力求結果準確。

  一、必須遵守職業道德,為兒童和家長保密測驗結果。

  二、要對測驗內容進行保密。

  三、不能根據智力測驗結果,籠統地為兒童智力的標簽,避免給兒童造成心理傷害。

  五、對智測結果評價可疑的小兒,要跟蹤隨訪并進行育教指導。

兒童生長發育門診工作制度

  一、在對兒童進行定期體檢的基礎上,開展兒童生長發育監測。對營養不良、微量元素缺乏、營養性缺鐵性貧血、運動睡眠不足以及心理問題等及時診斷和矯治,排除影響兒童生長發育的不利因素,促進兒童健康成長。

  二、對咨詢者態度和藹,對各種問題耐心解釋,并有針對性的進行科學的養育知識的指導。

  三、對生長發育遲緩兒童建立專科病歷。

  四、對疑難病例請有關專家會診

  五、繪制生長發育曲線,及時分析曲線提示的生長發育趨勢,對兒童進行一對一的指導,保障兒童生長發育達到全面、健康、科學的發展。

兒童生長發育門診醫師職責

  一、在對兒童進行定期體檢的基礎上,開展兒童生長發育監測,熟練掌握兒童生長發育的評價方法。

  二、掌握影響兒童生長發育的疾病和影響因素,并能夠提供校正和防治措施

  三、對咨詢者態度和藹,對各種問題耐心解釋,并有針對性的進行科學的養育知識的指導。

  四、對生長發育遲緩兒童建立專科病歷,完善各項檢查,做好追蹤。疑難病例請專家會診

集體兒童保健門診醫師職責

  一、全面掌握《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辦法》,并組織實施。

  二、負責對轄區內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進行業務指導。業務指導的內容包括:膳食營養、體格鍛煉、健康檢查、衛生消毒、疾病預防等。

  三、定期組織托幼機構衛生保健人員進行衛生保健專業知識培訓。

  四、完成兒童入托幼機構前健康檢查,合格后方可進入托幼機構。

  五、做好各項衛生保健工作信息的收集、匯總和報告工作。

兒童早期發展中心工作職責

  一、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努力完成本崗位工作任務和中心工作計劃。

  二、認真遵守工作紀律,做好訓練、授課、咨詢工作,并幫助和支持家長掌握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和科學喂養知識。

  三、積極、熱情接待家長及兒童,做好訓練和課程記錄。

  四、管理中心玩具、教具及訓練器材,并做好定期檢查、消毒、維修工作。

  五、認真打掃室內衛生,保持室內清潔整齊,保證良好的訓練秩序與環境。

按摩室工作制度

  1醫師應詳細了解病情,認真填寫治療記錄,明確診斷,嚴格掌握適應癥和禁忌癥。

  2對病員施行手法時,應辯證施法。

  3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防止意外發生。

  4嚴格執行衛生消毒隔離制度,每治療1個病人后,醫生應該洗手,方能對下1個病人施行治療,防止交叉感染。

按摩師職責

  1、在科主任領導下,在上級醫師指導下負責本科室按摩工作。

  2、加強醫療安全嚴格執行按摩操作規范,嚴格掌握患者進行按摩治療的適應癥和禁忌癥。在操作過程中應注意方法、手法正規,動作適度,部位準確,避免發生意外傷害。

  3、認真詢問病史、準確了解患者情況,根據病情正確進行按摩目標制定以及實施按摩方案,定期進行康復評定。

  4、在治療過程中密切觀察、了解患者的情況和反應,并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項,取得患者的合作。

  5、對患者進行登記、建檔,定期回訪。

  6、保持工作環境干凈、整潔,定期消毒。

針灸室工作制度

  1、醫師應態度和藹、語言親切,向病員詳細了解病情,認真填寫病案,明確診斷,掌握適應癥和禁忌癥。

  2、嚴格執行無菌操作,1人1穴1針,針具必須嚴格消毒,對針刺穴位應進行常規消毒。

  3、經常檢查針具是否完好,為針具有彎曲變形、脫柄、針尖帶鉤、生銹者應及時修理或更換。

  4、對留針病員,應注意觀察病情變化,術者不得離開崗位。

  5、嚴格遵守針灸操作規程,應取穴準確,操作敏捷輕柔,取針后要仔細查點針數,嚴防漏針。

  6、對發生帶針、滯針、折針、出血、血腫等意外情況應立即處理。

  7針灸室應當陽光充足,溫度適宜、空氣新鮮。

針灸醫生職責

  1.完成本職工作,遵守醫院及科室規定。

  2.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執行一人一針制,注意禁忌癥和并發癥。必要時交待預后。

  3.和家長交待病情詳細,嚴格執行操作常規,態度和藹,動作輕柔,隨時注意患兒情況如有異常立即結束治療。

  4.做好治療記錄,定期與小組各成員共同討論,進行康復小組評估。

  5.保持針灸室內空氣清新,環境衛生整潔。

運動治療室工作制度

  1、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

  2、治療前交待注意事項;

  3、治療中細心觀察,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4、治療后認真記錄。療程結束后,及時作出小結。

篇2:社區亞健康人群中醫藥保健方案

  沈河區社區亞健康人群中醫藥保健方案

  為貫徹落實《沈河區衛生系統創建全國社區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實施方案》精神,促進我區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充分發揮中醫藥的特色與優勢,滿足居民對中醫藥的需求,進一步提升社區衛生服務水平,發揮中醫中藥在調理亞健康狀態方面的優勢,特別是提高亞健康狀態的中醫調理水平,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目標

  普及中醫關于亞健康狀態衛生保健知識;倡導科學生活方式和習慣;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及水平;提高社區居民身心全面健康水平;阻斷和避免社區居民健康滑向亞健康。)

  二、工作方向

  F通過發放中醫食療健康處方、宣傳單,開設主題社區講座等方式,使社區居民確立科學合理的飲食觀念。比如樹立三低飲食(低鹽、低糖、低脂)觀念,認識疾病的發生、發展和飲食密切相關,糾正社區居民的有關飲食的錯誤觀念,加強對飲食科學性和重要性的認識。

  J注意對不同亞健康情況人群的調研,積極為亞健康人群分析飲食偏差,分析偏差后果,并根據目前亞健康情況做出調整方案。最后具體調整結果,以期確實有效的提高社區居民的健康。)

  (二)情志調養

  1、工作重點:使社區居民知曉情緒穩定、良好對健康的重要性;提倡全社會營造的生活環境和人際關系,提高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居民安居樂業,健康祥和。

  2、具體措施:

  在社區宣傳情緒和疾病的關系知識,如“笑一笑十年少”等,普及居民精神調適的意識,諸如勞逸結合、松緊有度等,使情志引起亞健康者對緊張的生活節奏、心理壓力過大、過度疲勞等情況引起重視,調整生活,恢復健康。

  (2)開展談心、心理疏導、心理咨詢等活動,使亞健康居民向好的方向轉化,達到心理平衡,走出亞健康。

  (3)提倡居民開展健康有益的文體活動,如跳舞、唱歌、健身等,改變社區居民精神面貌;提倡“四講”“四不”,提倡中國傳統尊老愛幼的美德,提高社會公德,建立良好的家庭及社區氛圍。

  (三)自我防病

  1、工作重點:對可能引起亞健康的病因、異常或危險信號進行宣傳,提高社區居民防病知病水平,有病早治,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2、具體措施:

  (1)通過發放小冊子、健康教育處方等介紹中醫對亞健康人群的分類及中醫針對性的保健方法,如食療方法,傳統練功療法,使居民能有針對性的、有效果的擺脫亞健康狀態

  (2)舉辦講座宣傳亞健康知識及其危害性,并對居民做具體輔導,指定適合方案,通過體質分類,讓居民更好的了解自身,有助于自我防病水平的提高,切實有助于體質的提高

  (五)運動和日常生活

  1、工作重點:宣傳自身參與的重要性,呼吁居民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

  2、具體措施:

  (1)大力宣傳預防亞健康應從糾正病因開始,也就是從日常生活做起,做到科學的健身、修養,克服不良生活習慣,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安排工作、生活,提高居民健康保健水平。

  (2)宣傳并提倡進行有計劃、有針對性地身體素質鍛煉,提高對疲勞的耐受性,提高身體素質,避免滑向亞健康。通過積極有效的鍛煉、活動,使精神、情緒、陰陽氣血保持于相對平衡狀態。

  (3)向居民介紹并指導中國傳統養生、健身法,如五禽戲等,使居民投入到適合于中國人體質的保健養生運動中去,提高居民體質。

  (4)居民認識到擺脫亞健康狀態不是靠醫生的診治,藥物的療效,而是要靠自己,采取積極主動地措施阻斷和走出亞健康狀態。

  七、亞健康者的中藥調理、藥膳和食療

  1、陰虛型者

  (1)兔肝菠菜湯:兔肝一具、菠菜100克,共煮作湯,湯成后放麻油適量。

  功效:滋補肝腎,滋陰潤燥,養血止血,清肝明目。

  (2)調息補益香蜜:胡桃仁50克、五味子2克洗凈加蜂蜜適量搗爛成糊,溫水沖飲。

  功效:補腎固精。

  (3)左歸丸:6克,每天3次。

  功效:滋腎補陰。

  2、氣陰兩虛型者

  (1)冰糖五果羹:紅棗5枚、龍眼肉15克、枸杞子10克,與牛乳共煮10分鐘,稍涼后,把帶皮生梨及去皮香蕉切碎,放入溫牛乳中,再加入冰糖適量。

  功效:補虛滋陰潤燥,壯腰健腎。

  (2)生脈飲:1支,每天3次。

  功效:益氣養陰生津。

  3、氣血兩虛型者

  (1)龍眼棗泥:龍眼肉300克、大棗250克去核,入鍋煮沸至7成熟,倒入姜汁、蜂蜜及谷麥芽粉,攪勻,略煮成泥狀,每天1~2次,每次15克。

  功效:健脾益胃,滋補心血。

  (2)黃芪烏骨雞盅,烏骨雞去毛去內臟,洗凈,加浸泡30分鐘的黃芪共入盅內,加水適量,隔水燉4小時即可。

  功效:補脾益氣,養陰生血。

  (3)歸脾丸:歸脾丸6克,每天3次。

  功效:補氣攝血。

  4、陽虛型者

  (1)五味羊肉:肥羊肉500克,煮熟切片,加鹽、生姜、大蒜、五香粉及黃酒適量拌勻

  功效:溫中補虛,開胃健力,溫腎填精。

  (2)韭菜炒蝦仁:韭菜250克,油炒后放入100克鮮蝦仁,再炒片刻,加少許胡椒粉。

  功效:壯腎陽,溫中散寒,健胃提神。

  (3)右歸丸或金匱腎氣丸:右歸丸6克,每天3次。

  功效:溫陽滋腎固攝。

  5、氣郁型者

  (1)決明子海帶湯:決明子10克,浸泡后加入海帶35克,入鍋加水兩碗,小火煎熬至一碗,去渣飲湯。

  功效:清肝明目化痰。

  (2)菊花茶:菊花5克、佛手5克、山楂15克,入鍋加水兩碗,小火煎熬至一碗,去渣飲湯。

  功效:解郁去火,清頭目。

  (3)逍遙丸:逍遙丸6克,每天3次。

  功效:疏肝理氣。

  6、痰濕型者

  (1)蘿卜絲餅:白蘿卜250克,連皮切絲,加入陳皮絲、生姜絲適量及白扁豆50克煮熟后研成泥,加鹽少許,拌成餡做成餅,入油鍋烙熟。

  功效:健胃消食化痰濕。

  (2)二陳丸或正氣片:二陳丸6克,正氣片3片,每天3次。

  功效:健脾理氣化濁。

  7、血瘀型者

  (1)甜醋補養豬蹄:豬蹄一只,洗凈,去毛切塊,加切片生姜和甜醋入鍋,小火煮到豬蹄爛透。

  功效:散瘀血,補氣血,健脾胃,通乳汁。

  (2)山楂雞內金粥:炒山楂片15克,與粳米50克,同煮至爛,烘干研成細末之雞內金入粥攪拌片刻即成。

  功效:化飲食,消內積,行結氣,化滯血。

  (3)血府逐瘀口服液或活血通脈膠囊:一支或2粒每天3次。

  功效:理氣活血,通經活絡。

篇3:婦幼保健院護理部職責

  婦幼保健院護理部職責

  1.承擔全院護理業務的管理、護理技術培訓、評估、審核。合理調配使用護理人員。

  2.嚴格護理操作過程,經常檢查督促護理質量和護理記錄,加強護理人員職業道德教育、法律法規教育、醫療事故防范教育,嚴格控制事故的發生。

  3.負責參與護理學會的學術活動、技術交流的組織、協調。負責對護理實習、進修生的帶教管理。

  4.積極主動搞好醫護關系,協助醫生做好各項醫療護理工作,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

  5.負責組織院內醫療器械、敷料的制備、滅菌、保管、供應等管理工作。定期檢查高壓滅器的效能和各種消毒液的濃度,經常鑒定器材和敷料的滅菌效果,做好敷料回收和器械的上報檢修工作。

  6.負責院內感染管理情況的監測,認真總結分析,及時發現問題提出相應對策。

  7.負責對醫務人員的消毒、隔離、技術操作進行督促檢查,定期考核及評價。

  8.承擔院內臨時性工作安排。